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歐美「半個身位」的國產大飛機,靠什麼贏了全世界?

2020-09-03 紫金山科技

2020下半年,抵制華為、禁用微信、強買TikTok等一系列非市場手段,讓中美貿易摩擦進入到一個新高度。其實,集中在製造業的競爭也一直是中美貿易摩擦的主要內容,其中,被稱為「工業皇冠」的飛機製造也一直是歐美及中國等主要經濟體及製造大國的必爭之地。

大飛機,擁有超過四百五十萬個零件,單個系統失效概率達到10的-9次方,整機失效概率達到10的-7次方。這些數字背後,是大飛機結構設計的高度複雜、製造實現的高難度、安全性能的高要求。

那麼,5G+製造,可以帶來什麼變革?

大飛機一度被稱為世界上最複雜的「商品」,近幾年,全球各國圍繞大飛機的智能製造競賽已經轟轟烈烈展開。

近日,在中國聯通的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中國商飛科技管理部部長葉偉著重介紹了5G在我國「大飛機」研發和商業化上的重要推進。

據他介紹,美國、歐盟、日韓等都不斷表明自己在大飛機研發和商用方面的先進程度,但中國一直領先他們「半個身位」。

從2018年1月開始,商飛集團就已經聯合運營商和IT企業、網際網路企業等各方,建設5G園區和工業創新生態聯盟,這個時間比美國運營商聯手三星在德州搭建的5G應用園區更早一步。

2019年5月末,工信部一行領導還專門赴中國商用調研過5G智能製造項目,體驗了園區裡的AR/VR試驗室、5G無人駕駛智能車,以及復材車間、部裝車間和數控車間的5G工業場景應用。

葉偉介紹,中國商飛目前有三大產品線,分別是被稱為國產商用飛機發展「探路者」的ARJ21新支線飛機、被稱為「搶灘者」的C919大型客機,以及被稱為「開拓者」的CR929遠程寬體客機。

在商飛的5G園區,目前已經建成5個5G宏基站,室外覆蓋半徑500-800米,同時部署了700多個室分設備,每個覆蓋半徑約40-50米,而且還部署了4套邊緣計算系統,不僅覆蓋了一個5G園區和一個5G工廠,也同時實現了四大中心異地貫通。

葉偉介紹,在三條產品線上,5G低時延、高速率、大連接這三大特點,為飛機的設計、製造、運維、試飛等方面都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例如,5G+機器視覺,把檢測效率提升了300%;5G+AI把檢測周期從2天變成了實時。一邊製造、一邊裝配的時候就可以實時知道產品是否合格。

基於5G室分基站打造的智慧客艙,是商飛的一個亮點產品,多方實時高清視頻通信、空中在線辦公、在線購物、空中在線支付等航空網際網路業務都已在驗證中。

此外,空地直連ATG有了5G的輔助,可進一步優化無人駕駛。據葉偉稱,待5G ATG試飛測試成功,將作為ARJ21型號的客戶選型項目,提升ARJ21型號產品競爭力。

「5G的戰略意義更體現在可以讓我們的大飛機在先進技術研發和商用上實現彎道超車。」葉偉說。

「傳統的駕駛艙技術比較難有突破和變革,例如波音手裡有3000架飛機訂單是不太願意在駕駛艙技術上做變革的,而我們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可以繞開一些傳統技術壁壘。畢竟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願意以先進的空地直連減少飛機駕駛員的數量和成本。中國商飛在基於5G的單一飛行員駕駛模式上做了探索,構建了基於5G的空地協同飛行環境,切切實實提高了駕駛效率。

同時,商飛也在5G+異地協同的大飛機設計製造上做了很多投入,把設計與製造的協同效率提高了5倍。

「異地的實時的大數據協同,確實在5G平臺上才能做到。」

針對飛機表面18萬個鉚釘的質量檢測,應用了5G+8K代替人工目視檢查後,質檢效率提升了20倍,產品合格率也大幅提升。

5G+AR的線纜端接器裝配,輔助人工手冊查詢,把裝配效率也至少提升了30%,極大減少了人為差錯。

5G+雙目相機,對飛機大部段外形測量,代替進口雷射跟蹤儀,使得檢測效率提升了10倍。這也是5G低時延的一個優勢所在。

5G+AR,用於現場維修,可以使驗證人員/維修人員與編寫人員進行遠程協助,快速溝通並解決維修程序使用問題。

在試飛方面,傳統上,試飛的一系列數據要經過很多環節的轉換,現在空地一體化後,基於5G+邊緣計算,還可以直接把數據下傳。

而5G全連接工廠,成為了實現大飛機百萬零件生產要素數字定義和實時互聯的關鍵平臺,對生產、製造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

此外,商飛集團還對5G如何深刻推進位造業變革,探索性頒布了一個「5G製造創新能力指數」,提出了工業泛在感知、平臺算法能力等多個指標,用於評價企業應用5G後的製造創新能力發展水平,鼓勵企業充分開展5G製造創新能力的系統研究。

「5G賦能大飛機,重在全要素、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

「我們希望商飛能打造出一套5G+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中國方案,形成不對稱競爭優勢,實現航空領域的行業領先、自主可控、標準引領和國際領跑。」

對於5G技術的應用,中國商飛目標明確,且節奏很快很穩。

如果說5G+對於製造業有何意義,商飛的這個案例,無疑是一個極佳的解讀。


- END -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搜索關注「紫金山科技」微信【zijinshan2013】

★紫金山科技:聚焦5G,關注人工智慧與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報導新產業、新公司、新業務、新商業模式,探索5G+AI的無限可能

相關焦點

  • 突破歐美圍堵,國產大飛機成功問世,中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一?
    提到中國製造,很多人都清楚,最近幾年,我國的製造業那可謂是飛速發展,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在這期間,就有一項填補了多年漏洞的國產飛機,那就是我們今天要講述的主角c919系列飛機。說到國產飛機,突然想起我在西瓜視頻創作人【三一博士】的作品【C919逆境中前行!憑藉一項優勢,國產大飛機有望突破歐美圍堵!】
  • 中國有沒有什麼尖端高科技是以絕對優勢領先於全世界的?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世界上的尖端科技都被歐美國家把握住了命脈,實際上,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在近年來的科技發展也非常喜人,中國人制定了越來越多的國際產品標準,以絕對的優勢領先於全球。我們目前有非常多拿得出手的高科技,那究竟有哪些呢?
  • 「領先半個身位」的青島要擔綱!
    先行一步,已經領先了「半個身位」的青島將肩負「火車頭」「領頭羊」的角色,這是擔當作為,也是重大機遇。01這一次,山東不能再錯過!山東為什麼要全力進軍工業網際網路?這要從山東的處境說起。錯過信息化、消費網際網路兩撥浪潮的山東幾乎「失去了20年」。「標兵漸行漸遠、追兵漸行漸近」,山東面臨的處境異常嚴峻。
  • 國產大飛機首次出口非洲,中國製造走向世界
    日前,由貝寧駐華大使組成的代表團隊,在中航西飛集團的見證下驗收新舟60/600項目,這標誌著「新舟」600飛機首次成功出口非洲大陸。新舟60在我國已經運行多年,安全性沒問題,所以我國才敢大膽出口,這款中國製造的大飛機終於走出了門。
  • 國產大飛機首次出口非洲大陸,中國製造品牌走向世界
    由貝寧駐華大使組成的代表團隊,在中航西飛集團的見證下驗收新舟60/600項目,這標誌著「新舟」600飛機首次成功出口非洲大陸。新舟60在我國已經運行多年,安全性沒問題,所以我國才敢大膽出口,這款中國製造的大飛機終於走出了門。
  • 寧夏正式啟動研發國產大飛機輪胎
    8月16日,石嘴山市舉行寧夏神州輪胎有限公司國產大飛機輪胎技術研發發布會,這標誌著寧夏神州輪胎正式啟動自主研發國產大飛機輪胎。
  • 30年,中國在罌粟籽油抗腫瘤領域從0做到領先
    1 落後半個世紀的起步比如目前最常見的罌粟乙碘油注射液,早在1954年3月就在美國獲批上市,臨床應用在肝癌的腫瘤造影和治療中,但直到90年代該項技術才作為一種思路見諸於國內的前沿醫學期刊,且當時並未引起廣泛的關注和學術討論。在90年~95年期間,中文醫學刊物《國外醫學腫瘤學分冊》一度陸續追蹤過歐美國家在罌粟籽油抗腫瘤臨床應用中取得的進展。
  • 國產大飛機首次出口非洲大陸,中國製造品牌飛向世界
    文/山峰  由貝寧駐華大使組成的代表團隊,在中航西飛集團的見證下驗收新舟60/600項目,這標誌著「新舟」600飛機首次成功出口非洲大陸。新舟60在我國已經運行多年,安全性沒問題,所以我國才敢大膽出口,這款中國製造的大飛機終於走出了 門。
  • 中國能造核武器和核潛艇,為啥就造不了大飛機?專家:原因比較多
    此種情況下,產生了新的問題,這些硬核武器我們都能造出,為啥偏偏造不出民航大飛機呢?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國的戰鬥機水平如今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民航大飛機卻常年被波音等西方公司壟斷,即便是民航輪胎也難以實現自研。同樣,我國的主戰坦克已經發展了例如99A式,15式,VT4式等眾多先進型號,但在民用汽車方面,國產汽車常年被日系,德系,甚至美系壟斷嚴重。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專家分析後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 國內首個國產大飛機交付中心建成
    日前,由中鐵十八局參建的國內首個國產大飛機交付中心——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基本建成並具備了相應功能。據悉,該中心位於南昌航空城核心區域,規劃總佔地面積24.5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交付中心、完工中心等16個建築單體及可停放11個機位的停機坪、道路等。
  • 5G助力C919國產大飛機全球首秀
    10月31日,2020南昌飛行大會上,中國商飛國產大飛機C919帶來首次全球動態展示。整個飛行過程通過中國聯通獨家5G組網傳送機艙高清實時畫面及相關飛行數據,給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第一視角衝擊。「看著咱們自己的國產大飛機翱翔在天空,還是『駕駛員』視角,真是大飽眼福呀」。這是中國聯通與中國商飛首次嘗試的5G+智能試飛應用,江西聯通為此成立了專項支撐團隊,在一周時間內完成了中國商飛南昌基地的5G網絡全覆蓋,採用5G+MEC邊緣雲技術,部署了5G虛擬專網,實現數據本地化分流,為本次試飛提供大帶寬、低時延保障,及數據的安全、可隔離。
  • 我們的國產大飛機,還差啥?
    我們的國產大飛機,還差啥?當時,大量的媒體報導了:C919等「國產大飛機」是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那是不是就表示飛機100%都是國產的呢?在給國產大飛機C919提供零配件的西方一級供應商中,最重要的又是幾個美國公司:飛機發動機LEAP-1C生產商;CFM國際公司(美國通用電氣與法國賽峰合作)提供LEAP-1C發動機;核心航電系統生產商:通用電氣航空集團(GE Aviation),這是一家總部在美帝俄亥俄州的公司
  • 俄羅斯國產飛機也被針對,斷供複合材料令其措手不及,專家:C919要小心了
    早在蘇聯時期,蘇聯的航空工業實力就排在全球領先水平,不過蘇聯的民用航空飛機雖然在性能上能與歐美進行媲美,但是燃油經濟性能、乘客舒適度都不太理想,造成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生產民航飛機的圖波列夫、伊留申、安東諾夫公司都是生產軍機出身,所以只考慮到了飛機性能,對於航空公司來說,使用這些蘇聯國產飛機經濟性並不理想,在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以及其他國家境內的航空公司除了繼續繼承蘇聯時期的衣缽以外,已經開始大量向歐美國家尋求客機購買
  • 我國大飛機C919,訂單數量超過1000架,到底算不算國產?
    是國產大飛機,為什麼核心的一些部件,比如發動機,飛控系統等核心部件還需要進口?如果這些核心的零部件需要進口的話,那C919算不算咱們國產的大飛機呢?這裡事先就可以給出答案:C919毫無疑問是國產的大飛機,雖然它連一些關鍵的螺絲釘都是進口的,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接下來慢慢看,如果你有什麼意見,可以發表在評論裡。
  • C919國產大飛機全球首秀
    C919國產大飛機 全球首秀C919和南昌有著極深厚的淵源,部分機身在南昌製造,也曾在此試飛,是有著「南昌基因」的國產大飛機。本次大會,這款大飛機將是全球首次參加航展,向普通觀眾公開進行動靜態的展示,每天帶來一場飛行表演,觀眾將大過眼癮。
  • 美擬將89家中企列管制,國產大飛機C919或功虧一簣
    今日(11月23日)國內各大門戶網站和多家權威媒體報導,川普政府即將宣布將中國航空航天、中國商飛等89家大型公司列入「與軍事活動有聯繫」的企業清單,限制其購買一系列美國商品和技術。名單上的企業包括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及其10個相關實體。
  • 國產大飛機必須靠自己
    圖為CR929寬體客機想像圖近日,據媒體報導,由於出現嚴重分歧,被寄予厚望的中俄合研CR929或將下馬,對此有網友表示,合作後買來真正教訓,看來國產大飛機必須只能靠我們自己在國際民航市場上,寬體客機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這種載客量至少為300人的大型飛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不過由於技術複雜,能夠獨立研製出寬體客機的國家並不多,目前在世界上的各型寬體客機中以美國波音公司研製出的波音747為代表,這款巨無霸飛機堪稱世界上最成功的客機之一,在國際市場上大受歡迎,銷量遠超預期,為波音公司創造了巨額利潤,除了波音747之外,
  • 川普搞了份「黑名單」,國產大飛機或被卡脖子,航發只能靠自強
    說起國產大飛機,除了運20,很多人會想到當年運10的悲劇,而這個影響大約整整耽誤了20年,直到運20才讓大家看到的大飛機的希望。但是在民用大飛機的市場化的情況,發展依舊是非常艱難的,之前的C919就被認為使用不少國外的零部件,容易被卡脖子。
  • 中俄出現合作分歧,國產「大飛機」恐延遲交付
    前途未卜的C919雖然已經成功首飛,並且獲得了數百架訂單,但迄今為止,我們仍沒有取得國際適航證,也就是說根本無法實現國際飛行,這無疑使得C919無法進入歐美。此前,我們預期將在2021年獲得歐美適航證,但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以及國際關係的變化,如今來看,要取得歐美適航證似乎是更加艱難了。
  • 國內首個國產大飛機交付中心完成首架機交付
    11月3日,從中鐵十八局集團獲悉,由該集團承建的國內首個國產大飛機交付中心——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舉行了首架AJR21支線飛機交付儀式,標誌著該交付中心基本建成,並具備了相應功能。該生產試飛中心是江西省2020年重點工程之一,項目位於南昌航空城核心區域,規劃總佔地面積24.5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交付中心、完工中心等16個建築單體及可停放11個機位的停機坪、景觀綠化、道路等工程,全面建成後,將承擔國產ARJ21新支線飛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