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美麗的刺胞動物

2020-12-06 Enblue潛水旅遊

刺胞動物是海洋中最美麗和最空靈的生物之一,包含了世界上所有海洋中的10000多種海洋物種。雖然刺胞動物有不同的形式,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有線蟲囊,也就是用來防禦和捕捉獵物的刺細胞。一些是可移動的,而另一些是無柄的,許多是由珊瑚蟲菌落組成,照顧整個有機體的特定功能。讓我們來看看五種類型的刺胞動物,你可能在你的許多潛水中見過。

珊瑚蟲類

珊瑚蟲綱的刺胞動物包括硬珊瑚、軟珊瑚、柳珊瑚、海筆和海葵。這些生物主要是無柄食肉動物,當獵物在水柱中漂浮時,它們用觸鬚捕捉獵物。有些物種還依賴細胞內的共生藻類作為補充能源。珊瑚蟲以微小的幼蟲開始它們的生活,當它們完全發育成珊瑚蟲,並最終成為成熟的生物體時,它們會附著在海底或珊瑚礁的一部分。

缽水母綱

缽水母綱通常被稱為「真正的」水母,這意味著儘管其他種類的刺胞動物似乎屬於同一類,但它們實際上是獨立的物種。葡萄牙人虹膜水母,盒水母都不是真正的水母。我們在海洋中看到的大多數大型、色彩斑斕的水母都是缽水母綱,它們的身體構造通常有四部分對稱。拖著尾巴的觸鬚上布滿了線蟲囊,它們要麼過濾掉水柱中的浮遊生物,要麼活捉小魚和甲殼類動物。

箱形水母

在這份名單上的所有刺胞動物中,對人類最危險的是長方體。長方體是一種箱形水母,它攜帶的毒素足以在幾分鐘內殺死多個成年人,或者至少造成極其痛苦的傷害。它們特有的箱形鐘形觸鬚最長可達四根(有時更多),觸角拖得很長,最長可達十英尺。箱形水母不是像缽水母綱那樣被動地漂浮在水柱上覓食,而是主動地捕獵獵物,速度可以達到每秒3英尺!

水螅綱

水螅動物是一種小型食肉動物,以獨居或群居的形式存在於淡水或鹹水中,並以各種奇妙的形式出現。群居物種為整個動物的某些功能形成專門的群體,如果沒有彼此,它們很可能無法生存。菌落形成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物種和環境,因為它們的當地條件可以決定物種是可移動的還是無柄的。和火珊瑚是兩種非常著名的水生動物。

十字水母綱

這類刺胞動物中最罕見的一種是缽水母綱,它是一種生活在寒冷的近岸水域的潛伏水母,附著在基質上。它們看起來像是倒著的水母,觸角從喇叭狀的鈴鐺上伸出來,中間突出一根奇特的莖。性成熟的成蟲會在水柱中產卵並使精子和卵子受精,這些精子和卵子會變成幼蟲,在海底爬行,尋找合適的家。當它被發現時,它們會依附在自己身上,開始成熟的過程,直到成年。

相關焦點

  • 寒武紀「帶羽毛海葵」解繹刺胞動物演化史—新聞—科學網
    人們常見的珊瑚、海葵、水螅、水母之類的生物,就屬於刺胞動物。其門種類超過10000種,絕大部分為海生肉食動物,通過密布在觸手表面的刺細胞麻痺、掠殺小型生物,在現代海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態位置。一些刺胞動物還享譽世界之最,如澳大利亞箱水母為毒性最大的動物,獅鬃水母為已知個體最長的動物(大於36米),燈塔水母被認為可能是最長壽的動物。
  • 寒武紀「帶羽毛海葵」解繹刺胞動物演化史
    常見的珊瑚、海葵、水螅、水母等生物都屬於刺胞動物。刺胞動物位於地球「動物譜系樹」的根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人員、論文第一兼通訊作者歐強向《中國科學報》記者介紹,他們通過寒武紀早期澄江生物群(距今約5.2億年)中華先光海葵多枚化石標本的研究,發現了其中「令人振奮的形態特徵」——複雜的羽狀觸手,觸手兩側具互生式分支,而分支兩側具密集的纖毛;具隔膜、單一開口的消化循環腔;具獨立內腔及基底凹陷的固著器;輻射對稱的體制等。這些特徵指示了一種已絕滅的動物軀體構型。
  • 中德溯源刺胞動物早期演化史
    原標題:中德溯源刺胞動物早期演化史 新華社華盛頓7月31日電 (記者林小春)中國和德國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通過研究中華先光海葵化石標本,他們發現了這種古生物的特殊軀體構型,還原了刺胞動物的早期演化軌跡。
  • 寒武紀「帶羽毛海葵」解繹刺胞動物演化史---中國科學院
    常見的珊瑚、海葵、水螅、水母等生物都屬於刺胞動物。刺胞動物位於地球「動物譜系樹」的根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人員、論文第一兼通訊作者歐強向《中國科學報》記者介紹,他們通過寒武紀早期澄江生物群(距今約5.2億年)中華先光海葵多枚化石標本的研究,發現了其中「令人振奮的形態特徵」——複雜的羽狀觸手,觸手兩側具互生式分支,而分支兩側具密集的纖毛;具隔膜、單一開口的消化循環腔;具獨立內腔及基底凹陷的固著器;輻射對稱的體制等。這些特徵指示了一種已絕滅的動物軀體構型。
  • 科學網—寒武紀「帶羽毛海葵」解繹刺胞動物演化史
    中華先光海葵三維復原模型(供圖:李喚珍、歐強) 本報訊(記者倪思潔)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西北大學及德國卡塞爾大學聯合科研團隊,根據澄江生物群「中華先光海葵」形態細節的新發現,揭露了一種已絕滅的軀體構型,並還原了刺胞動物的早期演化軌跡
  • 中德學者溯源刺胞動物早期演化史
    新華社華盛頓7月31日電(記者林小春)中國和德國研究人員最新報告說,通過研究中華先光海葵化石標本,他們發現了這種古生物的特殊軀體構型,還原了刺胞動物的早期演化軌跡。  刺胞動物門是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類群之一,包括珊瑚、海葵、水螅、水母等,在現代海洋生態系統中佔據重要位置。
  • 科研進展|博士後宋希坤專著《中國與兩極海域檜葉螅科刺胞動物多樣性》出版
    2019年10月1日,我實驗室博士後宋希坤博士的專著《中國與兩極海域檜葉螅科刺胞動物多樣性》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 海洋所發現深海刺胞動物紫柳珊瑚科三新種---中國科學院
    海洋所發現深海刺胞動物紫柳珊瑚科三新種 2020-09-24 海洋研究所 【字體:  此前,為慶祝海洋所建所70周年,研究人員將5個深海新物種以海洋所命名。其中,海洋所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iocasica Li,Zhan & Xu,2020是首個發表的新物種,也是迄今首個以海洋所命名的大型生物新物種。該新種名稱由海洋所英文縮寫iocas加拉丁文後綴–ica(意為屬於)構成。
  • 不滅燈塔水母或無異與普通水母「逆生長」也許是個美麗的誤會
    我們熟悉的是它們在水中像八爪魚般飄逸的水母型,卻不知它們還有另種樣子,長得像珊瑚蟲般的水螅型。生物教授介紹,我們這裡所說的水母其為刺胞動物門成員,該動物門主有水螅綱、缽水母綱、珊瑚綱,海蜇與各種珊瑚是我們最熟悉的刺胞動物。
  • 水母|美麗的漂流者
    01 概述水母是一種十分美麗的水生動物,它們的出現可追溯到6.5億年前,比恐龍的出現還要早,現分布於全球各地的水域中。水母的種類很多,我國常見水母類有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僧帽水母、海蜇等,人們往往根據它們傘狀體的不同來分類。
  • 美麗的水母和樹枝狀的水螅竟是同一種生物!~
    水母屬於腔腸動物門,即刺胞動物門。而腔腸動物門分為水螅綱、缽水母綱和珊瑚綱。這類動物有一個很有趣的特點,那就是世代交替。即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交替進行。腔腸動物有兩種形態,分為水母型和水螅型,我們所看到的水母是呈現水母型的腔腸動物,水母所進行的繁殖方式是有性繁殖,而呈樹枝狀的水螅是呈水螅狀態的腔腸動物,進行無性繁殖。水母在有性生殖後產生的受精卵會附著在巖石等物體上,生成小水螅。
  • 地球上壽命最長的5種動物
    探索地球上最長壽的動物 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要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死亡。即便是人類在不斷的探究如何延長壽命,然而科技的發展畢竟有限,在這個命題上的突破並不多。但是在自然界中,就有那麼幾種生物,能做到活幾百年甚至更長。
  • 外表溫和美麗,實則含有劇毒,這些危險的動物你知道幾種?
    地球誕生之久,物種都在不斷的進化,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是什麼呢?是鯊魚,還是獅子,還是蝙蝠?其實這些你以為很危險的動物,都還不算恐怖,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都有哪些?
  • 【藍田生物群】後生動物(二)
    環紋5~8個,寬0.5~1.0mm;環紋間距2~3mm,從底部向上有略微增大的趨勢。       環紋藍田蟲與光滑藍田蟲的基本形態和結構相類似,但是環紋藍田蟲這種表面的環紋結構是一種非常穩定的特徵,可能是周期性生長的結果,或者起到增加錐狀體物理強度的作用。
  • 研究人員將正在進行的進化發現納入比達爾文更古老的動物分類體系
    然而,分節蟲和千足蟲屬於不同的門,而水母和珊瑚都是刺胞動物。這種不一致突出了門範疇意義上的問題。卡爾·林奈可能不是第一個認識到地球上生命內在聯繫的科學家。但他把它表達出來並編成了法典。隨著時間的推移,動物門的數量已經擴大到35種左右。然而,對於什麼使一個類群成為一個門,而不是一個亞門、一個類或任何其他分類級別,從來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關於脊椎動物或線蟲等類群是否有足夠的獨特性來形成它們自己的門,或者節肢動物、緩步動物、絲絨蠕蟲和環節動物等門是否應該與其他類群歸為一類,一直存在著許多爭論。
  • 活了5億年的水母!居然可以一直不死?科學家發現水母的5個事實
    不要空嘆人世的無奈,且用美麗的心情來看待人世的繁華多彩,細細品味那無處不在的美吧!今天我們來聊聊活了5億年的水母!居然可以一直不死?科學家發現水母的5個事實 水母是一種沒有大腦,沒有心臟或眼睛,沒有骨頭的柔軟果凍,水母看起來美麗溫順,但卻是兇猛的海洋浮遊生物,如今水母已經存在了5億年。
  • 盤點:6種驚奇美麗的動物,第3種已官宣滅絕
    麒麟魚,麒麟魚生活在位於日本南部的中國東海與澳大利亞北部之間的太平洋區域,它們經常棲息在珊瑚礁裡,其外表驚奇美麗,體色由橙色、黃色和藍色等組成, 它們的眼睛很大並且向外突出。華美極樂鳥,又叫華美風鳥,產在伊裡安島附近的阿魯群島。
  • 十種美麗的綠色動物
    目前已經識別出的螳螂大約有2200種,所有都是名副其實的食肉動物。大家知道,較大的螳螂可以吃掉青蛙、蜥蜴、蛇、齧齒動物,甚至小鳥。當然,螳螂成名的主要原因,是雄性吸引雌性交配所要付出的慘痛代價。就如唐·狄克遜在向任何種類的雌性螳螂表示敬意時所說的那樣:「它(雌性)急切想要它(雄性)的身體,於是它吃掉了它的腦袋。」2.
  • 動物界長壽的5種動物讓人類羨慕?第五種可以「長生不老」
    地球是一顆物種豐富的生命星球,在這顆美麗的星球上,人類是智慧生命,也是地球的霸主。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天起,無數的人們都期盼著自己能夠活得更久一些,甚至少數的帝王還夢想著能夠長天不老。在動物界中有很多的動物其壽命遠超人類,今天小編就給朋友介紹其中5種長壽的動物,最後一種動物的壽命更是讓人類羨慕。一、美麗的錦鯉,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錦鯉,這是一種非常美麗的高檔觀賞魚。在古代神話傳說中有「鯉魚跳龍門」的傳說,這裡面的鯉魚就是我們現在非常受人們喜歡的錦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