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施肥具有以下優點:養分利用率高常規土壤施肥,肥料利用率僅能達到15%50%,葉面噴肥也只能達到60%,而注射施肥可使肥料利用率達98%以上。見效快注射施肥後幾個小時,養分可運送到樹體各個部位,而常規土壤施肥則需7天以上才能被樹體吸收利用。持效時間長以酥梨為試材證明注射施肥2年後,葉片的光合速率仍較對照高583%,葉綠素含量高31%,而微量元素的效果則可保持2~4年。
不汙染環境注射施肥不存在肥料的揮發和淋失,不存在養分的固定和失效,也不會出現土壤酸化問題,更不會汙染果面和樹體。效果好、投資少注射施肥後,果樹開花整齊,葉大肥厚,葉色濃綠,光合效率高,果實品質好,高產穩產注射施肥時期在一年四季都可進行,但在休眠期注射較好。休眠期果樹的生理活動弱,樹液流動慢,細胞液濃度高,注射高濃度大劑量的營養肥料,樹體傷害較小。同時,休眠期注射施肥,增加了樹液中營養成分,可進一步增強果樹的抗凍能力。注射施肥的濃度與施肥的時期、原液的濃度及注射液的pH值關係較為密切。一般情況下,休眠期可採用較髙濃度及較大劑量,生長期濃度要低,原液濃度高,則注射液濃度要較低,注射液pH值一般應為微酸性。
單株注入量是依果樹主幹直徑的大小確定的,主幹直徑越大注射劑量就越大。直徑5~8釐米的小樹單株注入劑量150300毫米,直徑增大1釐米,注射量可增加50毫米;直徑9釐米以上直徑每增大1釐米,注射量可增加100毫米;直徑20釐米以上,劑量可增大更多。注射部位在根頸部最好。注射孔數由樹幹直徑的大小確定,一般直徑5~7釐米鑽1個孔,7~10釐米鑽2個孔,10~15釐米鑽3個孔,15~20釐米鑽4個孔,20釐米以上鑽6個孔。
注射孔的深度一般為主幹直徑的2/3,主幹直徑達15釐米以上時,將全部鑽頭鑽入樹幹即可。鑽孔時鑽頭應與樹幹呈80°角,使營養液不易外漏。當樹幹較細時要注意鑽孔不要在同一平面,以避免鑽孔互通,而要使鑽孔間的垂直距離在5釐米以上。另外,若鑽多個孔,要使孔在樹幹上的水平距離分布均勻。選擇注入方法時可以用強力注射器,也可用高壓噴霧器注射,還可用吊袋滴注法。用吊袋滴注法時,先鑽好注孔,再將配好的、一定量的營養液裝入滴注袋中,將袋垂直掛於高出注孔15米左右的枝權上,插入滴注滴頭即可,滴注過程中要隨時檢查有無漏洞發生。
注意該法在使用過程中如操作不當也會出現燒葉、燒枝、注孔傷流等現象。燒傷現象輕者表現為花瓣、花前小葉邊緣乾枯或花前葉片萎蔫,重者花前葉菱縮,花序不能夠分離。燒葉、燒枝現象出現原因:一是使用的時間不當、在萌芽後使用,有可能出現燒傷;二是使用方法不當,使用濃度、使用劑量偏大,單向集中注射等,導致肥料在樹體局部相對集中,而出現燒傷;三是氣候因素影響,春季長期幹早、高溫、又無灌溉條件易導致燒傷。
枝幹凃肥為了補充樹體營養,提高果品質量,一般在萌芽前、開花前後、果實膨大期,在樹幹上塗抹或噴塗果樹胺基酸生物有機液肥或配製1%~5%的其他營養液肥,通過枝幹皮層吸收,提高樹體營養水平,增強抗性。多年的實踐證明,該法對提高坐果率、提高品質、增加產量都有較好的效果。如果在藥液中加入能促進滲透的藥劑,則能加快樹體的吸收,增強效果。注意根外追肥雖然都能補充植物營養,起到增產作用,但這些措施只能起到快速補充肥料、臨時解決營養缺少的問題,不能代替土壤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