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一部《偽裝者》突然火起來,在它出現前,已經好些年沒有出現如此火的諜戰劇了。它的名字是如此直白又隱晦,直截了當地描繪出當時人們的一種生存方式。其實不僅僅是人類世界,動植物界也有數不清的高明的偽裝者。它們偽裝的理由也更加簡單,保護自己。為我們所熟知的有變色龍,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精妙又低調的偽裝者呢。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隻不起眼的小蟲子——蓑蛾。
顧名思義,它的外表看起來像披了一件蓑衣,可能用「套」字來形容會更好。
(你們能找到蓑蛾本蓑在哪裡嗎)
哈哈哈,它整個藏縮在它的套裝之下。所以又別稱袋蛾。屬於鱗翅目蓑蛾科昆蟲。在世界上分布非常廣,全世界已知約800種,中國記錄20餘種。上圖中會製衣造殼的其實是蓑蛾的幼蟲。幼蟲用絲、枝葉碎屑和其他殘屑構成袋狀外殼負之而行,並在其中化蛹。雄蛾有翅膀,破蛹而出後會飛出去找雌蛾。而雌蛾無翅膀,破蛹之後就待在囊內,等待雄蛾來尋。
因此平常生活中我們是很難見到蓑蛾的。即使說見到蓑蛾,也基本指的是它的殼。它的保護殼有多堅硬,多樸素與環境融為一體。幼蟲本尊就有多柔軟,多顯眼而容易在自然中暴露。
蓑蛾的保護殼好似隨意織就,但其實有不少讓人嘆為觀止的獨特造型。不再是衣服,而是它們居住的房子。它們不僅僅是讓人佩服的偽裝者,也是聰明的建築師。
不論是金字塔的結構,還是託塔天王的寶塔結構,還是比薩斜塔的結構,一座座小房子似乎實現經過了思考和設計以及精細的測量,就連小樹枝,樹葉咬下的形狀,仿佛都是經過反覆斟酌的。在腦海中想像一下它們如何用小短手短腿一點一點的去建造它們的小房子,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正是因為蓑蛾獨特的造型,它還擁有很多暱稱。比如它們經常躲在殼裡不出來,就像躲避債主上門討債的「老賴」,因此也被稱為「避債蟲」。
看完文章的你,了解蓑蛾了嗎?別忘了在經過小區的花壇,街道公園的樹上草叢時,駐足觀察幾眼,也許蓑蛾這個善於偽裝的建築小能手就潛伏在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