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燒過的燃料就埋地下了?乏燃料表示,我還能再搶救一會!

2020-12-05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所謂的乏燃料就是核反應堆理應使用過的核燃料,一般都是核電站「燒」後剩下的核廢料,新聞中經常有聽說核廢料地下深埋處理,全球也有多處填埋場,但據說燒過的核燃料中還有大量的鈾和鈽,難道就白白扔掉,不回收利用了嗎?

核燃料是怎麼燒成乏燃料的?

一般指的核反應堆就是裂變堆,因為現在還無法實現商業化聚變。裂變堆就是利用放射性原子核的裂變質量虧損產生能量,常見的易裂變材料是鈾-235和鈽-239,裂變的過程看上去並不難,即重核吸收受到中子撞擊俘獲後,比如U235變成U236,由於236基不穩定,它馬上又會裂變成氪-92和鋇-141,當然這兩種元素也具有放射性,半衰期也不一致,會繼續衰變成其他放射性元素。

鈾-235裂變過程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核反應堆中不容易裂變的鈾238也會變成容易裂變的鈽-239,因為鈾-238在快中子作用下也能裂變,只是它無法產生多餘的中子持續裂變,這讓它無法成為核燃料,不過它可以吸收快中子後變為鈾239,鈾239經過2次β衰變後變為鈽239,所以乏燃料中的鈽-239就是這麼來的。

當然除了這些有用的元素外,衰變鏈中還有其它短壽命的放射性廢物,這些影響不大,但也有長期會造成放射性汙染的放射性同位素,比如鍶-90、銫-137、鎝-99和碘-12等,還有中子撞擊原子核後卻沒有裂變的產物鈾-236,這是一種很難處理的長壽命放射性同位素。它不會在自然界中產生,經常被鑑定是否是乏燃料的標誌特徵。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放射性物質的衰變鏈中有很多物質是穩定的,而且是貴金屬銠、鈀、銀、鋯、釕、鉬、鎝、釕等,是不是聽上去非常有誘惑力?

乏燃料中的核燃料還能再利用嗎?

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放屁,所以沒有濃度來討論核燃料的利用不是流氓麼?我們先來看看乏燃料中的可利用元素或者同位素的濃度才能來談利用。

乏燃料中絕大部分都是沒法燃燒的鈾-238,佔了96%以上,其他比例如下:

鈾-235的質量分數小於0.83%

鈾-236的質量分數大約是0.4%

鈽-239的分量為0.8%

鈽-240的分量是0.2%

如果重水堆中的核燃料,那麼鈾-235佔比為0.23%,鈽-239和鈽-240佔比0.27%,從反應堆中取出時並不是說並不是裂變物質已經消耗掉了,而是可以裂變的物質濃度不夠,裂變產生的中子增殖效應已經不能讓鏈式裂變持續反應,或者效率太低。到此時裂變燃料就該退役了!

核燃料棒

乏燃料怎麼處理利用?哪些國家能處理乏燃料?

乏燃料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最笨的方法,也就是直接埋入地下,最簡單但這樣似乎有些浪費,畢竟裡面還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同位素,但處理起來又非常困難,當前全世界只有法國、俄羅斯、英國、印度、日本、美國、比利時、德國、中國9個國家能處理和利用乏燃料,

我國乏燃料後處理關鍵技術有待改善

磷酸三丁酯萃取法

這是一種是用最廣的乏燃料處理方法,能分將鈾和鈽從乏燃料中分離出來,它是1945年被發現對鈾和鈽具有很高的萃取效率,一般對鈾和鈽的萃取提純用的PUREX法,這個方法名字的來源是鈽(Plutonium)鈾(Uranium)萃取Extraction)的並寫,原理是利用金屬離子形成非水溶性錯化合物的性質,將原來是水溶性的鈾、鈽離子萃取入有機溶液相,但其它分裂物卻不能形成錯化合物殘留在水溶液相,因此得以將它們和其它元素分離。

接下來就是同位素提純,這個方法就回到老路上了,因為提純同位素的方法並不多,而離心機分離是最普遍,效率比較高的方式,利用的是同位素之間微小的密度差,通過數十級離心機逐步提純,成本極高,而且離心機製造難度很大,在國際上離心機屬於嚴格管控的設備。

最後提一下日本發生臨界事故的日本東海村工廠的部分業務就是做乏燃料處理的,年設計處理能力270噸,但每年僅僅只處理10噸,1999年9月30日在將硝酸鈾醯倒入沉澱槽的作業中,沉澱槽中的硝酸鈾醯溶液到達臨界值,發生臨界事故,導致2名作業人員死亡,666人被輻射照射,這是日本2011年福島核事故前最嚴重的核意外,事故被評級為國際原子能事故等級第4級!

相關焦點

  • 核電站燒過燃料中還有大量的鈾和鈽,就白白地埋地下了?
    所謂的乏燃料就是核反應堆理應使用過的核燃料,一般都是核電站「燒」後剩下的核廢料,新聞中經常有聽說核廢料地下深埋處理,全球也有多處填埋場,但據說燒過的核燃料中還有大量的鈾和鈽,難道就白白扔掉,不回收利用了嗎?
  • 日本福島發生7.3級地震 一核電站乏燃料池輕微洩漏
    地震已致超百人受傷  福島第一核電站乏燃料池發生輕微洩漏據日本放送協會報導,地震已造成100多人受傷。日本東北電力公司表示,截至當地時間14日上午6時,福島和宮城縣仍有大約300戶家庭斷電。日本首相菅義偉14日稱,沒有發生海嘯的危險。
  • 日本在731根核反應堆乏燃料中提取鈽 可造核武器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共同社12月12日報導稱,關於把正在進行反應堆報廢作業的新型轉換堆「普賢」乏燃料運至法國的計劃,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將把茨城縣東海村再處理設施中的265根乏燃料也一起運出。
  • 聚焦中國核燃料後處理:萬噸乏燃料咋成了燙手山芋
    我國首個商業核電站1991年就投入運行,為何到今天還在為乏燃料處理廠選址困惑?朱院士痛陳的問題其根源又在哪?多位院士和專家向科技日報記者闡述觀點。  乏燃料是「魔鬼」嗎  乏燃料,是指在反應堆內燃燒過的核燃料,經過一定的時間從反應堆內卸出。乏燃料並非核廢料。
  • 400多座核電站,回收後要做什麼
    在海裡挖個坑埋了:在大部分海洋中-海床都是由厚重的黏土構成,最適合吸收放射性衰變產物,但是水下鑽孔又是一件難事,而且國際協議也是不允許的。封入巖石中:將核廢料埋入地下是非常方便的,並且外面用合成巖做成的隔離層,可以有效地防止核廢料洩露。
  • 核電站的廢料怎麼處理?如果掉入核廢料池,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
    如果不慎掉入核廢料水池,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屆時,還能保住小命嗎?因為核電站利用核能後,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和汙染,因而人們使用完的核廢料必須要妥善保管,比如說,核能需要用到元素鈾235,當鈾235不斷被消耗後,它的質量達到一定的數值,而後,鈾-235就要被廢棄了,但是鈾235廢棄後還會繼續產生餘熱,且作為乏燃料棒的β衰變後也會產生熱量,乏燃料取出,當時,功率大約為裂變時的7%,一小時後則1.5%,一天後0.4%,一周後0.2%,為了消除這些廢料的影響,最好的物質就是水
  • 福島核電站著手拆除密封罩 為取出燃料棒做準備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核電站(NHK網頁截圖)。  中新網10月22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22日報導,為了清除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廠房內堆積已久的瓦礫,工作人員當天開始著手拆除廠房外側的密封罩。  報導稱,只有在拆除密封罩並清除廠房瓦礫後,工作人員才能從乏燃料池中取出核燃料棒。
  • 福島核電站啟動「危險任務」
    4號機組乏燃料池內取出燃料棒,標誌日本政府和東電制定的反應堆報廢工程表進入第二階段,也被一些媒體認定為「最困難而危險的任務」。  這是福島第一核電站2011年3月發生事故以來,首次從已經確定報廢的1號至4號機組乏燃料池中取出燃料棒。  日本「3·11」大地震發生時,正接受定期檢查的4號機組反應堆所在建築因氫氣爆炸而嚴重受損。為降低乏燃料池崩潰風險,東電決定取出燃料池內燃料。4號機組反應堆內沒有核燃料。
  • 俄羅斯已證實鈾鈽氮化物燃料的可用性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俄羅斯西伯利亞化學聯合公司表示,為找到最佳配置,該公司在為期8年的「突破」項目中生產的各種標準尺寸和結構的混合鈾-鈽氮化物燃料(MNUP燃料)實驗燃料元件多達1000種。
  • 科普|從核電站裡卸出的放射性核廢料,是如何進行核循環的?
    &nbsp&nbsp&nbsp&nbsp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2016年6月發表的《全球乏燃料後處理現狀與分析》論文稱,全世界都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核電站卸出的乏燃料數量在增長,大部分核電站的在堆貯存水池容量已經超負荷(在送至後處理廠前,乏燃料通常先暫存在核電廠自建的硼水池內若干年),全球正面臨如何解決乏燃料的去向問題。
  • 關了核電站改回化石燃料發電,會帶來怎樣的空氣汙染問題?
    這項研究還發現,在核電站關停後空氣汙染水平上升最多的郡,新生兒平均體重下降了約5%。目前來說,建設良好,運作正常的核電站能夠提供大量比化石燃料發電清潔的能源。然而它並不算是一種可再生能源。高階核廢料(如用完的燃料棒)的放射性可持續成千上萬年,目前的處理方法大多是密封深埋。除此之外,如果核電站遭遇事故、災害或破壞,洩漏的核材料將對周圍相當廣闊的區域造成放射性汙染。
  • 全球第一座四代核電站》|核反應堆|核燃料|核電站|高溫...
    用核反應堆產生熱去燒水,然後再推動蒸氣輪機發電。雖然核能發電與火電一樣,都是產生熱量推動汽輪機發電,但是核電卻屬於清潔能源。這首先是因為核能發電不產生溫室氣體,其次核能發電對化石燃料的用量極少。,每天需要一列40節的火車運送,而核電站所需燃料一年只需一輛重型卡車運送。
  • 核反應堆燃料越燒越多,為什麼不多造幾個?到底是誰的陰謀?
    無論是哪種發動機燃料都是越燒越少的,不過確實有這樣一種核反應堆,它的燃料卻不是越燒越少,而是越燒越多!不同的原子核裂變時釋放的中子數量是不一樣的,一個原子和誘發分裂釋放的中子數稱為η值,因此η值要大於2才有可能出現越燒越多的情況,不同的原子核的η值如下:鈾-235:2.10鈽-239:2.45鈾-233:2.31鈽-239的η值是最高的,所以大部分運行中或者運行過的快堆中以鈽-239作為核燃料的比比皆是
  • 880噸核反應堆燃料待清理!日本福島核災「清汙」20年也清不完!
    央視網消息: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重大核洩漏事故迄今已經八年多了,然而清除核汙染的「善後」工作卻推進得很艱難。27號,日本政府及核電站運營方「東京電力公司」更新了「清汙」方案,徹底清除三座廢棄核反應堆內燃料棒的期限被再一次推遲。
  • 福島核電站壓力容器已燒穿!輻射超高可數十秒殺人
    儘管距事故發生已有6年時間,但外界此前僅通過模擬情境和間接觀測,推斷過核燃料狀態。面對這一情況,東電也表示將重新全盤考慮。福島第一核電站共有6臺機組MQyEETC-電子工程專輯此外,對3號機組內部乏燃料棒的取出作業也已延期至2018年中期,主要原因是
  • 日本福島核電站再爆炸 另一反應堆面臨熔毀危險
    日本計劃到2018年,再建造8座核電站,並提高現有核電站的容量,將更多常規核電站升級為「鈽鈾再利用」燃料核電站。  日本從2009年開始升級「鈽鈾再利用」燃料核電站。政府認為「鈽鈾再利用」計劃比正常核反應堆效率更高,產生的放射性廢物也更少。從去年3月份開始,日本松山市附近的Ikata核電廠,成為第二座使用MOX燃料的核電站。
  • 2035年中國將建成商用化快堆核電站
    新華網北京6月7日電(記者俞錚 仇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原子能研究所所長王乃彥7日在北京說,快堆核電站有可能在30年後進入中國核電市場。  王乃彥院士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上作學術報告時說,中國將爭取在2035年前後使快堆核能系統達到商用水平而開始進入核能市場,並在2050年以後得到穩步發展並逐步成為核能主力。
  • 地下空間利用——核廢料的地下儲存
    核廢料,是指帶有放射性的廢料,它不僅產生於核電站中,也產生於核燃料生產加工、醫院、同位素生產等領域。核廢料問題是核能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已經毋庸置喙,一座百萬kW的壓水堆(PWR)核電站,每年卸出乏燃料約25 t;其中含有可循環利用的鈾約23.75t, 鈽約200 kg, 中短壽命的裂變產物(FPs)約1000 kg;還有次錒系核素(MAs)約20 kg,長壽命裂變產物( LLFPs)約30 kg。二、核廢料的危害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