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變導致人類X連鎖智力障礙

2020-12-05 科學網

 

近日著名華人學者、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熊躍教授在國際著名生物學期刊《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上發表了題為「X-Linked Mental Retardation Gene CUL4B Targets Ubiquitylation of H3K4 Methyltransferase Component WDR5 and Regulates Neuronal Gene Expression」的研究論文,解析了CUL4B基因突變相關的人類X連鎖智力障礙(X-linked mental retardation ,XLMR)的分子及信號機制。

 

熊躍教授早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後赴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及美國冷泉港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1993年受聘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2003年被北卡大學提升為正教授,2005年被北卡大學授予(William R. Kenan)教授稱號。曾獲北卡大學「Jefferson-Pilot獎」,「美國癌症協會青年研究人員獎」,「Pew學者獎」,「美國國防部乳腺癌研究職業發展獎」,「美國癌症研究協會Gertrude B. Elion研究獎」以及北卡大學「Hettleman學者成就獎」。研究領域為細胞周期、腫瘤抑制、動物模式,蛋白泛素化。在Science,Cancer Res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百餘篇論文。

 

智力發育障礙(mental retardation),又稱為精神發育不全或弱智,是兒童期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引起智力障礙的原因可以是遺傳性的,如多基因或單基因突變;也可以是非遺傳性的,如神經系統感染,藥物濫用,或腦損傷。其主要症狀是智力發育遲緩,適應能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等。由於其病因複雜,缺少有效治療和預防方法,嚴重影響著人口素質,是醫學領域中最重要有待解決的難題之一。X性染色體連鎖的基因功能缺陷是智力發育遲緩是智力發育遲緩的主要病因。目前已鑑定出一些與智力障礙相關的基因,例如CUL4B基因突變被證實與X連鎖智力低下症候群密切相關。然而目前對於這一基因突變如何導致智力障礙的分子機理尚不明確。

 

CUL4B屬於CULLIN基因家族,該家族成員是泛素/蛋白酶體系統中的關鍵成員-泛素蛋白連接酶(Ubiquitin Ligase ,E3)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篇文章中,熊躍研究小組證實在細胞核中CUL4B結合到組蛋白H3K4甲基轉移酶複合物的核心亞基WDR5促使WDR5泛素化和降解。當研究人員敲除細胞中的CUL4B基因時發現神經元基因啟動子區WDR5 以及三甲基化(trimethylated)組蛋白H3賴氨酸4(H3K4me3)富集增多,促使這些基因表達增高。此外,研究人員還證實CUL4B缺失可抑制PC12神經內分泌細胞軸突向外生長,當他們進而去除WRD5時發現這一效應獲得了逆轉。在接下來的實驗中,研究人員證實CUL4B基因突變導致生成了不穩定的CUL4B蛋白,使其維持PC12細胞軸突向外生長的功能受損,從而導致了XLMR的發生。

 

新研究結果證實了WDR5是CUL4B在調控神經基因表達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底物,表明表觀遺傳學改變是導致CUL4B相關的XLMR的一個普遍的致病機制。(來源:生物通 何嬙)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發育遲緩、智力障礙……科學家發現導致神經發育障礙的又一致病基因
    發育遲緩、智力障礙……科學家發現導致神經發育障礙的又一致病基因  Emma Chou • 2020-11-24 17:05
  • 學術動態 | 基因治療X連鎖視網膜色素變性
    MacLaren課題組在《Nature Medicine》發表了題為「Initial results from afirst-in-human gene therapy trial on X-linked retinitis pigmentosa caused by mutations in RPGR」的文章,由RPGR突變引起的x連鎖視網膜色素變性的首次人類基因治療試驗初步結果。
  • AJHG:新研究揭示智力障礙的遺傳機制
    2019年5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薩塞克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遺傳缺陷,會導致智力殘疾的發生。 這一發現將改善篩查計劃,並有助於結束全球家庭的相關症狀。「X連鎖綜合症智能障礙」(XLID)影響全球約3%的人群,其潛在的基因突變由未受影響的雌性通過其X染色體攜帶和傳遞(人類女性擁有兩個X染色體拷貝,而男性只有一個)。
  • 陣發性運動源性運動障礙或因基因突變導致
    來自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福建醫科大學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展開合作,利用先進的外顯子組測序(Exome Sequencing)技術證實PRRT2基因突變有可能導致了陣發性運動源性運動障礙
  • 認識智力和智力障礙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智商分值的高低除受智力水平的影響,同時也會受測試時候狀態和表現的影響,因此嚴謹的智商報告需描述受試兒童的情緒、狀態等。03什麼是智力障礙疾病?智力障礙是一類臨床表型複雜、發病機制多樣的神經發育性疾病,發病率約為2~3%,約90%的患者都屬於輕微智力障礙。
  • 【應用】診斷重度智力障礙可用全基因測序
    全基因組測序作為一項有重要價值的醫學手段,現在已可以診斷身患重度智力障礙(ID)的病人,而這些病患在以往其他所有的測試中結果都為陰性。相關新研究還發現了一些DNA上的具體異常,這些異常可能正是科學界一直未能找到的重度智力障礙發生的主要原因。重度智力障礙是指在一般的金錢管理、閱讀識字、計算、日常生活等需要使用智力思考的行為中存在嚴重障礙。
  • Hum Genome Var:日本X連鎖先天性視網膜劈裂患者的RS1基因新突變研究
    導語:X連鎖先天性視網膜劈裂症(XLRS)是一種遺傳性視網膜疾病,其特徵是中央視力下降,以及黃斑及周邊視網膜存在分裂現象。
  • AJHG:智力低下與X染色體上某些基因的拷貝數有關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男性精神疾病的嚴重程度不同與GDI1基因的拷貝數有關,該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GDI1基因的拷貝數越多,疾病也越嚴重。這項研究發表在最近一期的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雜誌上。
  • 基因突變或致陣發性運動源性運動障礙
    近日來自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福建醫科大學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展開合作,利用先進的外顯子組測序(Exome Sequencing)技術證實PRRT2基因突變有可能導致了陣發性運動源性運動障礙
  • 性發育障礙的基因原因終於揭曉!一切都怪基因突變
    性發育障礙的基因原因終於揭曉!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患有這種罕見疾病的一小部分人身上,這些人也沒有Y染色體基因(SRY),而這種基因通常是製造男性生殖器官所必需的。通過分析78名患有這種疾病的兒童的DNA,他們發現9%的兒童發生了基因突變,影響了另一種被稱為Wilms』 Tumor 1 (WT1)的基因的特定部分,這種基因並不位於性染色體上,而是位於另外22對染色體的其中一對上。
  • 科學家們如何利用基因療法治療多種人類疾病?
    doi:10.1093/brain/awaa161個單獨的基因突變會誘發一種改變生命的疾病,並會對機體多個系統產生影響,比如幾十種溶酶體儲存疾病,其是由單一基因突變影響了細胞中代謝大分子的關鍵酶類的產生所致,這些疾病會影響機體多個器官的功能,尤其是大腦,其會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而基因療法或許有望治療這些疾病,但大腦自身的保護性機制
  • 不同基因突變卻引發類似症狀?科學家發現導致人類發育性疾病新機制
    該工作首次發現了非受體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人類發育性疾病如努南綜合症和豹皮綜合症中的基因突變能夠導致SHP2蛋白的異常液液相分離,並將野生型SHP2蛋白招募至相分離體系中,激活SHP2的磷酸酶活性和下遊的MAPK信號通路。
  • 研究發現自閉症譜系障礙的隱性基因突變
    研究發現自閉症譜系障礙的隱性基因突變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26 20:38:01 近日,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教授Timothy W.
  • 【中國科學報】揭示智障相關基因在軸突發育中功能
    在遺傳因素引起的智力障礙中,相當一部分是由X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或缺失引起的。研究這些基因在神經系統中的功能,有助於了解智力障礙的產生原因,對於診斷、預防這類疾病以及開發有針對性的治療手段都具有重要意義。    Mid1是一個與人類Opitz症候群相關的X連鎖基因,但科學家對其在神經系統中的功能知之甚少。
  • 一切罪惡根源於基因差異 性別起源於基因突變?
    她的講述引來了專家對該家庭歷史的研究,專家們發現,接受詳細調查的所有8個男人都有智力障礙,他們都內向、害羞,沒什麼朋友,他們都有較強烈的暴力傾向,一件看起來很小的事情就能讓他們勃然大怒。調查發現,這個家族的問題至少已經持續了5代,前後有幾十個人患有這種奇怪的病,其症狀都是智力障礙、性攻擊和暴力行為,得病者都是男性,而該家族的女性沒有任何人表現出這類症狀。
  • 單個GATA4基因突變導致兩種心臟病類型
    2016年12月1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格拉斯通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單個基因突變與兩種心臟病類型---一種心臟病會導致嬰兒心臟有孔產生,另一種心臟病導致心力衰竭---存在關聯。利用攜帶這種突變的家庭捐獻的細胞,他們對先天性心臟病、人類心臟發育和健康的心臟功能產生新的認識。
  • Neuron|剪接體基因突變可導致嬰幼兒早發性神經退行性疾病
    PCH具有表型的多樣性,其共同特徵包括腦橋小腦發育不全、萎縮以及運動障礙。其中部分患者出生後會表現出進行性加重的小頭畸形和不同程度的腦室擴大、嚴重的認知障礙以及癲癇。此外,PCH也有遺傳的異質性,目前研究發現了多個基因的突變可以致病,這些基因主要集中在幾個通路上,包括DNA修復、蛋白質翻譯、線粒體功能以及細胞的基礎代謝等【2】。
  • 一基因突變會引起罕見多系統疾病
    通過揭示HDAC8基因突變破壞調控基因表達和細胞分裂的蛋白質生物學的機制,研究人員闡明了這一由於早期發育病損而導致智力障礙、肢體變形和其他殘疾的疾病。 「隨著我們更好地了解細胞生物水平上CdLS的作用機制,我們將能夠更好地為設計CdLS以及可能的相關疾病的治療制定策略,」研究的負責人、費城兒童醫院兒科遺傳學臨床醫生和科學家Matthew A. Deardorff博士說。
  • 2017 年基因編輯療法盤點 | 人類成功「敲除」突變致死基因,並向...
    在這一年的年末,極客公園選取了十二個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分為人類醫療實踐、動植物基因編輯探索、基因編輯技術進展三大類,與諸位讀者分享。人類首例體內基因編輯手術在美進行一月,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兒童醫院首次嘗試在人體內直接進行了基因編輯。科學家向一名 44 歲的患者血液內注入了基因編輯工具,以永久性改變基因的方式來治療亨特氏症候群。亨特氏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威脅生命的遺傳性疾病,由基因突變導致,患者細胞代謝廢物無法分解,累積在組織器官中,最終產生機能障礙。
  • Nature:智力發育遲緩與染色質的關係
    一種以前被認為與X-性染色體連鎖智力發育遲緩有關的蛋白,現在被發現通過改變組蛋白影響基因表達。含有JmjC域的蛋白SMCX(或JARID1C)是一種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它在試管中和在細胞中都能將"在賴氨酸-4處三甲基化的組蛋白H3"(H3K4me3)去甲基化,並且能夠抑制某些神經基因的轉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