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上海弄堂,說到南京想到的自然是一條條充滿煙火氣的巷子。
想要讀懂南京的這本書,就必須翻閱字典找出深藏在南京巷子裡的秘密。
接下來的十道判斷題,即使是生活了幾十年的南京人也未必都能答上來。
1
剪子巷
「剪子巷」名稱由來,是因為古時候這裡盛產剪刀。
剪子巷靠近夫子廟。明初時期,這裡是武器庫所在地,倉庫裡存放著箭頭,所以才叫「箭子巷」,後來諧音訛變為了「剪子巷」。
所以這個說法是錯的,剪子巷是因為武器庫而得名。剪子巷就在老門東,附近還有邊營、中營、三條營,都是明初,守城官兵駐紮的地方。
2
烏衣巷
「東床快婿」的典故中的東床在南京的烏衣巷。
東晉太尉郗鑑和王羲之的叔伯王導情誼深厚,想把愛女嫁到王家,於是派心腹來王家挑人。王家男子爭先恐後表現自己,只有王羲之安然靠在東床上看書,反而被郗鑑看中。「東床快婿」由此而來。
這個說法是對的,因為王導的故居就在烏衣巷。當年,王羲之就是躺在王導家的床上贏得美人,俗稱「躺贏」。
3
利濟巷
利濟巷原本並不叫利濟巷,名字不吉利才改了名字。
相傳,朱元璋帶著幾個兒子和文武百官去巡視新皇城。朱棣忍不住說了一句:「皇城修得不好,正對著紫金山。敵人架起大炮,就打中皇城了。」
當時朱元璋不動聲色的剝了一個橘子賞給朱棣吃。小朱棣回宮後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自己的母妃碽妃。碽妃擔心朱元璋忌憚朱棣才能而把他剝皮抽筋,為了保全兒子性命,她連夜把朱棣送出西華門。母子二人流淚告別的街道,便被後人稱為「離子巷」。
這個說法是對的,當年乾隆下江南,要將江寧織造府改為行宮。附近的街巷只有「離子巷」名字不太吉利,於是改為了「利濟巷」。有皇恩浩蕩,福澤天下之意。
4
三元巷
三元巷是因為這條巷子出了三個狀元而得名的。
話說明朝嘉靖(1522年至1566年)年間,在明瓦廊旁邊的這條小巷子裡,出過一個名叫尹鳳的小孩子,從小失去父母,成了孤兒。雖然名叫鳳,卻是個自強自立的男娃。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23歲的尹鳳奪得丙午科武舉鄉試第一名,第二年又成為丁未科武舉會試第一人,因為當時還沒有武舉殿試,所以會試第一名即被賜為武狀元。
據《鍾南淮北區域志》記載:「明代,尹鳳中武試三元,故以名巷。」
所以這個說法是錯的。三元巷裡只出過一個狀元,而且尹鳳因為沒有殿試也沒有真的連中三元。不過以他的能力相信要連中三元也不難。
5
老坊巷
老坊巷是南京最窄的巷子。
老坊巷在評事街附近,約有幾十米長,窄的僅能容一人通過。如遇到對面有人走來,必須有一人退出去才能通過,堪稱南京最窄的巷子。
所以這個說法很顯然是對的。不過現在老坊巷已經拆遷了,在地圖導航上也找不到這條巷子了。
6
琵琶巷
琵琶巷是因為此地售賣琵琶樂器而得名。
明朝時期,街面鋪長石條,下為下水道,雨過路幹,甚為方便。
古南京人雨天出行,人們總是穿皮靴或棉布做成的靴子,浸以桐油,靴底釘有防滑白鐵釘。
雨天在這條路上行走,鞋釘拍擊石板聲伴隨石板下的水流聲,形成一曲叮叮咚咚的琵琶樂章,琵琶巷的名字也因此而來。
所以琵琶巷是因為樂器得名是錯的。這裡不賣琵琶,也不賣枇杷,而是因為雨天走路的聲音,想想也是挺浪漫的。
7
螺絲轉彎
螺絲轉彎這個巷名的由來,是因為這裡的小路像螺螄殼一樣蜿蜒迴環。
「螺絲轉彎」的地名由「羅寺」而來。當時有條小路在該寺的隅角,被人習慣地喊「羅寺轉彎」,後人不知道意義,就將「羅寺轉彎」訛傳為「螺絲拐彎」了。
所以說螺絲轉彎有很多彎顯然是錯的,這裡就是南京金鷹國際購物中心後面的一條直直的小路,記住螺絲轉彎沒有彎。
8
碑亭巷
碑亭巷是因出土過一塊「紅樓一角」的石碑而得名。
明清更替之際,以豫親王多鐸為首的清軍將領,並沒有像以往那樣肆意屠城,他們率領軍隊攻克江寧(南京)之後,竟對居民秋毫無犯,因此贏得了人們的尊重。為了歌頌他的功德,於是老百姓立了一塊石碑,並建了一座碑亭,碑亭巷因此得名。
所以這個說法是錯的。碑亭巷確實有一塊「紅樓一角」的石碑,但是碑亭巷得名來自豫親王的功德,如今這裡已經找不到紀念他的碑亭了。
9
百花巷
百花巷,曾經這裡是南京的花市,所以取名百花巷。
百花巷,在明代這裡是城南的花卉集市,名叫「採花市」。百花巷的名字由來相傳還有個故事。
在明代末期,巷內有一個王府,王爺兩個女兒分別名為「大百花」、「小百花」,清兵入關時,姐妹倆先後投井,以示反抗。
後人為紀念這一對烈女,遂將「採花市」的兩條小巷分別稱作大百花巷和小百花巷。另有一說,百花巷名與金陵特產絨花有關。
所以這個說法是對的,百花巷確實曾經是花卉集市。至於具體名稱是不是因為傳說,還有待考證。
10
繡花巷
繡花巷曾是金陵女子大學所在地。
金陵女子大學1915年開學時就設在繡花巷,後來校長德本康夫人才在寧海路隨園一帶建造了新校園。
1952年原金陵女子大學和南京大學師範學院合併成為南京師範學院,金陵女子大學隨園成為南京師範大學校園。
對,金陵女子大學確實曾經坐落於此,後來才搬到了大家都知道的隨園,也才有了南京師範大學。
據統計,1998年—2018年,南京有126條巷子消失了。隨著城市的變遷,老巷子正在消失,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但關於南京和南京巷子的故事會一直流傳下去,我們生活在這個城市的街角巷陌,自然更應該懂得他們,記住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南京城。
echo 、禮樂,草場門萬少‖ 編輯、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