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刑警手塑破碎顱骨「塑骨尋人」 孫楊首曝裡約奧運輸賽曾整夜痛哭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本周日晚八點,由央視綜合頻道和央視創造傳媒推出的大型勵志挑戰節目《挑戰不可能》第三季第四期節目將在CCTV-1繼續播出。廣東刑警挑戰「碎石膏還原面貌找真人」,李昌鈺親自出題,「華人神探VS顱面復原專家」,「塑骨尋人」神技來襲;搜救犬「公主」挑戰攀爬通過8米高空障礙,能否克服「恐高」弱點留懸念;孫楊首曝裡約奧運輸賽幕後事,現場觀眾感動落淚;中國師生聯手衝擊「撲克牌速記」世界紀錄,庾澄慶直言「不會有人進榮譽殿堂」。新一期《挑戰不可能》即將開始。

廣東刑警手塑破碎顱骨上演「塑骨尋人」

華人神探VS顱面復原專家呈現「警界對決」

來自廣州市公安局的「顱面復原專家」袁中標從事「顱面復原技術」已經近30年。來到《挑戰不可能》,他將迎戰一次史無前例的「塑骨尋人」挑戰。30個模特的眼眶骨石膏模型中被評委隨機選出一個,目標模特的眼眶骨模型再被一分為二,隨後再將分割後的模型進行倒模,最後再將模型一錘打碎,挑戰規則的複雜性已經讓挑戰難度可見一斑。繼「血跡搜索犬」後,李昌鈺博士的再度操刀出題讓這場挑戰極具看點,「塑骨尋人」還原相貌到達怎樣程度,「華人神探VS顱面復原專家」的「警界對決」誰會成功?

警犬挑戰速過8米高空障礙

孫楊首曝奧運輸賽整夜痛哭

武警呼和浩特警犬基地訓導員王偉亮帶著他的夥伴警犬「公主」帶來了一次「8米高空速過障礙」的挑戰。「恐高」是犬類最大的弱點,而警犬「公主」不僅要登上8米高空,還要連續通過晃動劇烈的鞦韆,連續下坡的梅花樁。這樣的挑戰讓李昌鈺博士直呼「不可能」。挑戰結束後,王偉亮動情地講述自己與「公主」在訓練過程中和參加全國業務大賽的故事,幾位評委感動不已。孫楊講述自己在裡約奧運會輸掉200米自由式後,因為十分難受曾整夜痛哭的事情,而得知家人當時生病住院的事情後更是幾度哽咽。警犬迎戰高空任務,孫楊首曝奧運感人事,《挑戰不可能》繼續講述感人家國事……

中國師生聯手衝擊「撲克牌速記」世界紀錄

庾澄慶:「難度太大!不會有人進榮譽殿堂」

來自寧夏的初中生邊古玥和江蘇大學生鄒璐建、湖南教師楊雁攜手來到了《挑戰不可能》的舞臺。他們三人年齡不同,但目前都已經在「撲克牌速記」各自的組別中取得過不同級別的冠軍。這次他們將面臨的挑戰是迎戰「25秒04少年組和20秒44成人組」的世界紀錄。52張整副目標撲克牌被打亂順序,三人將在5分鐘的規定記憶時間內用手中的撲克牌複製目標牌順序。一邊是信心滿滿的少年組和成年組冠軍氣場,一邊是數量巨大的52張撲克牌記憶體量。塵封兩年的20秒44的世界紀錄將繼續保持還是被刷新?挑戰開始之前,幾位評委對於該項目的體驗,讓庾澄慶評委感覺挑戰難度太大,直言「不會有人進榮譽殿堂」。

相關焦點

  • 射手座孫楊事業飄紅 裡約有望摘取三金
    射手座孫楊事業飄紅 裡約有望摘取三金 2015年12月01日09:13 來源:騰訊體育 12月1日,是孫楊24歲的生日,大多數人在這個年紀還只是個職場上初出茅廬的青蔥少年,而孫楊早已是世界泳壇中劈波斬浪的傳奇
  • 整完牙後的孫楊,用顏值和腹肌驚豔了全世界!
    ▼ 孫楊,也就是如今榮升中國遊泳隊隊長的大白楊,早在裡約奧運會男子200米自由式決賽奪金後,外媒都開始為他得鯊魚牙操心了。孫楊曾表示,他對自己的外形基本滿意,除了牙齒。  來看看是什麼讓他這麼傲嬌的說自己:2006年的省運會上,孫楊一戰成名;2007年的全錦賽,他戰勝了老大哥張琳,拿下1500米冠軍。
  • 奪金牌後馬克霍頓賽後諷刺孫楊 推特與INS被網民刷爆
    8月7日,裡約奧運會男子個人400米自由式的比賽中,中國選手孫楊最終以3分41秒68落後0.13秒的成績遺憾摘銀,冠軍被澳大利亞年輕小將霍頓奪得。看起來風平浪靜的,中國的觀眾也相對以前更加的理智,並沒有責怪孫楊沒有奪金,但是對手卻率先發難。
  • 2020年中國各省市禁塑禁塑相關政策匯總(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各省市禁塑禁塑相關政策匯總(圖)   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生態環境部於1月16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
  • 裡約奧運刻畫美與醜
    在這裡你也能目睹很多爭議,聽到運動員、教練發出不滿的聲音,比如在裡約美國女隊在田徑接力項目上失誤後還可以重賽,最後擠掉了中國隊晉級決賽,這樣的事情在奧運會的歷史上非常罕見;再像是澳大利亞遊泳運動員霍頓對於中國選手孫楊的蓄意攻擊,這樣的攻擊沒有事實根據。
  • @三亞,海航啟動海南出港航班禁塑 預計每年減塑約156噸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19日消息(記者蘇靚)日前,海南航空率先在海南出港的國內航班上全面替換禁塑名錄範圍內的產品,預計每年減塑約156噸,成為全國首家執行海南禁塑法規的航空公司。  海南航空從海南地區出港航班的垃圾袋、手提袋、淋膜紙水杯、小餐盒等產品均將採用全生物可完全降解的材料。
  • 「禁塑」新起點,可降解塑料的春天來了嗎?
    「禁塑」新起點,可降解塑料的春天來了嗎?金羊網  作者:徐振天  2020-09-02 廣東「禁塑」第二天,批發市場反響平平。
  • 靠一小塊顱骨就能復原一個人的全貌——「警界神探」袁中標
    痴迷美術教師轉行入警界袁中標的父親曾在部隊服役十餘年。在父親的影響下,袁中標從小就學習刻苦、成績優異,特別愛好畫畫,小時候的夢想就是當一名畫家。考取師範學校後,他更是痴迷美術,畫畫水平大有長進。1987年從寧都師範畢業後,袁中標被分配到于都縣黃麟鄉公館小學任教。在當年,師範生畢業後分配到學校當老師,意味著吃上「皇糧」,這是許多農家孩子夢寐以求的。
  • 人民日報客戶端:《美塑》總第43期出版,最小作者小學二年級
    《美塑》就是——美的塑造,愛的傳播 主管單位:東莞市寮步鎮宣傳教育文體局 主辦單位:東莞市作家協會寮步分會、廣東美塑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編輯單位:《美塑》編輯部 友情支持:永州市棋牌協會 總編:吳立國 主編:李凌 專欄主編:李健恆、汪曉東、張建兵、李躍賢 (
  • 孫楊8年禁賽令被撤銷,原因竟是該案法官涉嫌種族歧視!
    今年2月,參與裁定孫楊禁賽令的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法官,一共有三名。孫楊的新律師團隊在經過深度挖掘後發現,身為主席的一名法官曾在社交網絡上就中國發表過種族歧視性質的言論。(法官Franco Frattini)這名法官名叫Franco Frattini,在出任法官前身居高位:他曾是義大利外交部長。那麼我們來看看此人發過的推特。
  • 暨大美塑·TAT丨為什麼暨大美塑公司前面能加「暨大」兩字「一」
    ,有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轉變,建設全面開放的研究生教育創新體系,廣東省教育廳決定建立廣東省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以下簡稱「示範基地」)。建立「示範基地」目的是充分利用高校與科技創新企業的優質資源,共同打造培養創新型、複合型的高層次科研創新人才的示範平臺和開展以產業化為目標的高新科技研發平臺,實現產、學、研的良性互動,為廣東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術支撐。
  • 一起加入必勝客「少塑派」 爭做綠色減塑人
    12組家庭的小小環保志願者在現場學習環保知識、製作環創手工,為減塑環保代言!活動旨在呼籲減塑限塑從我做起,通過家庭一起帶動全社會加入必勝客「少塑派」行動,少用塑料,做綠色減塑人,推動綠色環保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進家庭。
  • 長塑亮相聯合國「SAVEFOOD」包裝技術創新助力糧食節約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物資充沛的今天我們仍然遭受飢餓與環境惡化的困擾;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國際號召,11月8日,聯合國SAVE FOOD首次走進中國,在上海舉辦高峰論壇和主題展,吸引了一批有創意更有社會責任感的包裝品牌企業積極參與,包括首個成為
  • 獻禮國慶 禁塑啟航 海南航空海南出港禁塑航班全面啟航
    旅客們通過現場的互動活動,獲得了海南航空限量款禁塑紀念徽章,紛紛化身為禁塑環保小衛士,一同倡導綠色生活理念。從9月29日起將陸續在博鰲、三亞機場出發廳以播放視頻、張貼宣傳海報的形式開展「禁塑」主題宣傳活動,旨在嚮往返海南島旅客宣傳、普及禁塑相關政策內容,號召更多的人投身於環保事業中來。
  • 超導體|孫楊參加冠軍系列賽意義重大
    1月18日晚,2020國際泳聯冠軍系列賽北京站的比賽在奧體中心英東遊泳館揭幕。連帶四天前的深圳站比賽,奧運冠軍孫楊連續出戰,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兩站賽事中最具人氣、最閃亮的明星,也為賽前「孫楊究竟出不出戰」的各種猜想和傳聞給出了答案。
  • 華訊投資:國家發改委下發「禁塑令」,塑製品恐遭退費危機
    華訊投資查詢資料顯示,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新版「禁塑令」,它被行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禁塑令」。這份「禁塑令」釋放了一個信號:不可降解塑料將逐漸被全面禁止。如此一來,市面上的塑製品是否會面臨退費,看看專家怎麼說。
  • 武漢禁塑令元旦起生效 多數大型商超已完成禁塑「作業」
    楚天都市報記者 石倩去年12月1日,武漢發布最嚴禁塑令,要求到2020年底,武漢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武漢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 瑞漾美塑學院|美塑療法及皮膚管理訓練營第五期——北京
    11月18日,瑞漾美塑學院第五期——《美塑療法及皮膚管理實戰訓練營暨飛特針聯合美塑療法在皮膚科中的應用》在北京畫美醫院如期舉辦。▲會前籤到▲北京畫美技術院長 皮膚病學博士焦澤龍致歡迎辭▲《英國瑞漾美塑療法臨床示範中心
  • 快遞業如何承擔減塑責任?
    2012年的南澳調查發現,儘管一次性塑膠袋的垃圾量減少了45%,但購買家庭用垃圾袋的比例卻從15%上升到80%2019年7月7日,澳洲南澳州政府宣布,將在2020年以前向該州議會提交全面禁止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法案,包括吸管、攪拌棒、刀叉餐具等塑膠製品,此案最終獲得通過,南澳州將成為澳洲首個立法禁止一次性塑料製品的地方政府。該州禁用不可分解的一次性塑膠袋已有10年。
  • 擴大「禁塑令」朋友圈勢在必行
    鄭建鋼「今年1月1日起,國家『限塑令』正式升級為『禁塑令』。這兩天我們銷售的電話可以說天天被客戶催交貨。有存量客戶,也有通過網絡搜索、熟人介紹的新增客戶,都急著要全生物降解塑膠袋。」慈谿市和達塑料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科傑告訴記者,目前該企業的訂單已排至春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