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推薦書單 一波華語文學、外國文學好書推薦

2021-01-09 閩南網

  新年到,諸多出版機構的新年好書已在計劃之路上「奔跑」。在2021年第一個周末到來之際,澎湃新聞記者特按華語文學、外國文學分別整理了新年書單,以饗讀者。

《克拉拉與太陽》

  [英] 石黑一雄著

  宋僉譯

  這是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自2017年摘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出版的首部長篇小說,已成為2021年萬眾期待的文壇盛事之一。其簡體中文版預計於今年4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和英國同步推出。

  故事發生在科技高度發展的未來,題材涉及當下最熱門的社會話題之一: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與倫理。在未來美國,專為陪伴兒童而設計的太陽能人工智慧機器人克拉拉,終於迎來了她期待已久的人類夥伴,女孩喬西。作為具備極高觀察、推理與共情能力的二代AF機器人,克拉拉將負責陪伴喬西生活。然而,隨著克拉拉真正進入喬西的生活中後,她很快發現,喬西這位「朋友」有著即使是自詡完美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也不會洞悉的秘密,因為一次與喬西母親的出遊,克拉拉開始逐步知曉了這個「總是被避而不談」的秘密,帶著被科技嚴絲合縫計算過的身體與意識,克拉拉遭遇了她此前從未被設定過的情景,那究竟是什麼?對於克拉拉而言,這是她人工智慧生涯中最困難的一道題目,將如何理解這一切,又將如何結束這一切? 她賴以生存的太陽,是否可以給她一個最終答案?

《棄貓當我談起父親時》

  [日] 村上春樹著

  燁伊譯

  村上春樹新作《棄貓當我談起父親時》即將由磨鐵圖書首次引進大陸出版。村上在這部作品中首度完整回憶了父親、家族與歷史。他冷靜地書寫了父親的整個人生,將自己與父親漫長的隔閡、決裂與和解轉換為看得見的文字,毫不避諱地向讀者展示。父親人生中經歷過的動搖與恐懼,如今也成為他對世界的迷茫與不安。此外,他還寫到了真實的歷史,反思戰爭,批判惡行,思考個體與集體間的對立,找尋單個人生與世界歷史間的關聯。

《糜骨之壤》

  [波蘭]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著

  何娟、孫偉峰譯

  《糜骨之壤》是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託卡爾丘克最新長篇小說,同名電影榮獲柏林國際電影節亞佛雷德鮑爾獎(銀熊獎)。小說貫穿著令人毛骨悚然的幽默感,以及關於人、自然、動物的尖銳思考。

  主人公雅尼娜是一位精通佔星術、喜歡威廉·布萊克的詩歌,並熱衷動物保護的老婦人,她幽居在波蘭邊境被大雪覆蓋的山林裡。雅尼娜給自己認識的每一個人都會取個奇怪的外號,他們是「大腳」「鬼怪」「好消息」,她養的狗則被稱為「小姑娘們」。突然有一天,鄰居「大腳」被一塊小鹿骨頭卡住喉嚨,死在家裡,此後兇案接二連三發生……該書即將由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

《安妮·卡森詩選:紅的自傳·丈夫之美》

  [加拿大] 安妮·卡森著

  黃茜譯

  加拿大女詩人安妮·卡森深受哈羅德·布魯姆推崇,屢次入列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名單。譯林出版社即將推出《安妮·卡森詩選:紅的自傳·丈夫之美》,內含安妮·卡森最具分量的代表作《紅的自傳》《丈夫之美》,均代表其詩歌最高成就,且帶有傳記色彩。

  《紅的自傳》是詩體小說。安妮·卡森從斯特西克洛斯的紙莎草碎片中重構了希臘神話中赫拉克勒斯獵殺怪物革律翁的故事。長著紅色翅膀的少年和他紅色的世界,未知的火山噴發,窘迫的愛裡藏著危險的秘密。

  而《丈夫之美》是準自傳作品。「探戈,就像婚姻,你必須跳到最後。」安妮·卡森舞動著二十九式死亡探戈,探討愛情與欲望,記錄其第一段婚姻的失敗,並將取自濟慈、喬治·巴塔耶和貝克特等人的作品片段重新拼貼組合,充滿驚人的新意,力量充沛,卻又暗藏悲傷。

「魯爾福三部曲」

  《金雞》《佩德羅·巴拉莫》《燃燒的原野》

  [墨西哥] 胡安·魯爾福著

  趙振江金燦;屠孟超;張偉劼譯

  胡安•魯爾福 「魯爾福三部曲」

  被譽為「拉丁美洲新小說的先驅」 的墨西哥小說家胡安·魯爾福,一生只留下篇幅極其有限的作品,卻被文學世界奉若至寶。他是墨西哥國家文學獎、比利亞烏魯蒂亞文學獎、西班牙阿斯圖裡亞斯王子文學獎得主,墨西哥語言學院院士,與奧克塔維奧·帕斯、卡洛斯·富恩特斯並稱墨西哥文學20世紀後半葉的「三駕馬車」。

  今年1月,備受期待的「魯爾福三部曲」(《金雞》《佩德羅·巴拉莫》《燃燒的原野》)將由譯林出版社推出,其中《金雞》為魯爾福基金會百年誕辰紀念版,收錄了十五篇胡安·魯爾福文學國度的璀璨遺珠,部分首次結集面世。

《乘戰車的人》

  [澳] 派屈克·懷特著

  王培根譯

  《乘戰車的人》是澳大利亞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派屈克·懷特長篇小說代表作。故事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風雨飄搖、千瘡百孔的澳大利亞為社會背景,以贊那社——一座充滿神秘色彩的私人宅第的興衰存亡為主線,講述了四個被社會歧視、拋棄、忽略的邊緣人的跌宕人生。小說榮獲澳大利亞最高文學獎「邁爾斯·富蘭克林獎」,併入選《理想藏書》英語文學書單前50名,被譽為戰後澳大利亞的百科全書。該書即將由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

《男孩、鼴鼠、狐狸和馬》

  [英] 查理·麥克西著

  汪晗雪譯

  這是一本寫給所有人的書。一個孤單的男孩邂逅了一隻剛剛鑽出地面的鼴鼠,他們決定一起在荒野裡探險。旅途中,他們先是遇到了狐狸,然後遇到了體格更大的夥伴——馬。荒野是生活的隱喻,偶爾令人恐懼,但很美麗。他們從春天踏上旅途,經歷了狂風和暴雨,也欣賞過夕陽與流星……他們各不相同,也有各自的弱點,卻始終彼此依靠著向前走。每個人都能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本暖心的書即將由新經典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我的奮鬥5:雨必將落下》

  [挪威] 卡爾·奧韋·克瑙斯高著

  李樹波譯

  這是《我的奮鬥》系列的第五部,即將由理想國推出。克瑙斯高十九歲時搬到卑爾根,成為被著名的寫作學院錄取的最年輕的學生。他努力探索個人內部和外部的平衡點,在創作與群體生活中尋求存在的意義。然而,最初的自信與熱情很快化為烏有,他的寫作被評價為幼稚和老套,感情遭遇可恥的失敗。卑爾根終年陰雨,日子陰暗而沉悶。他將羞恥感淹沒在酒精和搖滾樂中。戀愛、喝酒、自毀、自殘、喝更多酒。他放棄寫作,轉而接受撰寫評論的穩定報酬,走入婚姻,從青年時代跨入成人生活。直到最後,成為作家的不可抗拒的誘惑將他拉回。

《幽靈——一個關於童年和青春的故事》

  [日] 北杜夫著

  曹藝譯

  芥川龍之介獎得主北杜夫長篇小說處女作《幽靈》是一個脫胎於忘卻的故事,一部關於心靈的神話。人的一生是不斷認識世界的過程,而「忘卻」也成長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青年的「我」身處成長邊界,過去的不安和希望在心中漸漸甦醒。曾經痴迷於昆蟲的少年時光、逝去的父親和突然離去的母親、第一次撥動自己心弦的美麗少女、穿插在回憶中的優美旋律……隨著歲月的流逝,那些鮮明的細節漸漸淡去,但在記憶的角落裡,它們似乎在向自己提示著什麼重要的線索。該書即將由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

《重返暗夜》

  [智利] 羅貝託·波拉尼奧著

  趙德明譯

  《重返暗夜》是《2666》作者波拉尼奧顛覆想像的短篇小說傑作。全書由十三個故事組成,形形色色的主人公或主動或被動地闖入其中。從熱愛文學的黑幫頭目、垂垂老去的色情電影明星、掌握某種魔法的足球運動員,到被誤認為藝術家的士兵、目睹自己死後遭遇的鬼魂,還有詩人、流亡者、困於夢魘的年輕人等等波拉尼奧小說中的常客,他們共同道出了揮散不去的黑暗和令人驚嘆的光芒。該書即將由世紀文景引進大陸出版。

《向伯利恆跋涉》

  [美] 瓊·狄迪恩著

  何雨珈譯

  本書是瓊·狄迪恩的成名作,收錄了《向伯利恆跋涉》《加州夢》《洛杉磯筆記》《論自尊》等二十多篇文章。狄迪恩憑藉細緻的觀察和犀利的筆鋒,真實記錄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特別是加州的反文化潮,記錄了當時美國價值觀的崩潰和瀰漫整個社會的巨大虛無,探討了歷史與文化、政治與地域、道德與自尊、時代洪流與個人命運、自我存在與人生價值等主題。這是一部反映美國社會與文化的經典之作,即將由中信·大方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雷恩詩選》

  [加拿大]派屈克·雷恩著

  阿九禤園譯

  雷恩是加拿大當代最重要的詩人之一。該詩選是詩人生前自己選定的,也是詩人首部漢譯詩集。按年代劃分為「六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五輯,收錄詩人各時期重要作品近150首。其涉及的主題和內容與大地、農村曠野和動物的宿命相關。該詩選即將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成為波伏瓦》

  [英] 凱特·柯克派屈克著

  劉海平譯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成為的。」 《成為波伏瓦》是凱特·柯克派屈克根據這幾年新曝光的波伏瓦信件、早期日記等材料撰寫的全新傳記。本書以波伏瓦的成長經歷為線索,通過共十六章的講述,向讀者展示出波伏瓦從孩童時起就與眾不同的人生。

  這本書資料翔實,不僅涉及波伏瓦的哲學創作、感情生活、思想變化,也包含有波伏瓦從未公開的故事和材料,以及她的作品、信件、日記摘錄等。它將薩特從他在公眾想像中佔據的浪漫巔峰轉移開來,全面詳細地審視了納爾遜·阿爾格倫、奧爾加·科斯基耶維奇、雅克-洛朗·博斯特和克勞德·蘭茲曼等人的愛情對波伏瓦一生的重要影響。該書即將由中信·無界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清潔女工手冊》

  [美] 露西亞·伯林著

  《清潔女工手冊》收錄了傳奇短篇小說作家露西亞·伯林最出色的作品。伯林的筆觸交織著雷蒙德·卡佛般的勇氣,格蕾絲·佩雷般的幽默,以及自己獨有的、混雜一處的智慧與憂鬱,藉此創造平常生活中的奇蹟,探尋單身母親、急診護士、清潔女工、監獄教師等平凡職業或邊緣身份不為人知的優雅瞬間。該書預計於今年3月由新經典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未曾聽說的故事》

  [英] 託比·費伯《費伯-費伯出版社:未曾聽說的故事》著

  狄競譯

  這是費伯-費伯出版社60餘年傳奇史,演繹了13位諾獎作家誕生記。費伯-費伯出版社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出版商之一,在2019年成立90周年之際,由出版社創始人的孫子託比·費伯詳細梳理出版社自1929到1990年間共60餘年發展史,呈現這個出版社的管理層與編輯們是如何締造了13位諾貝爾獎得主的輝煌傳奇。

  近800多封信件、70多張照片和手稿等,全面還原出版人和作家間的逸聞趣事。如艾略特、威廉·戈爾丁、特德·休斯、塞繆爾·貝克特、謝默斯·希尼和石黑一雄等諾獎得主的文學傑作在誕生過程中發生的諸多趣事。T.S艾略特不僅是出色的詩人,還是成功的商業家,領完第一筆編輯費還會拍照留念;W.H奧登未成名前給費伯-費伯出版社編輯投稿遭到拒絕,那個編輯正是艾略特;石黑一雄的崛起之路源自費伯-費伯出版社的慧眼識人等。費伯-費伯出版社的天才編輯和作家們,共同決定了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方向,他們本身就是二十世紀文學傳奇的一部分。該書計劃於今年3月由中信·無界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東京零年》

  [英] 戴維·皮斯著

  張祝馨譯

  戴維·皮斯是《血色偵程》四部曲(Red Riding Quartet)的作者,被《格蘭塔》文學雜誌評選為2003年度英國最佳青年作者之一,在東京生活了十三年。

  《東京零年》是一部抒情和令人驚嘆的原創犯罪小說:1946年8月,即日本投降後的第一年,東京全境到處都有女性在接連死亡。東京都警視廳的南刑警,一個無禮、憤怒、絕望的男人,一直在尋找這起連環姦殺案的兇手——這位獲得過勳八等旭日獎章的前海軍陸戰隊員在戰後東京的動蕩中強姦並殺害了至少十名女性。在處理此案的同時,南刑警自己也陷落於一段無法解釋和饒恕的暴行記憶中。小說預計今年3月由後浪出版公司出版。

「彼得·漢德克作品三種」

  《孩子的故事》《偷水果的女人》《漢德克畫集》

  [奧地利] 彼得·漢德克著

  武琳何寧張晏;韓瑞祥;韓瑞祥張亦非譯

  「彼得·漢德克作品三種」

  諾獎得主彼得·漢德克的三部作品《孩子的故事》《偷水果的女人》《漢德克畫集》計劃於今年4月由世紀文景引進出版,它們均為首次被介紹到中國,其中《漢德克畫集》收集了數十幅作家本人的手繪塗鴉,這些塗鴉多存在於漢德克隨身攜帶的小記事本上,記錄了作者的生活和寫作日常,充滿趣味,由義大利哲學家喬治·阿甘本撰寫導讀。

《不對稱》

  [美] 莉薩·哈利迪著

  陳曉菲譯

  《不對稱》由三個看似相互獨立的部分組成,探討了激發並持續影響人際關係的諸多不對稱:性別、年齡、權力、才華、財富、聲明、地域、種族、宗教……以及正義。

  第一部分名為「愚蠢」,以第三人稱講述了一位二十出頭的美國助理編輯愛麗絲與比她年長四十五歲的著名作家埃茲拉·布雷澤的愛情故事。

  第二部分名為「瘋狂」,以第一人稱回憶了伊拉克裔美國經濟學家阿馬爾的生平。他此行飛往倫敦,是為了轉機去庫德斯坦,尋找他失聯的哥哥,卻意外地被移民官員扣留,在希思羅機場的一間拘留室裡度過了2008年的最後一個周末。

  第三部分是「埃茲拉·布萊澤的《荒島唱片》訪談」,在這個部分中,我們將領會整本書最核心的秘密,角色之間的關係也將袒露出前所未有的含義——「一場墜入兔子洞的未知之旅」。

  哈利迪幾乎同時寫下了一部匿名的紀實小說,一部思想小說和一部關於政治參與的元小說,也是一個人蒙著面紗的肖像——一個決心超越她的出身、她的特權、她的天真的人。在她的筆下,「不對稱」不只存在於野心與成就之間,或是年輕女性與年長男性之間,更存在於西方與其他地區,以及國家與個人之間,由此提出了關於想像和共情能力的局限性的問題:我們能否跨越性別、種族、國籍和權力的界限來理解彼此?《不對稱》深刻探討了自由意志、命運與自由,生活如何被提煉成小說,一個人願意為理解素不相識的人付出多少努力,以及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做到和做不到這一點。該書預計於今年4月由理想國引進出版。

《帶我去好萊塢公園》

  [美] 麥可·喬利特《帶我去好萊塢公園》著

  蘇伊瑤譯

  本書是一部關於動蕩生活的傑出回憶錄。獨立搖滾樂隊「The Airborne Toxic Event」的主唱麥可·喬利特出生於美國最臭名昭著的邪教之一「錫南濃邪教」,他的童年被貧困、精神虐待、犯罪、酒精和癮君子所包圍。整個故事在喬利特孩童時的視角中展開,直到他成為今天的自己,一個斯坦福高材生和搖滾樂手……

  麥可的成長過程,被患有抑鬱症的母親、時刻處於憤怒的哥哥、不可預測的媽媽的「男朋友們」所不斷折磨。他希望見到父親,即使他曾是一名癮君子,但起碼能夠給與他正常的親情。好萊塢公園是父親吉米帶他玩耍的地方,在這裡他才被當作一個孩子對待。

  如今,麥可創建了屬於自己的搖滾樂隊「The Airborne Toxic Event」,經常為美劇《吸血鬼日記》和《無恥之徒》配樂。他在後來還得到了與搖滾傳奇羅伯特·史密斯和大衛·鮑伊對話的採訪機會。是音樂成為了他生命中的光。

  這本書最可貴的地方在於,麥可能讓自己破碎的自我與藝術的自我和解,並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一個更好的兄弟、兒子和父母。他命令自己:「承受你的痛苦,讓它變得有用。」 人生沒有一個輕鬆的開始,經歷過多少破碎,就需要多少勇氣去尋找完整的自己。該書計劃於今年4月由中信·無界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中國情人》

  [荷] 伊恩·布魯瑪著

  林雲柯譯

  從自願為日本軍部效勞的少女,到闖蕩好萊塢未遂的明星,再到嚴肅的反戰記者與社會活動家,在這部罕見的小說中,布魯瑪以李香蘭的離奇經歷和撕裂的身份來隱喻日本這個國家自身的轉變:從軍國主義獨裁政權到陷入美國崇拜的戰後廢墟,再到經濟復興的現代國家。從三十年代入侵中國東北到戰後重建,再到六七十年代的激流湧動,《中國情人》橫跨了近半個世紀的日本史,也是一部關於宣傳、身份認同和帝國的沉思錄。

  李香蘭看似自傳缺席的主角,只在三個男人的敘述中在場,但實際上,「李香蘭」已經成為了整個二十世紀日本的化身,成為了一個遠比自身廣闊、深刻的象徵物。這是比嚴格敘寫生平傳奇更為嚴肅的傳記——不僅寫個人命運,更是寫她所在的世界,以及她在那個世界中的位置——「她給讀者留下了恆久的印象,就像電影結束之後、燈光亮起之前,觀眾眼中揮之不去的殘影。」

  書中的敘事者都有跡可循,真實人物也時常粉墨登場,現實與虛構的界限不斷遊移,使得讀者宛如親臨二十世紀的諸多景觀。偽滿洲國傀儡皇帝溥儀、杜魯門·卡波特等歷史名人時常遊走其間,川島芳子與李香蘭互相映照,打造出幾何般精巧的內部結構。

  此外,布魯瑪對許多電影、文學、藝術領域的內容信手拈來,傳神地描摹出二十世紀中日兩國的文化氛圍,其中更不乏交織重合甚至互為鏡像的部分,也為重新看待中日關係打開了一個更為複雜曖昧的空間。該書預計於今年4月由理想國引進出版。

《馬克洛爾的奇遇與厄遇》

  [哥倫比亞] 阿爾瓦羅·穆蒂斯著

  軒樂譯

  《馬克洛爾的奇遇與厄遇》是圍繞主角馬克洛爾所作、由七篇小說組成的一部英雄傳奇,可以視為一個現實世界的個體史詩。馬克洛爾是縱橫於陸地和海洋的英雄,他不依循常規,不受時空的羈絆。他有多重命運:運輸木料,或在山裡開酒吧(《阿爾米蘭特的雪》);與人合夥開妓院(《伊洛娜隨雨而至》),或修理一艘舊汽船(《貨船最後一站》);參與走私軍火(《絕美之死》),或努力讓一個陳年礦場起死回生(《阿米爾巴爾》),而多樣性帶來的是對普遍價值的思考:愛,奇遇,生命的意義。該書計劃於今年5月由中信·大方引進出版。

《無盡的玩笑》

  [美] 大衛·福斯特· 華萊士著

  俞冰夏譯

  《無盡的玩笑》入選《時代》「1923年以來百部最佳英語長篇小說」,是美國天才作家大衛·福斯特· 華萊士的曠世巨作。小說向讀者展示了一幅美國未來的怪誕社會的圖景,成癮、娛樂和欲望構成了這個社會的主要特色以及這部小說的三大主題。該書計劃於今年6月由世紀文景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誰殺死了託爾斯泰》

  [美] 艾莉芙·巴圖曼著

  李季紋譯

  本書是巴圖曼俄羅斯文學批評的首次集結,也是作者對俄羅斯文學巨匠秘辛的追尋史和個人作為俄語文學學者的成長史。巴圖曼深諳俄羅斯文學典故與作家,帶領讀者從美國加州、瑞士、烏茲別克斯坦再到聖彼得堡,追隨諸多俄羅斯文學大師的足跡,一探故事背後的故事,妙趣橫生,時時令人捧腹大笑,卻又不乏有力的思考。原本嚴肅的俄國文學與研究在巴圖曼輕快詼諧的筆法下,成了一幕幕令人莞爾的黑色狂想曲。該書計劃於今年5月由中信·大方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加害人家屬:不能哭也不能笑的無聲地獄》(譯名暫定)

  [日] 鈴木伸元著

  陳令嫻譯

  每當有惡性案件發生,大眾都會第一時間同情被害人,指控加害者。而加害人家屬這一群體在初期會被忽略。他們在知道自己的親人是加害人之後的反應和生活的變化,在國內尚且沒有專門圖書關注。

  本書爬梳日本眾多犯罪事件中加害人家屬的心境與困境,透過第一手採訪,詳細記錄了事發後他們如何承受社會壓力,並進一步指出面對犯罪事件時,媒體的推波助瀾和大眾無法客觀審視,往往在現實中和網絡上導致集體霸凌而不自知。時至今日,在我們終於懂得對被害人伸出援手之際,或許也該試著「站在援助被害人的立場看待加害人家屬」。該書計劃於今年6月由中信·春潮引進出版。

《虛像的丑角》

  [日] 東野圭吾著

  《虛像的丑角》是東野圭吾「神探伽利略」系列短篇小說集,簡體中文完整版計劃於今年7月由新經典首次推出。本書在日本上市兩周平均每9秒賣出1本,登頂Oricon暢銷排行榜。它包含7篇推理小說,寓人性剖析於精彩詭計中,寫出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愛、懼怕與渴望。東野圭吾說:「(這本書)創作起來幾乎沒有任何困難,只要交給主人公,故事就會朝著合理的方向走去。小說之神似乎沒有拋棄我。」本作曾被改編為高人氣口碑日劇,由福山雅治、北村一輝、柴崎幸等人主演。

《與神共宴》

  [義大利] 羅伯託·卡拉索著

  金科羽譯

  本書是一部研究古典文學的非虛構作品。同時站在詞源學、符號學、人類學、歷史學,建築、雕塑、繪畫等多種學科和藝術的不同角度,解讀和分析古希臘神話所具有的現代性涵義。

  作者羅伯託·卡拉索(Roberto Calasso)是義大利出版業巨子,被譽為獨一無二的「文學出版規範」。但他不僅是一個優秀的出版人,也是一位作家,著有《K》《文學與眾神》等,其中有被卡爾維諾極力讚賞的作品。《與神共宴》預計今年7月由後浪出版公司出版。

《秘密結晶》

  [日] 小川洋子著

  姚東敏譯

  《秘密結晶》是2020年國際布克獎短名單入圍作品,一部反烏託邦傑作,堪稱女性版《1984》。小說以一座虛構的島嶼為舞臺,圍繞著作家「我」 為了保護知己不被秘密警察帶走而展開。書中的秘密警察會定期消除人們對事物的記憶,同時也會消滅掉相應的事物。而人們也因此被劃分成了兩大類,一種是能夠接受記憶被抹殺的順從人類,另一種是抹殺記憶對其完全沒有影響的「非正常人類」,後者一旦被發現就會被警察帶走。小川洋子以寂靜清冷的筆調,描繪了孤島上的生生滅滅,探觸到人們心中渴求撫慰的孤寂角落。該書預計於今年8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出版。

《高雅的恐怖分子和其他故事》

  [莫三比克] 米亞·科託[安哥拉] 若澤·愛德華多·阿瓜盧薩著

  朱豫歌譯

  這是米亞·科託與阿瓜盧薩的「四手聯作」,打破讀者對文學創作私人性的預設認知。它以小說形式為外殼,重新譜撰數年前二人共寫的戲劇劇本,其中包括《愛情在屠夫路上傾瀉》《黑匣子》《高雅的恐怖分子》三部短篇,以及一家葡萄牙雜誌對兩位作家的專訪,談及葡萄牙的殖民統治、戰爭、寫作及身份等問題。該書計劃於今年8月由中信·大方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生者與餘眾》

  [安哥拉] 若澤·愛德華多·阿瓜盧薩著

  王淵譯

  這是都柏林國際文學獎得主阿瓜盧薩最新作品。小說主人公丹尼爾·本西莫爾(《遺忘通論》中的記者)等非洲各國的數十位作家來到莫三比克島參加文學節。一天,小島與外界溝通的方式突然全部中斷。文學節仍然照常進行,諸位作家之間也在不斷進行交流、閱讀與創作,直到他們猛然發現,自己書中的人物似乎進入了現實,並與活人展開了互動。作家們開始反思自己所處的狀態,開始有了不同猜測,有人認為自己已經來到陰間,有人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也是虛構的產物……小說以《聖經·創世記》的七日結構為主線,思考了身份認同、貧富差距、女性權利、核安全等熱點議題和生死、時間等永恆命題,也是阿瓜盧薩「文學宇宙」的重要拼圖。該書計劃於今年10月由世紀文景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她的身體與其他派對》

  [美] 卡門·瑪麗亞·馬查多著

  葉佳怡譯

  這是一部小說集,由八篇小說組成。作者將現實和幻想混合在一起,以細膩靈動、富有想像力的語言講述了八個有關自我意識和成長的故事:脖子上綁著絲帶的女子原本一直拒絕丈夫取下絲帶,最後卻妥協,導致離奇悲劇的發生;瘟疫時期,一個女人記錄下與其他人交往的經歷,審視孤立狀態下脆弱的人性;改寫經典美劇中的警探故事,討論女性在工作中的困境……作者塑造了許多或迷茫或堅定,但都努力追尋理想的女性形象,用她們的視角探索何為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世界。該書預計於今年由世紀文景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原標題:展望2021|石黑一雄、村上春樹……這些外國文學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李曉靈

相關焦點

  • 你要的書單來了!2019"年度十大文學好書"30強書目出爐
    今年「年度十大好書」評選圍繞「先讀為快行穩致遠」讀書月年度主題,重點聚焦內地各出版單位所出版的「文學」類圖書,旨在推出具有人文關懷和思想深度的文學精品,讓文學歷久彌新,故更名為「年度十大文學好書」評選。根據組委會制訂的規則,本年度的評選範圍為內容原創,時間於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間內地首次出版的文學類圖書。
  • 好書推薦~第61期|「超過100種小動物,就在你身邊」
    (4)書單的編排基本上是這樣:自然文學/科普、海外中國研究、古代文學、雜項。(5)每期推薦數量不固定,但不會太多。推薦多了你我都會疲倦。不保證每天更新。往期檢索:人文社科書單推薦好書推薦~第49期 | 「蟬為什麼在天氣最為酷熱的時段最為活躍?」
  • 經典初中生好書推薦排行榜
    經典初中生好書推薦排行榜   一、國家教育部推選給初中生的中外名著     1、《老人與海》     這是一部舉世聞名的小說,我認為是想看書的人都應該去看一看的,海明威這部小說是根據一位古巴漁夫的真實經歷創作的,以攝象機般的寫實手法記錄了桑提阿果老人捕魚的全過程,塑造了一個在重壓下仍然保持優雅風度
  • 南都書單:唯有好書不可辜負 12位作家的推薦
    南方都市報邀請12位作家分別為讀者推薦一本好書,帶領大家走入書中複雜迷人的世界。;nbsp阿來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4月版,38.00元。;nbsp(俄)赫列勃尼科夫著,凌越、梁嘉瑩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10月版,68.00元。
  • 葉兆言:外國文學這個月亮,確實要比中國的圓
    葉兆言,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1986年獲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學位。著有中篇小說集《豔歌》《夜泊秦淮》《棗樹的故事》,長篇小說《一九三七年的愛情》《花影》《花煞》《刻骨銘心》,長篇非虛構作品《南京傳》,散文集《流浪之夜》《舊影秦淮》《雜花生樹》《鄉關何處》等。
  • 小學新課標課外閱讀書單推薦!趕緊收藏!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400萬字以上,推薦的書單達到了150套以上。理想非常豐滿,但是我們家長們都知道,除非家裡的孩子是個書蟲,要不很難達到這個閱讀量,再加上150套書價格不菲,我們也很難為孩子購齊。所以,大多數的家長都很需要一份精選的書單。
  • 書單推薦:15本好書!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原標題:書單推薦:15本好書!讓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央視財經《財經周刊》)今天社長總編為大家推薦了哪些好書呢?小編這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1868年創辦日本第一家銀行,1869年到大藏省任職,積極參與貨幣和稅收改革,1873辭官,任日本第一國立銀行總裁,一生創辦了500多家企業,確立了他在日本實業界的霸主地位。在實業思想上,他把中國的儒家思想與歐美的經濟倫理結合,提出了「義利合一」的經營理念,也就是道德與利益相統一,奠定了日本經營思想的基礎。他不僅是日本人所公認的近代產業先驅,而且是近代日本工商業者的精神領袖。
  • 京東文學盛典阿來直播 盛讚年輕一代科幻文學寫作
    長短篇科幻小說並駕齊驅在當今的文學市場上,長篇小說可謂一枝獨秀。但是在科幻文學領域中,中短篇小說也實力不俗。直播現場,長短篇科幻小說並駕齊驅成為一大看點。202X年,一種詭異的「記憶綜合症」在沿海Y市爆發,患者發病後會出現「記憶偏離」這種詭異症狀……故事發生在吳楚的《記憶偏離》,受到多位嘉賓推薦。
  • IB中國文學課程學習方法與推薦讀物
    本文為網易教育博客專稿 轉載請標明出處漢通洋高考網易博客供稿歡迎訪問漢通洋高考網易博客根據IBO文憑組織的統計,2012年5月份參加IBDP
  • 世界讀書日薦書|20本茶餘飯後必讀好書推薦
    那麼,讀什麼樣的書才算是讀好書?我一直都覺得,這世上並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好書。即便是《論語》,也不是每一個年齡段的人讀了都能醍醐灌頂。中國文學作品01推薦理由:本書是清代文人沈復所著的自傳體文學作品,記錄過往生活中點滴趣味及漫遊經歷,因其以真言述真情,從不刻意造作,深為後世文人所推崇。俞平伯贊其為「純美的水晶」,林語堂稱自己在其中能體會到「安樂的奧妙」。
  • 聚焦:全國網絡文學的「路橋現象」
    市網絡作協主席、資深女作家王寒的《無鮮勿落飯》一書由閱文集團重點推出,中國國家圖書集團把它做為中國優秀圖書之一向北美亞馬遜「中國書店」推薦,半年之內四次加印,成為市場暢銷書,並在臺灣出版發行,是台州第一本進入臺灣市場的地域文化作品集,被評為當當網生活類好書,登上浙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的「浙版好書月薦榜」,入選百道網2015中國好書榜生活類年榜。
  • 「書單」想了解哲學,有哪些入門的好書推薦?
    沙牛提示閱讀本文需要3分鐘,為你推薦幾本入門哲學的好書。如果你喜歡本文,就分享給你的小夥伴!為什麼要讀哲學?哲學入門書單不幸的是,哲學對普通大眾來說,似乎一直都是高不可攀。今天的書單,就向你推薦一些入門的哲學類好書。1.
  •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度十大好書 | 請你來選
    作為一家文學類圖書的出版機構,盤點過去一年我們為讀者奉上的好書,我們才能體會到,過去的一年,我們做了什麼。 今天,我們列了一個候選書單,等候每一位讀者的打分,接下來,我們將會把讀者投票數最高的三十本書,提交給專家,由專家進一步選出「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十大好書」。 投票頁面在文末,投票時間截至2017年12月20日。
  • 別再給我推薦書單了,收藏夾已滿!
    你是不是已經被各家小編推薦的書單壓彎了腰?收藏夾的List刷好幾屏都刷不完?但是買書的時候依然面臨書荒,不知道該選哪本?
  • 這本書,被許多人視為「日本文學的巔峰之作」
    「一周書單」又跟大家見面啦!本期的主打推薦書目,是《古今和歌集》。它是日本第二古老的詩歌選集,共二十卷,收詩1100首。其中多數詩歌圍繞自然風物流轉的四季以及變動不居的戀愛展開,這些詩歌影響甚遠,「至今許多評論者仍視此書為日本文學的巔峰之作」。此外,本周書單從社科、歷史、政治等類別選擇了4本好書為大家推薦。來看看書評君都選了哪些新書,或許值得你關注和借鑑。
  • 2018新京報年度好書88本入圍書單
    原標題:2018新京報年度好書88本入圍書單 又至一年歲末,我們的年度好書評選,如約而至。今年,《新京報·書評周刊》十五歲了。回頭望去,十幾份「年終總結」在一起,已然形成了一份關於文化和思想變遷的時代記錄。我們慶幸自己不曾缺席。
  • 書香海口 好書推薦 |《地洞》卡夫卡的恐懼或許也是我們的恐懼
    讀書有三個層級: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那麼哪些書是好書呢?名家一再強調,多讀原著,多讀經典。經典歷經歲月淘洗而不朽,總有神奇之處。人民網海南頻道《書香海口 好書推薦》欄目與大家一起讀經典~ 今天海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張杰給大家推薦一部世界名著:卡夫卡《地洞》
  • 亞馬遜推薦中國讀者「必讀100本書」,有魔戒沒託爾斯泰
    對於這份書單篩選的標準,亞馬遜中國副總裁石建軍表示,過程相當糾結,但是總原則是「一位作家一部作品」。「在整個書單的打造過程中,我們一直試圖在圖書品質和閱讀興趣中找到平衡。我們不希望由於追求興趣喪失了對品質和經典的需求,同時我們也要考慮讀者的閱讀喜好和閱讀門檻,不希望把一些太深奧的書推薦出來。」
  • 30本好書推薦(半個法蘭西文學都被他「扛」到了中國)
    原標題:30本好書推薦(半個法蘭西文學都被他「扛」到了中國) 恐怕只有法國,能夠將第一份羅曼語文獻 同時作為國家政權與文學誕生的標誌 莫裡哀、巴爾扎克 這就是在1865年3月23目的白天,下午四點左右,在遼闊、廣漠的太平洋的上空,突然響起的幾句話。 10.
  • 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推薦書單(2020版/終章)
    我會根據我所讀的書籍為基礎,羅列90本自覺值得推薦的文史哲類書籍。2013年冬,當時我剛從武漢中德醫院重返杭城,帶著滿腔憧憬步入到心理諮詢臨床一線的時候,自然是躊躇滿志的。無奈現實骨感、殘酷,讓已準備好「接客」的我苦等而不得,於是整理了自己看過或者收藏的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的書單,與剛入行的同行們共勉。是為2014版「推薦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