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螞蟻擁有智慧,人類還會是霸主嗎?

2020-08-20 中信出版集團

一位女王帶領著手下的一群臣民,日夜守護家園抵抗外敵的入侵——這大概是人們對螞蟻最普遍的印象了。

或許多數人沒有想到,地球上的14000多種螞蟻,已經構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複雜社會體系:美洲的切葉蟻用碾碎的樹葉來種植它們的糧食——一種真菌;紅火蟻爬進巢室,把吃進去的食物吐出來讓對方品嘗;蓄奴蟻利用螞蟻用氣味識別身份的方式來蓄養奴隸,讓其給自己的社會提供各種服務。

凡此種種,螞蟻社會的運行規則呈現出與人類社會高度的相似性。小小螞蟻,為何能入侵全世界、組成橫越大洋的超級帝國?

別急,阿信下面就和大家好好來科普一番。

下文整理自 《從部落到國家》

著名生物學家馬克·W·莫菲特 著



從種植到遊牧,螞蟻樣樣精通

生活在美洲熱帶地區的切葉蟻就體現了螞蟻社會可能達到的複雜程度。

切葉蟻聚居地的規模可能很大。比如在法屬蓋亞那的叢林裡面,有蟻穴的面積居然相當於一個網球場的大小。

這樣一個如同大都市般的大型蟻穴具有和人類城市相同的缺點:向裡面運輸必需的物資意味著要進行一項艱巨繁重的通勤任務。

其中的工蟻每年都會沿著六條「高速公路」,從大巢穴四周的偏遠角落把數百磅的新鮮葉子運送進來。

它們的蟻穴由一段又一段長長的隧道——有些甚至深入地下至少6米——組合而成,顯得整齊漂亮、錯落有致;沿途排列著很多腔室,裡面種植著數百個花園。如果按照人類的計量單位進行換算,那螞蟻的這些地鐵系統相當於位於地下100公裡深。

螞蟻在巢穴中的活動是如此豐富多彩,從集體生活中獲得的回報多種多樣且不盡相同。

其中,工蟻會標出自己的地盤,收集食物,並在精心設計的安全庇護所裡撫養自己的後代。螞蟻中既有農學家、牧民,又有狩獵(採集者)。

它們善於溝通、持之以恆、工作努力,隨時做好戰鬥準備,敢於冒險且具有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它們是優秀的軍事人員和勤奮的家庭主婦,共同組成了精細協作的勞動力大軍,也是善於保護和供養社會的專家能手。

比如,除了人類之外,切葉蟻擁有比其他任何動物都更加複雜的社會。此外,它們還開展大規模的農業生產。

應對交通擁堵,以及如何處理公共衛生、流水線作業、複雜的協作、勞動力分配、市場經濟、資源管理、大規模戰爭或者奴隸制等問題,除了人類社會之外,還有某些螞蟻組成的社會也會做上面這些事情,此外還包括其他一些群居昆蟲,比如蜜蜂和一些白蟻。


構建一個大規模社會,從螞蟻身上獲得的啟示

某些群居昆蟲之所以能夠和人類社會相提並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二者具有一個共性:人口眾多。

人類以外的脊椎動物社會,最多包含幾十個成員。但一個大型的切葉蟻巢穴中則至少擁有數百萬的勞動力。

一旦社會成員達到如此巨大的數量,各種各樣的複雜問題都會浮現出來——事實上,社會為了正常運轉,往往也必須解決這些難題。

螞蟻中有明確的社會分工。某些工作會承包給專門執行這些任務的專家,或者讓那些更經常、更精確從事此類任務的螞蟻來負責。

年齡在工作頻率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如果年輕的螞蟻碰巧還離生養自己的巢室不遠,就可以照顧住在裡面的其他幼蟻。它們會扮演保姆的角色,幫著自己的母親梳理、餵養弟弟妹妹。

此外,螞蟻社會是由姐妹組成的社會。對許多螞蟻來說,有無性別在生活中無關緊要,因為工蟻本身沒有繁殖能力。

比如,切葉蟻中的工蟻雖然有卵巢,但無法生育。與此同時,螞蟻中的雄性對社會幾乎沒有任何貢獻,它們唯一的作用就是進行交配,然後死亡。

此外,白蟻則表現出性別平等,因為蟻穴裡既有一個國王,也有一個王后,並且所有工蟻都既有雄性,也有雌性。

體型較大的兵蟻還要進行重型道路工程施工,負責清理高速公路,使食物、物資和人員可以順暢流動。

為了照料它們的花園,螞蟻們組成了一條條的流水裝配線,除了士兵以外,其他所有成員都得參加。

中等體型的工蟻剪下樹葉,傳遞給體型稍小的螞蟻,它們則通過漫長的傳送,將其運回巢穴。一旦綠葉被運進花園的房間裡面,一些體型更小的螞蟻會把它切成碎片,然後讓體型還要小一些的螞蟻把這些碎葉榨爛成漿。

接下來,體型更小的工蟻用前腿將這些覆蓋物堆放到花園裡面,由體型更小的螞蟻「種植」真菌,並每隔一段時間就對其進行修剪。

體型最小的螞蟻則負責清除花園中不可食用的真菌和各種傳染源,以此提高真菌的產量。這些真菌是幼蟻唯一的食物來源,也是成年螞蟻重要的營養來源。

所有這些勞動——從種植到照料,再到收割——都安排得妥妥噹噹並執行得井井有條,任何一個農民都會對此讚嘆不已。

除了人類之外,沒有任何其他脊椎動物,在種植食物方面邁出哪怕最簡單的一步,然而,切葉蟻和其他一些昆蟲已經無數次完成這項工作了。


像人類一樣耕種

讓切葉蟻的故事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它們在農業實踐方面的進化途徑與人類的情況非常相似。

正如對螞蟻及其種植真菌的遺傳學分析所揭示的那樣,切葉蟻的祖先在6000萬年前就開始涉足園藝工作了。

一些螞蟻至今仍像它們的祖先一樣生活,這些社會由幾十到幾百名工蟻組成,它們在小花園中種植野生真菌。

實際上,它們在很多方面很像規模較小的人類社會:經常種植從自然界中獲取的野生物種,並且只在簡陋住所附近的小塊土地上種植自己需要的東西。

2000 萬年前,早在智人出現之前,在這些容易被人忽視的螞蟻當中,一些成員就學會了種植真菌——當然,這得依靠螞蟻們的精心照料。

經過這樣的改造之後,這些真菌就不需要在野外生長,而是以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規模進行大量養殖。

於是,螞蟻社會的成員數量因此而激增,就像人類在像尼羅河谷之類的地方開始進行基於糧食種植的農業生產之後,其社會所經歷的情況一樣。


人類社會到底是從何而來?我們人類社會因何而獨特?我們的社會終將走向何方?

相關焦點

  • 如果人類體型小如螞蟻,智慧仍保留,能穩固地球霸主之位嗎?
    如果人類體型小如螞蟻,智慧仍保留,能穩固地球霸主之位嗎?從智人算起,人類在地球上發展的時間約有20萬年了。在這個時間段中,人類實現質的飛躍,不僅進化出充滿智慧和意識的大腦,還擁有用雙手創造產物的能力,人類不再是小可憐,已經變得越來越強大,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上,成為地球上的主人。
  • 當螞蟻擁有智慧,人類還是霸主嗎?
    凡此種種,螞蟻社會的運行規則呈現出與人類社會高度的相似性。小小螞蟻,為何能入侵全世界、組成橫越大洋的超級帝國?通過比較人類和螞蟻之間的諸多相似之處,我們可以了解更多關於複雜社會以及它們如何演變的歷史。「蘑菇」種植能手生活在美洲熱帶地區的切葉蟻(leafcutter ants)擁有比其他任何動物都更加複雜的社會。
  • 當螞蟻擁有智慧,人類還是霸主嗎?
    我們現代人在基因上可能更接近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但和我們最相似的動物卻是螞蟻。通過比較人類和螞蟻之間的諸多相似之處,我們可以了解更多關於複雜社會以及它們如何演變的歷史。  1-「蘑菇」種植能手生活在美洲熱帶地區的切葉蟻(leafcutter ants)擁有比其他任何動物都更加複雜的社會。
  • 假如動物們都擁有智慧,人類還能成為地球霸主嗎?看完你可能不信
    相信大家知道,雖然地球上擁有很多物種,有的物種非常弱小,如兔子、野雞,它們處於食物鏈的底端。也有的地物種體型龐大、力大無窮,如獅子老虎,它們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但不管是什麼生物,它們在地球上依然只能看著人類的臉色行事。
  • 如果螞蟻長得和人類體型一樣大小,它會徵服人類,成為世界霸主嗎?
    如果螞蟻長的和人類體型一樣大小,它會徵服人類,成為世界霸主嗎?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我們先講科學,再扯腦洞。螞蟻長大人類體型一樣大,會如何?螞蟻那麼小能舉起自身體重50倍的重量是不是很厲害,這是一般人類對它的第一直覺。
  • 如果人類的體型只有螞蟻那麼大,但智慧保留,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如果僅僅從智人算起,我們在地球上發展的時間大約是20萬年,但就是這20萬年讓人類這個物種實現了質的飛躍,我們進化出智慧文明。曾經的人類在非洲大草原上還是瑟瑟發抖的小可憐,到處存在著天敵,稍不小心可能就要被其它動物「叼走」。這樣的經歷也讓我們保持著警惕,並且被深深的刻在基因裡,這也是大部分人怕黑夜的原因。
  • 如果人類突然從地球消失,最有希望成為新霸主的會是哪一個物種?
    恐龍時代終結之後,在人類誕生之前,同樣也出現過其它的霸主級生物,只不過規模和影響力遠遠比不上恐龍時代。到了數百萬年前,人類的祖先誕生了,雖然人類的體質在生物界並不強,但是人類走得是智慧進化的道路。依靠智慧,我們一步步成為了地球的霸主,並形成了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的科技文明。
  • 如果螞蟻體型和人類一樣大,它會徵服人類稱霸地球嗎?
    螞蟻雖然很小,但力量很大(當然是相對的),能舉起自己體重數倍的食物前進,這點人類就不行。但如果螞蟻長的和人類一樣大,螞蟻的力氣不會隨著體型的變大成正比地變大!
  • 如果人類體型只有螞蟻那麼大,保留智慧,那將會怎樣?
    如果人類有螞蟻那麼大而沒有螞蟻的繁殖能力,就是再高的智慧等不到螞蟻那麼大早就滅亡了。如果人類只有螞蟻那麼大,智慧再高也沒用。生活生存有保障,資源無窮,還會想到發展?螞蟻人體型太小了,主要是不能控制火種。人們傳授給他高科技也無法使用。最高手只能達到長出翅膀飛來飛去。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地球上還會出現人類嗎?答案你能接受嗎?
    說起生物滅絕,大家都會想到6500萬年前的恐龍,恐龍身為上一任地球霸主,霸佔地球的時間至少1.5億年的時間,因為一場環境變化,讓它消失在地球上,如果恐龍沒有消失的話,那麼人類還有可能成為地球霸主嗎?哺乳動物的噩夢恐龍所處的年代是所有哺乳動物噩夢,哺乳動物一旦被恐龍發現後,有可能會瞬間丟失自己的性命,然而自從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開始發展自身。
  • 如果人類保留智慧,體型跟螞蟻一樣,會發生什麼?
    人類和螞蟻的體重至少差了幾百萬倍(普通螞蟻的體重為0.005克左右),在現實中,我們只用一根手指就能將一群螞蟻壓死。那麼,如果人類在保留智慧的前提下,體型僅有螞蟻那麼大,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呢?我們不妨開一下腦洞來想像一下。
  • 如果人類體型只有螞蟻那麼大,智慧保留。那將會是什麼樣的存在?
    important}因為人類和螞蟻的體重至少差了幾百萬倍(普通螞蟻的體重為0.005克左右),在現實中,我們只用一根手指就能將一群螞蟻壓死。那麼,如果人類在保留智慧的前提下,體型僅有螞蟻那麼大,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呢?我們不妨開一下腦洞來想像一下。
  • 人類會永遠是地球的霸主,統治者嗎?可能有三種動物表示不服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除了智慧生命人類之外,還有數百萬種其它的生物。地球有著漫長的38億年生命史,在如此漫長的生命歲月裡,不同的時間線都誕生過不同的霸主級生物。比如在2.5億年前的石炭紀時代,昆蟲是當時世界的霸主。
  • 它們曾經是地球的霸主,長相怪異,如今卻淪為食物鏈的底層
    如果昆蟲變得跟人類一樣巨大,試問一下,朋友們會感到恐怖和害怕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先不說昆蟲的實力如何,單說它們的長相,一旦長得畢竟大的時候,這些昆蟲在我們眼裡已經不是怪異的存在,而是讓我們感到害怕和恐怖的生物。
  • 如果人類的體型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還能夠保住霸主地位嗎?
    人類有可能也無法成為地球的霸主。恐龍時代結束之後,哺乳動物開始繁盛起來,經過漫長的進化演化,哺乳動物中的一部分猿猴走上了智慧進化的道路,它們是人類的祖先。到了240萬年前,人類終於誕生了,人類誕生之後又經過200多萬年的進化演化,成為了智人。
  • 如果人類的體型縮小10倍,還可以保持地球的霸主嗎?答案出乎意料
    也正是因為人類的智慧程度很高,人類從嚴苛的自然環境中存活下來,並漸漸進入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科技社會……最終成為地球當之無愧的霸主!細數漫長的歲月中,地球的霸主更換過好幾代,起初地球霸主多是海洋生物,從震旦紀的環輪水母,到三葉蟲時代的三葉蟲,再到奧陶紀時期的鸚鵡螺。直到3億年前,陸地生物才漸漸登上了時代的舞臺,成為地球的霸主。
  • 什麼災難是擁有智慧的人類也毫無辦法的?
    人類從幾百萬年前的古人猿開始進化,在幾百萬年後的今天,歷經艱難險阻,終於以生物界的生物鏈頂端者自居,成為了新的地球霸主,甚至為了區別於普通動物,還冠以「高等動物」的稱號。人類和恐龍和同是6500萬年前的地球霸主恐龍不一樣的是,人類能站到今天的位置,並不是靠龐大的身軀、強大的四肢和野蠻的力量。
  • 如果人類和螞蟻一般大,還能統治地球嗎?
    當然是因為人類擁有凌駕於萬物的智慧,無論是戰鬥能力,還是奔跑速度,人類都位於動物界的中下水平,唯有智力遠超其它生物。憑藉超凡的智慧,人類逐漸發現了宇宙的規律,也就是被我們稱之為科學的東西,之後藉助於科學的力量,人類文明步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在遙遠的未來,人類很可能將自己的文明拓展到更為遙遠的宇宙空間。
  • 人類如果縮小了100倍,會發生什麼?或連螞蟻都打不過!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如果沒有追求,那麼人生毫無意義,一直以來人類對外太空和海洋都懷抱著一顆敬畏之心,都想踏足這些未知的領域。對人類而言,太空和海洋就像是一座座無法逾越的大山,想要真正了解清楚,非常的困難。在整個諾大的宇宙中,人類何其的渺小,就如滄海一粟般微不足道,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困惑,如果未來的某一天,人類縮小了100倍,還會成為地球上的主導者嗎?
  • 人類如果滅絕,地球上會出現其他主宰者,會出現「新人類」嗎?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今年年初火爆各大影院的《流浪地球》告訴我們:未來的地球的環境十分惡劣,而這一切都源於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