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已證實鈾鈽氮化物燃料的可用性

2020-12-04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俄羅斯西伯利亞化學聯合公司表示,為找到最佳配置,該公司在為期8年的「突破」項目中生產的各種標準尺寸和結構的混合鈾-鈽氮化物燃料(MNUP燃料)實驗燃料元件多達1000種。實驗燃料元件和燃料組件正在貝羅亞爾斯克核電站的BN-600快堆中測試,目的是獲得鋼包殼中顆粒MNUP燃料的性能和行為的完整實驗數據。這將為燃料元件設計的實驗以及開發鉛冷快中子BREST-OD-300反應堆奠定基礎。

BREST-OD-300反應堆的研製是示範能源綜合體的一部分。該綜合體包括3部分設施,分別是:燃料製造/再製造單元、300MW的BREST-OD-300反應堆以及乏燃料-後處理設施。實驗燃料組件輻照測試現已完成。輻照期間,所有燃料元件都保持原來形狀,未發現任何結構性元件缺陷。「突破」項目首席技術專家稱,BN-600快堆中直接輻照實驗組件超21個,已證實該燃料的可用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成功在快堆測試鈾鈽混合核燃料
    (原標題:俄羅斯成功在快堆測試鈾鈽混合核燃料) [據sputniknews.com2016
  • 俄羅斯礦業與化工聯合公司生產了首批鈾鈽混合氧化物燃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俄羅斯礦業與化工聯合公司已為別洛亞爾斯克核電站BN-800快堆生產了第一批鈾鈽混合氧化物燃料。這批核燃料共有169個燃料組件,已由俄羅斯核電公司驗收通過,並確認準備裝運。
  • 核電站燒過燃料中還有大量的鈾和鈽,就白白地埋地下了?
    所謂的乏燃料就是核反應堆理應使用過的核燃料,一般都是核電站「燒」後剩下的核廢料,新聞中經常有聽說核廢料地下深埋處理,全球也有多處填埋場,但據說燒過的核燃料中還有大量的鈾和鈽,難道就白白扔掉,不回收利用了嗎?
  • 核燃料不再用鈾?美國造出錒系核燃料,安全無汙染還沒有放射性
    核電站使用的核燃料以及裂變性質的核武器使用的基本都是鈾和鈽兩種元素。因此不少朋友可能想當然地認為核燃料只有這兩種,但其實任何元素在適宜的條件下都是可以發生核反應釋放核能的,只是不同的元素所需要的溫度壓力等條件不同,而鈾和鈽兩種元素需要的條件比較容易達到,比如鈾和鈽的半衰期、核能激發條件,能量釋放度等條件都比較理想,所以它們才會被用來當做核電站的核燃料以及核武器的炸藥來用了。
  • 核原料鈽與鈾(圖)
    鈽是一種具放射性的金屬,擁有20種同位素,主要以人工合成製造,其中鈽-239可用於生產核武及用作核燃料。含有超過93%鈽-239的屬武器級別,只需約8公斤便足以製作核彈。
  • 美日「敏感核材料」紛爭新進展 日本答應歸還鈾和鈽
    鈽可做  核反應堆燃料  鈽,原子序數94,是人工放射性元素,元素名仿照鈾、錼以冥王星命名。鈽是繼錼後第二個發現的超鈾元素。  1940年末,美國科學家用60英寸回旋加速器加速的16兆電子伏特氘核轟擊鈾時發現鈽238,次年又發現了最重要的同位素鈽239。  金屬鈽是銀白色的,與氧氣、水蒸氣和酸作用,但不與鹼反應。它和鈾一樣用於核燃料和核武器。現在已經可以獲得成噸的鈽。
  • 日本在731根核反應堆乏燃料中提取鈽 可造核武器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共同社12月12日報導稱,關於把正在進行反應堆報廢作業的新型轉換堆「普賢」乏燃料運至法國的計劃,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將把茨城縣東海村再處理設施中的265根乏燃料也一起運出。
  • 科普:放射性元素鈽
    新華網北京3月29日電  日本當局29日表示,從出現核洩漏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土壤中首次檢測出放射性鈽,這表明「事故的嚴重性」。日本當局此前已在事故核電站區域內土壤和附近海水中檢測出放射性碘和銫,那為何這次檢測出鈽就表明了「事故的嚴重性」?鈽是一種具放射性的超鈾元素。幾位美國科學家在1940年首次發現這一元素。它目前被應用於核武器和核反應堆。
  • 日本政府向IAEA漏報640千克核燃料鈽 相當於80枚核彈量
    雖然日本政府表示並非故意少報,但確實未對可轉用於製造武器的鈽進行如實匯報,國內外專家紛紛批評日本政府認識不足。日本此前對外宣稱的鈽持有總量約為44噸,但實際上則有約45噸。此次漏報的是九州電力公司玄海核電站三號機組(位於佐賀縣)內的混合氧化物(MOX)燃料所含的640千克鈽。這些燃料2011年3月被投入反應堆,卻因福島核事故後反應堆無法重啟而遭到長期擱置。
  • 日本「鈽安全」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28日晚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廠區採集的土壤樣本首次檢測出放射性元素鈽。東電副社長說,這種核裂變產生的強輻射物可能來自受損燃料棒。  東電稱,現階段檢測到鈽的濃度屬於正常水平,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不危險」  東電當天深夜在東京召開新聞發布會說,工作人員本月21日和22日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5處地點採集土壤樣本,公司委託外部機構檢測,證實這些樣本中存在微量的鈽―238、鈽―239和鈽―240。
  • 原子彈為何只能用鈽和鈾製造,它們又各自具備哪些優勢和缺點?
    鈾彈和鈽彈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鈾235可以兼容槍式和內爆式兩種原子彈構型,而鈽彈卻只能使用內爆式結構。槍式原子彈最大的缺點就是核裝藥在加速過程中先接觸部分會發生劇烈核裂變並將後續核材料炸飛,核裝藥的利用率極低,廣島原子彈是典型的槍式結構,裝有60千克鈾235,最後發生裂變反應的只有1千克左右,利用率不到2%。
  • 聯合國環境署證實貧鈾彈中含有鈾—236
    新華社日內瓦1月17日電(記者 嚴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7日證實,在科索沃地區找到的北約貧鈾彈殘片中的確含有鈾-236,這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貧鈾彈中含有劇毒元素鈽的懷疑。聯合國環境署當天在日內瓦發表的一份新聞公報說,根據實驗室初步分析結果,北約貧鈾彈中含有微量鈾-236,這說明貧鈾彈中的貧鈾是「處理過的鈾」。
  • 核電站燒過的燃料就埋地下了?乏燃料表示,我還能再搶救一會!
    所謂的乏燃料就是核反應堆理應使用過的核燃料,一般都是核電站「燒」後剩下的核廢料,新聞中經常有聽說核廢料地下深埋處理,全球也有多處填埋場,但據說燒過的核燃料中還有大量的鈾和鈽,難道就白白扔掉,不回收利用了嗎?核燃料是怎麼燒成乏燃料的?
  • 科普:放射性核素鈽簡介
    本網記者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官方網站上查閱到放射性核素鈽的相關資料如下:  超鈾元素鈽(Pu)的原子序數94,是核武器彈頭和核反應堆的重要原料。這種人工放射性核素屬於核燃料在裂變反應過程中的必然產物。
  • 日機構認為測出鈽「很嚴重」
    新華/共同社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9日表示,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土壤中檢測出放射性鈽,「表明了事故的重大性和嚴重性」。東電副社長說,這種核裂變產生的強輻射物可能來自受損燃料棒。東電稱,現階段檢測到鈽的濃度屬於正常水平,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 第四代核電技術預計兩年後在中國投建 鈾-238核廢料都能再利用
    第四代核電技術預計兩年後在中國投建 鈾-238核廢料都能再利用 目前的主要商業核電站,大多使用的是輕水堆,以鈾-235為燃料,以水作慢化劑和冷卻劑
  • 中國宣稱核研究取得突破 鈾資源可用三千年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中國新聞):中國科學家在核研究上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實現了核動力堆中燃燒後的核燃料的鈾、鈽(同「布」音)材料回收。而如果能將鈽材料在動力堆上實現循環利用,這意味著在現有核電規模下,中國已經探明的鈾資源從大約只能使用50到70年,變成了足夠用上3000年。
  • 利用有限鈾資源 走近核燃料再循環
    而根據其高能量密度的特性,筆者大膽推斷,這很有可能就是一種引發核聚變反應的燃料。   其實,地球上類似於「火石」的能源資源很多——十幾世紀以來,人類對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幅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然而,這些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樂享生活便利的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地球自然資源的快速耗竭、生態破壞,以及環境汙染引起的全球變暖等危害正在發生。
  • 日本的鈽儲備與核武能力分析:理論上可造7000件核武器
    ,將乏燃料中存在鈽和還沒有被充分利用的鈾進行再處理,雖然這些僅為反應堆級的鈽,但是其也能用於製造核彈頭。事實上快中子反應堆是以鈽239和鈾238為燃料,其中鈽239為裂變燃料,而鈾238為增殖燃料,當快中子轟擊鈽239的原子核時,裂變反應開始進行,一個鈽239核不僅可以產生維持鏈式反應的中子數,還可以「盈餘」中子數,這些中子被鈾238所捕獲,於是就形成了鈽239,更為神奇的是快中子堆新產生的鈽239居然比堆內消耗的鈽239還多,這就是「增殖」,不僅增加了產生了能量還能使基礎的核燃料增殖。
  • 為什麼全世界的核廢料要運往俄羅斯?
    今天筆者和各位朋友們一同來討論下全世界的核廢料為什麼要運往俄羅斯?就不能運到別的地方,或者是就近處理掉,還大費周章的運到俄羅斯呢?咱們閒言少數,直奔主題吧。什麼是核廢料,是一種什麼樣的原料核廢料泛指在核燃料生產、加工和核反應堆用過的不再需要的並具有放射性的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