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在日本仙臺市一處被海嘯毀壞的農田,工作人員準備做土壤輻射測試。 新華/共同社
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9日表示,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土壤中檢測出放射性鈽,「表明了事故的重大性和嚴重性」。東電副社長說,這種核裂變產生的強輻射物可能來自受損燃料棒。東電稱,現階段檢測到鈽的濃度屬於正常水平,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A東電稱「不危險」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稱「並不樂觀」
東電當天深夜在首都東京召開新聞發布會說,工作人員本月21日和22日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5處地點採集土壤樣本,公司委託外部機構檢測,證實這些樣本中存在微量的鈽-238、鈽-239和鈽-240。
東電副社長武藤榮說,「讓人們感到憂慮,我表示道歉」,但這些鈽的濃度屬於正常環境下土壤中放射物濃度水平,不會構成威脅,出事機組搶修工作也沒有停止。武藤說,現有鈽的濃度與冷戰時期美國、蘇聯等國大氣核試驗後飄落至日本的放射性物質濃度水平相當,「不到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
鈽是一種強放射性元素,是核電工業重要原料,可以作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變劑。美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日本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的原子彈均使用鈽製作內核。東電最近公布的數據和信息接連出錯,其數據分析能力和所公布數據的可靠性受到多方質疑。
B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稱「並不樂觀」
東電稱尚不清楚這些鈽來自哪裡。路透社報導指出,其中兩處地點的土壤樣本中都檢測出鈽-238,看起來有可能來自出事機組,而非大氣層。這兩份土壤樣本均為乾燥土壤。鈽-238的半衰期為88年。
一些核能安全專家分析,這些鈽-238可能來自3號反應堆,後者是核電站6座反應堆中唯一以鈽鈾混合氧化物(MOX)為燃料的機組。
「雖然現有鈽的濃度不足以威脅人體健康,但我並不感到樂觀。」日本時事通訊社援引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發言人西山英彥的話報導,「這意味著安全殼出現破裂,我認為形勢令人不安。」綜合新華社
鈽介紹
半衰期長達萬年 劇毒
據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 日本當局29日表示,從出現核洩漏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土壤中首次檢測出放射性鈽,這表明「事故的嚴重性」。日本當局此前已在事故核電站區域內土壤和附近海水中檢測出放射性碘和銫,那為何這次檢測出鈽就表明了「事故的嚴重性」?
處理很麻煩 有關專家指出,無論本次洩漏的鈽有多少,處理起來都很麻煩,並且在它洩漏初期,應該及時將燃料棒取走,如果最後選擇對福島第一核電站幾個受損的反應堆進行封堆處理,卻不拿走含鈽的燃料棒,鈽仍然會汙染地下水。因此,日本有關方面稱事態「嚴重」。而且這一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很長,在處理上更困難。鈽最穩定的同位素是鈽-244,半衰期約為8000萬年,但它最重要的同位素是鈽-239,半衰期達到2.41萬年。這次測出的是鈽的3種同位素鈽-238、鈽-239和鈽-240。
對人危害很大 與其他放射性元素相比鈽對人體的毒性更強,操作起來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一旦侵入人體,就會潛伏在人體肺部、骨骼等組織細胞中,破壞細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