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藻類的聚集形成了奇特場景,美麗背後的代價竟然是它?

2020-12-05 媒體人劉映

情侶們都喜歡去一些浪漫的地方旅遊、觀賞等,那麼接下來提到的這個美麗的場景一定非常受情侶們的歡迎,那就是螢光海。最近某沿海城市的海邊又出現了夢幻的螢光海,吸引了非常多的人前來觀賞。想像一下,海風徐徐,海浪帶著藍色的螢光拍打在海岸邊確實非常的夢幻。那麼這種奇特的景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其實海浪發光並不是海水的原因,而是非常多的夜光藻聚集在一起,才營造出了如夢如幻的景象。說到夜光藻,我國所見的是紅色夜光藻,但這並不是這種藻類本身的顏色,它並沒有色素體。紅色是由它的伴生藻類引起的,我國境內有的夜光藻密集的海域,在白天會呈現出輕微的紅。

夜光藻可不像我們人類一樣,知道它們大規模聚在一起會營造出如此浪漫的氛圍。發光主要是夜光藻出於對自身的保護,進化出的一種特殊的生化反應。夜光藻在受到外界刺激時,會產生信號分子「通知」相關酶對螢光素髮揮作用,再經過一系列被氧化和釋放能量的過程,使其最終變成氧化螢光素。在這個複雜的過程中,能量大部分都轉化成了光。所以當夜光藻「偶遇」天敵並受到攻擊被刺激時,它們就會發光,以此來嚇退天敵,或者是吸引來體型更大的生物吃掉天敵。畢竟它們的體型太小,只能以「智」取勝,不能「勇鬥」。

既然夜光藻能夠營造出如此神奇夢幻的螢光海,那麼它是不是越來越好呢?其實不然,夜光藻太多則說明了該區域的海水富營養化。如果不加以控制,將會導致夜光藻的數量呈現指數倍的增長,形成赤潮。雖然夜光藻自身並沒有毒素,但是大量增生的藻類會給該海域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赤潮爆發時,大量的藻類細胞會粘附在各種魚類的鰓部,這就好像堵住了我們的兩個鼻孔,會導致魚類大量因窒息而死亡。死去的魚類在降解時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物質,這些物質不僅會汙染海域,並且會在海洋生物的體內積累,如果人們誤食了這些有毒的魚、貝等,還有可能導致中毒或死亡。夜光藻還會吃各種魚卵,加上大量的魚窒息死亡,這會給當地的捕魚業造成比較嚴重的衝擊。所以,螢光海雖然非常美麗,但是卻能夠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在保護環境和美景面前還是選擇環境吧,畢竟美景通過照片也能欣賞,但是環境一旦遭到嚴重破壞,我們就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去修復它,實在是得不償失。

相關焦點

  • ​南極現粉紅色「西瓜雪」……盤點那些由藻類產生的奇特現象
    ●●●再來看看還有哪些由藻類產生的各種奇特地理現象1.螢光海灘螢光海灘是海水中的發光微生物被衝上海灘而造成的一種現象,常見的螢光海灘包括綠色和藍色,產生螢光的多為發光微生物,受到海浪拍擊便會發光。它的形成是由於一種生物發光現象,多為甲藻類生物——夜光藻形成,其尺寸微小,肉眼很難察覺。夜光藻還有一個很浪漫的別稱——藍眼淚,它們收到驚擾時會發出很亮的藍光來吸引魚類等高級捕食者,從而驅逐它們的直接捕食者。●●●●●●螢光海灘的發生是海水富營養化的先兆之一。
  • 水體藻類的危害竟然是……
    當水溫上升到28℃時,由於其它藻類的生長受到抑制,同時又大量被魚類吞食(溫度高魚類攝食代謝增強),藍藻很容易形成優勢種群而大量爆發。①PH值:藻類喜歡偏鹼性的水體,高PH(PH8.0—PH9.5)會促進藍藻的發生,故應避免單一使用潑灑石灰水的方法改善水質。
  • 藻類:它的一個器官竟然是人類文明的開端
    從古至今不乏有人對藻類知識感興趣,那麼藻類又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群體呢?藻類時代是地球生命史的起源根據生物的發展和地層形成的順序,按地殼的發展歷史劃分的若干自然階段,叫做地質年代。宙、代、紀、世分指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
  • 【植物知識科普】從藍眼淚分析藻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事實上,除了夜光藻,甲藻類還有不少成員也會發出螢光,只不過夜光藻的確是平潭海域附近的優勢種。新聞裡說了,除了夜光藻,聚集形成平潭藍眼淚現象的還有海螢。海螢隸屬於節肢動物門介形綱狀肢目下的一科--海螢科,該科下的大部分成員都會發光。
  • 科學家的藝術館|海水中的美麗花朵
    海水中的美麗花朵Geological Survey/Norman Kuring/Kathryn Hansen不管冬季有多大的冰蓋,每當春季到來,阿拉斯加海岸外的水域都會重新充滿浮遊植物的活力,微小的藻類數以億計地聚集起來,將一片片海水染成藍色和綠色,形成驚人的圖案,如同「漂浮的花朵」,Landsat 8(美國陸地衛星計劃第8
  • 這幾個奇特罕見的自然現象您見過幾個?
    旋轉火焰又叫火怪,火旋風,是指當火情發生時,空氣的溫度和熱能梯度滿足某些條件,火苗形成一個垂直的漩渦,旋風般直插入天空的罕見現象。旋轉火焰多發生在灌木林火。火苗的高度30至200英尺不等,持續的時間也有限,一般只有幾分鐘,但如果風力強勁能持續更長的時間。   4.乳狀雲。乳狀雲還有一個更形象的名字,「顛簸的雲彩」,它是在積雨雲下方形成的乳狀型積雲。
  • 有吞食陽光能力的神秘動物們 竟然有它?
    圖片中的海蛞蝓從寄生在它體內的藻類植物中「偷」來了葉綠體——一種植物特有的將陽光轉化成能量的細胞器。一旦成年海蛞蝓累計了足量的葉綠體,它能夠僅僅靠陽光的能量存活10個月。光合作用在裸鰓類的海蛞蝓中也進化出了不同的方式。例如以上提到的綠葉海蛞蝓通過寄生在其體內的藻類獲得葉綠體,而為它提供葉綠體的寄生藻類又稱為它的「共生藻」。這些動物通過食用珊瑚和海葵來獲得共生藻。2. 阿克爾扁形蟲
  • 有吞食陽光能力的神秘動物們,竟然有它?
    猜不到的是竟然有這些動物,讓千奇百怪小編都長見識了!1. 綠葉海蛞蝓圖片中的海蛞蝓從寄生在它體內的藻類植物中「偷」來了葉綠體——一種植物特有的將陽光轉化成能量的細胞器。海蛞蝓將葉綠體儲存在內臟細胞中,隨著腸道臟器遍布全身,為吸收陽光創造了廣闊的面積。其它種類的海蛞蝓體內的葉綠體只能存活幾天或幾周,但是綠葉海蛞蝓特種葉綠體的活性可以維持個把月。
  • 會跳舞的藻類-奇異棍藻
    形態各異的硅藻在硅藻中有一種藻類極其奇特,它們就是棍形藻(Bacillaria它們最奇特的地方就在於它們的運動方式。棍形藻的運動就像微生物界的天鵝湖。由於當時人類認知局限,認為能進行此類複雜運動的一定是動物,因此給它命名帕希利佛孤菌(Vibrio paxillifer)。後來經過科學家研究發現這類動物其實不是動物,每個釘子都是獨立個體,只是組成在一起。因此重新命名為帕希利佛棍形藻(Bacillaria paxillifer)又稱奇異棍形藻。
  • 雪花如此美麗,它是如何形成的?
    為什麼下雪的時候從天下掉下來的是美麗的六邊形雪片而不是一顆一顆的冰粒?今天我們就從科學的角度討論雪花是如何生成的。高空的雲層雪花誕生於高空中寒冷的雲層。在我們的大氣層的有些區域充滿著水分子,這些水分子通常是由地面水汽蒸發上升到空中,再經由大氣流動輸送聚集到一起,它們在空氣裡呈現飽和狀態。
  • 伊拉克上空驚現奇特乳狀雲,層層疊疊,場景令人震驚
    據buzz網站6月18日報導,最近在伊拉克竟然出現了罕見的乳狀雲,天空中層層疊疊全是突出的雲彩,顏色絢麗,美輪美奐,場景令人震撼。相關照片是由一個叫Omed的網友上傳到網上的,他聲稱這是在伊拉克庫德小鎮上空出現的奇特景象。
  • 深海潛水機器人研究「海雪」藻類的碳吸收
    作者:Nick Lavars2020年12月6日RV研究人員部署的機器人將研究藻類在去除大氣中碳方面的作用作為一種微小的嗜碳生物,藻類在清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支首屈一指的研究探險隊將強調這一角色的重要性。
  • 5種美麗的刺胞動物
    刺胞動物是海洋中最美麗和最空靈的生物之一,包含了世界上所有海洋中的10000多種海洋物種。雖然刺胞動物有不同的形式,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有線蟲囊,也就是用來防禦和捕捉獵物的刺細胞。一些是可移動的,而另一些是無柄的,許多是由珊瑚蟲菌落組成,照顧整個有機體的特定功能。
  • 「螢光海洋」背後的……
    旅遊最好的地方「馬爾地夫」肯定是其中之一,它的螢光海久負盛名,漫天的星光之下海洋當中,也是星星點點泛著光輝,就好像一條藍色的星河跌落到了人間,令遊人真的是如痴如醉,不少人不遠萬裡來到這片海域,只為了一睹海洋星河的真容,沉迷於這種夢幻的藍色眼淚當中,在李安導演的少年派奇幻漂流當中也有同樣的場景
  • 形狀奇特的環礁:珊瑚島是怎樣形成的?形成的原因?
    01-10 17:39:31 來源: 試試愛生活 舉報   珊瑚島在人們的眼中,一直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 海底的天然「美麗綠洲」它在淺海海域幾乎無處不在!
    在我國海南島三亞市鹿回頭半島沿岸,東西湄洲灣、亞龍灣海域的水下,生長著大片美麗的珊瑚,其中造礁珊瑚達80多種。當你潛入海底,注視這些五光十色的珊瑚時,是否在想:外形像極了分叉的樹枝、花朵的珊瑚是一種植物嗎?它和珊瑚礁之間又有著怎樣的因果關係?
  • 探索彩虹背後的奧秘,美麗絢爛的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吧!其實我們常見的太陽光是白光,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各種射光混合而成的,如果讓一束太陽光穿過一塊三稜鏡,太陽光可以被分解為五顏六色的光帶。雨後天氣剛剛轉晴,空氣中塵埃很少,瀰漫著大大小小的水滴,而天空的一邊因為仍有烏雲比較陰暗。
  • 迷人的異色雙瞳貓咪背後,卻隱藏著令人心疼的美麗!
    要說喵咪最美麗的地方可能就是它的眼睛了,貓瞳孔是世界上最迷人的眼睛。要說哪種貓的眼睛最好看,其中讓人沉醉震撼的那可能就是異色雙瞳貓了吧。可是在它美麗的背後卻隱藏著令人心疼的美麗與哀愁。    我們見到這樣的美麗的貓瞳孔,可能都會說哇塞太漂亮了,頓時心生羨慕。
  • 頁巖氣竟與恐龍時代火山灰有關 來自藻類繁衍
    頁巖氣竟與恐龍時代火山灰有關  近日,美國科學家發表論文稱「白堊紀的火山灰可能使海水富營養化,導致藻類大量繁殖,碳氫化合物聚集形成了今天北美洲的部分頁巖油氣儲藏」。  美國萊斯大學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美國德克薩斯州到蒙大拿州的頁巖油氣田與距今約1.45億至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火山灰有關,該結論可能也適用於其他時期和地區形成的頁巖油氣。  什麼是頁巖氣?它的形成竟然與恐龍時代火山灰有關?近日,科技日報實習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付碧宏研究員,請他幫忙解開疑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