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帆中心等海域現藍色光帶 專家稱夜光藻聚集

2020-11-26 大眾網

   近段時間,晚上到海邊散步的市民發現,海水裡出現了一些細小的藍光甚至是藍色的光帶,在奧帆基地和三浴附近的海域都有這種藍色的「精靈」。原來,這是夜光藻在作怪。專家表示,如果大面積出現這種藻類會對海洋生態產生影響,目前,這種小範圍夜光藻類的出現,不會對島城海域造成危害。

   怪事 海裡出現藍色光帶

   前不久,島城市民陳先生晚上去奧帆基地遊玩,在百麗廣場南門外附近海邊看到有一條藍色的「油帶」,他走近用手撈起來,卻發現不是油,只是一些藻類的葉子,這讓他非常奇怪。在海邊生活了好多年,今年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第二天,他又專門去晚上出現藍光的地方查看,發現是一些暗紅色的海藻「盤踞」在那裡,他一時間也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便將情況反映給了環保部門。

   前天,市民陸先生晚上到三浴散步,發現海裡也有不規則的藍色螢光,一開始他以為是岸上的燈光折射的結果,但他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都能看到這點點的螢光。這也讓他很納悶,他問了好多鄰居,都說不出準確的答案。於是,他便將這一特殊情況拍了下來,傳到網上,希望能得到答案。他的照片一發布,立刻引起了網友的圍觀。有人希望來三浴一睹 「藍光」,有人認為這是 「人造景觀」。但更讓人們擔心的是海裡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藍光,對大海會造成什麼影響?

   調查 夜光藻聚集但不太多

   經過實地考察,環保部門監測中心工作人員確實在奧帆基地附近海域發現了一些紅色帶狀水體,經環保監測人員仔細觀察,這些磚紅色帶狀區域隨波浪呈現帶狀聚集,總面積約40至60平方米。經採樣分析後發現,引起水色異常的為近岸海域常見的一種浮遊生物——夜光藻。

   據專家介紹,夜光藻是甲藻門的一個海產屬。細胞圓形呈囊狀,沒有外殼,具有一條能動的觸手。細胞無色或綠色,大量密集時呈紅色,具有發光能力。屬表層沿岸種類,分布廣,世界各海域均有分布。繁殖過剩並密集在一起時,形成「赤潮」,此時,每毫升海水中可達1000個以上,使魚類及其他生物呼吸器官發生阻塞,使生物致死。

   由於島城今年冬天不算冷,致使靠近近海海域一些藻類提前「到訪」,而此種夜光藻正是沿海表層的藻類。經調查,目前夜光藻的數量並不算太多,還不至於對島城的海域造成傷害。

   專家 夜光藻本身不含毒素

   「夜光藻本身不含毒素,但是它形成赤潮時,若大量的夜光藻黏附於魚鰓上,會阻礙魚類呼吸,導致魚類窒息死亡,對其他海洋產業影響不大。 」據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才文介紹,赤潮發生的原因主要為海水富營養化、天氣悶熱及風力較弱。 「每年全球範圍內發生的赤潮都比較多,由不同藻類引起,像夜光藻赤潮,島城一般發生的較少,而南方的沿海發生率較高。

   新聞延伸

   廣東也曾有夜光海

   連日來,珠海爆發夜光藻赤潮,白天呈現「粉紅色」的海水,夜晚變成藍色的「星河」,這一奇景被珠海網友稱為「夜光海」,吸引大量攝影愛好者至海邊夜拍,甚至有網友希望「夜光海灘」成為景點。羊城晚報記者從珠海市海洋監測與海域使用動態監管中心了解到,珠海從2015年新年假期開始,就出現「粉紅海水」。

   夜光藻

   藻體近於圓球形,遊泳生活。細胞壁透明,由兩層膠狀物質組成,表面有許多微孔。口腔位於細胞前端,上面有一條長的觸手,觸手基部有一條短小的鞭毛,靠近觸手的齒狀突出橫溝退化的痕跡,縱溝在細胞的腹面中央。細胞背面有一桿狀器,使細胞作前後遊動。細胞內原生質淡紅色,細胞核小球形,由中央原生質包圍。(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王漢峰)

相關焦點

  • 山東日照海域出現夜光藻聚集現象
    山東日照海域出現夜光藻聚集現象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最近,山東日照部分靠近岸邊的海水變成了鏽紅色,當地海洋與漁業局技術人員經過取樣和實驗室分析後
  • 山東日照海域出現夜光藻聚集 海水呈現鏽紅色
    視頻截圖最近,山東日照部分靠近岸邊的海水變成了鏽紅色,當地海洋與漁業局技術人員經過取樣和實驗室分析後,確定為小面積夜光藻聚集現象,目前該現象已經消退。國家海洋局日照海洋站副站長 侯季靈:「是在3月10號,在燈塔廣場這邊有海水變紅的現象,當時就去採了樣,帶回實驗室分析,發現是夜光藻聚集,當時面積有900平米。第二天我們又去的話,夜光藻已經消失了。」據當地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這種海水變紅的現象,如果面積和密度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赤潮。
  • 遼寧葫蘆島海邊現螢光海 夜光藻為什麼會發光有毒嗎?
    遼寧葫蘆島海邊現螢光海 夜光藻為什麼會發光有毒嗎?時間:2020-10-28 12: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遼寧葫蘆島海邊現螢光海 夜光藻為什麼會發光有毒嗎? 葫蘆島望海寺海邊驚現螢光海,泛出晶瑩剔透的藍色螢光,畫面如夢似幻,如同耀眼的星空墜入海中!
  • 深圳現螢光海奇景 竟是因夜光藻所引起(組圖)
    深圳現螢光海奇景,竟是因夜光藻所引起。夜光藻是圓球形藻類,大量聚集時呈粉紅色。更值得關注的是,夜光藻繁殖過盛並密集在一起,可形成赤潮,對漁業危害很大。  廣東海洋大學專家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西湧出現的螢光海現象是由於夜光藻所引起的。由於一般藻類衰敗期為7到10多天,預計未來幾日螢光海現象還將持續。
  • 青島奧帆中心附近大片海域被汙染 原因查明(高清)
    青島奧帆中心附近大片海域被汙染 原因查明(高清) (/8) 2014-08-28 15:07[提要]近日,多位網友向青島齊魯網反映:青島奧帆中心一號門外彩虹橋下的一大片海水被汙染。不少路過的遊客表示不解:「青島的標誌奧帆中心竟然被汙染了?」記者隨後致電青島市環保局獲悉,汙染原因已查明。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稱:「是因為建設施工造成市政汙水管道破裂,使汙水洩漏,引發汙染,目前相關單位正在搶修破裂的管道。」
  • 福建平潭現"螢光海"奇景 專家:不是"藍眼淚"
    連日來,不少人聲稱在長樂海西動漫創意之都附近的沙灘上,發現了「藍眼淚」奇觀,還有人說在平潭流水鎮碼頭也出現了該奇觀。記者就此請教了福州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副主任蔡雷鳴。根據描述和圖片,他說,這可能是夜光藻引起的,不是「藍眼淚」。
  • 多地出現「藍色螢光海」 專家解釋是夜光藻引發赤潮
    近日,網上盛傳廣東珠海、遼寧大連等地部分海域連續出現「藍色螢光海」,海域白天呈粉紅色,夜間同一地點則出現藍色螢光。這種奇異現象,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和當地市民的觀看。在觀看奇觀的同時,有人不禁發問,「藍色螢光海」會對下海遊泳的人們構成健康威脅嗎?會不會導致魚類死亡?
  • 夜光藻
    由於浮遊生物是藻類的食物來源,因此在一些營養條件豐富的水域,有時會看到大量藻類聚集,形成「赤潮」。藻類所形成的不只是赤潮,形成的顏色取決於的藻類液泡,例如一旦綠藻類大量聚集,即會形成「綠潮」。讓我們來看看夜光藻形成的赤潮!
  • 「網聞」追問:「藍色螢光海」會對人構成健康威脅嗎
    「藍色螢光海」,海域白天呈粉紅色,夜間同一地點則出現藍色螢光。在觀看奇觀的同時,有人不禁發問,「藍色螢光海」會對下海遊泳的人們構成健康威脅嗎?會不會導致魚類死亡?  日前,記者為此專訪了我國兩位知名的海洋生態安全專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於仁成和俞志明。他們表示,「藍色螢光海」其實是夜光藻引發的赤潮,會降低當地海水的水質,很可能與當地近岸海水受到有機物汙染而導致海水富營養化有關。
  • 葫蘆島海邊現罕見螢光海 如同耀眼的星空墜入海中
    葫蘆島海邊現罕見螢光海 如同耀眼的星空墜入海中時間:2020-10-28 22:2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葫蘆島海邊現罕見螢光海 如同耀眼的星空墜入海中 很多網友對螢光海奇觀表示疑問為什麼會出現螢光海 ,是因為海中有一些不好的成分,才造成螢光的嗎?
  • 珠海出現藍色螢光海灘 被確認為夜光藻赤潮(圖)
    前兩天晚上,不少市民在珠海銀坑村附近海灘、野狸島、海濱泳場等處,目睹了海水發出藍色螢光的奇觀,美景宛若電影《阿凡達》裡的「潘多拉星球」,也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前去拍攝。據珠海市海洋農漁和水務局確認,這種海水發出藍色螢光的現象屬夜光藻赤潮,本次赤潮發生的原因主要為海水富營養化、天氣悶熱及風力較弱等因素導致。
  • 惠安淨峰惠女灣現「藍光」 經檢測夜光藻已近消亡
    顯微鏡下的夜光藻但據現場觀測,原本打算來看「藍眼淚」的市民們可能要失望了,目前,夜光藻數量減少許多,出現發光浪花的可能性已經很小。本月1日晚,幾名中學生突然發現海水發出藍光,海都記者在現場,也看見了閃著藍光的浪花,但這絕非藍眼淚,而是夜光藻造成的。
  • 澳大利亞現藍色螢光海灘 唯美如奇幻世界
    原標題:澳大利亞現藍色螢光海灘 唯美如奇幻世界   藍色螢光海藻點亮澳大利亞東部海岸。(網頁截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日報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南海岸傑維斯灣海灣(Jervis Bay)的夜晚近期被大量藍色螢光海藻點亮,美輪美奐如置身電影《阿凡達》的世界中。   為目睹這種奇特的生物發光景象,攝影師安迪·哈欽森夜晚來到海灘,用相機拍下了這些驚人照片。
  • 青島奧帆中心附近海面咋變紅了?原是梭魚扎堆產卵
    日前,有不少網友和群眾通過微博反映,發現青島奧帆中心情人壩水域出現大片紅色,奧帆中心景區管理人員稱,海水發紅是梭魚扎堆產卵導致。有人說是赤潮,也有人懷疑是水質汙染,這片紅色物質隨著波浪來回擺動,但是並無任何異味,現場群眾反映類似情況從幾天前起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只是當時發紅的海域面積小,這幾天來卻越來越大,變得明顯起來。    針對諸多疑問,奧帆中心景區管理人員對此做出了解釋:海水發紅是因為梭魚扎堆產卵而產生的,並非赤潮,更不是海水汙染。
  • 加州海灘驚現夜光藻,自帶魔幻般的藍光,被稱沙灘版藍眼淚
    近日,在美國的加州威尼斯海岸邊發現了夜光藻,在這個視頻中,你能看到網友光腳走在沙灘上,就像是自帶的藍光一樣,仿佛來到魔法的世界一般,人們在這個地方遊泳,就好像是在藍光的海洋裡遊泳一樣,非常的夢幻。其實這個現象在不久之前就在我們國家出現過,它就是平攤的藍眼淚,在2016年的時候這個地方就出現過這個現象,這個地方發生這個現象的時候,一時間也引起了網友們的極大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們專門來這個地方觀看「藍海」,甚至有的人還在海邊搭起了帳篷,就是為了能看這個現象一眼,就在16年的18日23點左右的時候,有記者在龍鳳頭海域這裡發現了一大片藍色的光芒在眼前綻放開,隨著海水的湧動
  • 澳大利亞現藍色螢光海灘 唯美如奇幻世界(組圖)
    原標題:澳大利亞現藍色螢光海灘 唯美如奇幻世界(組圖) 藍色螢光海藻點亮澳大利亞東部海岸。(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日報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南海岸傑維斯灣海灣(Jervis Bay)的夜晚近期被大量藍色螢光海藻點亮,美輪美奐如置身電影《阿凡達》的世界中。   為目睹這種奇特的生物發光景象,攝影師安迪·哈欽森夜晚來到海灘,用相機拍下了這些驚人照片。
  • 大海的秘密平潭海域接連出現「藍眼淚」奇觀
    近日,福建平潭海域發現海上奇觀,夜幕降臨,海面上泛起藍色螢光,星星點點如夢如幻,雅稱「藍眼淚」。海上的藍眼淚怎麼來的呢?原來藍眼淚是一種自帶螢光的微生物,漁民習慣稱它為「海熒」,意思海上的螢光!這種微生物體內含發光腺構造,當海浪拍打沙灘,巖石的時候,受到外界強烈擾動後才會發出藍色螢光!隨著潮汐力作用而發生強弱變化!「藍眼淚」其實是夜光海藻,作為一種赤潮生物,生長在世界各個海域,是海洋赤潮的主要發生藻。被衝上岸以後,只能生存大概幾十秒的時間,曇花一現也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 微小藻類的聚集形成了奇特場景,美麗背後的代價竟然是它?
    想像一下,海風徐徐,海浪帶著藍色的螢光拍打在海岸邊確實非常的夢幻。那麼這種奇特的景象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實海浪發光並不是海水的原因,而是非常多的夜光藻聚集在一起,才營造出了如夢如幻的景象。說到夜光藻,我國所見的是紅色夜光藻,但這並不是這種藻類本身的顏色,它並沒有色素體。紅色是由它的伴生藻類引起的,我國境內有的夜光藻密集的海域,在白天會呈現出輕微的紅。
  • 青島澳門路音樂廣場附近海面現油汙帶?原來是夜光藻
    執法人員立即進行調查,發現在位於銀海遊艇碼頭附近的海面有少量鐵鏽色絮狀懸浮帶聚集於岸邊。執法人員隨即採樣,發現是一種呈現紅色麥粒狀的細小顆粒,而非油汙。經諮詢水產研究專家,確認為夜光藻。專家介紹,由於近期天氣轉暖海水溫度回升,夜光藻得以較快生長增殖,並在海浪和風力的推動下聚集在海岸邊,呈現帶狀分布。當大量聚集時會對魚類產生影響,少量夜光藻不會造成海水汙染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