合肥三十崗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458米地標觀測塔 比肩「東方明珠」

2020-12-04 先點新媒

東方明珠塔是上海標誌性文化景觀之一,塔高約468米。在合肥,也將建設一座塔,高度458米,比東方明珠塔僅低10米,將矗立在合肥三十崗大科學裝置區最北端,成為合肥市的「新地標」。

可以暢想的是,在並不久遠的將來,在國家4A級生態旅遊景區的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鄉內,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新園區落成,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等一批領跑世界的大科學裝置投入使用;458米高、比肩「東方明珠」的大氣立體觀測塔矗立在園區,儼然成為合肥市仰頭可見的「新地標」;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聚集在這個綜合性的創新平臺上,在大科學裝置園區及拓展區內川流不息,進行著最前瞻的科學研究,一批又一批戰略性、基礎性的科研成果不斷湧現,這裡也成為未來高精尖人才最神往的「最美科研勝地」!

2017年,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復函同意我省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是繼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省之後,又一科技創新國家戰略落戶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加強核心層、中間層、外圍層和聯動層四個層級建設,統籌基礎研究、前沿高技術、戰略性工程技術,形成一批支撐創新發展的技術產業成果。而作為建設科學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基礎支撐的核心層,就是新建一批大科學裝置,同時提升現有大科學裝置性能和開放度!」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綜合處處長程豔說。

大科學裝置集中區距「科學島」直線1.1公裡

「整個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包括2000餘畝的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新園區,以及6000餘畝的大科學裝置拓展區和國際社區。這其中,大科學裝置集中區位於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鄉、國家4A級生態旅遊景區境內的柴衝地塊,距離咱們科學島的直線距離只有1.1公裡。」程豔說。

除了與「科學島」毗鄰,大科學裝置集中區「相中」廬陽三十崗鄉還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因為其生態環境優美。據介紹,大科學裝置作為精密的科學研究設備,對環境的要求很高,而三十崗鄉位於合肥市西北部,西與高新區接壤,北與長豐以滁河為界,南臨董鋪水庫與蜀山相望,其自然環境比較適合開展基礎科學研究工作。「都說這裡將是『最美科研勝地』,環境美是公認的。」程豔介紹說,目前,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區域內徵地搬遷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各方面積極努力,為首個項目今年底落地開工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打好時間提前量。

「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將成為首個「落地」項目

什麼是大科學裝置?簡單來說,大科學裝置就是指須通過較多資金投入和工程建設來完成、建成後通過長期的穩定運行和持續的科學技術活動,以實現重要科學技術目標的大型設施,其科學技術目標必須面向國際科學技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國防建設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戰略性、基礎性和前瞻性的貢獻。

在「科學島」上,已經有一批合肥市民耳熟能詳的大科學裝置。如「科學島」上先後建成並運行了三代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其中包括2000年開工建設的「人造太陽」實驗裝置EAST,它是世界上第一個非圓截面全超導託卡馬克,就在2017年7月,EAST物理實驗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衝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刷新了世界紀錄;還有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包括一臺混合磁體、九臺水冷和超導磁體、六大類實驗測量系統以及極低溫和超高壓等極端實驗條件系統,建設團隊如今已經創造三項水冷磁體世界紀錄,在混合磁體上獲得40T、世界第二強的穩態磁場,研發出國際唯一的水冷磁體掃描隧道顯微系統等,使我國穩態強磁場科學研究條件躍升至世界一流水平。「未來,現有的全超導託卡馬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等大科學裝置性能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規劃建設一批新的大科學裝置,第一個新建的項目就是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程豔說。

據介紹,這個設施主要是為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研究提供粒子流、電、磁、熱、力等極端實驗條件。建成後可成為國際磁約束聚變領域參數最高、功能最完備的綜合性研究平臺,為我國開展聚變堆設計及核心部件研發、熱與粒子排除關鍵問題研究、大規模低溫和超導技術研究、強流粒子束與基礎等離子體研究、深空推進探索等提供完備的實驗平臺和強大的技術支撐。

458米高的大氣立體觀測塔將成為合肥新地標

「年內我們還有一個項目爭取啟動,就是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項目,在大科學裝置集中區的最北端。這裡有一個大氣立體觀測塔,高度達到458米,將成為合肥的新地標!」程豔介紹說。

據了解,合肥地處中緯度江淮分水嶺、南北氣候交匯帶,是進行大氣成分演化觀測、區域大氣變化研究、汙染傳輸以及氣候變化影響研究的理想位置。這個大科學裝置主要就是用來認識地球大氣物理化學過程與固、液態氣溶膠相互作用,探索大氣複合汙染形成、轉化機理及其與氣象因素相互作用等。

在「大氣立體觀測塔」上,將布置精密的儀器設備,最高可以測量到淨地面110公裡高空的大氣組成、變化等,不僅可以用於檢測合肥市、安徽省的空氣品質,還可以分析出江淮分水嶺乃至全國的空氣品質變化情況。

除了高塔,該項目還包括大氣氣溶膠與雲霧相互作用驗證實驗艙、全光譜天地一體化的綜合定標場等,將成為國際一流的大氣環境探測技術和大氣環境科學開放研究創新基地、人才培養基地和國際合作基地。

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將與科學島「同園發展」

「除了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我們還提出了強光磁集成實驗裝置建設方案,也通過了專家論證,正在爭取落戶大科學裝置集中區。」程豔說。

值得期待的是,大科學裝置集中區也將與科學島攜手「同園化發展」,依託科學島的成熟環境早日在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形成科研氛圍,凝聚更多的科技高端人才!(胡霈霖 王素英)

相關焦點

  • 大科學裝置都是啥,以後對合肥有啥發展呢?(初探大科學裝置)
    合肥對中科大和中科院的依託和支持已經到了水乳交融,不分你我的程度。要錢給錢,要地給地。只要是科學家們需要的和喜歡的,都是我們樂於奉獻的。 這不,合肥的大科學裝置已經建設的初具模樣,看官老爺們估計和我一樣,很好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都建設了些什麼?在哪裡搞得呢?
  •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關鍵部件「合肥造」!
    當前,合肥已建成、在建和預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達10個。「沿途下蛋」的大科學裝置,正助推合肥在全球科技競爭中轉變成「並行者」「領跑者」。接下來,大科學裝置拓展區將重點突出促進裝置共享、提升成果轉化、優化科研配套三大功能區域。
  • 合肥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群初顯 謀劃四大新裝置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相裡斌在會上表示,「作為國家正式批覆建設的第二個綜合性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取得了多項世界級、國家級的科學進展,同時,正在規劃建設的多個新大科學裝置陸續啟動前期工作,集群態勢初顯。」據悉,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下簡稱合肥科學中心)以大科學裝置為核心層建設內容,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四大科研領域,開展多學科交叉和變革性技術研究。
  • LINE FRIENDS 攜手東方明珠塔推出聯名產品系列
    此次合作是LINE FRIENDS首次與城市地標聯合推出系列聯名產品,該產品系列以LINE FRIENDS旗下IP BROWN & FRIENDS的「布朗熊」、「可妮兔」和「莎莉」為主要形象,與東方明珠塔的形象萌趣結合,產品涵蓋帆布包、行李牌、頸枕、馬克杯等多款日用周邊,並將持續進行更新。
  • 揭秘我國大科學裝置——南方先進光源
    「讓南方先進光源毗鄰CSNS,是為了優化大科學裝置在我國的布局,滿足大灣區的科技需求。」 疑問一:為何要建南方先進光源? 在業內人士看來,同步輻射光源與CSNS都是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理想「探針」,廣泛應用於物理、化學化工、材料科學、能源、環境等多個重要研究領域。
  • 我國新增16個大科學裝置分別落戶在哪裡?
    作為科技基礎設施的大科學裝置在數據和各種信息的收集和利用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大科學裝置是建立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大型科研基地的重要條件。 西方發達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和強大的國際競爭能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通過一批高水平的大型科研基地體現的,其基本特點是科研力量集中、科研任務集中、國家投資集中、科學技術成果纍纍、學科多樣、學科交叉、發展新型、邊緣科學和突破重大新技術的能力強。
  • 合肥,逐夢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科學中心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圓滿實現千公裡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等三大科學目標,並結合「京滬幹線」實現洲際量子視頻保密通信;「魂芯二號A」晶片、低功耗混合神經元晶片等的研發成功,為中國晶片帶來令人振奮的消息;大氣環境監測三臺載荷搭載「高分五號」衛星實現在軌運行,使我國首次觀測獲取全球二氧化氮、臭氧柱濃度分布圖……抓創新是大道理,能創新是硬道理。
  • 大科學裝置為何「扎堆」東莞?
    中國散裂中子源擬建的南方先進光源,是一臺衍射極限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與散裂中子源一樣同為觀測物質微觀結構的大科學裝置。英國盧瑟福國家實驗室就聚集了多種大科學裝置,在吸引尖端人才、促進學術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巨大的綜合效應。但實際上,兩種裝置經常成為「鄰居」背後,還有另一層考量。「大科學裝置並不是一個孤立的裝置,還有一系列配套的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裝置建成之後,還有後續的運營和使用。」
  • 大科學裝置「扎堆」東莞?
    ,與散裂中子源一樣同為觀測物質微觀結構的大科學裝置。目前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安徽合肥及臺灣新竹,涵蓋了從第一代到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來源於南方+【為啥大科學裝置「扎堆」東莞?】東莞從地理上位於兩大灣區一線城市之間,北臨廣州,南臨深圳,能夠很好的承接廣深外溢資源,同時大科學裝置需要嚴格的條件,松山湖在科技創新以及土地條件下為大科學城裝置敞開了道路,東莞自身的智造硬條件,能為後續的科研一系列的便利服務,能夠成為眾多高新技術的源泉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搖籃。
  • 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塔高468米位居亞洲第一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坐落於黃浦江畔浦東陸家嘴嘴尖上,與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群隔江相望。塔高468米,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和左右兩側的南浦大橋、楊浦大橋一起,形成雙龍戲珠之勢,成為上海改革開放的象徵。
  • 合肥大科學裝置—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
    截至日前,全國僅有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分別是:上海張江、合肥、北京懷柔、深圳。作為全國第二個獲批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的科研創新能力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和肯定。目前,合肥已經建成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同步輻射、穩態強磁場三個大科學裝置。
  • 今晚20米「巨龍」驚現東方明珠,2020英雄聯盟世界最強戰隊誕生!
    今晚20米「巨龍」驚現東方明珠,2020英雄聯盟世界最強戰隊誕生!這周末,一座高8米、身形展開逾20米的大型實體「遠古巨龍」雕塑在東方明珠城市廣場現身,這是迄今為止《英雄聯盟》全球最大的遊戲雕塑。
  • 2018年合肥將新建南淝河路等14條路 地鐵3號線完成鋪軌
    此外,據該部門負責人透露,2018年合肥將新建南淝河路等14條路,計劃完成地鐵3號線全線土建和鋪軌施工。》》》推薦閱讀:2018環巢湖毅行大會春天與你再相約 趣味子活動歡迎來參加今年計劃新建14條道路和街巷據介紹,今年合肥計劃新建的南淝河路(橫江路-長春街)、美和路二標(合作化路-屏山路)、國際大道二標(玉蘭大道-三河路)、繁華大道集賢路互通立交二期、大楊南路等廬陽區14條道路和街巷、瑤崗路(大眾路-東風大道)、派河國際物流園
  • 王貽芳:大亞灣中微子裝置退役,大科學裝置建設不能停
    王貽芳:大亞灣中微子裝置退役,大科學裝置建設不能停 2020-12-16 15: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重慶將建458米高樓,2020年封頂,有望結束重慶無摩天大樓尷尬史
    超高層建築成為城市不可缺少的地標,目前,摘得我國第一高樓桂冠的是上海中心大廈,大廈位於上海浦東,高度達到632米,在世界高樓排名中,也高居第二位。國際知名度非常高。深圳的平安金融中心以599米的高度排在國內高樓的第二名,大廈地上樓層118層。第三名是天津的117大廈,大廈高度在596.5左右,;塔樓外形方方正正,頂部有巨大的鑽石造型,寓意「天圓地方」。
  • 合肥建設五大研究院 打造科學中心「三大核心片區」
    成績關鍵詞:大科學裝置 未來網絡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合肥市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2019年以來,合肥市不斷推進項目建設,創新動能持續增強。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方面,去年以來,全超導託卡馬克、穩態強磁場、同步輻射實驗裝置性能穩步提升,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全面開工,未來網絡、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雷電防護設施獲國家批覆立項。
  • 「高能」王貽芳|大亞灣中微子裝置退役,大科學裝置建設不能停
    在「物質最深處——世界頂尖科學家物理前沿峰會」上,王貽芳對江門中微子實驗裝置和大亞灣中微子實驗裝置做出了比較。「大亞灣實驗裝置所在地距離反應堆大約一至兩公裡,而江門實驗裝置的所在地距離反應堆大約60公裡,這對技術要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英雄聯盟S10遠古巨龍實體雕塑全球首秀 落地上海東方明珠塔
    半決賽期間,在上海城市地標——浦東新區陸家嘴東方明珠塔腳下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巨龍回巢」儀式,由中國國家級雕刻師雕塑的巨型實體遠古巨龍迎來全球首秀。同時,來自不同地方數百名電競愛好者相聚於此,在地面Mapping與燈光秀的表演中,見證了「巨龍回巢」儀式的開啟盛況以及半決賽的精彩對決。
  • 我國籌建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 這種大科學裝置有什麼用
    正如大家夜間在家找東西,最簡單的照明方法就是打開家中最亮的燈,讓眼前一目了然,從科學意義上講,就是更多的光子被你的眼睛接受,讓你大腦更快對周邊所有情況有所了解。而同步輻射就是我們探測微觀世界時那盞最明亮的燈,到微觀世界後,分到一個相對你桌上任何一個你可見或你需尋找的東西,我們通常研究的都是它的千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尺寸上的東西,要確保足夠的光子打到上面並散射衍射再被探測器探測到,沒有足夠的亮度(光子數),我們就需要足夠的時間。
  • 深圳建設大科學裝置是「剛需」
    該裝置建成後,將與規劃中的同步輻射裝置「交相輝映」,成為綜合粒子設施研究院的「雙子星」,也成為光明科學城大科學裝置的重要一員。楊學明院士充滿期待地說,希望中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能在2026年建成,並能向全世界開放。今年4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光明科學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正式印發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