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海洋生物系列【107】:沉睡的格陵蘭睡鯊

2021-01-19 海豚酷學社

「格陵蘭睡鯊」,據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這種鯊魚是地球上已知的、最長壽的脊椎動物,它們的壽命通常可以達到400年!


「格陵蘭睡鯊」(學名:Somniosus microcephalus):最大可達 7米,體長可以跟大白鯊媲美。以其緩慢動作著稱,居住地比任何鯊魚位於更北之地。它們是太平洋睡鯊的近親。



格陵蘭睡鯊體重700-1000千克,體長400-640釐米。最大可達 7米,重1020千克。是北極地區最大的魚類,也是除鯨鯊、姥鯊、大白鯊之外的世界第四大鯊類,可以在水下600米深處生活。名副其實的北冰洋食物鏈頂端王者。



格陵蘭和冰島周圍的北大西洋海域。在北極及北大西洋海域 1200米 深的地方可以看見這種鯊魚蹤跡,然而往南至阿根廷與南極也都發現過這種鯊魚。


格陵蘭睡鯊屬深海鯊魚,在寒冷水域中遊動。主要生活在大陸架。佔據了潮間帶地區,在冬季的幾個月裡除了一些河口和淺海灣地區都有分布,在溫暖的月份會從180到550米的深度垂直移動,已經觀察到最深低達1200米,喬治亞海岸在觀察到深達2200米。格陵蘭睡鯊魚是從0到1200米處水域,攝氏1-12℃活動的鯊魚。



瞧瞧呆頭呆腦的,活生生的不就是一醜醜的石雕樣嘛~呵呵,據長沙海底世界介紹說,如果你看到它時,也被他們溫順的外貌所迷惑,那就不妙了。因為,人家最喜歡吃肉了。


格陵蘭鯊表面是看上去蠢萌蠢萌的,然而它確實是一頭「披著羊皮的鯊」。格陵蘭鯊其貌不揚,而肉也身含劇毒,體內一種名為三甲胺氧化物的神經毒素,讓愛食鯊的人望而卻步。但是,它自身卻是一個大大的吃貨。


這種鯊魚同大白鯊一樣兇猛。以海鳥、魷魚、甲殼類、軟體動物、以及各種腐肉及內臟為主要食物,格陵蘭鯊也被稱為「海洋中的鱷魚」,因為它們也吃海洋哺乳類。印紐特人過去抓捕格陵蘭睡鯊,是為了取其剃鬚刀般鋒利的牙齒做成刀子,將魚肝油製成油燈。


它們以行動緩慢著稱,愛吃各種魚類為食,包括比自己更小的鯊,雖然遊速最慢,卻是頂尖的捕食高手,如魚和海豹等。人們甚至在部分格陵蘭睡鯊的腹中找到馴鹿、馬和北極熊屍骸的一部分。



它們跟大部分的鯊魚一樣,有很典型的鰭。它們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徵,就是其吻前突出的骨;而第二個特徵是,它們的牙齒很小,鼻孔很大。


因為懶惰的格陵蘭鯊更喜歡坐享其成,它往往尾隨捕鯨船,撿食人們扔到海中的零星鯨肉和鯨油。儘管愛斯基摩人傳言格陵蘭鯊敢於攻擊他們的小舟,但至今卻並沒有一例可靠的鯊魚傷人紀錄。它是如何捕食的,至今也是個迷。



那麼,為啥它們能捕食到一些身手敏捷的動物,比如遊泳高手海豹君?關於這個問題,至今在科學界仍然是個未解之謎。較早的一項研究中,斯克馬爾猜測,「格陵蘭鯊是使用偽裝術和緩慢的移動速度來伏擊海豹」。


也有東京國家極地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家研究報告中指出,世界上遊得最慢的格陵蘭鯊有可能是趁海豹熟睡的時候對其進行伏擊捕殺的。但是科學家們仍在探討,格陵蘭鯊到底是如何捕殺比它移動速度快兩倍的海豹的。



由於格陵蘭鯊的棲息地緯度較高人跡罕至且通常只在深海活動,所以見過它們的人並不多,漁業也鮮有捕獲,即使是專業的潛水員也很容易跟丟目標,因為它們的體色和海底環境融為一體不易分辨。


因此,迄今為止格陵蘭鯊還是一種十分神秘的海洋生物,總數量難以測定,無法判斷其是否瀕危,但全球氣候變暖以及海底拖網對海底環境的破壞無疑正威脅到這一物種的生存前景。



格陵蘭睡鯊更會同類相食,它們之所以不怕彼此肉中的毒,是因為它們對這種鯊魚毒有抗禦能力。這種動物的生長速度非常慢,大約每年只長1釐米。


格陵蘭睡鯊歷史上是挪威、冰島、格陵蘭島等水域鯊魚肝漁業的漁獵目標。這種鯊魚本身帶有毒性,肉中含有一種名為三甲胺氧化物的神經毒素,而鮮肝能吃而無危害。把格陵蘭睡鯊的毒肉割成條條,掛在戶外直至乾燥後,才能安全可食,據說未充分乾燥的肉比鮮肉更毒。



人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但格陵蘭睡鯊卻是一種比較不喜歡運動的生物。除了在獵食的時候會比較迅猛之外,大多數時候這種鯊魚都在緩慢地遊動,很有太極大師的風韻,這也是為什麼它們被稱為「睡鯊」的原因之一。


格陵蘭鯊又稱小頭睡鯊,廣泛分布於格陵蘭島與冰島周圍的北大西洋海域,其在成年時所達到的身長為4至5米。但它們的生長速度極其緩慢,有時1年只長約1釐米,這提示格陵蘭鯊可能有著格外長的壽命。



2016年8月,據刊登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地球上已知最長壽的脊椎動物正是這種鯊魚,它們的壽命可能達到400歲。


此外,雌性的格陵蘭睡鯊據稱,要到身長約4米時才能性成熟,換算成年齡也就是至少要到156歲才成年。哈哈,想找個對象都那麼難,此時光棍你,是不是也在為它們的單身問題呢?想像一下,要等一個世紀才能有伴侶,這就是格陵蘭睡鯊的生活。

 



(部分內容及圖片選自網絡)



奇異海洋生物系列【100】:聊聊「螃蟹」

相關焦點

  • 格陵蘭睡鯊是不是整天都在睡?
    格陵蘭睡鯊(Somniosus microcephalus)又叫小頭睡鯊或格陵蘭鯊,屬角鯊目睡鯊科睡鯊屬,是三種巨型睡鯊之一(睡鯊三巨頭:格陵蘭睡鯊
  • 所謂共生——格陵蘭睡鯊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朋友是格陵蘭睡鯊,也是地球上已知的,最長壽的脊椎動物,屬於深海鯊魚,在寒冷的水域活動,在溫暖的月份會垂直進行深度移動,最深可以達到2200米。在男神傑瑞米叔的河中巨怪裡似乎在加拿大的鹹水深湖裡也有他們的蹤跡,說明他們並不只是單單棲息於海域。
  • 長壽的秘密——格陵蘭睡鯊
    直到後來研究人員一共對28頭雌性格陵蘭睡鯊的眼部晶狀體使用了放射性碳測年技術,這些鯊魚是在2010年至2013年間捕獲的,其中最大的一頭鯊魚身長502釐米。分析顯示,這頭最大的鯊魚壽命估計為392歲,誤差為120歲。這就是說,這條鯊魚年齡至少是272歲,最大可能達到512歲。因此,格陵蘭睡鯊被認為是地球上已知的、最長壽的脊椎動物。
  • 【分享】鯊魚系列之最長壽格陵蘭鯊篇
    聲明:以下圖文資料由潛水世界編輯整理,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尚不能確定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糾正或授權註明。格陵蘭鯊魚是地球上已知最長壽的脊椎動物。壽命可達400歲!其長壽主因是,這種動物的生長速度非常慢,大約每年只長1公分,在150歲時性發育才達成熟階段。依放射性碳定年技術測得資料推算,格陵蘭鯊魚的平均年齡大約為272歲,最長壽命肯定超過400歲。
  • 格陵蘭睡鯊 || 獨自遊向藍色深淵的百歲小孩
    出於對格陵蘭睡鯊的好奇,我查閱了很多資料。才發現,這種寄生蟲並不會危及它的生命,睡鯊在深海中很多時候不藉助視力也可以正常生活,它在黑暗中可以感受光線,憑藉其他感覺,格陵蘭睡鯊照樣可以成為兇猛的捕食高手,被稱為「海洋中的鱷魚」。有人推測這種發光的寄生蟲可以作為格陵蘭睡鯊的獵物的誘餌,有利於它捕食一些行動比它迅速的動物。
  • 一隻年齡近400歲的格陵蘭睡鯊又在國外走紅,為全球最神秘生物...
    然而有一種鯊魚的壽命,卻比目前人類已知的所有龜鱉目生物的壽命都要長,這種鯊魚的名字就是——格陵蘭睡鯊。最近,一張據稱是392歲的格陵蘭睡鯊的照片再次在社交媒體上走紅,在臉書和推特上獲得了數千次分享。不過有人指出這張照片可能是假的,早在2018年就出現過。最近貼在網上的這張圖不知道是不是合成圖。
  • 活了400多年的睡鯊,終究沒有躲過「殺戮」的屠刀!
    格陵蘭睡鯊,主要分布於格陵蘭島和冰島周圍的大西洋海域,在加拿大、丹麥、德國、挪威和格陵蘭等地區,均有它的身影。曾經有人做過實驗,一隻格陵蘭睡鯊,從出生到成年,需要長到4~5米,但所花費的時間大約要150~160年之間。隨後,生物學家們,根據格陵蘭睡鯊的生理特徵,測量出一隻睡鯊,大約每年只能長1釐米,緩慢的新陳代謝是有助於它活的更久。
  • 活了400多年的睡鯊,終究沒有躲過「殺戮」的屠刀!
    格陵蘭睡鯊,主要分布於格陵蘭島和冰島周圍的大西洋海域,在加拿大、丹麥、德國、挪威和格陵蘭等地區,均有它的身影。曾經有人做過實驗,一隻格陵蘭睡鯊,從出生到成年,需要長到4~5米,但所花費的時間大約要150~160年之間。隨後,生物學家們,根據格陵蘭睡鯊的生理特徵,測量出一隻睡鯊,大約每年只能長1釐米,緩慢的新陳代謝是有助於它活的更久。
  • 活了400多年的睡鯊,從明朝活到現在,是真的嗎?
    睡鯊的學名叫格林蘭睡鯊,又叫大西洋睡鯊和小頭睡鯊等,最大可長到7米左右,可以和大白鯊媲美,但遊動的速度卻遠不及大白鯊。格陵蘭睡鯊,主要分布於格陵蘭島和冰島周圍的大西洋海域,在加拿大、丹麥、德國、挪威和格陵蘭等地區,均有它的身影。睡鯊是屬於深海鯊魚,喜歡棲居在冰冷的海水水下1200米深的區域,最深達到了2200米的深度,通常不會出現在淺水區域,或者是海面上。
  • 【rlyl物種說】今日--小頭睡鯊(Greenland shark)
    小頭睡鯊,又名格陵蘭鯊、大西洋睡鯊、灰鯊,是一種大型的鯊魚,生活在格陵蘭和冰島周圍的北大西洋海域。小頭睡鯊的居住地比任何鯊魚位於更北之地。它們是太平洋睡鯊的近親。小頭睡鯊的身長很震撼,體長最大7.3米,可以跟大白鯊媲美,甚至可能比大白鯊更大。為卵胎生的,小頭睡鯊壽命有可能多於200年。
  • 400歲睡鯊走紅,出生於明朝,長壽原因是肉質有毒,不受歡迎?
    它就是格陵蘭鯊!格陵蘭鯊也稱為格陵蘭睡鯊,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鯊魚之一,擁有醜陋的外表,生活在北極及北大西洋從淺水灘到1300米深的地方,行動緩慢,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之一。格陵蘭鯊又叫小頭睡鯊,屬角鯊目睡鯊科睡鯊屬,是三種巨型睡鯊之一。它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高緯度的寒冷水域,從淺水灘到1300米深的地方都能生存。
  • 揭尼斯湖水怪之謎 或是格陵蘭鯊魚作怪
    「格陵蘭鯊魚」目前是最新的關於尼斯湖與伊利亞姆納湖水怪的解釋尼斯湖位於蘇格蘭高原北部的大峽谷中,而伊利亞姆納湖則是阿拉斯加州最大湖泊,賴特通過對兩個湖的研究,認為湖怪可能是一種「睡鯊」,也稱為格陵蘭鯊魚,該生物外表醜陋、動作遲緩。
  • 400歲的格陵蘭鯊魚走紅網絡,只有北極蛤壽命能超過它!
    導讀:格陵蘭睡鯊最大可達7米,體長可以跟大白鯊媲美。研究人員使用放射性碳測年法確定了它的年齡,大約400歲。
  • 細說被誤會的小頭睡鯊
    小偉馬上就給你介紹一下,北極最長壽的脊椎動物小頭睡鯊。小頭睡鯊又叫格陵蘭鯊,北大西洋和北冰洋冰冷的深海中,就是它們生活的地方。在北極,北冰洋裡的海水非常的冷,碰上一下簡直是透骨的涼。體型龐大的小頭睡鯊可以長到五六米長,接近兩層樓高。你覺得這個大塊頭到底長什麼樣子呢?讓我們猜一猜吧,也許你會想,既然是鯊魚,那一定是圓圓的胖胖,身上長的大魚鰭、大牙齒和大眼睛。
  • 奇蹟---海底活火山驚見罕見深海睡鯊
    國外探險家和其團隊在研究海底火山時,竟然意外拍到超罕見的海洋生物,除了對這麼巨大的生物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生存感到意外之外,也因為這是歷史上第3次拍到它的蹤跡,讓所有人都非常興奮。他也進一步指出,卡瓦奇在平靜時,環境就很惡劣,水很熱又是酸性的,所以睡鯊這種大型動物能生活在其中,違背了他們所認知的一切。
  • 400歲的格陵蘭鯊魚火了:出生於明朝末年
    今日,一條「400歲的格陵蘭鯊魚」火了。有博主曬圖稱:「這是一隻400歲的格陵蘭鯊魚,最近在北冰洋被發現,它從1627年起就一直在海上流浪。 ​​​​」隨後,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按照上述年份,這條鯊魚出生於中國明朝,比美國歷史都長一個半世紀。
  • 400歲的格陵蘭鯊魚火了:出生於中國明朝
    今日,一條「400歲的格陵蘭鯊魚」火了。有博主曬圖稱:「這是一隻400歲的格陵蘭鯊魚,最近在北冰洋被發現,它從1627年起就一直在海上流浪。 ????」隨後,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按照上述年份,這條鯊魚出生於中國明朝,比美國歷史都長一個半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