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研製全方位吸血昆蟲防控技術體系

2020-12-06 人民網

趙彤言指導邊防官兵穿戴新型防蚊裝備。

  央廣網11月17日消息(莊穎娜)廣州白雲區。一架小型搖控飛行器在林立的樓宇上空盤旋,在樓頂積水處噴灑出細霧,將傳播登革熱的元兇——白紋伊蚊殺滅﹔

  中俄邊境黑瞎子島。一輛四輪全域地形車在草叢、灌木中穿梭,邊行駛邊噴藥,兩周過後,部隊營區周邊的蚊蟲密度仍然不到原來的20%﹔

  獅子山弗裡敦。中國抗擊伊波拉移動實驗室檢測隊駐地,一種新型吸血昆蟲採樣裝置不間斷運轉,密切監測瘧疾等烈性蟲媒傳染病風險……

  主持這一系列新型高效吸血昆蟲防控裝備研發的是軍事醫學科學院媒介生物學家趙彤言。日前,相關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軍民健康防護又添利器。

  據統計,吸血昆蟲可傳播多達150餘種病原體,世界範圍內每年新發病例達10億,死亡100萬。僅蚊類就可傳播瘧疾、登革熱和乙型腦炎等多種疾病。

  為防範突發、新發蟲媒傳染病,趙彤言帶領團隊經過10年努力,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先後研製出捕獲效率國際先進的自動採樣監測裝置﹔研發出可對吸血昆蟲進行智能分類和實時遠程鑒定的DNA條形碼鑒別系統、數字化圖像鑒別系統﹔創建了吸血昆蟲生態分布、危害特徵地理信息系統﹔研製出抗藥性分子檢測試劑盒,與原有生物測定相比,檢測時間由20天縮短為1天,所需樣本減少90%,並且可以預測抗藥性發展趨勢。系列創新成果組成了吸血昆蟲高效採樣、快速鑒定、抗性監測和危害評估體系,大大提高了蟲媒傳染病預警和防控能力,為國防生物安全築起一道看不見的屏障。

  趙彤言還長年深入邊防、海島部隊,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在野外工作,用被蚊蟲千萬次的叮咬換來大量第一手科研資料。經過艱辛探索,搭建了我軍吸血昆蟲防控技術體系:世界首創的防護織物,配合專用驅避劑,實現了單兵全時段、全方位高效防禦﹔摩託車、全域地形車、搖控飛行器殺蟲噴霧系統,構建了地面和空中相結合的立體區域控制體系。系列成果在駐北灣、黑瞎子島等部隊推廣應用,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邊防官兵的蚊蟲侵害難題。相關裝備配發到全軍所有疾控機構,並在我軍赴非維和部隊和援非抗瘧醫療隊中推廣使用,大大降低了瘧疾等蟲媒傳染病感染機率。

相關焦點

  • 我軍研製全方位吸血昆蟲防控技術體系
    中國抗擊伊波拉移動實驗室檢測隊駐地,一種新型吸血昆蟲採樣裝置不間斷運轉,密切監測瘧疾等烈性蟲媒傳染病風險……   主持這一系列新型高效吸血昆蟲防控裝備研發的是軍事醫學科學院媒介生物學家趙彤言。日前,相關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軍民健康防護又添利器。   據統計,吸血昆蟲可傳播多達150餘種病原體,世界範圍內每年新發病例達10億,死亡100萬。
  • 吸血昆蟲防控技術破解戍邊難題
    軍事醫學科學院成功研發吸血昆蟲防控系列技術裝備
  • 劉奇:精心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 努力建設人民...
    原標題:精心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 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全國前列的交通強省 本報訊 (記者劉勇)1月6日,全省推進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召開,省委書記劉奇出席並講話。
  • 吸血昆蟲供血器應用於長春中醫藥大學
    2018年9月長春中醫藥大學採購我公司吸血昆蟲供血器已經安裝調試完畢  多功能吸血昆蟲供血器JZ-30  多功能吸血昆蟲供血器是專門用於室內媒介昆蟲如蚊蟲、跳蚤的人工養殖、病原微生物人工感染和驅蟲藥效評價等方面研究的多功能供血裝置。
  • 黃維院士:柔性電子產業發展需要大量高技能職業技術人才
    人民網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 何淼)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主動對接科技前沿,推動我國增材製造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於近日成立了增材製造技術研究院,特邀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擔任研究院專家指導委員會首席顧問。
  • 【蟲人榜單】那些學貫中西的昆蟲學大牛 女科學家專輯
    晚年主要研究葉甲總科的分類,參編了《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鐵甲科》(1986)。謝蘊貞先生1956年以副研究員一職調入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雖然她在昆蟲分類學上有較高學術水平,丈夫陳世驤又是該所領導,但她從來都把升職的機會讓給他人,直到退休還是副研究員。
  • 吸血蟲防控技術破解戍邊難題 專家被叮咬千萬次
    軍事醫學科學院成功研發吸血昆蟲防控系列技術裝備防範蚊蟲侵害破解戍邊難題中俄邊境黑瞎子島,一輛四輪全域地形車在灌木中穿梭,邊行駛邊噴灑滅蚊蟲藥;獅子山弗裡敦,中國抗擊伊波拉移動實驗室檢測隊駐地,一種新型吸血昆蟲採樣裝置不間斷運轉,密切監測瘧疾等烈性蟲媒傳染病風險……主持研發這一系列新型高效吸血昆蟲防控裝備的是軍事醫學科學院媒介生物學家趙彤言
  • 南京專家發現傳粉吸血昆蟲演化新證據
    阿紐蠍蛉傳粉復原圖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提供)傳粉和吸血昆蟲的早期演化研究有新進展!日前,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專家通過對約1億年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昆蟲化石的研究,揭示了這類生物長口器的起源,對我們了解歷史時期昆蟲植物的協同演化也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成果於3月4日在線發表於《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中生代存在著一類特殊的長翅目昆蟲——中生蠍蛉,它們具有特化的、明顯伸長的口器,被認為是被子植物大輻射之前的裸子植物的重要傳粉者。」
  • 吸血昆蟲引發新型愛滋病 1000萬人被感染
    據英國媒體報導,一種由吸血昆蟲錐蝽引發的致命疾病正從美洲向全球逐漸蔓延,這種叫做「美洲錐蟲病」的寄生蟲病因感染者在患病初期出現與患  此病通過一種名為錐蝽的吸血昆蟲傳播。錐蝽叮咬受害者後,一種「克氏錐蟲」會進入人體血液循環中,最終進入心臟並在心臟中生存繁殖。這種病像愛滋病一樣,容易通過血液傳播,還可能在妊娠和生育期間由母親傳播給孩子。在被感染後,患者一般經歷兩個階段——急性期和重症期。
  • 《地球圈》89:蚊子確實可怕,但吸血昆蟲不止它一種,你知道多少
    它悄悄地降落、輕輕地找準目標,縱情吸血。而紅腫起來的皮膚與癢感,則是脾氣的引爆點。不過,吸血昆蟲可不止它一種。有些不太知名的更加可怕!《太平廣記》:「峽山至蜀有蟆子,色黑能咬人」(蟆子:吸血蠓);《本草綱目》:「能透衣入肌膚成瘡毒,人極苦之」。吸血蠓是一類完全變態昆蟲,發育過程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蠓喜歡在野外成群飛舞,公園內尤其多。雌雄交配以後,雌蟲必須吸血才能使卵發育成熟,雌蟲吸血1次可達0.05毫升,雌蟲可產卵2~3次,每次產卵50~150粒。
  • 美洲吸血昆蟲引發「新愛滋病」
    據外媒近日報導,一種由吸血昆蟲引發的致命疾病正在逐漸蔓延,因感染者在患病初期與患愛滋病的症狀類似,所以有關專家把它稱為美洲國家面臨的「新型愛滋病」威脅。這種疾病名叫查加斯病,又名美洲錐蟲病,是一種由單細胞寄生蟲造成、由昆蟲叮咬傳播的熱帶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