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睡鯊 || 獨自遊向藍色深淵的百歲小孩

2021-01-19 啊日記森林餵

你好哇



lost at sea




【雖然我幾乎沒有親眼見過海洋動物,但它們總讓我魂牽夢縈。於是!!我決定做一個專欄,去深入了解這些迷人的生物,不過也有可能會咕掉hhh,畢竟我這麼懶,反正看的人也不多,我就發自內心地,做著先哈哈哈哈】


【背景音樂是 房東的貓 的一首歌】

【總讓我覺得歌詞主角就是格陵蘭睡鯊】



本期主角


來自格陵蘭島海域的深海居民


 格 陵 蘭 睡 鯊

< Greenland Shark >



最初被格陵蘭睡鯊吸引,純粹是聖母情結作祟。


幽暗的深海中一個白色星點緩緩靠近,一種古老的生物從眼裡發出的光,讓人誤以為它的眼是清澈的。但這是由於一種名為Ommatokoita elongata的寄生性橈足生物的發光效應。


許多格陵蘭睡鯊的角膜上都寄生著這種蟲,且一生可能遭受多次感染,在深不見底的海裡,一點點失去視力直至完全失明,在黑暗中度過幾個世紀的生命。



這讓我覺得十分心疼,自從看到格陵蘭睡鯊眼球上懸掛著如同女孩耳鏈般的寄生蟲之後,我時常忍不住想像自己的眼珠被白色長蛆狀寄生蟲蠶食的情形,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強迫症使我很想把它扯下來。


天生的共情能力使我十分厭惡這種寄生蟲。


出於對格陵蘭睡鯊的好奇,我查閱了很多資料。


才發現,這種寄生蟲並不會危及它的生命,睡鯊在深海中很多時候不藉助視力也可以正常生活,它在黑暗中可以感受光線,憑藉其他感覺,格陵蘭睡鯊照樣可以成為兇猛的捕食高手,被稱為「海洋中的鱷魚」。有人推測這種發光的寄生蟲可以作為格陵蘭睡鯊的獵物的誘餌,有利於它捕食一些行動比它迅速的動物。

 

在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寄生蟲也算是它獨自生活在黑暗深淵中的小寵物吧。


科學家曾經從死亡的格陵蘭睡鯊的眼球中獲得晶體內核,採取放射性碳定年法(即碳14測年法)估測出它們的年齡,發現它們的壽命可達400歲甚至更長,平均年齡可能是390歲,是目前發現的壽命最長的脊椎動物。


它們以每年約1cm 的速度緩慢地生長著,在冰冷的海水中孤獨地遊著,它如此迷戀寒冷以至於每次季節更替,都會遊到最寒冷的角落,直到150歲左右性成熟後,才會去尋找伴侶。

 


成年睡鯊的體長最長可達7米,最重超過1000kg,是繼鯨鯊,姥鯊,大白鯊之後的第四大鯊魚。分布在格陵蘭島海域、北極以及北大西洋海域0~2000米深處,在冰冷的海水中,行動遲緩,甚至人類走路都比它快,但這種速度或許可以減少能量的消耗,降低代謝速率。

 

整體顏色從棕色到黑色,下體略淺為灰色,皮膚上往往遍布著暗線或白點。牙齒非常鋒利,呈細齒狀排列,因紐特人過去用它鋒利的牙齒製作刀子。


格陵蘭睡鯊被認為是主要食腐的生物,它們幾乎什麼都吃,能找到什麼吃掉什麼,也不用擔心食物缺乏,胃口應該也不大,終極佛系。


世紀更迭變化,而它的時間仿佛靜止,緩慢,悠長,悄無聲息,在深邃的海水裡浮沉。


千瘡百孔的皮膚,或許是百年的時間在它身上留下的斑駁的痕跡,與穿過海面的幾束光交相輝映,在光影的變化中獨自消失在深海。

 


這種來自海洋深處的巨大精靈,哪怕終有一天要死亡,它的屍體仿佛也在警告其他生物不容侵犯。偶爾有被衝到岸邊的格陵蘭睡鯊的屍體,有些不諳世事的海鳥爭奪腐肉,之後無力飛行乃至死亡。


格陵蘭睡鯊肉有毒,它們的肌肉中含有三甲胺氧化物(TMAO),這種化學物質在它們的肌肉組織中有助於穩定它們的酶和結構蛋白,抵禦寒冷和高壓。


TMAO經厭氧菌分解後釋放有毒的三甲胺,可引起人們類似嚴重醉酒的症狀,以及不同程度的腸胃及神經疾患。漁夫並不喜歡這種動物,不僅有毒而且屍體散發強烈的令人窒息的腥臭味。

 

格陵蘭鯊魚歷史上是挪威、冰島、格陵蘭島等水域鯊魚肝漁業的漁獵目標。而它的繁殖周期如此長,種群遭到破壞後的恢復難度可想而知。


幸運的是,相關國家已經禁止了對格陵蘭睡鯊的商業捕撈,但它們還是會經常被困於漁網和捕魚陷阱。


 

目前,格陵蘭睡鯊在2006年已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危。


<近危:保護現狀比較低,但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有瀕危或滅絕等危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需常對此範圍內的物種級別進行重新評估,以確保其危險狀況>

 

 

"我並不認為小頭睡鯊已經到了面臨生存威脅的程度,但是它們肯定對人類的開發相當敏感。北冰洋環境在經歷巨大的變化,我們應該要對它們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保護它們。」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朱利爾斯·尼爾森如是說道。

 

正如有人評價,對於在深海中縱橫了數百載光陰的小頭睡鯊來說,在工業發達的時代死於橫禍絕不應該是它們應有的宿命。


<小頭睡鯊是格陵蘭睡鯊的別稱>



透過紀錄片《Shark》,它的眼睛,它緩慢搖動著的尾鰭,它孤獨的面孔,無不使我著迷,在一片無邊無際無聲無息的深藍中,一直遊著,直到消失在海裡。


我總覺得,它在遊向未來,在遊向幾百年後,且能一直遊下去,不被打擾,不被傷害。


作為一個普通人,或許終其一生都不會見到格陵蘭睡鯊,但最好還是不要見到,它只屬於廣闊的深海,只有在那裡,才配得上它生命的長度。




不過,還有一個地方,就是我的夢裡。


格陵蘭睡鯊,你要不要遊進我今晚的夢裡呢。







介紹完我最喜歡的一種鯊魚

咱們下一期見啦



相關焦點

  • 所謂共生——格陵蘭睡鯊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朋友是格陵蘭睡鯊,也是地球上已知的,最長壽的脊椎動物,屬於深海鯊魚,在寒冷的水域活動,在溫暖的月份會垂直進行深度移動,最深可以達到2200米。在男神傑瑞米叔的河中巨怪裡似乎在加拿大的鹹水深湖裡也有他們的蹤跡,說明他們並不只是單單棲息於海域。
  • 格陵蘭睡鯊是不是整天都在睡?
    格陵蘭睡鯊(Somniosus microcephalus)又叫小頭睡鯊或格陵蘭鯊,屬角鯊目睡鯊科睡鯊屬,是三種巨型睡鯊之一(睡鯊三巨頭:格陵蘭睡鯊
  • 長壽的秘密——格陵蘭睡鯊
    直到後來研究人員一共對28頭雌性格陵蘭睡鯊的眼部晶狀體使用了放射性碳測年技術,這些鯊魚是在2010年至2013年間捕獲的,其中最大的一頭鯊魚身長502釐米。分析顯示,這頭最大的鯊魚壽命估計為392歲,誤差為120歲。這就是說,這條鯊魚年齡至少是272歲,最大可能達到512歲。因此,格陵蘭睡鯊被認為是地球上已知的、最長壽的脊椎動物。
  • 奇異海洋生物系列【107】:沉睡的格陵蘭睡鯊
    「格陵蘭睡鯊」(學名:Somniosus microcephalus):最大可達 7米,體長可以跟大白鯊媲美。以其緩慢動作著稱,居住地比任何鯊魚位於更北之地。它們是太平洋睡鯊的近親。格陵蘭睡鯊體重700-1000千克,體長400-640釐米。最大可達 7米,重1020千克。
  • 活了400多年的睡鯊,終究沒有躲過「殺戮」的屠刀!
    格陵蘭睡鯊,主要分布於格陵蘭島和冰島周圍的大西洋海域,在加拿大、丹麥、德國、挪威和格陵蘭等地區,均有它的身影。在我們印象當中,凡事鯊魚都非常兇猛,而且遊行的速度且非常快,但格陵蘭睡鯊卻截然相反,不僅遊不快,且動作還很緩慢。既然遊行速度這麼慢,那如何在海洋中捕食獵物呢?不是它不會遊行,而是平時基本不動,只有在捕食獵物時,才會以最快的速度向獵物撲去。
  • 活了400多年的睡鯊,終究沒有躲過「殺戮」的屠刀!
    格陵蘭睡鯊,主要分布於格陵蘭島和冰島周圍的大西洋海域,在加拿大、丹麥、德國、挪威和格陵蘭等地區,均有它的身影。二、睡鯊為什麼能活400多年?在我們印象當中,凡事鯊魚都非常兇猛,而且遊行的速度且非常快,但格陵蘭睡鯊卻截然相反,不僅遊不快,且動作還很緩慢。既然遊行速度這麼慢,那如何在海洋中捕食獵物呢?
  • 活了400多年的睡鯊,從明朝活到現在,是真的嗎?
    睡鯊的學名叫格林蘭睡鯊,又叫大西洋睡鯊和小頭睡鯊等,最大可長到7米左右,可以和大白鯊媲美,但遊動的速度卻遠不及大白鯊。格陵蘭睡鯊,主要分布於格陵蘭島和冰島周圍的大西洋海域,在加拿大、丹麥、德國、挪威和格陵蘭等地區,均有它的身影。睡鯊是屬於深海鯊魚,喜歡棲居在冰冷的海水水下1200米深的區域,最深達到了2200米的深度,通常不會出現在淺水區域,或者是海面上。
  • 一隻年齡近400歲的格陵蘭睡鯊又在國外走紅,為全球最神秘生物...
    然而有一種鯊魚的壽命,卻比目前人類已知的所有龜鱉目生物的壽命都要長,這種鯊魚的名字就是——格陵蘭睡鯊。最近,一張據稱是392歲的格陵蘭睡鯊的照片再次在社交媒體上走紅,在臉書和推特上獲得了數千次分享。不過有人指出這張照片可能是假的,早在2018年就出現過。最近貼在網上的這張圖不知道是不是合成圖。
  • 這條鯊魚大概向天借了400年,從明朝活到現在,讓無數人羨慕
    然而,人的壽命非常有限,大多局限在百歲以內,超過一百歲,就屬於難得長壽了。所以長期以來,人類文明有無數關於長壽的傳說,就以中華文明為例,相傳古代第一壽星彭祖活了800多歲,雖然只是一個傳說,但也可以看出古人對長壽多麼嚮往,恨不得向天再借幾百年,甚至長生不老。當然人很難做到活幾百年,有一條鯊魚卻輕而易舉,讓無數人羨慕。
  • 【rlyl物種說】今日--小頭睡鯊(Greenland shark)
    小頭睡鯊,又名格陵蘭鯊、大西洋睡鯊、灰鯊,是一種大型的鯊魚,生活在格陵蘭和冰島周圍的北大西洋海域。小頭睡鯊的居住地比任何鯊魚位於更北之地。它們是太平洋睡鯊的近親。小頭睡鯊的身長很震撼,體長最大7.3米,可以跟大白鯊媲美,甚至可能比大白鯊更大。為卵胎生的,小頭睡鯊壽命有可能多於200年。
  • 外媒:格陵蘭鯊魚可活400年 或為地球最長壽脊椎動物
    參考消息網8月12日報導 外媒稱,科學研究發現,格陵蘭鯊魚(Greenland Shark)可能是地球上壽命最長的脊椎動物。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援引英國廣播公司網報導,來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等國際科學機構的科學家11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報告說,格陵蘭鯊魚的壽命可長達400年。報導稱,格陵蘭鯊魚的生長速度非常慢,大約為每年只長1釐米,這是它們長壽的重要因素。格陵蘭鯊魚的壽命超過了其他著名的百歲動物,包括弓頭鯨和加拉帕戈斯象龜。
  • 【分享】鯊魚系列之最長壽格陵蘭鯊篇
    聲明:以下圖文資料由潛水世界編輯整理,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尚不能確定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糾正或授權註明。格陵蘭鯊魚罕見視頻:格陵蘭鯊魚的一些小知識:又名小頭睡鯊(拉丁文學名:Somniosus microcephalus),大西洋睡鯊、灰鯊,是一種大型的鯊魚,生活在格陵蘭和冰島周圍的北大西洋海域(下圖中的紅色區域)。
  • 400歲睡鯊走紅,出生於明朝,長壽原因是肉質有毒,不受歡迎?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
  • 細說被誤會的小頭睡鯊
    小偉馬上就給你介紹一下,北極最長壽的脊椎動物小頭睡鯊。小頭睡鯊又叫格陵蘭鯊,北大西洋和北冰洋冰冷的深海中,就是它們生活的地方。在北極,北冰洋裡的海水非常的冷,碰上一下簡直是透骨的涼。體型龐大的小頭睡鯊可以長到五六米長,接近兩層樓高。你覺得這個大塊頭到底長什麼樣子呢?讓我們猜一猜吧,也許你會想,既然是鯊魚,那一定是圓圓的胖胖,身上長的大魚鰭、大牙齒和大眼睛。
  • 它們視力為0卻能活到四百歲:最「奇葩」鯊魚大盤點
    屬於夢棘鮫科(Somniosidae,俗稱睡鯊)的格陵蘭睡鯊(Somniosus microcephalus)是目前已知世界上壽命最長的脊椎動物,可以達到驚人的400歲。遊蕩在北冰洋的它們能夠適應零下的溫度,夢遊般地保持著「佛系」的生活狀態——每小時僅1.22公裡,可以說真「龜速」了(海龜:我可比它快多了!)。
  • 400歲的格陵蘭鯊魚走紅網絡,只有北極蛤壽命能超過它!
    導讀:格陵蘭睡鯊最大可達7米,體長可以跟大白鯊媲美。研究人員使用放射性碳測年法確定了它的年齡,大約40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