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阮長耿榮獲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

2020-11-27 光明網

第十五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頒獎大會在廣東省中山開幕。 鄧媛雯 攝

中新網中山11月27日電 (記者鄧媛雯)27日,第十五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頒獎大會(以下簡稱「一壇一會」)在廣東省中山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內科血液學專家阮長耿榮獲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馬駿、王行環、王潔、吉訓明、沈華浩等五位不同研究領域的專家教授獲得了2020吳階平醫藥創新獎。

吳階平醫學基金會於2007年設立吳階平醫學獎,主要是授予在醫藥衛生領域做出突出貢獻、取得顯著成就的醫學專家。

自2012年起,吳階平醫學獎下增設吳階平醫藥創新獎,主要獎勵在醫學、藥學研究和應用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優秀中青年醫藥工作者。

截至2019年,共有20位院士和專家獲得了吳階平醫學獎。其中,今年因抗疫傑出表現而獲得「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院士、獲得「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張伯禮院士分別榮獲了2011年、2016年的吳階平醫學獎。

馬駿、王行環等五位不同研究領域的專家教授獲得了2020吳階平醫藥創新獎。 鄧媛雯 攝

據了解,榮獲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的阮長耿院士是中國血栓與止血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領軍人,他於1981年鑑定了國際上第一個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I單克隆抗體,奠定了血小板疾病研究基礎。

本屆「一壇一會」以「抗疫與健康」為主題,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吳階平醫學基金會、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由廣東省醫學會協辦,由火炬開發區管委會、翠亨新區管委會和中山市健康基地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本屆「一壇一會」邀請了強伯勤、黃璐琦、劉良、王琦、田偉等5位院士,以及中醫藥領域、骨科領域、消化疾病領域的50餘位專家,共同探討疫情之下完善公共衛生治理體系建設、流行病防控合作,並尋求健康產業投資與發展的機會。(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中國血小板之父」阮長耿榮獲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
    11月27日,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頒獎大會在廣東省中山市舉行。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第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肖梓仁會長宣布,中國工程院院士、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病學專家阮長耿院士榮獲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理事謝恬教授宣布,馬駿、王行環、王潔、吉訓明、沈華浩5位教授獲得2020年吳階平醫藥創新獎。
  • 阮長耿院士獲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
    11月27日,第十五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頒獎大會在廣東省中山市舉行。本屆「一壇一會」以「抗疫與健康」為主題,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吳階平醫學基金會、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
  • 快訊|阮長耿獲頒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
    第十五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頒獎大會還為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相關獲得者頒獎。 據悉,中國工程院院士、內科血液學專家阮長耿院士獲得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馬駿、王行環、王潔、吉訓明、沈華浩獲得吳階平醫藥創新獎。
  • 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醫藥創新獎名單出爐!
    今天上午,第十五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頒獎大會在廣東中山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內科血液學專家阮長耿獲得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馬駿、王行環、王潔、吉訓明、沈華浩獲得2020年吳階平醫藥創新獎。
  • 第十五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頒獎大會舉行...
    11月27日,第十五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頒獎大會(以下簡稱「一壇一會」)在廣東省中山開幕。本屆「一壇一會」以「抗疫與健康」為主題,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吳階平醫學基金會、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由廣東省醫學會協辦,由火炬開發區管委會、翠亨新區管委會和中山市健康基地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 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頒獎大會今在中山開幕
    11月27日,第十五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頒獎大會(以下簡稱「一壇一會」)在中山市舉辦。 本屆「一壇一會」由中山市政府、吳階平醫學基金會、廣東省衛生和健康委員會、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由廣東省醫學會協辦,中山火炬區管委會、中山翠亨新區管委會、健康基地集團承辦。
  • ...中國工程院院士範維澄教授—— 榮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
    【安徽科技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建者、中國工程院院士範維澄教授—— 榮獲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傑出貢獻獎」 本報合肥訊11
  • 簡訊|吉訓明獲2020年度吳階平醫藥創新獎
    神外前沿訊,10月27日,2020年度吳階平醫學獎、吳階平醫藥創新獎正式揭曉,首都醫科大學吉訓明教授(訪談連結)獲2020年度吳階平醫藥創新獎。據悉,吳階平醫學獎是在國家衛健委的支持下,經國家科技部批准的我國醫藥衛生領域的高級別獎項。吳階平醫學獎授予的是促進中國醫學科學技術進步,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每年評選1次,今年共評選出1位獲獎者。吳階平醫藥創新獎主要獎勵年齡在59周歲以下,在醫學、藥學研究和應用領域取得創新性成就的優秀中青年醫藥工作者,每年評選1次,今年共評選出5位獲獎者。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
  • 中國航天科工魏毅寅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航天科工魏毅寅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9年新當選院士名單,中國工程院選舉產生了75名院士和29名外籍院士。此次增選院士名單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魏毅寅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魏毅寅,男,1962年9月生,工學博士,研究員。
  • 鄭大·仁師大家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尼克·萊蒙: 我想為河南人民...
    2015年,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成立,尼克·萊蒙被聘為院長。當年58歲的他,信心十足。  在此之前,尼克·萊蒙已與鄭州大學結緣多年。早在2005年10月,他就受聘為鄭州大學分子腫瘤學客座教授。尼克·萊蒙是世界著名的分子腫瘤學、基因治療和醫學轉化研究專家,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堪稱「癌症剋星」。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尼克·萊蒙:我想為河南人民的健康做點事情
    2015年,鄭州大學醫學科學院成立,尼克·萊蒙被聘為院長。當年58歲的他,信心十足。在此之前,尼克·萊蒙已與鄭州大學結緣多年。早在2005年10月,他就受聘為鄭州大學分子腫瘤學客座教授。尼克·萊蒙是世界著名的分子腫瘤學、基因治療和醫學轉化研究專家,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堪稱「癌症剋星」。
  • 衡陽縣老鄉、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衡陽縣金蘭鎮人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是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
  • 「中國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漢頒發
    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一直在砥礪奮進被譽為「中國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3位中外科學家獲獎由50位青年科學家共同發起的「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青年科學家聯盟」正式啟動2020(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頒獎典禮暨高峰論壇在武漢隆重召開。
  • 屠呦呦再次落選兩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回應稱消息不實-虎嗅網
    近兩天「屠呦呦落選院士」突然上了熱詞榜。界面新聞查詢發現,按照規定,2020年並非增選院士的年份。2020年2月29日,中國工程院相關工作人員也向界面新聞表示,上述消息不實,兩院院士去年剛剛增選過一輪,且屠呦呦並沒有參選。網絡傳聞近日稱,「2020年兩院院士評選,屠呦呦教授再次落選」,原因是「沒有留洋背景,沒有博士學位,沒有足夠的論文」。
  • 平江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展在平江縣檔案館開展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周杏 方巍)8月18日,平江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展在平江縣檔案館開展。展覽主題為「科技創新、引領未來」,展覽主要介紹平江籍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眾託、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中國工程院院士向錦武三位院士的光輝事跡。
  •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空空飛彈專家樊會濤鄭大作主題講座
    2020年11月17日下午,由河南省科協主辦、河南省力學學會和鄭州大學力學與安全工程學院承辦的中原科普講壇在鄭州大學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空空飛彈專家樊會濤教授受邀為師生們帶來「回顧航空百年,展望航空強國」的主題講座。
  • 中國工程院院士和科學院院士有什麼區別,誰貢獻很大卻沒有入院士
    我國的院士可以分為兩類: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這也是我國學者可以獲得的最高榮譽稱號。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