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百年前譚嗣同的遺言如今讀起來依舊令人血脈噴張,然而譚嗣同的結局又令人感到無比遺憾。(這是一組反映譚嗣同墓地情況的照片)
【譚嗣同塑像】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皇帝於瀛臺,隨即抓捕維新人士,康有為、梁啓超很快逃離北京城,本可逃走的譚嗣同選擇留了下來。9月18日,譚嗣同等6人在北京菜市口被斬首。
【譚嗣同墓地簡介】為了懲罰戊戌六君子,慈禧太后命令劊子手用鈍刀斬首六人,譚嗣同被砍了30多刀而死,換句話說譚嗣同的頭是被劊子手「鋸」下來的。譚嗣同師父胡七(胡致廷)在《譚嗣同就義目擊記》中描述道,「那天用的刀叫什麼『大將軍』,一刀飛去,鮮血汩汩然冒出,腦袋還裝在頸脖上哩。這不叫砍頭,叫鋸頭,鋸頭比砍頭的痛苦要添上幾百倍。」
【譚嗣同墓地全貌】譚嗣同的墓地位於湖南瀏陽縣城南牛石鄉小水村石山下,他的墓地非常寒酸,四周雜草叢生。譚嗣同被捕入獄後,他的父親譚繼洵時任湖北巡撫,可是他見死不救。事實上,守舊迂腐的譚繼洵曾跟譚嗣同因變法問題爭得面紅耳赤,兩人關係十分緊張。
【祭臺和墳冢】譚嗣同墳冢呈半圓形,小圓扁卵石鋪蓋冢頂,三面立石柱,青石板圓圍。譚嗣同的墓地實在太寒酸了,即便如此還是遭到了盜掘。據報導,2008年譚嗣同墓地遭到一夥身份不明盜墓賊盜掘,墳冢一側被挖出了一個大盜洞,「黑色棺材破壞嚴重,裡面的屍骨被到處亂丟,少數陪葬品被文物人員收走,而大部分陪葬物已被盜不知去向。」
【譚嗣同墓碑】譚嗣同墓地前有石虎、石馬和華表各一對。其中華表上刻著兩句話,「亙古不磨,片石蒼茫立天地;一巒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濤。」有人說,這兩句話就是譚嗣同視死如歸精神的寫照。
【石馬】「戊戌六君子」被殺後,上海租界英文報紙《字林西報》給予六君子很高的評價:「(慈禧太后)所殺害的六個青年改革家,他們個個都具有捨身成仁的意志。我們常常對中國表示灰心和絕望,但是任何一個國家能產生像這樣一些烈士,是沒有理由對它絕望的。」
【石虎】儘管沒有出手救兒子,譚繼洵還是給譚嗣同寫了一副輓聯,「謠風遍萬國九洲,無非是罵;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儘管譚繼洵想保住官位,最終他還是受到兒子的牽連,加上山東道監察御史楊深秀彈劾,「即湖北巡撫譚繼洵守舊迂拘,雖人尚無他,要非能奉行新政者。此等即不逢裁缺,亦當分別罷斥,或優之聽其告休」,結果譚繼洵被革職。
【兩側華表】如今人們提到譚嗣同,總會發出由衷地尊敬之情。有人評價譚嗣同時說道:「一百年前,這個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奔走呼號的英雄,以青春的揮灑,倔強地挺起民族的脊梁。死何所懼?就在刀鋒接近頭顱的那一剎那,他已將生命置換成永恆。一種精神執著地閃爍在歷史的天空,燦若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