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術氛圍

2020-11-28 騰訊網

電子科技大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哪個在學術氛圍上更好?這兩所學校本不在一個層次上,中間有較大差距。即使是在學風方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風超好。

網絡中有傳言:「窮清華、富北大,不要命中科大」。這話不是沒有原因的。

起初,這個段子是流傳出於20世紀60年代。那時候的清華,學校雖然地方不偏僻,但是當時的校園設施一般,那時的清華大學也是許多窮人孩子夢想考上的工科類大學,從而來改變自己一生的命運。窮清華,主要說的是這個意思。

而北京大學校園內的設施也是當時亞洲頂尖,在當時可謂稱得上豪華裝修,還有就是北大的學子中高幹弟子多。據說俞敏洪作為一個農村娃,就經常被北大校友稱為土鱉。富北大,說的主要是這個意思。

不要命的中科大又是什麼意思呢?

中科大於1958年建校,比歷史,中科大是沒啥比頭的。但是中科大小而精的辦學理念確實非常的成功,這一點與美國名校麻省理工學院特別相似,而中科大也是被稱作中國的「麻省理工」。中科大為什麼被稱為不要命呢?這就是讚揚學校的學風的。

中科大有「千生一院士,百生一傑青」的美譽,意思是一千個中科大學子大概能出一位中國的兩院院士,一百個中科大學子,能夠出一位傑青。人才培養達到這種程度,讓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自愧不如。2019年度新當選兩院院士本科校友統計,中科大10人排名第一,北京大學7人排名第三,清華大學4人排名第五。

其實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風相當好。要不然,不可能培養出這麼高比例的院士。

中國大學好多是嚴進寬出,只要入學,基本就能畢業。但是對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生來說,完全是兩回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生,比在高中時學生更辛苦。很多人已經很努力在學習,但是由於課程難度大,也很容易掛科。中科大的每屆學生,正常畢業的比例,或許不到90%。原因就是:掛科。

電子科技大學在近年來的錄取分數是水漲船高,這主要利益於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電子信息類專業和計算機類專業的持續升溫。在2019年,電子科技大學的錄取分數,已經達了「中堅九校」(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的水平。

電子科技大學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合稱「兩電一郵」,都是IT行業內特別認可的學校,而電子科技大學是這三校中唯一的985工程大學。在學風方面,這類學校不會差。學風差的學校,畢業生不會這麼受到認可。

但是學風又是一個軟指標,沒有硬核的數據來比較。但是總體上感覺,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學風更好。

相關焦點

  • 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哪所實力最強?
    文/獨角獸數學課堂角角老師 導讀: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三所是國內最頂級的理工類大學,也是近年來最受高三學生的關注的大學,高考錄取分數線都不低,到底該怎麼選擇?哪所大學實力最強?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6屆(2020年)核科學與技術優秀大學生令營相關通知 1.申請資格1)國內(985、211)大學核、物理、化學、機械、材料、熱工、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的三年級(2021年畢業)在校本科生。
  •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自科版)入選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
    日前,從《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第6版)獲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自科版)被評為電子與通信技術學科的權威學術期刊(A+等級),在該學科學術期刊中排名第7位。《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是由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武漢大學圖書館、中國科教評價網、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教評價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研發,根據各學術期刊的5年影響因子、2年影響因子、即年指標、總被引頻次、web即年下載率、基金論文比、二次文獻轉載、專家評審、量效指標JMI、年發文量等指標值進行遴選,是國內主流的七大期刊評價體系之一,現已有2000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校50周年紀念
    這與科大人以學術為本的傳統是密切相關的。平等交流、坦率質疑、自由探索,是科大人的特點。因為學術氛圍比較濃厚,學科之間的交叉、合作也十分順暢,這使得科大可以凝聚力量進行團隊創新,不斷逼近國際前沿。同時,在學科布局、資源配置、學術價值判定等方面,科大都充分地體現了「教授治學」的傳統。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級學科名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大王牌學科
    下面提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重點學科一覽,你選哪個?1、數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始創於1958年,2007年獲首批一級重點學科,是教育部985、211工程、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建設學科。五十多年來,中國科大數學科學學院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才,其中包括兩位中科院院士,一位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六十多位在海外著名高校工作的數學家,二十多位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 西科技大學蒲永平教授指導研究生學業規劃與職業選擇
    為幫助研究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加強研究生學業指導,活躍校園學術文化氛圍,近日,由陝西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研工部)主辦、研究生自管會承辦的「名師下午茶——導師與你同行」活動在設計與藝術學院五樓LOFT拉開帷幕。副校長蒲永平教授做客「名師下午茶」,與研究生漫談研究生學業規劃與職業選擇。
  • 走進山東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學院先後榮獲「山東科技大學就業先進集體」、「山東科技大學學生科技創新工作進步獎」、「山東科技大學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多人獲評全國三好學生等先進個人、國家獎學金等,全國電子設計競賽、全國智能汽車競賽、挑戰杯課外學術作品競賽等中取得優異成績。
  • Nature雜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0歲生日快樂!
    (地址:http://t.cn/EvZ6hAx)雷鋒網AI科技評論記者發現,在板塊中一篇名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60年精彩輝煌》的文章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被譽為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存在」,直接隸屬於中國科學院(CAS),因而可以專注於尖端科學技術的研發,為世界栽培富有遠見的領導者,並以卓越的學術成就享譽全球。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龍騰校友當選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人民網莫斯科11月27日電,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官方網站公布了新當選外籍院士人員名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龍騰(8406)校友當選「信息系統、計算與電子工程、通信與電信」學部外籍院士。1989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學士學位,1995年在北京理工大學獲博士學位。1995年3月參加工作,2008年12月任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院院長,2016年6月任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助理,2018年1月任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
    中國日報網8月17日電 8月15日下午,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大會舉行了「2019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第七屆中國電子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電子信息領域優秀科技論文(2020)遴選活動」入選論文等表彰儀式。
  • ...研討會暨第一屆學術和發展指導委員會會議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教育在線訊  1月7日上午,安徽應用數學中心學術研討會暨第一屆學術和發展指導委員會會議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活五樓報告廳成功召開。數學是基礎研究的基礎,是科技創新的底層驅動,應用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融通發展已經成為促進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源動力。我省多所高校的數學學科基礎厚實,學校的數學繫於1958年由華羅庚教授親自創辦,在老一輩數學家和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一支由多名院士牽頭,以一批中青年數學家為骨幹,人才層次高、創新能力強、成果水平高的學術團隊,建立了圖形與幾何計算實驗室、大數據科學實驗室等數學與交叉科學創新平臺。
  •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
    中國日報網8月17日電 8月15日下午,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隆重舉行。大會舉行了「2019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第七屆中國電子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電子信息領域優秀科技論文(2020)遴選活動」入選論文等表彰儀式。
  • 「科學技術哲學與社會系統工程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地學哲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大學教授王恆禮,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蘇越,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少將、教授劉戟峰,山西大學副校長、教授高策,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黃順基,先後致辭。
  • 電子科技大學5年獲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本期推送,就來回顧一下近五年來電子科技大學所獲得的1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宮玉彬教授團隊獲獎成果針對高頻率真空電子器件要實現高效率、寬頻帶、大功率工作等技術難題,發明了系列新型注波互作用結構,建立了這些互作用結構的分析方法,突破了高頻率真空器件實現高效寬帶大功率工作的相關關鍵技術,聯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二研究所和國營第772廠等單位產學研相結合,推動了我國高頻率真空電子器件的發展。
  • 莊鎮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神經網絡,遺傳算法等計算智能方法...
    姓名: 莊鎮泉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ESI中國大學排名43?這是真正的實力麼?
    電子科技大學在2019年5月份公布的ESI中國大學排名中第43名。這樣的排名並不能體現出電子科技大學的真正實力。近幾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子科技大學不斷壯大,實力越加雄厚。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電子科技大學的組成。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兩者有何區別?
    如此一來,對於很多不了解事實真相的家長和同學來說,相差無幾的校名很容易讓人造成誤會,以至於最終把兩所本無實質性關聯的高校搞混。對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來說,僅有兩字之差的它們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很多家長和同學的誤會對象。對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來說,它們都隸屬於中科院,一個是位於安徽的合肥,一個則是位於教育之都的北京。
  • 田志剛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田志剛教授增選為醫藥衛生學部院士。田志剛,1956年10月出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82年獲山西醫科大學學士學位, 1985年獲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免疫學碩士學位,1989年獲白求恩醫科大學(現吉林大學醫學部)免疫學博士學位。
  •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
    央廣網北京8月15日消息 今天(15日),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舉行了「2019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第七屆中國電子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電子信息領域優秀科技論文(2020)遴選活動」入選論文等表彰儀式。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傑青、優青不是「帽子」,是一個學術高峰
    早在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方微信公眾號發表《關於避免人才項目異化使用的公開信》,已明確表示國家傑青和優青是人才項目,不是帽子。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1年度國家基金人才類項目申報工作會上。羅喜勝副校長做了申報工作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