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我們上一期文章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自然友人帳】之偽裝者系列——蓑蛾。偽裝,不僅僅存在於我們人類社會,動植物界也有很多擅長偽裝的小生命。
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變色龍了,它善於隨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有利於隱藏自己,從而更容易去迷惑獵物,捕捉獵物。
而我們上期介紹的蓑蛾,以及這期即將介紹的葉䗛,這樣的小昆蟲偽裝的目的與變色龍不同,甚至可以說恰恰相反。它們主要是為了保護自己免於變成其他動物的獵物。
說到今天我們的主人公葉䗛,可能第二個字大家平常很少見到,讀「xiu」,第一聲。除了作為蟲名外,並無其他用法。僅僅從它的名字,我們可能想像不出來它是怎樣的形象。但聰明的朋友應該想到了,它會和樹葉有些關係。看了它的小名「葉子蟲」,你可以完全肯定,它模擬的對象就是樹葉了。
如果不是看到它的腦袋,你能看出來它是一隻蟲子嗎
身上還有類似樹葉腐爛的洞——誰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葉䗛屬於竹節蟲目(也叫䗛目)葉䗛科,它形似闊葉。作為一名偽裝者,它可以說是非常用心了。不僅顏色像,甚至可以將身體的紋脈偽裝成葉子的葉脈,六條腿和身體邊緣居然能像枯葉一樣「枯萎」。寬大的身體,卻薄得像一張紙。更神奇的是,當風吹過,它還會假裝像樹葉一樣簌簌抖動。
雖然長得像一片普通的樹葉,但它卻並不像樹葉一樣隨處可見,甚至可謂稀有。整個䗛科,在全世界也只有三十多種,要知道一般甲蟲一個科能達到上千種。很幸運,在我國大概有七種,主要分布在江西、雲南、廣東、海南等熱帶和亞熱帶的高山密林中,還有西藏也有哦。
與蓑蛾一樣,葉䗛也是雄性與雌性差異比較大的。雌蟲一般不會飛,其前翅發達呈葉片狀,翅脈明顯,很像植物葉片的葉脈,後翅退化;雄蟲會飛,其前翅退化,後翅發達。因為不善於飛行,白天它們多停在樹上休息,晚上才出來覓食。它們的食物就是樹葉,所以應該也不用走太多路吧。據說它們的食量很小,可能是擔心肚子撐鼓起來破壞擬態。真是自律的榜樣。
(進食的樣子看著略顯兇殘)
以後大家去到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山裡遊玩時,不妨搜尋一下看能否發現葉䗛的身影。一定要睜大眼睛仔細觀察哦,否則它將憑著高超的偽裝技巧和精湛的演技,從你眼前逃走(當然,每種擬態都是生命經過不斷進化選擇的智慧。即使我們很喜歡它,也要尊重它的生活方式,就讓它在自己的樂園裡生活,不要把它帶回家哈)。
喜歡的朋友隨手留個贊啦,如果你覺得喜歡就轉發到你的朋友圈吧,讓更多的人了解自然,關注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