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寫飛狐系列原來是暗喻大刀王五和譚嗣同

2020-12-05 唐風宋月

1898年9月,一個蕭瑟的秋天,光緒皇帝主導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光緒被囚禁於瀛臺,參與變法的各位書生或逃亡,或被捕,以譚嗣同為首的「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譚嗣同臨刑時神色不變,仰天長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譚嗣同少時習武,尤其擅長舞劍,輕身功夫也不逞多讓,而且喜歡在江湖上走動,交結各路武林豪傑。11歲跟通臂猿胡七學雙刀,同時跟大刀王五學單刀,身邊時刻不離一把「七星劍」。每日三更起即讀書,聞雞起舞擊劍。能文章,好任俠,善劍術。月白長衫,內著黑色玄衣,飄逸風流,勃勃有英氣。好攀登屋脊上,又善騎,揮鞭絕塵,窮馬力然後止。剛柔相濟,亦儒亦俠。

譚嗣同身後,留有絕命詩一首,廣為流傳: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據言此詩原作非此,乃梁啓超為了自己的保皇活動作宣傳改作的。梁啓超說,兩崑崙指康有為及大刀王五,因為康有為跑路了,王五還在。由於梁的名氣大,所以這個說法為大多數人認同。還有陶菊隱說,崑崙就是武俠小說中的崑崙派,指大刀王五及通臂猿胡七。還有譚嗣同孫子譚訓聰說,兩崑崙是指其家僕人胡理臣及羅升。孰是孰非,且聽金庸一一道來。

金庸於1959年創作《雪山飛狐》,寫了胡一刀這個人物。接著在1960年寫了胡斐這個角色。「《雪山飛狐》的真正主角,其實是胡一刀。」由於全書是寫一幫人在旅店裡對胡一刀苗人鳳等人在二十年前比武的一些回憶,而且各人的回憶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量各執一詞,孰是孰非都是一筆糊塗帳,任憑讀者自己去揣測,跟黑澤明先生的成名電影《羅生門》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好多人表示看不懂。

金庸本人在此也賣了一個關子,不去明言這本書究竟想寫個什麼,而是說了兩件事。一是胡斐砍苗人鳳那一刀有沒有砍下去,讓讀者自己猜、二是考證了半天李自成死沒死,也沒個定論。最後說「每一位讀者,都可以憑著自己的個性,憑著各人對人性和這個世界的看法,作出不同的抉擇」。換言之,這本書是寫人性和世界觀的。最大的人性,莫過於愛。對黎民的大愛,對家人的小愛。對父母的愛,對妻子的愛,對兄弟的愛,對朋友的愛。

《飛狐外傳》則是金庸武俠小說創作的一個新嘗試:「在報上連載的小說,每段約一千字至一千四百字。《飛狐外傳》則是每八千字成一個段落,所以寫作的方式略有不同。這部小說的文字風格,比較遠離中國舊小說的傳統。我企圖在本書中寫一個急人之難、行俠仗義的俠士。武俠小說中真正寫俠士的其實並不很多,大多數主角的所作所為,主要是武而不是俠。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武俠人物對富貴貧賤並不放在心上,更加不屈於威武,這大丈夫的三條標準,他們都不難做到。

在本書之中,我想給胡斐增加一些要求,要他「不為美色所動,不為哀懇所動,不為面子所動」。英雄難過美人關,像袁紫衣那樣美貌的姑娘,又為胡斐所傾心,正在兩情相洽之際而軟語央求,不答允她是很難的。英雄好漢總是吃軟不吃硬,鳳天南贈送金銀華屋,胡斐自不重視,但這般誠心誠意的服輸求情,要再不饒他就更難了。江湖上最講究面子和義氣,周鐵鷦等人這樣給足了胡斐面子,低聲下氣的求他揭開了對鳳天南的過節,胡斐仍是不允。不給人面子恐怕是英雄好漢最難做到的事。胡斐所以如此,只不過為了鍾阿四一家四口,而他跟鍾阿四素不相識,沒一點交情。目的是寫這樣一個性格,不過沒能寫得有深度。

餘世存在《大民小國》中如是寫大刀王五:大刀王五,本名正誼,原籍河北滄州。滄州自古崇俠尚武,武林高手雲集。王五成名後,任俠之流皆奉為祭酒,於是有大刀王五之稱,大刀者,非以刀名,人以此尊之耳。這個俠客註定不但為自己而活,註定活得不同流俗。譚嗣同被捕後,他設謀多方搭救無果。譚死後,人無敢問者。王五伏屍大哭,滌其血斂之。後王五在八國聯軍進京的抵抗戰鬥中戰死。頭顱被掛在城門上無法入殮,霍元甲聽說後,隻身從天津趕來,夜裡將王五的頭取下埋葬。霍元甲跟王五「素不相識,沒一點交情」,卻甘冒奇險,行此俠義之事,說的正是胡斐「這樣的一個性格」。

胡一刀出身草莽,祖上為李自成四大侍衛胡苗範田之首飛天狐狸。崇禎末年,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內憂外患,終於在李自成的最後一擊之下徹底崩潰,吊死萬歲山,「國君死社稷」。李自成進了北京,不注意團結前朝舊人,也不注意整肅軍紀,反而大肆收斂財物,導致吳三桂投清反叛,「衝冠一怒為紅顏」。李自成在一片石戰敗,接著撤出北京,被困湖北九宮山,脫身無策,苗範田三人下山搬救兵,胡眼見形勢緊急,就找一貌似闖王身形者砍死,面目模糊之後下山領賞,闖王於是脫身,在雲南出家為僧。

胡潛伏在雲南吳三桂府中,暗裡保護闖王和陳圓圓,此事《鹿鼎記》有載。可是三家以為胡是漢奸,合夥將其殺死,胡後人為報父仇,也逼得三人自殺,自此三家冤冤相報,無休無止。到了胡一刀,已過百年,乃乾隆年間。胡一刀和苗範田三家約在一家旅館比武,結果被苗人鳳所殺。二人在戰鬥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胡夫人眼見丈夫戰死,也不想獨活,說胡一刀「命該如此,怪不得誰」,而苗人鳳「肝膽照人,義重如山」,把孩子託付給苗人鳳後,舉刀自刎。不想苗人鳳晚了一步,孩子被旅館夥計,也就是後來胡斐的老僕平阿四救走,撫養成人。

《雪山飛狐》全書,並非寫俠義文化,而是寫忠義文化,還有「殉」的文化。崇禎皇帝殉了國家,此謂殉道。飛天狐狸殉了闖王,此謂殉忠。苗範田三人殉了飛天狐狸,此謂殉義。胡夫人殉了胡一刀,此謂殉節。餘人不論,單就胡妻殉夫一事,「其志可嘉,其情可敬,而其事可哀」(高陽論譚嗣同),但是不可學,因為她不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而是「餘一人」。這餘的一人尚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胡妻卻把她交付給一個剛認識兩天的光棍,撒手西去。此非正道而行所應為。胡一刀在死前一天晚上還對她說:「妹子,刀劍一割,頸中一痛,甚麼都完事啦。死是很容易的,你活著可就難了。我死了之後,無知無覺,你卻要日日夜夜的傷心難過。唉,我心中真是捨不得你」。她還說「等他長大了,我叫他學你的樣」。可惜她不想等。

忍辱負重也是一種俠義之氣。春秋有《趙氏孤兒》故事:屠岸賈誅殺趙氏,趙朔老婆生下一小孩,藏匿,屠岸賈索之甚急。趙朔有門客二人,一曰公孫仵臼,一曰程嬰。公孫對程嬰說,撫養孩子長大跟隨趙家去死,那個難一點。程嬰說,死了容易,立孤難啊。公孫說,趙氏對你最好,所以你得做難事,我做比較容易的。程嬰忍辱負重,把孩子撫養成人,是為趙武。趙武終攻滅屠岸賈,延了趙家血食。程嬰殉義自殺,趙武服衰三年,世代為之立祠祭祀。金庸之胡斐,原型估計出此。不過把撫育之人換成客棧夥計。葛優範冰冰主演的《趙氏孤兒》,將程嬰換成一江湖遊醫,正所謂「仗義每多屠狗輩」,頗得其中精髓。

譚嗣同入京變法,臨行前夜與夫人惜別,二人琴瑟相和,互不忍棄。譚手書一首跟老婆告別詩贈與其妻:婆娑世界善賢劫,淨土生生此締緣。十五年來同學道,養親撫侄賴君賢。他再三跟老婆表白自己的為人處世之道:視榮華如夢幻,視死辱為常事,無喜無悲,聽其自然。有人以為這一詩一跋,有如遺囑,真成語讖。譚嗣同曾經跟楊仁山學過佛法,夫人李閏也對佛法不陌生,固有「十五年來同學道」之語。

李閏在譚嗣同就義後,取「忍死須臾待杜根」之意自號「臾生」,也即「餘生」之意。作悼亡詩一首:盱衡禹貢盡荊榛,國難家仇鬼哭新。飲恨長號哀賤妾,高歌短嘆譜忠臣。已無壯志酬明主,剩有臾生泣後塵。慘澹深閨悲夜永,燈前愁煞未亡人!譚夫人能「忍死」以活「須臾」而「泣後塵」,而不是步後塵,可見其偉大。

《雪山飛狐》通篇寫了一種「殉文化」,《飛狐外傳》則是想寫一種「俠文化」。都有一種主題先行的味道。就是為了內容強而設計情節,用魯迅先生話說,就是硬寫。魯迅說,寫不出來,不要硬寫。硬寫就不是那個味了。因為像胡斐這種為了一個陌生人如此執著糾纏的人,實屬少見,用金庸話說「難能可貴」。太史公在《遊俠列傳》給遊俠定義:言必信,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羞乏其德。胡斐就是照著這麼一個標準寫的。

高陽評價譚嗣同:中國舊時大家庭中,如譚嗣同所遭遇的少年極多,若能成長,性格往往偏激狹隘。只有極少極少的人,如譚嗣同,由於秉賦特厚,這些「孤孽苦」反而成為鞭策的力量,能激發其宏願偉力,一心一意思建大功德、大功業以普救世人。以性向差異,機緣不同,或為高僧,或為大英雄。胡斐就是這樣的大英雄。

《雪山飛狐》有好多立意與譚嗣同暗合,如譚嗣同有「清末四公子」之稱,與胡苗範田四家暗合。譚嗣同之於光緒,正如飛天狐狸之於李自成。譚嗣同之於大刀王五,正如胡一刀之於苗人鳳。譚夫人之於胡夫人,譚嗣同二僕人(史料不詳,巧合的是其一也姓胡)之於平阿四,胡斐之於霍元甲。高陽評價:清末四公子,譚嗣同的行誼仿佛戰國四公子一流。戰國四公子,任俠好名,濁世翩翩,不恥下交,當斷不斷,其尤此謂乎。

光緒甲午之役,對中國近代人的刺激,深刻無比。譚嗣同憂國憤時,真有椎心泣血之慨(餘世存《大民小國》)。金庸還在讀小學,一次上歷史課,老師講到鴉片戰爭,大清無數兵將英勇抗敵卻終因槍炮軍艦不及英國而慘遭殺害,突然情緒激動,掩面痛哭。他和同學們也跟著一起哭(傅國湧《金庸傳》)。由此可見,譚嗣同之事,金庸未必全無感觸,他寫胡一刀和胡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金庸的著作影響力驕人,有」凡有華人處皆讀金書(孔慶東語)」之美譽。但是許多讀者對金庸的作品都能略述一二,卻對金庸本人所知甚少。司馬遷寫《孔子世家》,道:「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想要知道金庸「為人」的讀者朋友,可以入手一本《金庸全傳》看看。本書講述了金庸的傳奇人生,「他的人生比小說更精彩。」點擊下方連結即可直接購買。

相關焦點

  • 大刀王五手提重刀砍洋鬼子 死後頭顱無人敢取 唯有霍元甲站了出來
    其中不得不說起號稱神州第一刀的「大刀王五」。大刀王五原名王正誼,在師門當中排行老五,而且能舞百斤青龍偃月刀,所以大家都叫他「大刀王五」。起初王五是替鏢局押鏢的鏢師,後來成名後自己開了一家鏢局——順源鏢局。由於王五為人仗義,而且價格合理,所以生意十分紅火,短時間內就聲名鵲起。
  • ...王五才是真正的清末第一大俠 津門大俠霍元甲冒死為他收頭顱
    但是王五並不是出身於武術世家,十二歲的時候,剛到燒餅鋪當學徒,其實已經錯過了武術開蒙的最佳年齡,但是滄州既然是武術之鄉,自然有很多武館和鏢局。十二歲的燒餅學徒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當個鏢師,走南闖北,在鏢車前面喊「威武」。
  • 譚嗣同被殺當日,看過行刑的老人:這哪是砍人,分明是鋸頭!
    事實上譚嗣同也有機會逃走,但是他卻毅然拒絕了逃跑,百姓無知需要鮮血來喚醒他們的良知,而譚嗣同留下的目的不是充英雄好漢,他只是想喚醒更多懵懂無知的人,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 大刀螳螂有兩把「大刀」就敢嘚瑟?被金環胡蜂落地刺殺
    原來是在捕食一隻螳螂,金環胡蜂發現這隻螳螂在地上行走,螳螂作為隱藏高手,難得那麼明顯被發現,金環胡蜂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獵食機會,只是這隻螳螂也不簡單,是大刀螳螂!    大刀螳螂個性非常兇猛好鬥,是一種肉食性昆蟲,在自然界很多昆蟲或害蟲都被它兩把「大刀」獵殺,大刀螳螂是昆蟲界的頂級獵食者,只是這一次,遇到胡蜂,大刀螳螂失去了所有優勢!
  • 「黑毛藻剋星」-飛狐類工具魚
    黑線飛狐可以說是食藻的冠軍,尤其是絲藻和其他魚都不吃的黑毛藻,都在它啃食的範圍內。黑線飛狐在水族缸中難以繁殖,因此市面上買到的魚大多數都是國外捕撈的,市場價約5-8元(2-4cm)。  因為小猴飛狐的底棲習性和藻食性,常被用來清除水族箱內的藻類,與黑線飛狐類似,隨著體型增大會越來越懶惰,喜歡挑藻類配方的飼料吃。
  • 水族百科(黑線飛狐篇)
    黑線飛狐的最大長度可以達到15釐米,壽命可以超過10年。 屬:魚屬  分布區域:東南亞,包括泰國和馬來半島 黑線飛狐外形特點由於黑線飛狐的生長緩慢,所以建議水族箱最好有水草造景,以模仿原生態環境,提升魚兒活動環境質量。因為黑線飛狐是很出名的跳缸專家,所以水族缸加蓋是很重要的。如果水族缸是訂製的,玻璃上蓋意外破裂無法更換,也可以訴諸大量的浮水植物,這個方法對於預防黑線飛狐跳缸相當的有效。
  • 連載版書劍、飛狐系列獨有的七個設定
    在之前的文章中,給大家陸陸續續介紹了連載版天龍八部、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碧血劍和鹿鼎記獨有的設定,作為金庸小說中故事發生年代最晚且互相之間有關聯的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獨有設定,今天就一併介紹了。
  • 老張深山偶遇「叢林殺手」原來它叫「白面飛狐」( 有視頻 ),夏先生路邊撿只「鷹」原來它叫「鵟(kuáng)」......
    棲息於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從海拔400米的山腳闊葉林到2000米左右的混交林和針葉林地帶均有分布,以各種鼠類為食,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鳥和大型昆蟲等。 飛狐被關在籠子裡,哀鳴、躁動、恐懼的眼神讓人憐憫。
  • 小猴飛狐:黑毛藻剋星,還是草缸小霸王?
    小猴飛狐,學名網紋穗唇䰾,拉丁學名「Crossocheilus reticulatus」,是鯉科、野鯪亞科、穗唇䰾屬的一種觀賞魚。因為它的底棲習性和藻食性,常被用來清除水族箱內的藻類。小猴飛狐原產於泰國湄公河流域及湄南盆地,細長的身體上有著與黑線飛狐類似的網狀紋路,在尾柄上有一塊明顯的大黑斑,野生小猴飛狐體長最多能達到18公分,草缸中放養的個體也能長到10公分左右,喜歡生活在流速稍快、充滿礫石的溪流河床上
  • 工具魚:小猴飛狐資料簡介
    學名: Crossocheilus reticulatus其他中文名:網紋穗唇䰾, 網紋纓魚 自然分布:泰國和瀾滄江 最大體長:15 cm溫度類型: 熱帶魚 食性: 雜食 攻擊性:會同種攻擊小猴飛狐,學名網紋穗唇䰾,是鯉科,野鯪亞科,穗唇䰾屬的一種觀賞魚。因為它的底棲習性和藻食性,常被用來清除水族箱內的藻類。
  • 實拍譚嗣同墓地:寒酸簡陋雜草叢生,當年斬首時被砍了30多刀而死
    (這是一組反映譚嗣同墓地情況的照片)【譚嗣同塑像】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皇帝於瀛臺,隨即抓捕維新人士,康有為、梁啓超很快逃離北京城,本可逃走的譚嗣同選擇留了下來。9月18日,譚嗣同等6人在北京菜市口被斬首。
  • 娛樂PS系列:求大神給妹子P把大刀,越長越好!
    娛樂PS系列:求大神給妹子P把刀,越長越好!兩個好閨蜜一起出去玩,本來遊玩就是一件歡快的事情,但是兩位妹子覺得初冬時節出去遊玩,景區裡沒啥好看的風景,也沒有啥可以值得留念的照片,求大神把她倆這背景惡搞一下,最好P把大刀,越長越好大神:這大刀夠不夠長,霸氣不霸氣!
  • 譚嗣同認為,「名」「實」本不相關,是人自己給它們建立的關係?
    鑑於願心與機心的不同作用,譚嗣同教導人應該發「願心」去「機心」,那麼怎樣發「願心」去「機心」呢?譚嗣同給出的辦法是:「然則如之何?曰盍於一人試之。見一用機之人,先去乎自己機心,重發一慈悲之念,自能不覺人之有機。人之機為我忘,亦必能自忘;無召之者,自不來也。
  • 你離除掉黑毛藻,只差一條小猴飛狐
    小猴飛狐是除藻神器,不僅僅對一般的綠藻有奇特功效,面對黑毛藻也跟猛虎下山一樣霸氣。我在很多地方看到大家推薦小猴飛狐,大有買了它,再也不用怕黑毛藻的架勢。這傢伙真有那麼神奇嗎?他的親戚是黑線飛狐跟金線飛狐。這一大家子都是除藻高手,只是術業有專攻,小猴飛狐專攻的是讓人頭疼的黑毛藻。黑毛藻是魚缸諸多藻類裡難以根除一種。它的生物性比綠藻、絲藻更高級,所以有一定的抗藥性,生命力也更頑強。目前好像沒有直接根除黑毛藻的好方法,有些人甚至買52,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
  • 飛狐現身酉陽縣 頭白尾長還會「飛」
    視界網消息,金庸武俠小說《雪山飛狐》裡有種會飛的鼠類動物叫飛狐。3月30日下午,記者就跟隨劉愛明一起,在酉陽縣毛壩鄉秀水村的深山裡,捕捉到了飛狐在的視頻畫面。據了解, 飛狐又名紅白鼯鼠、松貓兒,是屬於臨危松鼠亞科鼯鼠族的一種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目錄,常在樹上、洞穴起居,飛狐四肢間有皮相連,行動敏捷,善於攀爬和滑翔,可在林間樹梢滑翔飛行。
  • 萬魚計劃|黑線飛狐,真正的魚缸除藻高手,不服試試?
    萬魚計劃|黑線飛狐,真正的魚缸除藻高手,不服試試?知道黑線飛狐的時候,是正在找一條能夠食藻的魚,無意中發現了它。可能現在很多人已經聽說過這黑線飛狐了,十幾年前,我們那個時候,真不好見到這種魚,我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廣州發現的它。此魚通體呈現淺褐色,體型修長,嘴巴朝下,應該是便於吸食水藻吧。
  • 世界上最大的蝙蝠——金冠飛狐!吸血鬼的原型嗎?
    巨型金冠飛狐是地球上最大的蝙蝠。真人大小的蝙蝠在天空中漫遊的概念確實是噩夢般的。對我們來說幸運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靠無花果和其他水果的純素食飲食而生存。儘管如此,巨型金冠飛狐的大小確實值得一看-這些巨型蝙蝠的影像真令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