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城嶺南天地,佛山商業地標,每天客似雲來。今年以來,佛山首家華為授權體驗店Plus、Adidas佛山最大的Mega店、Vans佛山首家城市旗艦店等在這裡相繼開業,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
在不久前的2020佛山連鎖企業品牌100盛典上,一批連鎖潮牌的華南首店或佛山首店也宣布將落戶禪城。據統計,5年來禪城日均新增約1.3個連鎖品牌、約2.5個新店鋪,顯示出連鎖企業強勁發展態勢和禪城商業巨大潛力。
作為佛山中心城區,禪城提出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精品城區、精品產業。連鎖經營行業的發展,正是禪城發力精品服務業的重要方向。今年前三季度,禪城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886.07億元,同比增長0.7%,在疫情之下率先由負轉正,成為GDP增長的主要動力。
南方日報記者 羅湛賢
數讀連鎖經濟
折射商業新趨勢
作為佛山這座製造業大市的中心城區,禪城是五區中唯一一個第三產業對GDP貢獻的比例超過第二產業的區。近5年來,服務業尤其是消費零售業已快速發展成為禪城的支柱產業。
2015年,禪城第三產業增加值為794.10億元,佔GDP的54.05%,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5.35億元。2019年,禪城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224.48億元,佔GDP的63.8%,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9.34億元。
其中,連鎖經營作為禪城商貿服務業的重要力量,更與三產發展同頻共振。2015年,禪城連鎖品牌、連鎖店鋪數量分別為1243個和3008個;到2020年10月,兩項指標已分別增加到3604個和7536個,這意味著5年來平均每天增加約1.3個連鎖品牌,每天增加約2.5個新店鋪,展現出快速而蓬勃的發展態勢。
從空間密度來看,作為佛山面積最小的一個區,禪城154.09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每平方公裡分布的連鎖店鋪達49間,每萬人連鎖店鋪的數量達62家,分別比2018年增長14.0%和6.9%。全區大型購物中心29個,引進的2249個連鎖店鋪,佔全區連鎖店鋪數量的29.8%。
知名連鎖藥店品牌大參林看準了這一趨勢。今年以來,因應疫情催生的大健康產業需求,緊貼社區及客戶需求,加速推進線上線下的布局,預計今明兩年將新開約100家門店,目前禪城已成為佛山大參林門店密度最高的區域。
從鎮街分布來看,地域面積最小的祖廟街道集中了最多的連鎖店鋪,但其他鎮街的店鋪數量也在快速遞增。「說明禪城連鎖經營企業網點布局,開始呈現由中心區向外擴展的態勢,連鎖經營在禪城的拓展仍有很大潛能。」禪城區連鎖企業協會執行會長鄭斌表示。
從行業分類來看,截至今年10月,連鎖經營覆蓋了禪城區12個行業門類,共計116個細分行業小類。連鎖店鋪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和金融業,其中前兩者的總數的佔比達67.3%,是禪城連鎖經濟發展的主力。
對比2018年,禪城連鎖店鋪數量增長最快的行業是房地產業,房地產中介增長47.5%,其次是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25.8%;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24.3%。
「這充分反映了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禪城居民消費正處於結構升級的加速期,居民消費的品質從低端向中高端轉變,消費形態從實物型向服務型轉變。」由禪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編制的《2020年禪城區連鎖行業白皮書》如是分析。
連鎖業的擴張也為當地發展作出了有力的貢獻。2019年禪城區納稅100萬元以上的連鎖類型企業共有39家,納稅1.9億元。其中納稅500萬元以上的連鎖企業12家,納稅1.3億元,說明優質的連鎖企業起到了龍頭帶動作用。
佛山大參林正是其中的代表,其總部設在石灣泛家居電商創意園,以禪城為總部,業務覆蓋禪城、南海、高明、三水等佛山區域,去年銷售額高達4.76億元,連續多年成為禪城納稅大戶。「禪城是佛山的中心城區,人口密度大,這也意味著市場廣闊。」佛山大參林商品企劃部業務主管張麗說,將繼續紮根禪城做大做強。
網紅品牌搶灘
發力「首店經濟」
在連鎖經營的大潮帶動下,禪城商業氛圍不僅日趨活躍,而且新亮點不斷。
自今年8月開業後,位於嶺南天地的佛山首家、廣東第2家華為授權體驗店Plus,智能家居、VR黑科技體驗和嶺南風設計融為一體,每天客流絡繹不絕,成為佛山新晉的商業網紅打卡點。
喜歡逛街的市民會發現,在禪城吃喝玩樂購可選品牌越來越多:騎樂馬術、momo space寵物會所、星熠巨幕影城、竹漣烤肉、美麗田園……全國多個知名品牌的華南首店或佛山首店項目爭相落戶禪城,涵蓋教育、餐飲、數碼、服飾等多個行業,形成初具規模的「首店經濟」集群。
「首店經濟」是一個區域利用特有的資源優勢,吸引國內外品牌在區域首次開設門店,使品牌價值與區域資源實現最優耦合,反映了一個區域商業品牌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即將在禪開業的「竹漣烤肉」是成都網紅品牌店,受到「80後」「90後」主流餐飲群體的青睞。該品牌在成都有9家直營店,目前正在開發華南區域市場,在佛山創意產業園開設的門店為該品牌的華南首店。
「竹漣烤肉」禪城店的負責人陳鵬宇是廣州人,相比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他更看重禪城的商業氛圍和消費潛力。他坦言,雖然今年的疫情對餐飲品牌衝擊較大,但禪城的餐飲服務業恢復較快,這也堅定了其紮根當地發展的信心。
全國擁有400多家門店的國內美容業知名品牌「美麗田園」,也十分看好禪城的市場前景。該品牌負責人許金鳳透露,自今年8月進駐嶺南天地開設佛山首店後,12月又將在王府井紫薇港開設第二家門店。「希望以禪城為據點加快在佛山布局,預計今明兩年在佛山的門店達6—8家。」
相比起商圈同質化的時代,「首店經濟」的興起還折射出禪城消費市場的新趨向:注重體驗性,提供個性化和創意消費,與當地特色結合打造網紅品牌。在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所長董超看來,「首店經濟」的本質不僅是商業企業梯度轉移,也是商業企業轉型升級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事實上,來自全國各地的潮牌首店匯聚禪城都在致力提供全新的商業體驗。如來自浙江森馬服飾的巴拉巴拉(Balabala),一改童裝品牌店的單一形象,把在嶺南天地的實體門店打造成全國首個集服飾、休閒、玩樂於一體的公園式體驗店;來自廣州的「騎馬文化」除了為兒童提供專業的馬術教育服務,還提供給家長們社交互動的空間。此外,即將在年底開業的佛山環球港也將引入佛山首家藏書閣情景式影城、佛山首家星巴克寵物友好門店、華南首家「聲、光、電」全息印象美術館等個性化的消費場景。
以顧客為中心,將文化、藝術、創意等融入商品、營銷、場景等環節,全方位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如今,禪城商業業態正變得越來越豐富,體驗感越來越強。
連年政策扶持
打造連鎖總部集聚區
連鎖企業的蓬勃發展,既是禪城市場競爭力的體現,也離不開政府積極引導和精心推動。
2017年以來,禪城區政府連續4年將「發展連鎖經營」寫進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10月,禪城正式啟動「連鎖企業品牌100計劃」,提出用3—5年時間引進、提升和培育100個連鎖品牌企業,形成較為完善的連鎖產業鏈,推動禪城成為連鎖品牌的成長地和總部集聚區。
2018年1月,禪城出臺了全國首個連鎖商業扶持政策,從項目落戶、企業創新、企業品牌建設等維度加速連鎖品牌落戶。
在連鎖政策的激勵下,禪城連續三年組織連鎖企業以「連鎖品牌100—佛山館」的整體形象參加全國性連鎖行業展會,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加盟佛山連鎖品牌,推動全區連鎖企業和品牌走出去。
產業的集聚發展需要有平臺載體支撐。2019年,禪城在「豐收街·菁創聚」青年創新創業社區,啟動打造全國首個連鎖經營企業總部集聚區,並在同年舉辦了連鎖行業雙創大賽,為總部集聚區崛起積累項目資源。
為了構建連鎖產業生態圈,禪城還打造了廣東連鎖品牌100(佛山)雙創中心,由佛山市連鎖企業協會負責運營。中心為進駐禪城企業提供落地、政企、人才招聘、企業聯盟、商學院等系列服務,激發市場活力和提升企業經營創新力。
政策紅利的釋放和平臺載體的崛起,帶動一批連鎖品牌駛入了快車道。伊麗匯連續兩年成功入選廣東省連鎖50強,伊麗匯、五仁等企業同時入選2019年廣東特許經營100強。大參林、蘇寧等優質連鎖品牌企業持續增長,還挖掘培育出色非鞋業、鼓坊、小小王國、詠春有米等一批本土潛力連鎖企業。
多種資源聚集形成的良好發展土壤,也吸引了一批連鎖企業紮根。伊麗匯正式落戶祖廟街道豐收街,誠展置業、F5未來商店、獅王阿醒、泛華金融、日作茶志、美業空間、飲椰餐飲、燊林餐飲等14家精品品牌入駐禪城。
明清時期,佛山憑藉發達的商貿業,與北京、蘇州、漢口並稱為「天下四大聚」。數百年滄桑變幻,作為佛山商貿中心的禪城繁華依舊,客流不息。
當下,禪城正致力打造精品城區、精品產業、首善之區。而以連鎖經營推動商業消費的大流通、大發展正是發力精品服務業的重要方向。相信隨著全國各地潮牌的魚貫而入,禪城連鎖企業總部集聚效應將持續增強,商業的輻射力和城市綜合競爭力將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