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8日晚上9點左右,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維爾茨堡地區的一輛城際列車上發生惡性襲擊案件,一名17歲的阿富汗難民青年手持斧頭和刀具砍傷數人。根據維爾茨堡地方檢察部門的事後正式通報,此次襲擊事件共造成4人重傷,1人輕傷,另有14名乘客受到嚴重驚嚇。行兇者在案發後企圖跳車逃離,被趕來的警察當場擊斃。
不幸的是,這4位被砍成重傷的受害者是來自香港的一家人,分別是62歲的邱姓父親、58歲的母親、27歲的女兒和她31歲的男友,同行的17歲兒子倖免於難。
有目擊者在案發後告訴德國媒體,聽到行兇者在行兇後喊過「真主至大」的口號,因此本案在一開始就被輿論懷疑為恐怖襲擊。
7月19日上午,隨著越來越多的證據浮出水面,本案被進一步指向恐怖襲擊。巴伐利亞州內政部長海爾曼在接受德國電視二臺晨間新聞節目採訪時說,警方在搜查這名兇手的住所時發現一面手繪的「伊斯蘭國」旗幟。而「伊斯蘭國」稍後也宣稱對在維爾茨堡地區發生的阿富汗難民砍傷香港遊客的事件負責。該組織聲稱,行兇的阿富汗青年是「伊斯蘭國」的戰士。
據了解,行兇者今年只有17歲,兩年前在沒有監護人的情況下來到德國尋求避難,之前並沒有任何恐怖主義傾向,居住在一個寄養家庭裡,因此沒有引起德國國家安全部門的注意。監察部門告訴媒體,結合現有的證據,已經可以判斷此次襲擊是單人作案。
總的來看,在西方國家中,德國並不是「伊斯蘭國」的主要襲擊對象,但由於自去年底以來在法國、比利時等國頻繁發生的恐怖襲擊,也讓德國人生活在恐怖主義的陰霾和恐懼中。前幾周,德國《世界報》做了一個有關難民的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德國人並不擔心大量到來的難民會對經濟和就業產生影響,反而最擔心的是他們帶來的恐怖主義威脅。
近期發生在德國的每一次襲擊,都會被首先懷疑為恐怖襲擊。就在兩個月前,慕尼黑附近地區的城鐵上也曾發生過兇殺事件。一名27歲的青年捅死一名56歲的乘客,另外還有3人受傷。行兇者因為精神不正常,最終被送進精神病醫院。而在上個月,又有一名精神不正常者攜帶武器闖入德國黑森州的一家電影院,最後被警方擊斃。以上兩期案件均首先被懷疑為恐怖襲擊。不過要說德國之前距離恐怖襲擊最近的一次,還是6月初德國警方挫敗的一起針對杜塞道夫的爆炸襲擊,最終逮捕了3名敘利亞人,他們原計劃對杜塞道夫多處地區發動爆炸襲擊。
不過,7月18日發生的火車斧頭襲擊案,還是讓德國人對於恐怖襲擊的擔憂變成了現實。有輿論分析認為,德國對於武器的管控在歐盟國家內相對成功和嚴格,如果想要得到槍枝等需要通過其他國家中轉,而該名阿富汗少年因為年紀小且系個人作案,沒有能力獲得這些致命武器,所以才選擇了用斧頭和刀具作案。
目前,受到襲擊的香港同胞已被分別送往維爾茨堡和紐倫堡的醫院接受救治。中國駐慕尼黑總領館副總領事蔡浩已趕往醫院,代表駐德使館和駐慕尼黑總領館探望受傷的香港同胞,並向警方了解詳細案情。我駐德使館要求德方全力救治傷者,儘快查明案情。同時,我駐德使館再次提醒公民,時下正值旅遊、度假高峰期,希望公民在外一定要注意人身和財產安全。如遇意外,應第一時間報警並與我駐德使領館聯繫,以便提供一切必要的協助。(記者 趙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