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高考的話題十分多,其中有一話題就是:現代的高考和以前的高考哪個難?以前主要指1995年以前的高考,因為1995年實行高考改革,主要是指高考試卷總分理科由多年的710分,改為750分,並且取消了政治考試,文科由640分,改為750分,我們說的是全國卷。710分的考試卷分為語文120分,數學120分,英語、物理、化學、政治各100分;生物70分;現在試卷(理科)語文150分,數學150分,英語150分,理綜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學100分,生物90分。
取消政治的考試應該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科考試,因為多數人政治是得不到高分的,有許多人復讀幾年數、理、化、英語漲分,就是政治和語文不漲分。眾所周知95年以前的高等教育,甚至說99年以前的高等教育,稱之為「精英」教育;99年高考擴招以後,稱之為「普及高等教育」!
高考的難易,主要與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數有關,即:錄取人數與高考人數的比例,那是全國參加高考的人數不足300萬,而現在基本維持在1000萬左右是以前高考人數的3至4倍,為什麼呢?並不是因為那時「適齡」高考青年人少,而是因為那時高考錄取太難了,絕大部分人感到高考無望,在初中就早早輟學了,能上高中的算是比較優秀的學生,因為那時農村人口佔絕大多數,整天說十億農民,農村有一批在小學就失學了,所以形成了那個時代的「農民工」大軍。
就是上了高中參加高考競爭也相當激烈,我們來看看那時的錄取情況:基本上分為提前批、重點本科、普通本科、大專、高中專。以上為統招即國家統一分配的工作。然後是委託培養(大專丶高中專)、自費(建檔線)。重點本科與普通本科分數線相差10至20分,大專與普通本科相差十分左右,高中專與專科相差五分左右,委託培養與高中專相差5至10分,自費與委託培養相差五分左右。競爭就是如此激烈,就是夠最低層次的自費建檔線,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分差也就70分左右,與一般本科相差20分左右,與重點本科相差30多分
拿學歷比較低的統招高中專和北大、清華的錄取分數也就相差50來分,因為那時錄取的人數比例太小,所以稱之為「精英教育」。因此復讀生是錄取的主力大軍,復讀幾年都沒有人笑話,甚至真有進行「八年抗戰」還是「無功而返」的。只因為錄取的人數少,所以試卷的難度肯定不會太小,如果簡單,怎能拉開距離去招生呢?
再 來看看現在的錄取情況:基本上分為提前批次一丶二丶三本,高職,一本二本相差50分,二本三本相差30分左右,一本和清華北大相差150分以上,有時分差達180分之多,專科和本科相差的距離就更大,大部分地區的專科200來分就可以上。
以前剛「沾邊」的建檔線就可以上現在的一本甚至是211了,統招的高中專可以上現在的好的211甚至985。從這方面說應該說還是以前的高考比較難,否則怎麼會叫「精英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