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在春節期間受萬人追影,每天影票都是爆滿的,劇情主要講述的是人類面對災難的生死營救。但是影片中出現了多種令人眼前一亮的科幻武器裝備,其中以貫穿全劇、反覆出現的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外骨骼裝甲。
在科幻電影中看到「黑科技」的鏡頭已經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了,科技的進步,讓許多科幻作家筆下的未來世界逐漸成為現實,在《流浪地球》這部開年科幻片裡,我們看到了非常多的黑科技運用到電影中,其中有一些技術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一些仍然處於概念階段,或製造出的成品和電影中出現的差距非常之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電影中那套出鏡率極高的外骨骼動力裝甲。
電影的開頭我們看到戶口用自己改造的機械手臂和印製假通行證的不法分子,打鬥的場景,接下來徒手掰鐵門救出能說十幾種方言的「中國心」,救援隊在失去運載卡車的情況,依靠這套動力機甲徒步運送「火石」,在途中,被困在一幢大樓中,其中的一名隊員依靠這套動力機甲提升的能力,救下韓子昂。
另一位隊員運用其裝備的M134米尼崗轉輪機槍,給小隊打開了逃離大樓的出口,單兵外骨骼,讓這樣的情節成為可能,也讓機槍兵隨身裝載加特林破冰變得合理。要知道,很多電影中的手提加特林橫掃一切是很不現實的。這種每分鐘射速達數千發的六管機槍光是彈藥就不方便攜帶,更不用說它本身的重量和射擊時的後坐力。
外骨骼的構想是受到甲殼蟲的啟發,單兵外骨骼機器人是一種由鋼鐵的框架構成並且可讓人穿上的機器裝置,也被稱作強化服、動力服、動力裝甲等,該裝備主要通過穿在體外、擁有骨骼模樣的機械裝置為人體增添量,實現人體體力、防護能力和對複雜環境適應能力的提升。
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普通人穿上它也可以擁有高機動性和強大的力量,這樣的提升可以說在未來外骨骼有著無限的開放潛力。
世界上第一套外骨骼裝甲在1960年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研製而成,名為哈迪曼。它通過液壓和電力驅動,能使穿戴者的力量增加25倍,提起110公斤重量的物體就像提起4.5公斤那麼輕鬆。但0.76米/秒的緩慢移動速度限制了這一裝備的實用性。
其實,不止是《流浪地球》,這一步電影給我們描述了外骨骼是如何工作的, 早在2014年的科幻遊戲《使命召喚11·高級戰爭》和15年發布的《使命召喚12·黑色行動3》中,就出現了外骨骼動力機甲,玩家操控其遊戲主人公,在外骨骼的幫助下,完成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其強大的火力堪比一輛輕型步兵戰車。
要說到外骨骼裝甲的巔峰之作,前段時間,俄國展示最先進的碳纖維被動外骨骼,不再使用電池驅動。
俄羅斯的JSCGB工程公司日前展示了其最新研發的被動外骨骼系統的照片。這款外骨骼系統採用了碳纖維結構,可以讓人「不費吹灰之力」承受數十公斤的重量。
JSCGB工程公司是和JSC中央精密工程研究院聯合研發了這款被動外骨骼系統。這套系統沒有動力驅動和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