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
這裡是「海底精靈圖鑑」
我是你們的科普小天使——小智
這期我為您介紹的對象是
你看!這個鯊魚,渾身布滿了歲月的痕跡,身體的紋路像粗糙的水泥地,眼睛也渾濁不清,簡直有點像垂暮之年的和藹老人,有燈盡油枯的姿態。同樣是鯊魚,大白鯊可比他看起來兇狠,英俊不少。
不過說他是「老人」似乎也毫不為過,你猜?這麼大體態的鯊魚有多少歲了?
哈哈哈,就算是科學家也給不了你準確的答案呢!它們的真實年齡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個謎。
因為這類鯊魚的骨架由軟骨組織組成,其中缺少硬骨脊椎動物的鈣化生長環。同時,計算魚類年齡時所用的計算耳中石灰小體數量的方法也不適用於鯊魚。
直到後來研究人員一共對28頭雌性格陵蘭睡鯊的眼部晶狀體使用了放射性碳測年技術,這些鯊魚是在2010年至2013年間捕獲的,其中最大的一頭鯊魚身長502釐米。分析顯示,這頭最大的鯊魚壽命估計為392歲,誤差為120歲。這就是說,這條鯊魚年齡至少是272歲,最大可能達到512歲。
因此,格陵蘭睡鯊被認為是地球上已知的、最長壽的脊椎動物。
同時大家紛紛對格陵蘭睡鯊如此長壽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猜想,要知道格陵蘭睡鯊本來不叫這個名字的,但因為它們真的太懶了, 不僅遊動速度很慢,甚至有時候給人感覺是以一種似睡非睡的狀態龜速前進,所以得以此名。
美國維吉尼亞海洋科學研究所鯊魚專家Jack Musick指出,他對格陵蘭睡鯊的長壽並不感到意外,「400歲是很長,但還是可信的,因為這種鯊魚生活在這麼冷的水中,代謝極其緩慢,而且又能長到這麼大的體形」。
想必看到這兒你一定會提出疑問:這個大傢伙,想必要吃很多東西才能長到如此之大,可它又行動遲緩,難道閉著眼睛睡覺,張著大口,等獵物送上門來嗎?
你的疑惑可是十分有道理,我告訴你喔,它不僅行動遲緩,而且它們中還有一些眼瞎呢?你或許會擔憂,這不是對它們的生存難上加難了嗎?
哦放心放心,雖然遊速最慢,它們卻是頂尖的捕食高手。食物儘是一些身手敏捷的動物,如魚和海豹等。人們甚至在部分格陵蘭睡鯊的腹中找到馴鹿、馬和北極熊屍骸的一部分。
據猜測,就連造成它們眼瞎的Ommatokoita elongata,這種橈足動物可造成生物發光,故若其在格陵蘭睡鯊的眼中,並非全無好處,至少可以成為格陵蘭睡鯊的獵物的誘餌。這也就是為什麼行動比緩慢的格陵蘭睡鯊迅速的獵物(如章魚等)能被其吃掉的原因了。
或許你又會想:它們可以活這麼久,又是捕食小能手,那在它們的漫長生命中豈不是可以一直繁殖,數量也會蹭蹭蹭的上升嗎?
雖說海洋中它算的上是一霸,不過當上天給了它開了一扇門,也必定會關上一扇窗。
雌性的格陵蘭睡鯊據稱要到身長約4米時才能性成熟,換算成年齡也就是至少要到156歲才成年。上世紀30年代,一位漁業生物學家在格陵蘭島水域標記了400頭鯊魚,結果發現這種動物每年只長1釐米。
光是長到性成熟便是一段漫長的旅途,現今,該物種會因為漁民們用拖網捕撈格陵蘭鯊魚大的比目魚和其他的魚蝦的漁業工作而遭兼捕,也有設置魚的陷阱和刺網而捕撈。
因為人類的活動,這種長壽的海洋珍奇動物可能很難活過幾百個春秋。該物種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此外,由於這種十分神秘的鯊魚通常生活在北極和北大西洋海域1200米的深海。正因為人類很難觸及這樣的深度,所以迄今還沒有人觀察到它們的繁殖過程。
海洋仍舊浩大神秘,仍有許多謎底等待我們探索,不要為了金山銀山而忽略了綠水青山,我們人類終究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抵制濫捕濫殺!
各位新老FANS注意啦!!!自即日起本公眾號隆重推出「魚類科普 ver.抗疫版」科普卡牌,全套共10張。凡在手機公眾號主頁回復「關注自然 抗擊疫情」,並留下快遞收貨地址和聯繫方式的FANS,即有機會獲得全套10張卡牌!您只需支付「到付快遞費」,數量有限,UP主今後還將陸續推出新的紀念卡牌及其他線下禮品回饋廣大FUNS.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