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建築公司施工現場實況記錄及信息數據沉澱的案例解析,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小小的參考和啟發哦!
背景:每年 6 月份,進入梅雨季節,在裝修的時候很容易因為天氣的問題而無法按時完工。2019 年項目經理李工同時管理著 4 個工地,一處工地正趕上牆面裝修環境,因連續的雨天使油漆發白,使新塗的乳膠漆起泡,甚至脫落;一個工地正在砌新牆,水泥和粉塵幹不了,從而影響整個工程;另有一個工地正在打膠,因連日下雨只能暫停……,為協調處理突發狀況,儘量不使工程延誤,老李在 4 個工地間往來奔波。
目前的施工現場是怎麼管理的?
在建築施工過程中的管理主要就是開會,由各工地的班組長來帶領,項目經理則在四個工地間不停地往返管理,每天早上各工地都會舉行碰頭例會,說明當日的作業要求、安全宣講等,每天結束工作後還是通過開會的方式來總結一天的施工情況,進度,材料狀況,資源調配,突發事情,是否有甲方變更需求等。
但口頭的現場會議,缺乏信息記錄、沉澱。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施工過程中的出現的一些特殊情況也會或多或少造成施工的拖延,留檔就變得尤為重要。
①「回憶錄」有時候上級部門,或者總公司過來檢查,只能臨時寫「回憶錄」;
②每天的天氣情況、工作班組、人數、進度等,都沒有記錄時,發現工期延誤情況,就無法精準地找到原因,容易造成責任推諉;
③工程鑑證,項目返工是常有的事,有時因達不到預想的效果,或者裝修材料不合適等需要有修改,若沒有及時的記錄,當項目工期延期,責任就難以劃分;另外在項目結算時也需要有清晰的記錄留檔,否則會造成糾紛甚至經濟損失。
常見的施工現場管理方式有哪些?
為了在整個施工階段中,對施工的組織管理、施工技術等有關施工情況和現場情況變化作出,真實的綜合性記錄,施工日誌被廣泛應用,但如何記、如何記好施工日記非常值得探討。目前常用的有建築類項目/過程管理的軟體,紙質記錄或者微信裡面記錄。我們在服務建築業企業中,發現各有利弊,簡單整理下供大家參考:
在釘釘裡輕量化的管理方式
實施工程師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搭建施工日誌模板,可以記錄工程施工中的情況,包括天氣、施工進度、存在問題、材料設備、會議內容、水電情況、施工人員等。
增強遠程管理能力原來項目經理需要在各工地間往來開會安排或處理緊急事件,現在只需要各工地的班組長按要求填寫即可,通過遠程及時了解施工的現場狀態,增強遠程管理的指揮能力;
方便歸檔和回溯同時通過固定的格式及統一的填寫入口,來智能記錄項目中的施工實況,做到填寫規整,使後期的歸檔、回溯帶來極大的便利;
利於交接和員工培養同時也方便人員的工作交接,以前基本都是師帶徒,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帶新員工入門,現在通過釘釘詳細的記錄,項目上每天填寫施工安全日誌,方便新員工查閱學習;
促進部門協作線上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將各部門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平臺實現協作溝通,更利於施工過程的管理和突發問題的及時有效處理;
避免責任推諉通過雲端存儲,使原始資料得以累積,成為施工管理證據的重要記錄,無論是延期的原因,還是變更原因或者鑑證需求,都有清晰的記錄,減少責任推諉;
此外,為了避免日誌記錄流水帳的現象,實施工程師也為企業定製了配合的運作機制,及設置相關的權限,依託釘釘平臺建立起過程管理決策平臺,打造數位化的管理方式。
好了,本期的案例分享就先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閱讀。
如果本次分享對您的企業/工作有一點幫助/參考,請您動動手指給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