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的外骨骼動力裝甲真的存在嗎?

2021-02-24 碳纖維體驗館

《流浪地球》在春節期間受萬人追影,每天影票都是爆滿的,劇情主要講述的是人類面對災難的生死營救。但是影片中出現了多種令人眼前一亮的科幻武器裝備,其中以貫穿全劇、反覆出現的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外骨骼裝甲。

在科幻電影中看到「黑科技」的鏡頭已經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了,科技的進步,讓許多科幻作家筆下的未來世界逐漸成為現實,在《流浪地球》這部開年科幻片裡,我們看到了非常多的黑科技運用到電影中,其中有一些技術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一些仍然處於概念階段,或製造出的成品和電影中出現的差距非常之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電影中那套出鏡率極高的外骨骼動力裝甲。

電影的開頭我們看到戶口用自己改造的機械手臂和印製假通行證的不法分子,打鬥的場景,接下來徒手掰鐵門救出能說十幾種方言的「中國心」,救援隊在失去運載卡車的情況,依靠這套動力機甲徒步運送「火石」,在途中,被困在一幢大樓中,其中的一名隊員依靠這套動力機甲提升的能力,救下韓子昂。

另一位隊員運用其裝備的M134米尼崗轉輪機槍,給小隊打開了逃離大樓的出口,單兵外骨骼,讓這樣的情節成為可能,也讓機槍兵隨身裝載加特林破冰變得合理。要知道,很多電影中的手提加特林橫掃一切是很不現實的。這種每分鐘射速達數千發的六管機槍光是彈藥就不方便攜帶,更不用說它本身的重量和射擊時的後坐力。

外骨骼的構想是受到甲殼蟲的啟發,單兵外骨骼機器人是一種由鋼鐵的框架構成並且可讓人穿上的機器裝置,也被稱作強化服、動力服、動力裝甲等,該裝備主要通過穿在體外、擁有骨骼模樣的機械裝置為人體增添量,實現人體體力、防護能力和對複雜環境適應能力的提升。

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普通人穿上它也可以擁有高機動性和強大的力量,這樣的提升可以說在未來外骨骼有著無限的開放潛力。

世界上第一套外骨骼裝甲在1960年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研製而成,名為哈迪曼。它通過液壓和電力驅動,能使穿戴者的力量增加25倍,提起110公斤重量的物體就像提起4.5公斤那麼輕鬆。但0.76米/秒的緩慢移動速度限制了這一裝備的實用性。

其實,不止是《流浪地球》,這一步電影給我們描述了外骨骼是如何工作的, 早在2014年的科幻遊戲《使命召喚11·高級戰爭》和15年發布的《使命召喚12·黑色行動3》中,就出現了外骨骼動力機甲,玩家操控其遊戲主人公,在外骨骼的幫助下,完成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其強大的火力堪比一輛輕型步兵戰車。

要說到外骨骼裝甲的巔峰之作,前段時間,俄國展示最先進的碳纖維被動外骨骼,不再使用電池驅動。

俄羅斯的JSCGB工程公司日前展示了其最新研發的被動外骨骼系統的照片。這款外骨骼系統採用了碳纖維結構,可以讓人「不費吹灰之力」承受數十公斤的重量。

JSCGB工程公司是和JSC中央精密工程研究院聯合研發了這款被動外骨骼系統。這套系統沒有動力驅動和電源。

相關焦點

  • 超科幻:探秘跨世紀的動力外骨骼
    不過,動力外骨骼真的源自影片與遊戲中所標榜的「近未來」嗎?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了解這項跨越世紀的黑科技,探秘動力外骨骼的前世今生。▲DARPA(圖片來自extremetech)DARPA成立一年後,被譽為「美國科幻黃金時期的四大才子」之一的羅伯特·海因萊因在這一年出版了經典科幻小說《星船傘兵》,並首次提及了「增強裝甲」概念。沒有人會想到,這種聽起來似天方夜譚的動力裝甲在一夜間深深植根於美國發明家的思維中。
  • 和平精英矩陣事件玩法攻略 合成外骨骼裝甲
    在和平精英最新模式極限追獵中我們有機會觸發矩陣事件,成功觸發後我們可以獲得一些特殊道具,然後前往矩陣基站將這些道具合成外骨骼裝甲。下面就是限追獵矩陣事件刷新時間位置介紹了,一起來看看吧! 取這類道具之後即可前往矩陣基站,在基站處可以消耗這些特殊資源用於製作召回信標和補給箱等等道具,還可以製作特別的外骨骼裝甲裝備。外骨骼裝甲的性能相當強大,除了能夠提供額外的防護和減傷效果以外,還會具有額外的強力技能。
  • 萬眾期待~Damtoys開啟流浪地球計劃!
    Damtoys在電影上映2周年之際隆重推出《流浪地球》系列首款1:6比例珍藏人偶——由演員李光潔飾演的CN171-11救援小隊隊長王磊。由郭帆執導、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流浪地球》,講述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 關於《流浪地球》的50件事
    當時中影儲備了各種類型領域的IP,其中就包括三本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微紀元》《超新星紀元》。   中影叫了一些導演去聊合作意向,郭帆挑中了《流浪地球》,他認為這是劉慈欣的三部小說中相對容易拍的。
  • 解碼《流浪地球》中的科技元素:75%特效由中國團隊完成
    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火了,《流浪地球》累計票房已超過37億元,成為今年春節檔票房當之無愧的冠軍,並升至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名,僅次於《戰狼2》,這部電影究竟是如何把「想像」變成「影像」的?據中國經濟網報導,《流浪地球》75%特效由中國團隊完成,電影視覺特效總監丁燕來稱,要將科幻小說裡的一句話變成畫面,實現起來很難。為此,他們畫了3000張概念設計圖,這其中包括行星發動機、地下城、運載車等所有場景的細節構思,而且每一個場景都要制定詳細的特效拍攝方案。上海場景的一個鏡頭前後改了251次,成了修改次數最多的特效鏡頭。
  • 《流浪地球》中地球真的「流浪」得起來嗎?
    那麼《流浪地球》的科幻內核又是什麼呢,為什麼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功,它的硬傷又是什麼。流浪地球不考慮各種飛行因素,就單純以現代人常識來講,它能「流浪」起來嗎?首先講下劉欣慈《流浪地球》的文化內核,劉欣慈在接受一次採訪時說「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澱,讓人們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
  • 星際爭霸中人族的動力裝甲有多少黑科技,現在我們能做出來嗎
    昨天囧王者講了利維坦為什麼能飛起來和折躍飛行,今天就來講講人族的CMC動力戰甲吧。坦率的說,以現今的科學技術,是無法完全複製出遊戲中人族通用戰鬥裝甲CMC的。頂多只能照貓畫虎,做個皮膚而已,其內在的黑科技是完全無法實現的。
  • 《流浪地球》中裝了1萬臺超級發動機,真的能推動地球嗎?
    》中裝了1萬臺超級發動機,真的能推動地球嗎?就跟阿基米德的理論一樣「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要實施起來有著許多難題,比如我們都知道地球板塊會運動的。假如跟(流浪地球)中一樣,在一個城市安裝一臺超級發動機這發動機動力有多大才能推動地球?猜想下這個城市板塊能支持住,會不會產生板塊運動會不會壓沉這個城市?
  • 改良版動力外骨骼,人類都可以舉起汽車了…
    還記得 James Hobson 嗎?或許我們說他另外一個大名你會更熟悉一些,沒錯,他就是 DIY 狂人 The Hacksmith。他之前為我們展示這款動力外骨骼時,在自家的院子裡輕鬆抬起了 170 磅的物體,這確實很酷。距離上次他為我們展示動力外骨骼已經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要知道他的技術也隨著科技的進步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 夢想照進現實:科幻電影裡的「機械外骨骼」圖鑑
    機械外骨骼這東西看似神奇,其實很多年前就已經在各類科幻電影裡出現,未來+硬漢+戰爭+外骨骼,幾乎「等於」一部老少鹹宜的科幻大片。穿上鋼鐵戰衣,就能力大無窮並且刀槍不入,雖千軍萬馬不懼,取敵首級如探囊取物。這樣的幻想源於冷兵器時代,古人的盔甲不就是這個設計初衷嗎?只是在科技尚未到達那個高度之前,人類只能幻想,好在電影能逐步完善咱們的夢想。
  • 《流浪地球》加長版新增內容詳解:達叔「LSP」,韓朵朵黑化
    《流浪地球》重映版/加長版,官方名為《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與原片對比多了約11分鐘新內容,我火速趕去看完後最大的感覺,就是這個版本大體上可以理解為導演剪輯版,因為有一點兒童不宜的內容,難怪會被刪減,這些新內容具體是什麼,對於想進影院重看一遍的童鞋,以下內容嚴重劇透,謹慎閱讀:按照電影進展順序:
  • 我軍以裝備,外骨骼時代要來了?
    ,性能遠達不到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或《明日邊緣》中的那樣,集生存保障、力量強化、靈敏感知等功能於一身。2、動力持續性差,外骨骼要想達到理想中的強化效果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2013年開始研製的TALOS——戰術突擊服就是因為這些問題而下馬,現階段的動力方案顯然不支持全身防彈裝甲
  • 《流浪地球》的末日種子庫真的存在嗎?
    央廣網北京2月18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導,春節期間,電影《流浪地球》非常火,裡面有很多未來科技都讓觀眾感到十分新奇。其中還有一個和農業有關:國際空間站將帶著一座種子庫前往宇宙深處。很多人覺得,種子庫只是科幻電影中的虛擬事物,但實際上,地球上確實存在「末日種子庫」,而且還有好幾個!地球上的種子庫什麼樣?
  • 流浪地球中的榴槤蚯蚓幹,現實中真的有嗎?感受地底的味道!
    今年年初有一部電影非常的飽火爆,不知道大家都有沒有看過呢,很多人小夥伴都已經說出來了,沒錯就是《流浪地球》。對於我國的第一部科幻電影來說,《流浪地球》的出現已經先很多愛好科幻的朋友看到希望,雖然它不是那麼的完美,但卻為中國的科幻開了一個好頭。
  • 《流浪地球》裡不止吳京一個英雄,這個被忽視的男人也潛力無限
    但《流浪地球》的主旨卻並不相同,電影想要傳達的思想並不是製造出一個人人稱羨的唯一英雄,而是將每一個角色都塑造成了英雄。影片講述在太陽即將潰崩瓦解的時候,人類選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來逃離太陽系。為了尋找一個新的生存環境,地球上的所有人都在為這個目標努力與犧牲著。在地球生死存亡之際,這場災難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 我國新一代步行外骨骼機器人問世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電影《流浪地球》中炫酷的裝甲設備通過人與機器的「合體」,超越了人體極限。現實中,一秒變身「鋼鐵俠」何時能實現?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先進機器人應用工程技術中心,突破了人機混合智能的生機電系統協調一體化關鍵技術,建立穿戴外骨骼機器人主動認知智能,形成人機協同混合增強智能,實現了對可外骨骼機器人的直覺控制,秒變「鋼鐵俠」的夢想走進現實。
  • 流浪地球中諸多不嚴謹科學,真的可以用離子推進器推動地球嗎?
    作者:科學探討-小叮噹網絡作家協會國產科幻大作流浪地球,牽強和不科學情節是否存在?流浪地球熱播已經幾周了,講的是在2075年地球在太陽膨脹的情況下人們想盡辦法逃離太陽系的科幻故事。國產科幻電影少之又少,不少朋友認為該部電影存在太多的牽強,感情成分大於科幻成分,而又有不少朋友認為該電影是國產電影中的良心之作。科幻片是否為大作,其科學邏輯是否合理也非常重要。做為愛好科學的朋友們,我們不妨用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下,看一下這部電影是否存在不科學之處。
  • 真實世界鋼鐵俠:穿上機械外骨骼,一起「復仇」一起飛
    在最近剛剛上映的新電影《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中,我們的土豪工程師又推出了第43套裝甲MK XLIII和第44套Hulkbuster——也就是著名的「浩克終結者」。MK XLIII比起前套MK XLII並沒有實質變化,只是外觀中紅色所佔比重大了些,而功能也僅僅是多了紅外線掃描,允許操作者看穿牆面。MK XLIII。
  • 身披戰甲所向披靡 10款擁有超酷炫裝甲或外骨骼的遊戲
    相信沒有一個玩家能夠拒絕操作一位身著酷炫裝甲的角色在遊戲中大殺四方,現在這種類型的遊戲也是非常熱門,從漫威電影《鋼鐵俠》能夠擁有這麼高的人氣就能看出來,下面就讓我們來看10款擁有酷炫裝甲的遊戲吧!
  • 《流浪地球》中的重元素核聚變技術是什麼?現實中能夠實現嗎?
    最近有一部電影《流浪地球》火了,電影描述的是影片中描述的是太陽即將開始死亡倒計時,地球和人類面臨著滅頂之災,繼而啟動了逃離太陽系的計劃。要知道這一萬多個巨大的行星發動機肯定是非常強大的,否則也不可能將地球推離太陽系,讓地球成為流浪行星。而且如此多的行星發動機也需要很多燃料才行,這種燃料必然非常常見才行,否則就無法滿足它們的運行。對此,《流浪地球》中也進行了解釋,這些行星發動機都是應用了核聚變,使用的燃料就是地球上非常常見的石頭,只有這種常見的容易處理的石頭才能夠滿足上萬座行星發動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