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猶他州中部地區的大教堂山谷(Cathedral Valley)的興趣始於幾年前在圓頂礁國家公園看到的一幅震人心魄的照片。照片說明是清晨拍攝的。一束晨光從滿天厚雲的空隙正好射到遼闊谷地裡的一座高聳的巨巖,那個場景被稱作「月亮的聖殿」(Temple of the Moon)。可惜當時因為行程緊張的原因,最終沒有去成,留下了一些遺憾。
大教堂山谷實際上正是一大片下陷的地層。地下水融化了地下的含鹽層,並且經過常年累月的浸泡和衝刷,帶走了底層下面的不少沙石。沒有了「鹽層」和沙石的支持以後,上面的地層也陸續垮塌下來了。
大教堂山谷屬於圓頂礁國家公園的一部分。 大教堂山谷分為下教堂山谷(Lower Cathedral Valley)和上教堂山谷(Upper Cathedral Valley)兩個部分。前者有「太陽神殿」(Temple of the Sun),「月亮神殿」(Temple of the Moon) 和「星星神殿」(Temple of Stars),而後者區域內有一些像歐洲大教堂外觀似的巨型巖石。
古時候,地下水掏空了這裡的一些地層,於是大面積的地表沉陷下去了。一部分的地表沒有沉陷下去,經過好幾百萬年的風化作用,就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各個「神殿」和「大教堂」。
在這個地區,你可以看到那些斜斜扭扭的地形風貌都是當時底層垮塌的結果。這一帶傾斜倒塌的地層板塊比比皆是,整個大片地層板塊水平下陷的例子也有,但是會比少見。而大教堂山谷,就是一個大致水平下陷的典型例子。
由於地下水(地下河流、地下水塘、地下湖泊等)的分布不均勻,在大面積地層沉降時,有一些單獨的地方並沒有下陷。經過幾百萬年的風化作用後,造就了此時此地名為「太陽」、「月亮」、和「星星」等三大聖殿景觀。
這種大面積的地層下陷過程,自古至今一直沒有停止,直到現在還在進行中。在我們自駕遊大教堂山谷的過程中,發現有幾段土路的下面貌似已被雨水或雪水掏空了,看上去還是挺危險的。而且隨時路面不斷被蠶食,路基可能會變得更脆弱,有的路段隨時會被汽車自身的重量壓垮。
這就有點像「獵人的陷阱」的感覺,獵人的陷阱會遇到倒黴的野獸;這裡土路上的「自然陷阱」會遇到倒黴的車友。萬一有遊客的車子倒黴,掉到這段隨時塌陷的「自然陷阱」裡,再想把車弄弄出來,那可就太難了。
這次,我們沒敢半夜自駕車進大教堂山谷裡去拍攝晨曦射時的「神殿」照片,只敢在大白天裡過來,雖然光線不及晨曦或者黃昏前後,但至少能看清路面,確保人車安全。我曾經把SUV當ATV(全地形車)用,開出了土路,在沙漠區域上竄下跳的繞了幾小圈,避開了一段段陷入深坑的土路。但願將來大家再來這裡自駕遊看風景的時候,路上的大坑已經被填平,或者被開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