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銀河聽風吟,夏日赤闌橋的三個片段

2020-12-06 騰訊網

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悽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代姜夔的《淡黃柳·空城曉角》

在桐城路的月潭庵北側,有一座為文人們津津樂道的赤闌橋,因為與南宋著名詞人、音樂家姜夔有一段纏綿悱惻的情緣,又經常為當代詩人所歌詠。

姜夔在《淡黃柳》的序中道,「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悽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

對於赤闌橋,不同的人看到的完全不一樣。但或許只有真正住在這裡的人才有發言權。

八百年前的南宋,桐城路上的赤闌橋遍地生長著的是柳樹。

合肥的柳樹,在宋詞裡曾經被極其生動過。那是因為一個叫姜夔的人,和他在合肥談過的一場戀愛。

姜夔第一次到合肥,23歲,他的情人,是住在赤闌橋畔善彈琵琶的一對青樓姐妹,後來為了謀生,他不得不離開合肥,週遊於淮揚一帶。

再回到合肥,他始終沒能見到兩姐妹。此後他寫了《摸魚兒》,中有「漫說道、年年野鵲曾並影。無人與問。但濁酒相呼,疏簾自卷,微月照清飲」句,甚是彷徨孤單。有民間傳言,兩姊妹因不甘忍受金兵的侮辱,雙雙投河自盡,可兵荒馬亂之中,又有誰知道呢?

淳熙三年至十三年的十年間,姜夔至少4次來過合肥,均居城南的赤闌橋畔。在他一生流傳下來的87首詞中,有《一萼紅》《踏莎行》《杏花天影》《琵琶仙》《淡黃柳》《悽涼犯》《秋宵吟》《浣溪沙》等22首,是為這對合肥姐妹花而作,赤闌橋就這樣跨越在中國古典文學的時空之上,成為宋詞意象中的經典。

△赤闌橋畔的雕塑刻畫下兩姐妹的形象

今日,金鬥河上的赤闌橋因民國時河水改道已經不在,「柳下坊陌」不再有,也沒有多少人知道800年前那段綺麗往事,但赤闌橋的故事依然在桐城路南,蕪湖路西一帶繚繞。

你若無事,走去桐城南路與蕪湖路的交界,便會看到市政近年來豎立的紀念壁畫

△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 因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劉大拋、姚鼐等都是安徽桐城人,世人把他們及其散布各地的眾多追隨者統稱為「桐城派」,而尊戴、方、劉、姚為「桐城派四祖」。

夏日暴熱,時刻都想浸潤在赤闌橋下的銀河微風裡。

銀河公園就位於合肥市徽州大道與金寨路之間,北臨環城南路,南毗蕪湖路,是環城公園一部分。

相比合肥熱門的景點人擠人,這處清新小眾樂園人少景美。

泉亭、橋亭,每個亭子各有特色,而湖面波光粼粼猶如銀河一般

△「銀河」沒改造前是環城路外的一條護城河,八十年代初轉變,護城河有了美麗的名字「銀河」。當晨曦初露時,太陽慢慢探出頭來,銀光燦燦,有著「銀河萬盞星光,迎曦人立寶光中」的境界。因此名為銀河公園。

沿湖而建的銀河公園視野開闊,水邊栽培的芙蓉葵、荷花、美人蕉、垂著藍紫色花瓣的紫萼,偶爾有白色水鳥從眼前飛過。

假山、綠湖、小橋、超大的幾處鳥島環繞著銀河水連著天

抬眼望天去,蕪湖路上的大鐘樓、良苑大廈、赤闌橋文玩市場環伺左右。

在這裡活動筋骨,倍感身心舒暢。

觀銀河聽風吟,俯仰星夜,從清晨到日落,感受銀河公園夏日之美。

生活在合肥老城區,有人盼望很久,一夜暴富;也有人告別多年經營的家庭,去新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

△鏽跡斑駁的銀河菜場的招牌。

但無論老城區如何拆遷改造,總有人戀戀不捨,即使老銀河菜場已於去年7月搬遷也趕不走習慣在赤闌橋附近生活的老合肥人。

△合肥市蓮花庵位於合肥環城公園西山景區南側,始建於清朝光緒辛丑年間(1901年),因城建需要,同寶蓮寺一樣,經歷兩次遷建,現庵內供奉西方三聖,由僧尼昌慧住持。

△月潭庵修建於康熙四十五年,位於合肥市桐城路21號。

△安徽省建設廳辦公樓爬滿爬牆虎

百米赤闌橋串聯起包河和廬陽老城區的新老地標 ,如果你來到這裡會愛上這座老城的文化底蘊及包容性

△四十五中學、安徽省文化藝術品交流中心、安徽省徽京劇場皆在此

△銀河小區

△皖新銀河幼兒園

傍晚時分,從赤闌橋上走過,穿過銀河巷,到達郵電東村。回頭,巷口越來越小,越來越暗。

塗鴉的牆面,穿透水泥牆的巨大樹樁,字跡不清的合肥電話號簿發展有限公司都在訴說著老城記憶...

郵電東村和周圍的高樓林立形成極大反差。穿插其中的巷子裡,逼仄彎曲,一眼望不到頭。如同乾涸後的河床,不易察覺卻又格外真實。

消失的老合肥味道,在這裡,都可以找到。

結束了一整天的工作,拖著疲憊身軀大吃一頓填滿空虛的胃,這間「和平小吃部」裡的雞蛋餅和sà湯成了多少合肥人的每日必打卡之地,老字號的廬州烤鴨店、尚品餛飩....

無論出於什麼目的,沒有一個人能逃得過這裡的美味。

古樓舊街閃耀的人文之光在這裡打了一個褶,舒展出老合肥獨有的文化脈絡。

貓老大是很念舊的動物,日復一日的守在山水茶社旁長滿青苔的水泥石臺階,等著主人下班歸來...

不知再過幾年,跳進眼帘的事物會是什麼?在此生活過的原住民又該以怎樣的心態去看待,或匆匆,或無心,或奔波,或路過?百米赤闌橋下的生活:在城市裡鬧中取靜,閒時在河邊漫步,我想,每一個平凡人都能在這裡活成詩人。

你記憶中赤闌橋下的生活是怎樣的?

撰寫丨頭條君

圖片丨HFtt君&糖豆

資料丨《最合肥》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寫《且聽風吟》為了表達什麼?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的文字特點作家的風格,基本上在成名作中就奠定了。村上春樹1978年發表的《且聽風吟》(《風の歌を聴け》),除了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蜚聲文壇的敲門磚。這本書寫滿了「距離感」。村上春樹正如小說的題目《且聽風吟》,主角和女人的這種關係就像風一樣,迎面吹來,只是輕輕地拂過,最後不留痕跡地離開。在《且聽風吟》裡,人們的對話就像不同方向吹來的微風,划過皮膚,然後無影無蹤。
  • 《且聽風吟》:靈魂深處的「天空之城」
    為了能讀懂村上,我竭盡所能去尋找他的所有作品,經過細心的挑選,我還是決定拜讀他的處女作《且聽風吟》。開始閱讀的時候,由於作品的整體內容跳躍性很大,給人一種隨意之感,故而有點兒摸不著頭腦,也並不能將自己沉浸在作品中,甚至一度懷疑作品的可讀性。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終於明白了村上的良苦用心。
  • 《且聽風吟》: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納蘭性德這句話應該很好的描述了這本書的一個大致的梗概,書名為《且聽風吟》,雖美其名曰「風」,但並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意象,它象徵著你在人生長河裡面所面對的光怪陸離的事,林林總總的人……然而這一切都會幻化成風,隨著時間的漸進,漸行漸遠,一切一去杳然。有幸拜讀這本《竊聽風雲》——村上春樹先生的處女作,聽聞這還是他在經營爵士樂酒吧時,熬夜所著而成的。
  • 且聽風吟,靜待花開……
    《且聽風吟》是村上的第一本小說,是他無意間伸手接住那一片雪花後,證明他擁有這個才華去接受人生中的那份「天啟」。村上憑藉這部小說拿到了日本獲第23屆「群像新人獎」,這部中篇小說是村上走入作家殿堂的入場券,也是此後村上的書迷飲下的第一本青春的烈酒。
  • 《且聽風吟》開始是用英語寫的?
    《且聽風吟》開始是用英語寫的?在《身為職業小說家》裡,村上春樹披露了過去幾十年寫作生涯中的大量細節,比如處女作《且聽風吟》最初是用英文創作的,寫了一章左右,然後再翻譯回日語。村上把這種寫作方式稱為移植,而不是簡單的翻譯,這種寫作和思考方式,在他看來就創造了一種嶄新的日語文體。之後《且聽風吟》的創作,就接著這種文體寫了下去。
  • 洞察號,且聽風吟
    這其中包括,「聽一聽」周圍有什麼動靜。雖然看來有些無聊,但畢竟是孤身一人在火星上,沒有人可以說話,聽聽風聲,也是好的。洞察號此舉卻在不經意間創造了歷史。人類第一次在火星上用儀器記錄到人耳可感的聲音。而風會對地震儀產生影響,所以著陸器上安裝了一臺氣壓傳感器,來隔離背景噪聲。洞察號上的所有設備目前都還未被部署到火星表面。風聲的數據來自兩處,一個是氣壓傳感器,另一個是地震儀。它們都還在著陸器的設備艙內。這意味著它們能夠很好地捕捉周邊及著陸器內部產生的噪音,比如風掠過洞察號太陽能電板時發出的聲音。
  • 枯枝瘦葉入冬暝,小雪吟窗洗耳聽。小雪詩十二首
    風銜瘦葉疏林寂,聽雨瀟瀟草木驚。(三)一夜西風小雪還,寒雲已破萬重山。江東日暮蘆花蕩,柳瘦任憑霜染顏。(十一)枯枝瘦葉入冬暝,小雪吟窗洗耳聽。若借今朝光景好,人生得意幾安寧。(十二)柳敗荷殘瘦水邊,蟄蟲寒帶入冬眠。枝枝老菊東籬寄,小雪拈花又一年。
  • 《蒲風》詩刊庚子年第一期上刊作品選輯
    詩詞百家《蒲風》詩刊庚子年第一期◇吉林 叢殿國夏日心聲 新韻孟夏時節草木新,園林幽處鳥聲頻。夕陽漸墜紅燈照,夜色才添玉兔痕。紅杏枝頭青果澀,槐花葉底小蟲吟。枯榮往返一年又,鬢雪如何不復春。◇風過無痕冬夜聽雨無眠臥聽寒冬雨,漫叩芸窗訴有聲。曾是三春溫潤客,因誰冰冷到無情。◇江蘇 別夢依稀夢梅梅園復蹈舊時遊,雪裡清香洗宿愁。情至濃時驚夢醒,羅浮空望意難休。◇延津 張素紅無題莫嘆知音難遇逢,緣來始信惜惺惺。
  • 九月了,來重溫些許黑竹溝夏日的美好片段
    黑竹溝的夏天美好且令人懷念在這個夏天你來黑竹溝感受過了嗎現在已經是9月了我們一起重溫些許#黑竹溝夏日的美好片段#如果用四個字概括夏季的黑竹溝「滿目蒼翠」是最恰當不過了繁花退卻,綠樹成蔭在無比熱情的夏季表現出了另一種美綠是這個季節的主色調
  • 《連珠體》12首,雨恨雲愁風解意,催花風雨總傷春
    1風雨吟·連珠體(新韻)作者:艾曉東隔窗一夜風吟雨雨恨雲愁風解意,催花風雨總傷春。2人月吟·連珠體(平水韻)作者:老雕(武漢)更闌人靜月如銀,潮海連波人月新。·夏蟬(平水韻)作者:楊建軍(神垕)夏日金蟬破土墳
  • 100首夏日詩詞,送你清涼一夏!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 十首處暑詩詞,露荷散香,風竹含韻: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
    露荷散清香,風竹含疏韻。幽閒竟日臥,衰病無人問。薄暮宅門前,槐花深一寸。白晝夜短,天氣微涼。荷花散發著清香,竹子風吹蕭蕭。處暑早上的門前,但見飄落的槐花鋪滿地面,淡雅飄香。《處暑七月中》:向來鷹祭鳥,漸覺白藏深。葉下空驚吹,天高不見心。氣收禾黍熟,風靜草蟲吟。緩酌樽中酒,容調膝上琴。處暑時節,風輕雲淡。稻花香飄,草蟲低唱。如此美妙的時光,最適合飲酒賦詩,彈琴吟唱。
  • 百鳥吟(第二集)
    百鳥吟第二集百鳥吟 · 藏頭詩百 嬌未忘那時天,鳥 語鶯歌翥鷂鳶。吟 唱山河聽有趣,詠 章描彩憶流年。詠百鳥一大小高低不一般,弱強俊醜豈同顏。51 · 紅尾水鴝(新韻)黑間紅綴戲河風,擺尾開扇駐石鳴。常是跑奔追獵物,遇驚貼水速飛行。52 · 白鷳銀身黑腹首冠纓,華麗嬌姿負盛名。曾費詩仙佳律贊,朝服五品繪明清。53 · 斑頭雁著意查知喜組群,如名頭頂嵌斑紋。肉鮮香嫩猶昂貴,抵近百元得一斤。
  • 100首絕美的夏日詩詞!「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惟 通 唯) 45《夏日山中》唐·李白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 且以詩情吟佳節
    倚廊聽絲雨,階前數落英。芒種春盡煮青梅,朱衣迎赤帝。鶯燕庭前飛,蜂蝶花間戲。濛濛煙雨中,時聞子規啼。重陽草木搖落滿天霜,金風簇菊復重陽。風漸瘦,雨未休,窗前芭蕉點點愁。剪燭盼歸舟。霜降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新冠」肆虐的庚子年,時針走得似乎快了一些,轉眼已是霜降。寫七絕記之。其一梧葉階前簌簌飄,池塘秋水月輕搖。兩鬢未覺霜已降,鷓鴣聲裡近寒潮。
  • 一夜薰風方覺夏深 古詩詞中尋夏日美景靜聽蟬鳴
    又到仲夏時,從辛棄疾筆下的稻花香,到楊萬裡筆下的荷花紅,自古文人墨客便把夏日美景描繪的淋漓盡致。今夏就循著古詩文,與風流雅士一同遊園賞夏,漫觀雲捲雲舒,靜聽蟬鳴蛙啼。姑蘇城(江蘇蘇州) 《首夏山中行吟》 ——祝允明(唐)梅子青,梅子黃,菜肥麥熟養蠶忙。祝枝山(字允明)的《首夏山中行吟》所寫蘇州西郊一帶村女當壚煮酒的景象,讓人讀起來像吳語一般,輕快閒談,很具姑蘇特色。
  • 夏日福星來了!這款懶人掛脖小風扇,讓你走路做飯都帶風
    那就是廚房和廁所媽媽每天飯點在廚房打轉如果說不熱那都是假的對著發熱的鍋爐轉來轉去那熱度堪比在火爐旁烤可以說夏天那吃的不是飯而是媽媽的愛還有廁所每當你美滋滋地洗了個澡完覺得自己又是個香噴噴的仙女時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款懶人掛脖小風扇,這風扇絕對是夏日裡的福星,解放你的雙手讓你走路做飯都帶風01掛脖使用,徹底解放雙手這款掛脖風扇能夠徹底解放你的雙手兩個出風口可
  • 《阿特米斯的奇幻歷險》曝片段 懷舊風混搭玄幻
    《阿特米斯的奇幻歷險》曝片段 懷舊風混搭玄幻 時間:2020.05.2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再讀《遊子吟》,才知道,那根「臨行密密縫」的針,有多重
    一、孟郊其人孟郊十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孟庭珍便離開了人世,只留下年輕的妻子和三個兒子。孟郊的母親,經歷了年少喪夫之痛後,面對的是現實生活的重擔。她一個人,含辛茹苦,要撫養三個孩子,這期間,要經歷多少磨難和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