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工業加工,光纖雷射器和CO2雷射器哪種好?
這兩種雷射器到底有何長處和短處?
光纖雷射器可以替代CO2雷射器嗎?
看似簡單的此問題,要說清楚未必是易事。
我們試從多方面、多角度為用戶提供完備的信息和持平的意見,以期收到釋疑解惑之效。
光纖雷射器產生的雷射(後文簡稱為光纖雷射)的波長為1.06μm,CO2雷射器產生的雷射(後文簡稱為CO2雷射)波長為10.6μm,均是紅外光,可被材料吸收,而應用於工業材料加工。
切割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雷射工業加工技術。為方便起見,本文展開的討論均基於雷射切割,除非另作特別說明。
兩種雷射器的長短優劣
作為用戶,先得了解光纖雷射器和CO2雷射器各自的死穴。所謂死穴,就是切割加工的盲區。避開了死穴(盲區)後,再爭短競長,選定適合需要的那一款。
光纖雷射器的死穴
光纖雷射不能切割非金屬,包括木材、塑料、皮革、棉麻織物等。如果需要加工的工件材料恰是非金屬,那麼光纖雷射器只能落選,而非CO2雷射器莫屬。
汽車內飾件大多為非金屬材料,採用高精度機器人+CO2雷射器的加工系統,對其空間曲面進行切割,這樣的加工系統需解決雷射束在機器人各關節間的傳輸難題。
光纖雷射也不能切割表面有覆蓋層的材料,如普通覆膜不鏽鋼、有防鏽塗料的特種鋼板等。有用戶對此注意不夠,而選擇光纖雷射器,不得不將普通覆膜的不鏽鋼外發切割加工。如要採用光纖雷射專用覆膜,則成本升高。
CO2雷射器的死穴
CO2雷射不能切割銅材,包括黃銅、紫銅。如果需要切割銅材,只有光纖雷射器夠格。
對於CO2雷射來說,銅材屬於高反射性材料,雷射幾乎全部被反射而不被吸收;反射光返回雷射器,造成危害。
CO2雷射對鋁合金的反射率也較高。安裝背反射隔離器,可有效保護CO2雷射器,從而可安全切割鋁合金。
我們且從使用成本、切割速度、穿孔效率、斷面質量等方面,讓兩種雷射器來爭短競長。
使用成本
這裡,為方便對比兩種雷射器的成本差別,僅計算電力、耗材、介質氣體三部分構成的成本,這三部分的成本,兩者是不同的;人力、折舊、場地、切割氣體等,對於兩種雷射器來說,成本相同,故不計算。
兩種雷射器均需耗費巨量電力。光纖雷射器電-光轉換效率約30%,CO2雷射器約10%。以3000W雷射器而論,光纖雷射器耗電約10kW電力,而CO2雷射器耗電約30kW。以電價1元/度、佔載率70%計,則成本分別為7元/小時、21元/小時。金屬加工微信,內容不錯,值得關注。
另外,由於效率不同,所以,兩種雷射器所產生的熱量不同,需要的水冷機的規格(製冷量)也不同。光纖雷射器需要的水冷機的耗電量為13kW,CO2雷射器需要的水冷機的耗電量為18kW。以電價1元/度、佔載率70%計,則成本分別為9元/小時、12.8元/小時。
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採用光纖雷射器的切割機(後文簡稱光纖切割機)需耗費的材料有:聚焦鏡、陶瓷體、噴嘴、保護鏡等,成本約3元/小時。
另外,據4年來的統計,雷射模塊和擴束鏡有其使用壽命,從而分別產生約4元/小時、1元/小時的成本(特別說明,ROFIN光纖雷射器需更換的最小單元是半導體模組,成本約1元/小時)。
採用CO2雷射器的切割機(後文簡稱CO2切割機)需耗費的材料有:聚焦鏡、陶瓷體、噴嘴、反射鏡等,成本約2.5元/小時。
光纖雷射器無需介質氣體;CO2雷射器需使用介質氣體才能產生雷射,成本約1元/小時。
另外,CO2雷射器每3000小時進行常規點檢,每6000小時進行深度點檢,發生約2元/小時的成本。
典型的光纖雷射器應用系統
綜上,光纖雷射器使用成本約24元/小時,CO2雷射器則約為38.3元/小時,相差14.3元/小時。按每天使用10小時計,則每天成本差為143元。
市場上關於兩種雷射器的使用成本的差別的說法,有些誇大。
附帶提一下,光纖雷射的傳輸介質為光纖,光束封閉於光纖內,「曲線傳播」,不受外界環境影響。CO2雷射傳輸介質為空氣,直線傳播,靠反射鏡改變傳輸方向,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可能需要對這些反射鏡進行維護,從而稍稍增加使用成本。
切割速度
切割速度、穿孔效率、斷面質量等方面構成雷射切割效能,是評價雷射器(機器)的綜合性指標。金屬加工微信,內容不錯,值得關注。
光纖雷射器切割薄板有優勢,尤其是厚度3mm以下者,優勢明顯,相對於CO2雷射器,最大切割速度比值可達4:1;而6mm是兩種雷射器優勢互換的臨界厚度。切割厚度>6mm的板材,光纖雷射無優勢;隨著厚度的增加,CO2漸顯優勢,但並不顯著。
總的說來,切割速度方面還是光纖雷射器有優勢。
穿孔效率
雷射束對工件開始切割前,需穿透工件。光纖雷射的穿孔時間明顯比CO2長。
還是以3kW 光纖雷射器和CO2雷射器為例。對於厚度為8mm的碳鋼,後者比前者少1秒鐘;10mm時,後者少2秒;隨著厚度的增加,CO2雷射器在穿孔方面的優勢愈益顯著。
以每天穿孔2000次、每次穿孔時間差3秒鐘計,則每天穿孔時間差為6000秒,約合1.7小時。
CO2雷射器因較高的穿孔效率,每天可縮減1.7小時的機器使用時間。即使採用較保守的數據,計入人工(30元/小時)、設備折舊(25元/小時)和場地(2元/小時)費用,節省的成本有(CO2雷射器):
1.7×(30+25+2+38.3)=162(元)
斷面質量
斷面質量通常指粗糙度(光潔度)、垂直度。
切割3mm以下厚度的鋼板時,光纖雷射切割的斷面質量(粗糙度和垂直度)略差於CO2。隨著厚度的增加,斷面質量的差異愈益明顯。
厚度≥3mm的不鏽鋼,光纖雷射切割的斷面呈磨砂狀,而CO2呈光亮狀。
厚度為16mm的碳鋼,光纖雷射切割斷面的垂直度遠差於CO2,前者為0.4~0.5mm,後者可達0.1mm。
另外,碳鋼板對光纖雷射能量吸收率高,在切割小孔(孔徑≤板材厚度)時,反而是個缺點,切割質量較差。
順便指出,雷射切割的精度與採用何種雷射器無關,而與機器定位精度、重複定位精度、切縫寬度的一致性有關。光纖雷射切割的切縫窄,CO2的切縫稍寬。但切縫的寬窄不影響零件的精度,因為通過割縫補償功能,可以抵消切縫寬度。
光纖雷射器和CO2雷射器究竟哪種好
有了以上數據,不難得出一個合乎邏輯的結論,從而作出理性的選擇。
不能籠統地講是光纖雷射器好,也不能籠統地講是CO2雷射器好。應該基於特定的應用進行分析、判斷。
序號
應用需求
光纖雷射器
CO2雷射器
1
切割非金屬
完敗。
完勝。
2
切割銅材
完勝。
完敗。
3
切割鋁合金
有優勢。
無優勢。
4
切割厚度≤6mm的黑色金屬
有優勢:成本低,速度快。
無優勢:成本高,速度慢。
5
切割厚度>6mm的黑色金屬
無優勢。切割速度與CO2雷射器不相上下。斷面質量、穿孔效率均劣於CO2雷射器。
有優勢:切割速度略快於光纖雷射器;斷面質量好;穿孔效率高,所縮減的時間可抵消其高出光纖雷射器的成本而有餘。
我們看到,光纖雷射器與CO2雷射器在面對特定應用需求時各有其優勢和弱勢。目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光纖雷射器和CO2雷射器不能互相替代,而只能共存互補。徑向偏振CO2雷射器的技術進展值得注意,可能在薄板切割方面縮小與光纖雷射器的差距。
來源:普瑞瑪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金屬加工微信由創刊於1950年的《金屬加工》雜誌(包括冷加工和熱加工兩個半月刊)和金屬加工在線(mw1950.com)共同運營。匯聚了新聞、技術、產品、市場等內容。金屬加工通過雜誌、數字媒體、活動與服務四位一體的全媒體服務平臺,為行業提供一流的信息服務和推廣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