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同性戀:由父親養大的珍珠鳥更易同性戀

2021-01-10 中國網山東頻道

&nbsp&nbsp&nbsp&nbsp珍珠鳥,學名斑胸草雀,是一種漂亮、小巧的觀賞鳥。像不少其它鳥類一樣,珍珠鳥中也存在同性戀傾向。不過,珍珠鳥的同性戀僅限於雄性之間,雄性同性戀的珍珠鳥會對同性大力放歌,互相吸引,並組成伴侶,其忠貞程度不亞於異性伴侶,但雌性珍珠鳥同性戀者卻非常罕見。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我們知道,動物同性戀一般都有雌性與雌性、雄性與雄性兩種,很少有單一類型的。那為什麼珍珠鳥會出現單一類型的雄性相戀呢?

&nbsp&nbsp&nbsp&nbsp很多人會以為,這個謎題太容易破解了,無非是在一個珍珠鳥群體中,雌性珍珠鳥太少,導致「剩男」太多所致。而先前人們也常認為因某一性別數量缺少,才導致了動物同性戀的出現。但科學實驗並不支持這種結論。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不久前,美國加州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對此展開了研究。他們把一群幼小的雄性珍珠鳥安置在一起,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這些雄鳥中有超過50%開始了同性戀。然後,研究人員把同樣多的雌性珍珠鳥放進來,使雌雄珍珠鳥的數量達到了平衡。奇怪的是,即使有了足夠的雌性可以被追求,但大多數已建立同性戀配偶關係的雄性珍珠鳥完全不為異性所動,其中繼續保持同性戀的比例高達70%。

&nbsp&nbsp&nbsp&nbsp既然珍珠鳥雄性相戀的原因不是「剩男」過多造成的,那又是什麼原因呢?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最近,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對珍珠鳥雄性相戀現象進行了專門研完。與我們想像的不一樣的是,幼年珍珠鳥如果由單親撫養,通常是由父親來撫養。研究人員測試了由父親單獨或父母共同撫養長大的幼鳥們的配偶選擇。結果發現,單純由父親撫養長大的,有75%的雄性選擇了同性配偶,而雌性則沒有這種現象。相比之下,由父母共同撫養長大的雄性和雌性孩子則更喜歡異性。這表明,缺少母愛的雄性,容易出現雄性相戀。

&nbsp&nbsp&nbsp&nbsp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雄性偏好同性戀而雌性拒絕同性戀的怪現象呢?科學家認為,這很可能是這種動物的「印隨行為」和「性印記效應」導致的。印隨行為是一些生物的一種本能,一些剛孵化出來的幼鳥和剛生下來的哺乳動物會認識所見到的第一個移動的物體,也就是「睜眼先認個媽」——這是動物出生後早期的學習方式。因為那些長大偏好同性戀的雄珍珠鳥從破殼到飛離鳥巢期間,看到的只是父親,所以只認識成年雄性及其特徵。而父親的特徵在後來就對它們產生了「性印記效應」。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其實在動物王國中,「性印記效應」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幼體熟悉父母個體的特徵後,會在成年後把父母的特徵作為選擇配偶的標準。先前的觀察發現,如果雌性珍珠鳥的父親擁有一根藍色羽毛,那麼它們就更喜歡選擇擁有藍色羽毛的配偶。由此可知,那些從小缺失母愛的珍珠鳥都把父親當做擇偶標準了,因此會出現雄性同性相戀,而雌性不會同性相戀,因為它們也只選擇它們心中的「父親」。

相關焦點

  • 男人更易變彎?同性戀是基因所致?還是環境導致?
    隨著現代社會開放程度增加,人們也敢於把匿藏在傳統倫理道德背後的同性戀話題拿到檯面上談論了!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開放,同性戀群體不再隱晦,人們更易關注到這一群體的存在!至於同性戀產生的原因,人類對此的認識有著質的改變。
  • 世界十大同性戀動物,人類真是弱爆了
    然而在動物世界裡,同性戀似乎是司空見慣的相愛形式。由於沒有法律的束縛,它們的愛情似乎變得更加開放自由。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動物界的十大同性戀者。1、倭黑猩猩對於寬吻海豚來說,同性交配與異性交配的頻率幾乎相同。雄性寬吻海豚一般都是雙性戀,但它們都會經歷完全同性戀時期。
  • 動物世界十大熱衷同性戀動物(組圖)
    而動物研究者卻說,動物世界的複雜遠比人們所了解的多。挪威一博物館上月開始舉辦名為「違背自然?」的展覽,主題史無前例——自然界熱衷同性之戀的動物。「生命科學」(LiveScience)網站更評出10大熱衷同性戀的動物,來看看它們的獨特之處。  雄性逆戟鯨(虎鯨)經常遊騎在另一隻雄性的背鰭上,雌倭黑猩猩常常互相摩擦生殖器官,由此看來,動物王國對任何生活方式都很看得開。
  • 動物同性戀
    "同性接觸」  「同性爬跨」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專門從事動物行為研究的李春旺說,在動物界中,從鳥類到哺乳類都有同性戀行為的發現,他們一般稱之為「同性接觸」或者是「同性爬跨」。李春旺認為,動物的這種「同性爬跨」行為,受先天因素的影響。
  • 解密同性戀:是什麼決定了你的性取向?
    這表示同性戀可能是由基因決定的。對同卵雙胞胎的研究表示,如果其中一個雙胞胎是同性戀者,則另一個是同性戀者的比率增加50%。科學對同性戀的研究還很初步,而每一個新的發現都改變著科學觀察同性戀的方式。性取向,是指一個人在情感、浪漫、與性上對男性及女性有何種型態的耐久吸引。最近幾十年的研究表明,性傾向是個程度漸進的連續概念,好比膚色。
  • 美國一家科學網站評出十大同性戀動物(組圖)
    新京報 近500種動物存在同性戀行為,動物天生「愛」同性    正在戀愛中的一對雌性波諾波赫猩猩。    美國一家科學網站最近評出了10大同性戀動物。該網站報導說,據資料記載,近500種動物存在同性戀行為,而且此種性癖好是動物與生俱來的,因而如果以科學的眼光來看,他們評出的10種動物同性戀行為一點也不「驚世駭俗」。
  • 母親親手刺死同性戀兒子 同性戀產生的原因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8日報導,巴西聖保羅32歲的女子佩雷拉(Tatiana LozanoPereira)因強烈排斥17歲兒子洛薩諾(ItaberliLozano)是同性戀的事實,不惜僱兇殺子。當兩名殺手拒絕動手殺害洛薩諾時,佩雷拉迅速拿起廚刀親手刺死了兒子。據悉,自從佩雷拉得知兒子是一名同性戀者後,就一直很排斥他。
  • 揭秘動物世界裡的同性戀 寬吻海豚最般配[(組圖)
    動物的同性戀是指成年的同性動物之間發生的求偶行為或性行為。科學研究表明,不僅在人類社會中存在著同性戀現象,至少在130種脊椎動物中也都存在著同性戀行為或者是同性性行為。黑猩猩、黑天鵝、美洲野牛、日本短尾猴等都是典型的同性戀動物,下面小編帶你來看看這些「斷背」動物們。
  • 動物也有同性戀嗎 哪些動物有同性戀行為?
    動物也有同性戀嗎 哪些動物有同性戀行為?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黑背信天翁,中等體型,冬候鳥,分布於太平洋北部。黑背信天翁婚後會堅守嚴格的配偶終生制,致死不改變配偶,夫妻間即使一隻死掉,另一隻也會終生不找配偶或獨自死去。但是近三分之一的雌性黑背信天翁保持著長期的同性性關係。
  • 基因科學:同性戀基因≠基因缺陷
    這些男孩兒雖然是將軍的男伴,卻並不一定意味著他們就是所謂的「同性戀」。其實,同性戀現象古已有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文化背景下,不管社會對其壓制還是理解,它們始終都保持著一個相當的比例,由此關於同性戀是否天生的話題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同性戀是由表觀遺傳學而非遺傳基因學導致的
    新研究表明,表觀遺傳學可能是為什麼會有同性戀這一長期難題的關鍵以及被忽視的因素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基因表達是如何通過所謂的附因子(epi-marks)進行調控的?研究表明,表觀遺傳學可能是為什麼會有同性戀這一長期難題的關鍵以及被忽視的因素。  發表在《生物學評論季刊》(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的論文顯示,在正常情況下,性別特異性附因子不會經上代傳遞給下一代,或者其在個體中呈隱性。但如果這種因子在個體中呈顯性的話,就可能出現同性戀的情況。該因子通常是由父親傳遞給女兒;母親傳遞給兒子。
  • 同性戀是天生的?聽說有種基因,能影響性取向!
    同性戀現象自古以來就存在著,國內國外都有這樣一部分群體。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待同性戀的態度由最開始的排斥和輕蔑變成了理解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國家相繼宣布同性婚姻合法。同性戀的婚禮與此同時,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同性戀的原因。
  • 耶魯科學家:同性戀在1500多種動物中都很常見
    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了1500多種動物的同性戀行為,包括螃蟹、蛇、猴子和獅子等。研究顯示,所有現代動物(包括人類)的遠古祖先可能都是雙性戀者,或者存在同性戀行為,而不是之前認為的純異性戀。動物中的同性戀現象之所以如此普遍,可能是源自動物的本能行為。研究人員認為,同性戀行為是我們最早DNA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像先前認為的那樣在異性戀之後進化出來的。
  • 研究公羊侮辱了同性戀?
    不過,科學家的這一研究近來在歐美國家引起軒然大波,同性戀組織和動物保護組織都站出來抗議這種改變動物性取向的研究,更擔心這種研究的成果會被用在人類身上。  研究:公羊為啥同性戀  查爾斯·羅塞利博士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研究已經進行了5年,目的是從生理學的角度研究公羊同性戀行為的產生原因。
  • 兩棲動物中的同性戀
    儘管長期偏愛同性交配的情況很罕見,但有6%的雄性大角羊是名副其實的同性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科學研究表明,不僅在人類社會中存在著同性戀現象,動物世界也有五花八門的同性戀行為。動物的同性戀是指成年的同性動物之間發生的求偶行為或性行為。
  • 生物學家發表「動物搞同性戀」文獻:綠頭鴨愛搞「基」?
    動物界的基情四射:動物性行為在同物種之間也有許多不同的形式,而這些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意思至今還沒被人類完全了解……著名的企鵝同性戀自不必說,動物界搞同性戀的還有很多:綠頭鴨、野牛、亞馬遜河豚、綿羊……加拿大生物學家布魯斯·貝哲米在1999年發表了一分有關檢閱接近1500個動物物種同性戀行為的文獻,涉及物種從靈長目到棘頭動物門,對其中500個物種又有更詳細的著墨。
  • 「同性戀」會導致人類消亡嗎?
    加拿大生物學家布魯斯·貝哲米在1999年發表了一分有關動物物種同性戀行為的文獻,涉及物種從靈長目到棘頭動物門。 其中超過450種脊椎動物和1500種動物種類都有同性戀行為,這意味著即使在昆蟲這類無脊椎動物中也存在著同性戀行為!
  • 蘋果CEO是同性戀 孩子的性取向是母親給的?
    53歲的蘋果CEO蒂姆·庫克早些時間發表文章正式「出櫃」引發關注,庫克首次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並表示,「為身為同性戀者感到很自豪」。對於這個事件大家肯定不陌生,但各位準媽知道嗎?同性戀在寶寶還是胎兒的時期就已經萌芽了,換言之,同性戀是天生的?
  • 科學家困惑不解:數百種動物存在同性戀—新聞—科學網
    根據一些研究的統計,20%的雄性灰雁都是同性戀。 事實上,不僅是灰雁,還有數百種動物也存在同性戀的現象。這令一些動物學家困惑不解:生殖是演化的驅動力,大多數動物都需要依靠兩性間的結合來產生後代。從這個角度來看,同性戀對於物種的繁衍而言,似乎是非常不利的。但這一看似不利於物種延續的行為,為何在不同的物種中頻繁出現?這一行為出現的原因是什麼,它對於個體及種群有著怎樣的意義?
  • 世界各國對同性戀的態度 荷蘭通過同性戀婚姻法
    各國關於同性戀的記載  無論是中國和外國,自有文字的歷史以來,就有關於同性戀的記載。  古希臘盛行同性戀,尤其是師生、兄弟之間的同性戀。古希臘將同性戀的女子叫做「Tribas」羅馬人則叫做「Frictrix」,後來古希臘又把女同性戀稱為「列斯波之愛」。在古羅馬,女同性戀也很流行,荷拉求斯在敘事詩中曾對此作了描述。到了羅馬帝政時代,馬希爾、朱凡那等更競出描寫女同性戀的作品。  至今,女同性戀者被稱為「列斯賓」(Lesbian),這和「列斯波之愛」、和古希臘女詩人莎弗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