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學裝置都是啥,以後對合肥有啥發展呢?(初探大科學裝置)

2020-12-03 彎叔看生活

截至2019年8月,全國僅有四個城市獲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分別為上海江、合肥、北京、深圳。 (僅四個,合肥是唯一的非一線城市)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獲評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什麼意義?對以後的合肥發展有促進作用嗎?

合肥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將依託本地區大科學裝置集群,重點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等最新的領域,吸引、集聚一大批全國優勢資源和優勢力量。(目前,合肥已有兩院院士108人。沒想到有這麼多吧)

未來,合肥會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科研的制高點。也許有一天在你身邊溜達的,可能會是一名院士。(想想都很高大上)

創新和科研都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將極大的促進發展。合肥未來可期,深層的動力源源不斷。

科技和人才是發展的永恆源泉

作為一個一直對科技和創新情有獨鍾,也很早就從中嘗到甜頭的城市。合肥對中科大和中科院的依託和支持已經到了水乳交融,不分你我的程度。要錢給錢,要地給地。只要是科學家們需要的和喜歡的,都是我們樂於奉獻的。

這不,合肥的大科學裝置已經建設的初具模樣,看官老爺們估計和我一樣,很好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都建設了些什麼?在哪裡搞得呢?


建在蜀西湖畔的國家級量子實驗室

首先是已經建好使用的大科學裝置有:同步輻射、全超導託卡馬克、穩態強磁場等大科學裝置。(都很高大上,不明覺厲)

正在建設的和規劃建設的有: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聚變工程實驗堆、先進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大氣環境綜合探測與實驗模擬設施、超導質子醫學加速器(都是科技前沿啊,都是關乎人類未來發展的大科技。)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位置


重點來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位於合肥廬陽區三十崗,沒錯就是合肥最美鄉村,三國遺址公園附近。南臨董鋪水庫,到科學島很近。科學家們也要下班回家帶娃的哦。

緊鄰城市,隱身鄉村。環境妥妥的,沒話說

大科學裝置集中區規劃建設的是: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大氣環境立體探測實驗研究設施等大科學裝置。

為了科技發展,合肥願意做出奉獻

這邊環境非常非常的好。過去曾經力圖打造鄉村旅遊,現在,它變了!科技的加持,讓它的氣質變了,未來,它會是「全球最美科研聖地」。

具體的規劃安排

集中區規劃總用地面積143公頃,淨用地114公頃。

很高大上的科學裝置示意

以後來這裡,就不是慵懶的放鬆,土菜,BBQ。而是崇拜,敬仰的跟著孩子看著那些巨大的科學裝置神往(假如以後可以參觀),給你介紹的就有可能是一位院士。

相關焦點

  • 合肥大科學裝置—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
    截至日前,全國僅有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分別是:上海張江、合肥、北京懷柔、深圳。作為全國第二個獲批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的科研創新能力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和肯定。目前,合肥已經建成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同步輻射、穩態強磁場三個大科學裝置。
  • 追「光」 譜未來|大科學裝置背後的企業
    2017年1月,合肥摘得了一頂沉甸甸的桂冠——全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夠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是重要的標誌和基石,而大科學裝置的順利運轉離不開高端科研儀器的保駕護航。光譜(spectrum) :是複色光經過色散系統(如稜鏡、光柵)分光後,被色散開的單色光按波長(或頻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圖案,全稱為光學頻譜。光譜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見光譜是電磁波譜中人眼可見的一部分,在這個波長範圍內的電磁輻射被稱作可見光。光譜並沒有包含人類大腦視覺所能區別的所有顏色,譬如褐色和粉紅色。
  • 合肥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群初顯 謀劃四大新裝置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王振紅) 1月24日,中國科學院2018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相裡斌在會上表示,「作為國家正式批覆建設的第二個綜合性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取得了多項世界級、國家級的科學進展,同時,正在規劃建設的多個新大科學裝置陸續啟動前期工作,集群態勢初顯。」
  • 深圳建設大科學裝置是「剛需」
    該裝置建成後,將與規劃中的同步輻射裝置「交相輝映」,成為綜合粒子設施研究院的「雙子星」,也成為光明科學城大科學裝置的重要一員。楊學明院士充滿期待地說,希望中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能在2026年建成,並能向全世界開放。今年4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光明科學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正式印發實施。
  • 合肥三十崗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458米地標觀測塔 比肩「東方明珠」
    在合肥,也將建設一座塔,高度458米,比東方明珠塔僅低10米,將矗立在合肥三十崗大科學裝置區最北端,成為合肥市的「新地標」。據介紹,大科學裝置作為精密的科學研究設備,對環境的要求很高,而三十崗鄉位於合肥市西北部,西與高新區接壤,北與長豐以滁河為界,南臨董鋪水庫與蜀山相望,其自然環境比較適合開展基礎科學研究工作。「都說這裡將是『最美科研勝地』,環境美是公認的。」程豔介紹說,目前,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區域內徵地搬遷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各方面積極努力,為首個項目今年底落地開工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打好時間提前量。
  • 揭秘我國大科學裝置——南方先進光源
    文、圖/羊城派記者 文聰 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被譽為「國之重器」,如今在其相鄰不遠處,正在規劃建設另一項大科學裝置——南方先進光源。11月2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接下來將開展預研工作,並確定設計方案。
  • 我國新增16個大科學裝置分別落戶在哪裡?
    大科學裝置是現代科學技術諸多領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條件。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國際競爭主要表現在對諸多前沿研究領域的突破能力。20世紀中葉以來,科學技術發展中出現了一個新的態勢,即許多科學領域已經發展到這樣一種地步,它們的進一步發展、或者說它們的研究前沿的突破,都離不開大科學裝置。世界各國以巨大的投入建立大科學裝置,其推動力即在於此。
  • 大科學裝置「扎堆」東莞?
    東莞近年來發展越來越快,不僅被列入新一線城市,而且目前還被納入了深圳都市圈的發展規劃。東莞在大灣區起到了城市先進位作的重要位置,任重而道遠,為此松山湖突飛猛進也不是沒有原因,東莞的科技創新高地也吸引大了一大波的企業,國家裝置也不例外!
  • 大科學裝置為何「扎堆」東莞?
    南方光源全稱「南方先進光源」(SAPS),是繼中國首臺散裂中子源之後,計劃在東莞布局建設的又一重要的國家大科學裝置,未來將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發展和產業升級提供重要支撐。為什麼要建設南方光源?將選擇怎樣技術方案?與散裂中子源之間有何關係?建成後將發揮哪些重要作用?日前,記者專訪南方光源項目籌建負責人,全方位解析大科學工程的「建設密碼」。
  • 國外大科學裝置科普功能發揮對我國的借鑑
    本文參考中國科學院的定義,認為「大科學裝置(包括大型精密科學裝置、大型科學裝置模型、大型的科學演示裝置等) 是指通過較大規模投入和工程建設來完成,建成後通過長期的穩定運行和持續的科學技術活動,實現重要科學技術目標的大型設施。其科學技術目標必須面向科學技術前沿,為國家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發展做出戰略性、基礎性和前瞻性貢獻」。
  • 大科學裝置如何實現科技創新?青年科學家這樣說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阮曼奇指出,大科學工程、大科學裝置作為源頭,帶動了整個技術創新、技術輻射、產業進步和產業升級。但是,如何讓整個生態保持活力、面對可能碰到的瓶頸,以及更好地增加最後的科技產出,都是當下需要面對的核心問題。
  • 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堂:大科學裝置是布局未來的創新載體
    「1990年建成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被認為是最早的中國大科學裝置,當時面向高能物理與同步輻射研究的『一機兩用』已經在性能設計上有了前瞻考慮,」談及中國大科學裝置的發展歷程,趙振堂說,如今,國際上同步輻射光源的發展已經歷三代變遷,正在向第四代挺進,而10年前建成的上海光源是全球最先進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裝置之一。
  • 中科院建成一批大科學裝置 含核聚變研究裝置
    據新華社電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獲悉,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實施13年來,高質量地建成一批大科學裝置,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在相關基礎研究前沿領域的國際地位和戰略高技術的研發能力。  據介紹,中科院正在運行的大科學裝置達到11個,約佔全國的80%。
  • 中科院院士、南科大理學院院長楊學明:深圳建設大科學裝置是「剛需」
    楊學明院士充滿期待地說,希望中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能在2026年建成,並能向全世界開放。今年4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光明科學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正式印發實施。其中明確提到,光明科學城的建設必須牢牢抓住大科學裝置建設這個「牛鼻子」。為什麼深圳如此重視大科學裝置?
  • 王貽芳:大亞灣中微子裝置退役,大科學裝置建設不能停
    因為基線越長,探測器越難建造,因此建造江門探測器面臨著巨大挑戰,它必須比以往的探測器都大得多,也需要大量的技術進步來支持,比如世界最大的丙烯酸水池、世界上最好的液體閃爍體、世界上最先進的光子探測器。」作為大科學裝置之一,江門中微子實驗將進一步帶領我國的粒子物理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王貽芳也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期間,表達了他對建設大科學裝置的強烈支持。「在過去幾十年,高能物理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技術奠定了同步輻射裝置的基礎。」
  • 中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
    我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新華社合肥9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超導託卡馬克有「人造太陽」之稱,是一種用於可控熱核聚變能研究的大科學裝置。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近期成功為法國的超導託卡馬克裝置「WEST」研製出關鍵部件偏濾器,並於日前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進行安裝。建造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對驗證利用核聚變發電的科學和工程技術可行性具有重要作用。
  • 我國一批大科學裝置將陸續投入使用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3月14日播出):大科學裝置是進行大型科研活動必須藉助的科學儀器,伴隨著同步光源、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等國家大科學工程的展開,今年我國有一批大科學裝置陸續完成建設、改造任務。
  • 北京懷柔科學城首個大科學裝置試運行
    2020-10-31 15:18:33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記者昨天(10月30日)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啟用儀式上獲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綜合極端條件實驗室裝置進入試運行階段,這也標誌著懷柔科學城首個大科學裝置正式進入科研狀態。
  • 鐫刻在新中國第一個大科學裝置上的「洛陽創新」
    所有這些「新中國第一」都有一個統一的標誌,以便觀眾辨認。進入這個展區,洛陽觀眾一下子就能找到自己熟悉的「新中國第一臺拖拉機」「新中國第一條浮法玻璃生產線」……  當畫面轉切至「新中國第一個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時,觀眾不禁發出讚嘆:「這臺裝置太厲害了,它為中國粒子物理和同步輻射應用開闢了一塊新天地!」
  • 中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
    我國成功為法國可控熱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研製核心部件新華社合肥9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超導託卡馬克有「人造太陽」之稱,是一種用於可控熱核聚變能研究的大科學裝置。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近期成功為法國的超導託卡馬克裝置「WEST」研製出關鍵部件偏濾器,並於日前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進行安裝。建造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對驗證利用核聚變發電的科學和工程技術可行性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