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王帶領著手下的一群臣民,日夜守護家園抵抗外敵的入侵——這大概是人們對螞蟻最普遍的印象了。
或許多數人沒有想到,地球上的14000多種螞蟻,已經構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複雜社會體系:美洲的切葉蟻用碾碎的樹葉來種植它們的糧食——一種真菌;紅火蟻爬進巢室,把吃進去的食物吐出來讓對方品嘗;蓄奴蟻利用螞蟻用氣味識別身份的方式來蓄養奴隸,讓其給自己的社會提供各種服務。
凡此種種,螞蟻社會的運行規則呈現出與人類社會高度的相似性。小小螞蟻,為何能入侵全世界、組成橫越大洋的超級帝國?
別急,阿信下面就和大家好好來科普一番。
下文整理自 《從部落到國家》
著名生物學家馬克·W·莫菲特 著
生活在美洲熱帶地區的切葉蟻就體現了螞蟻社會可能達到的複雜程度。
切葉蟻聚居地的規模可能很大。比如在法屬蓋亞那的叢林裡面,有蟻穴的面積居然相當於一個網球場的大小。
這樣一個如同大都市般的大型蟻穴具有和人類城市相同的缺點:向裡面運輸必需的物資意味著要進行一項艱巨繁重的通勤任務。
其中的工蟻每年都會沿著六條「高速公路」,從大巢穴四周的偏遠角落把數百磅的新鮮葉子運送進來。
它們的蟻穴由一段又一段長長的隧道——有些甚至深入地下至少6米——組合而成,顯得整齊漂亮、錯落有致;沿途排列著很多腔室,裡面種植著數百個花園。如果按照人類的計量單位進行換算,那螞蟻的這些地鐵系統相當於位於地下100公裡深。
螞蟻在巢穴中的活動是如此豐富多彩,從集體生活中獲得的回報多種多樣且不盡相同。
其中,工蟻會標出自己的地盤,收集食物,並在精心設計的安全庇護所裡撫養自己的後代。螞蟻中既有農學家、牧民,又有狩獵(採集者)。
它們善於溝通、持之以恆、工作努力,隨時做好戰鬥準備,敢於冒險且具有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它們是優秀的軍事人員和勤奮的家庭主婦,共同組成了精細協作的勞動力大軍,也是善於保護和供養社會的專家能手。
比如,除了人類之外,切葉蟻擁有比其他任何動物都更加複雜的社會。此外,它們還開展大規模的農業生產。
應對交通擁堵,以及如何處理公共衛生、流水線作業、複雜的協作、勞動力分配、市場經濟、資源管理、大規模戰爭或者奴隸制等問題,除了人類社會之外,還有某些螞蟻組成的社會也會做上面這些事情,此外還包括其他一些群居昆蟲,比如蜜蜂和一些白蟻。
某些群居昆蟲之所以能夠和人類社會相提並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二者具有一個共性:人口眾多。
人類以外的脊椎動物社會,最多包含幾十個成員。但一個大型的切葉蟻巢穴中則至少擁有數百萬的勞動力。
一旦社會成員達到如此巨大的數量,各種各樣的複雜問題都會浮現出來——事實上,社會為了正常運轉,往往也必須解決這些難題。
螞蟻中有明確的社會分工。某些工作會承包給專門執行這些任務的專家,或者讓那些更經常、更精確從事此類任務的螞蟻來負責。
年齡在工作頻率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如果年輕的螞蟻碰巧還離生養自己的巢室不遠,就可以照顧住在裡面的其他幼蟻。它們會扮演保姆的角色,幫著自己的母親梳理、餵養弟弟妹妹。
此外,螞蟻社會是由姐妹組成的社會。對許多螞蟻來說,有無性別在生活中無關緊要,因為工蟻本身沒有繁殖能力。
比如,切葉蟻中的工蟻雖然有卵巢,但無法生育。與此同時,螞蟻中的雄性對社會幾乎沒有任何貢獻,它們唯一的作用就是進行交配,然後死亡。
此外,白蟻則表現出性別平等,因為蟻穴裡既有一個國王,也有一個王后,並且所有工蟻都既有雄性,也有雌性。
體型較大的兵蟻還要進行重型道路工程施工,負責清理高速公路,使食物、物資和人員可以順暢流動。
為了照料它們的花園,螞蟻們組成了一條條的流水裝配線,除了士兵以外,其他所有成員都得參加。
中等體型的工蟻剪下樹葉,傳遞給體型稍小的螞蟻,它們則通過漫長的傳送,將其運回巢穴。一旦綠葉被運進花園的房間裡面,一些體型更小的螞蟻會把它切成碎片,然後讓體型還要小一些的螞蟻把這些碎葉榨爛成漿。
接下來,體型更小的工蟻用前腿將這些覆蓋物堆放到花園裡面,由體型更小的螞蟻「種植」真菌,並每隔一段時間就對其進行修剪。
體型最小的螞蟻則負責清除花園中不可食用的真菌和各種傳染源,以此提高真菌的產量。這些真菌是幼蟻唯一的食物來源,也是成年螞蟻重要的營養來源。
所有這些勞動——從種植到照料,再到收割——都安排得妥妥噹噹並執行得井井有條,任何一個農民都會對此讚嘆不已。
除了人類之外,沒有任何其他脊椎動物,在種植食物方面邁出哪怕最簡單的一步,然而,切葉蟻和其他一些昆蟲已經無數次完成這項工作了。
讓切葉蟻的故事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它們在農業實踐方面的進化途徑與人類的情況非常相似。
正如對螞蟻及其種植真菌的遺傳學分析所揭示的那樣,切葉蟻的祖先在6000萬年前就開始涉足園藝工作了。
一些螞蟻至今仍像它們的祖先一樣生活,這些社會由幾十到幾百名工蟻組成,它們在小花園中種植野生真菌。
實際上,它們在很多方面很像規模較小的人類社會:經常種植從自然界中獲取的野生物種,並且只在簡陋住所附近的小塊土地上種植自己需要的東西。
2000 萬年前,早在智人出現之前,在這些容易被人忽視的螞蟻當中,一些成員就學會了種植真菌——當然,這得依靠螞蟻們的精心照料。
經過這樣的改造之後,這些真菌就不需要在野外生長,而是以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規模進行大量養殖。
於是,螞蟻社會的成員數量因此而激增,就像人類在像尼羅河谷之類的地方開始進行基於糧食種植的農業生產之後,其社會所經歷的情況一樣。
人類社會到底是從何而來?我們人類社會因何而獨特?我們的社會終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