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在我國屬於高發病,它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先天性多發於幼兒,跟遺傳和細菌感染有關;後天多發人群為中老年人,是由於心臟血管堵塞和血液供血不足導致。心臟發病是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全球每年有1000多萬的人因為心臟病發作而失去生命。心臟病是一種高危疾病,對人的生命時刻產生威脅。
由於心臟病發作時來勢兇猛,患者在自救方面缺少方式,病後的存活率很低,但是在醫生的及時救治下,患者的存活率能顯著提高。所以發病的及時搶救很重要,在患者發病時,要這樣做,或能挽回生命:
1、有心臟病的患者要隨身攜帶急救的藥物,在發病時只要沒有胃腸道出血現象,就可以給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急救。
2、讓患者處於半坐臥的姿勢,把患者扶坐下,上身向後靠,這是急救的最佳姿勢。
3、家中若有條件的,要給患者吸氧,若沒有這個設施,需要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
4、及時的撥打120急救,要向調度員說清楚症狀、地址、聯繫方式、和已服用的藥物、發病持續的時間。
心臟病是個無法治癒的疾病,發病的危險係數高,但是在它發病之前還是可以從身體上找到蛛絲馬跡的,早點發現加緊治療,可以挽回一條生命。當身體出現這四種現象時,一定要警惕了。
1、睡眠淺
心臟病患者,睡眠不會好,在晚上是很難睡著的。就算好不容易睡著,由於血液供給不足,患者常常突然驚醒,並有上氣不接下氣的症狀。
2、耳部褶皺
心臟病使體內的血液運行異常,在耳垂的尾部,因為缺氧缺血,會有表皮萎縮的現象。並且受疾病的影響,患者還會出現耳鳴。當出現這些症狀時,要儘早到醫院檢查治療。
3、躺臥時咳嗽
咳嗽通常是在呼吸道感染或嗆水時出現,但是早期的心臟病患者在躺下時,心臟的血液流通受阻,也會連續的咳嗽,不過患者站立的時候很正常。
4、臉色發白、發紫
有心臟病的人,心臟供血有問題,在發作之前,心臟缺氧缺血嚴重,臉色呈現蒼白和發紫的現象,患者的呼吸也變都急促,胸口發悶。這都是發病前兆,要重視。
知道了在大病來臨前的身體的症狀,也知道了發病後的急救措施,希望大家能牢記在心,以備不時之需。當自己和身邊的人出現心臟問題時,多了解一些關於此病的知識,也能幫助到更多的人。同時在飲食上多吃菠菜、胡蘿蔔和杏仁,可以養護心臟,有預防和幫助恢復心臟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