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枯葉圖進行更多的空間頻率響應測量

2021-01-10 我愛研發網

枯葉圖對於從隨機圖案中獲得SFR非常有用,並且可以用於測量由於圖像和視頻流中的降噪或壓縮而導致的紋理損失。 在本文中,我們介紹了使用模式和不同分析方法測量相機系統動態範圍以及描述SFR對物體對比度和光強度的依賴性的實驗結果。 結果可用於增進對現代相機系統性能的了解。 這些系統自適應地工作,並且具有場景感知能力,但是標準圖像質量指標無法很好地描述這些系統。  

  引言  

  枯葉圖本身是在2001年提出的,當時沒有用於相機評估。稍後介紹使用此圖案的想法。 在隨後的出版物中,提出了使用枯葉圖來評估噪聲。 在本文中,使用枯葉圖的不同分析方法來描述成像系統的動態範圍。 三種方法給出空間頻率響應(SFR)作為空間頻率的函數,並從中得出度量。另外,還分析直方圖和色彩內容。  

  DeadLeaves core  

  Cao等人得到了使用枯葉圖進行紋理損失分析的第一個實驗的結果。基本思想是利用枯葉圖的一個很好的功能:利用灰度值,位置和半徑的已知概率函數,就可以預測功率譜分布。 由於我們可以輕鬆地測量圖像中的功率譜,因此僅從這兩個信息即可得出SFR(公式1)。

  

  DeadLeaves direct  

  第一種方法顯然遺漏了一個重要點:相機不僅在空間頻率傳遞中去除了(高)空間頻率,而且還給圖像增加了噪點。 因此,這種噪聲還將增加高空間頻率,這會干擾測量。 McElvain等人提出了一種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並進行了額外的噪聲測量。通過從圖像中平坦均勻的圖塊獲得的噪聲功率譜進行校正可以擴展計算範圍(請參見公式2)。

  

  這裡的弱點是此方法的基本假設:添加到枯葉圖(我們測量PSimage的位置)上的噪聲等於添加到平坦的均勻灰色色塊(PSnoise)上的噪聲。 我們知道許多降噪算法都可以自適應地起作用,因此它們的行為取決於圖像內容。  

  DeadLeaves cross  

  Kirk等人提出了一種新的方法。使用交叉功率密度φYX(f)(the cross power density)和自功率密度ΦXX(f)(the auto power density)計算傳遞函數H(f)。

  

  最終報告的SFR是H(f)實部的一維表示。 為了從2D變為1D,需要計算相同頻率模量「 f」的所有頻譜係數的平均值。 為了能夠計算出交叉功率密度,必須將枯葉圖的參考數據對齊並與圖像數據匹配,以便我們基本上擁有完整的參考測量方法。 儘管前兩種方法僅提供幅度響應,但在這種方法中,我們還具有完整的傳遞函數,包括相移。 所有與圖表內容不一致的圖像內容只會對SFR產生很小的影響,因此噪聲對結果的影響也非常有限。  

  MTF10和MTF50  

  結果部分中使用了不同的指標。 兩個簡單的指標是MTF10和MTF50值。 基本上,這些是代表特定的SFR空間頻率。 因此,MTF10值是代表SFR為10%的空間頻率,而MTF50值是代表SFR為50%的空間頻率。  

  偽影(artefacts)  

  分析枯葉圖的不同方法之間的主要區別之一是對噪聲的敏感性。DeadLeaves_core對噪聲非常敏感,而DeadLeaves_cross則對噪聲不敏感。我們利用此屬性並計算偽影值,作為基於DeadLeaves_core的銳度與基於DeadLeaves_cross的銳度之比。銳度是在0 cy / px至0.5 cy / px的頻率範圍內SFR的積分。

圖1 基於三種不同方法的SFR示例。 DeadLeaves_core受噪聲的影響很大,而DeadLeaves_cross則不受此影響  

  峰度(kurtosis)  

  此值不是從SFR導出的,而是從圖像本身的直方圖得出的。為了描述分布的形狀,計算了額外的峰度。對於正態分布,該值變為0;對於尖峰分布,該值增大。峰度計算為由第四個分布除以第二個分布的平方。第二個分布是變化的。在這之前,它已被用作描述非線性圖像處理(如降噪)的影響的指標。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理解,枯葉圖案不提供正態分布,確切的分布取決於特定枯葉圖的統計量。 歸納仍然有待研究。 作為指標,它與觀測值顯示出良好的相關性(更多細節請參見結果)。  

  CIE-C*  

  在該測試設置中,使用了彩色的枯葉圖圖卡。派生的度量標準是平均CIE-C*值,因此,枯葉圖的平均CIE-C*值越低,圖像飽和度越低。  

  動態範圍測量  

  攝像頭系統的動態範圍定義了可以捕獲的場景中最亮和最暗區域的比例。 公式5給出了ISO15739中的定義。 典型的測試系統如圖2所示。

  

  場景的最亮部分Lmax受飽和度效果的限制,因此,當系統達到飽和時,場景中比Lmax亮的區域不會導致更高的數字值。根據定義,場景Lmin的最暗部分受噪聲限制。因此,如果達到1的信噪比(SNR),則會丟失信息,因此Lmin代表SNR = 1的亮度。

圖2    

  一旦這個定義被接受,將會帶來一些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如圖3所示。由於基於HDR圖像的多重曝光的傳感器,SNR曲線在不同曝光的邊界區域產生「SNR下降(SNR drops)」。因此,假設「在Lmin和Lmax之間的亮度都是有用信息「不總是正確的。

圖3 多重曝光HDR技術下出現的典型現象:SNR下降  

  此處:同一傳感器的120bB與144dB動態範圍配置的比較。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非線性圖像處理和圖像增強。 由於動態範圍純粹基於噪聲,這意味著簡單的降噪算法可以增加測得的動態範圍,而不必增加場景的信息量。  

  解決此問題的一種方法是使用對比檢測概率(CDP)。該度量標準目前正在IEEE-P2020中開發。即使它不能直接解決動態範圍,也可以使用圖4所示的CDP圖來描述導致可接受的CDP值的對比度和亮度的組合。因此,如果我們將動態範圍視為在被測系統中提供有意義信號的亮度範圍,則可以說CDP映射可用於定義動態範圍。

圖4 HDR傳感器配置的2D對比度檢測概率(CDP)圖。  

  使用CDP顏色編碼的亮度vs.對比度。對於給定的用例定義,具有較高CDP的區域可以被認為是有用的,並定義了動態範圍。  

  我們使用枯葉圖進行了兩種不同的方法來測量相機系統的動態範圍。  

  使用不同的曝光拍攝固定亮度的圖卡  

  第一種方法是使用透射式的枯葉圖卡,並用燈箱補光。照相機以變化的曝光時間再現了該圖卡,如圖5所示。然後分析每個圖像的不同指標。

圖5  

  通過此設置,已經對D-SLR相機和手機進行了評估。 D-SLR相機(佳能5DMkIII)同時拍攝JPEG和RAW圖像,並且曝光時間在1秒和1/8000秒之間變化。 手機(Apple iPhone 11)的操作方式可以手動選擇曝光時間,並捕獲HEIC圖像和DNG圖像。  

  動態目標  

  對於動態圖卡測量,被測相機的測試目標包括三個枯葉圖,每個枯葉圖都有可調節的亮度。 這樣選擇設置(圖6),以便可以在場景中生成較大的動態範圍。 起點是所有三個圖卡的亮度相同。 一個光源保持恆定(左上方),另一個光源每次提高100%(左下方),另一個光源亮度降低50%。

圖6 用於動態測試的測試設置。三種透射式枯葉圖的光源  

  上:所有具有相似亮度的光源。底部:亮度差異很大的設置。請注意右上角的鬼影。  

  結果  

  圖7顯示了佳能5DMkIII D-SLR相機在不同曝光下得到的JPEG圖像的MTF10和MTF50的值。我們可以看到,非常亮和非常暗的圖像也會導致較低的解析度值。我們觀察到其中一個區域的值比較穩定。  

  圖8顯示了Apple iPhone 11得到的DNG圖像的不同指標。這些DNG已使用dcraw轉換為JPEG,然後進行了分析。我們可以看到,MTF10和MTF50值在很寬的範圍內是恆定的,並且僅在非常明亮、過度曝光

相關焦點

  • 頻率響應曲線
    導讀:頻率響應曲線表明系統對正弦信號的穩態響應特性,包括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兩種,趕快跟隨小編的腳步來學習一下頻率響應曲線的相關知識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3744.htm  頻率響應
  • 如何利用MCS-51單片機對周期波頻率進行測量
    對於周期波頻率的測量方法很多,但大多是通過測量間接計算頻率。本文介紹了用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MCS-51系列單片機對周期波頻率進行測量,並通過LED以數字形式直觀地示出頻率,實現測量的智能化,省去間接對頻率計算的麻煩與錯誤。文章對其測量原理,設計和實現作了說明,介紹了主要程序,並進行了誤差分析。 目前單片機廣泛應用到國民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成為測控技術現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 頻率響應曲線增益案例摘要
    放大器或濾波器的頻率響應顯示輸出增益如何響應不同頻率的輸入信號 放大器和濾波器是廣泛使用的具有放大和濾波特性的電子電路因此,它們的名稱。 放大器產生增益,而濾波器改變電信號相對於其頻率的幅度和/或相位特性。
  • 頻率響應法--頻率特性
    頻率特性又稱頻率響應,它是指系統或元件對不同頻率的正弦輸入信號的響應特性。系統的頻率特性可由兩個方法直接得到:(1) 機理模型—傳遞函數法;(2) 實驗方法。5.1.1 由傳遞函數求系統的頻率響應 設系統的開環傳遞函數對應的頻率特性為如果在S平面的虛軸上任取一點 ,把該點與的所有零、極點連接成向量,並將這些向量分別以極坐標的形式表示:則式(5-3)可改寫為由上式得到其對應的幅值和相角:同理,可求得對應於 的 和 。
  • 頻率響應介紹_頻率響應概念
    ,音箱產生的聲壓隨頻率的變化而發生增大或衰減、相位隨頻率而發生變化的現象,這種聲壓和相位與頻率的相關聯的變化關係稱為頻率響應。也是指在振幅允許的範圍內音響系統能夠重放的頻率範圍,以及在此範圍內信號的變化量稱為頻率響應,也叫頻率特性。在額定的頻率範圍內,輸出電壓幅度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以分貝數(dB)來表示其不均勻度。頻率響應在電能質量概念中通常是指系統或計量傳感器的阻抗隨頻率的變化。
  • 時域測量的高斯響應低通濾波器
    可以設想,如果測量儀器的高頻段幅值起伏而不是平滑下降,結果是測量結果失真,表現為波形的過渡時間出現過衝和振鈴,頻譜內出現雜散諧波。近年來,移動通信和光纖網絡使用高速脈衝調製的射頻/微波和光波,要求從元件、部件至子系統、系統保持良好的頻率響應,以免對傳輸鏈路上的脈衝流引入瞬變過程失真、多次反射和高頻噪聲等雜散幹擾,更力求接近高斯響應。
  • 石英晶體諧振頻率測量系統
    晶振在切割後必須先進行實際共振頻率的測定和分揀,以便後續加工。生產率和成本對測量精度和分揀速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現代化的專用測量-分揀設備要求在1 s以內完成晶片的抓取、測量與分類投放工作,其中機械臂的抓取、投放等機械運動要耗費大部分時間,故留給晶振片參數測量的時間要求遠小於機械運動時間,即在100 ms以內。 國內外最早使用網絡分析儀來對晶振的電參數進行測量,以此對晶片進行分揀。
  • 頻率響應法--極坐標圖
    如果要比較精確地計算和繪製極坐標圖,一般來說是比較麻煩的,為此可用頻率特性的另一種圖示法:對數坐標圖。對數坐標圖法不但計算簡單,繪圖容易,而且能直觀地表現開環增益、時間常數等參數變化對系統性能的影響。一般對數坐標圖由兩部分組成:一張是對數幅頻特性圖,它的縱坐標為
  • 毫米波頻率下PCB線路板材料的介電常數應該如何測量?
    基於電路的測試通常是使用常見電路並從電路性能中提取材料參數,例如測量諧振器的中心頻率或頻率響應。原材料的測試方法通常會引入了測試夾具或測試裝置相關的不確定性,而電路測試方法包含來自測試電路設計和加工技術的不確定性。由於這兩種方法不同,測量結果和準確度水平通常不一致。例如,由IPC定義的X波段夾緊式帶狀線測試方法,是一種原材料的測試方法,其結果就無法與相同材料的電路測試的Dk結果一致。
  • 如何使用直接阻抗法測量晶振負載諧振頻率
    對晶振的負載諧振頻率進行測量有很多種方法,直接阻抗法就是其中一種,它使用網絡分析儀,比物理負載電容法等其它方法更加準確、方便並且成本更低。本文介紹如何使用直接阻抗法進行測量並通過實測數據說明它好於其它測量方法的原因。
  • 使用示波器觀察波形的頻率成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59.htm過去,觀察波形的頻率成分需要有頻譜分析儀,還要掌握儀器的使用技能。現在,對於深入的頻率分析依然需要這樣。為了識別和測量不同的諧波及其電平,可以使用TDS 3000系列的FFT功能和測量遊標功能(見圖2)。也可以用TDS 3000系列的FFT功能檢查波形的對稱性。例如,一個頂部和底部都對稱的方波應當只含有基波和奇次諧波。如果方波不對稱,則會在FFT圖中出現偶次諧波。
  • 頻率響應的一般概念
    頻率響應的表示方法→給出共射電路頻率特性→定性分析其特點及形成原因,同時介紹幾個概念( f L 、 f H 、 BW )→頻率失真。
  • 頻率響應法--極坐標圖 (1)
    如果要比較精確地計算和繪製極坐標圖,一般來說是比較麻煩的,為此可用頻率特性的另一種圖示法:對數坐標圖。對數坐標圖法不但計算簡單,繪圖容易,而且能直觀地表現開環增益、時間常數等參數變化對系統性能的影響。一般對數坐標圖由兩部分組成:一張是對數幅頻特性圖,它的縱坐標為
  • 米勒頻率補償:如何使用米勒電容進行運算放大器補償
    Sergio Franco之前的文章討論了運算放大器頻率補償和一種通過並聯電容的補償方法。目前最廣泛使用的頻率補償技術稱為米勒頻率補償,將在本文中進行介紹。什麼是米勒補償?米勒補償是一種通過電容C f穩定運算放大器的技術,電容C f以負反饋方式連接在一個內部增益級(通常是第二級)上。
  • 使用4000系列數字螢光示波器進行視頻測量(二)
    端接不當會劣化頻響,因此視頻測量精度取決於能否把信號端接到精確的電阻中,其通常為75Ω。在較低的頻率上,可以使用簡單的75Ω饋通端接(部件編號011-0055-02)。在較高的頻率上,端接必須與傳輸線(通常是同軸電纜)的阻抗相匹配。端接阻抗必須有精確的電阻,電抗可以忽略不計(也稱為使回波損耗達到最大,使電壓駐波比達到最小)。
  • lcr測量電感的頻率選擇
    lcr測量電感的頻率選擇   uF級陶瓷電容1Khz,nF級的幾百KHz,pF級的不太容易測量準。   電阻<100Ω1kHz串聯   電阻≥10KΩ1KHz並聯   其他元器件測試選用一般測試條件進行測試:電平AC選取1V,頻率選取1KHz,使用自動測量模式
  • 非接觸式智能IC卡諧振頻率測量及使用的誤區
    由於智慧卡被完全密封,對其整體電氣參數L、C、R的測量造成了困難,而諧振頻率作為能夠反映智慧卡天線埠部分電氣參數的重要指標,被各企業及研發單位廣泛用於設計或生產參考,長期以來被大量使用。但到目前為止,對於諧振頻率的測量方法,業界尚無統一標準。同時各環節在提及諧振頻率值的時候,往往忽略其測量方法以及明確的誤差範圍,因此在智慧卡測量領域,諧振頻率這一參數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長期被忽視。
  • 示波器測量頻率的兩種方法
    顯然,在實際測試工作中,用李沙育圖形進行頻率測試時,為了使測試簡便正確,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通常儘可能調節已知頻率信號的頻率,使螢光屏上顯示的圖形為圓或橢圓。這時被測信號頻率等於已知信號頻率。由於加到示波器上的兩個電壓相位不同,螢光屏上圖形會有不同的形狀,但這對確定未知頻率並無影響。李薩如圖法測量頻率是相當準確的,但操作較費時。同時,它只適用於測量頻率較低的信號。
  • 使用數字示波器進行多域測量
    它使得瞬時頻譜可以測量,從而可以測量某個信號在任何時刻的頻率分量。據此,可以觀察頻譜隨時間而發生的變化,了解什麼時候存在以及什麼時候不存在幹擾,時域事件和頻域事件之間是如何關聯的。   在離散傅立葉(DFT)變換中,一定數量時域信號樣點被轉換成一定數量的頻率樣點,每一個頻率樣點都由時域樣點通過算法函數計算得出。快速傅立葉(FFT)變換是一種實現離散傅立葉變換的高效方法。
  • TL431脈衝響應時間測試
    3、問題解析   取符合測試數據且在開關電源上使用正常的產品及符合測試數據在開關電源上使用不正常的產品各5隻,進行下述對比試驗:   (1)將樣品送可靠性實驗室進行高低溫循環後,再次用主機測試,情況與之前相同,不良品在主機上仍顯示為良品。   (2)對良品及不良品進行開帽對比,開帽後的版圖見圖3-1、圖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