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 1024】

2020-12-05 騰訊網

提要

東北大學開學;索爾維會議;聯合國成立;趙州橋獲獎;中文維基百科成立;嫦娥一號發射;安東尼·列文虎克、彭德懷、渡邊淳一、王健林、景海鵬出生;寇凖、第谷·布拉赫、路易斯·雷諾、宋美齡、克裡斯汀·迪奧、蕭克、傑基·羅賓森、約翰·麥卡錫逝世

謝菲爾德足球隊

1857年10月24日,尼特利爾·基斯域克(Nathaniel Creswick)和威廉·帕雷斯(William Prest)二人正式成立謝菲爾德足球隊(Sheffield F.C.)。謝菲爾德足球隊是世界上最早成立並參與現代足球賽事的球隊,也是英國有紀錄證明的最古老球會。

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簡稱東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理工類研究型大學,坐落於東北中心城市瀋陽。中共中央1960年、1978年確定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並實現教育部、遼寧省、瀋陽市重點共建。學校是國務院首批批准的具有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資格的高校。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千人計劃」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32所高校、研究生招生34所自主劃線高校之一。

1922年春,張作霖命奉天省長兼財政廳長王永江籌辦東北大學。東北大學始建於1923年4月,1923年10月24日,東北大學正式開學。

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兼任校長。

1950年8月,瀋陽工學院、撫順礦專和鞍山工專合組為東北工學院。1993年3月8日,復名為東北大學。

學校建有中國第一個大學軟體園、第一臺模擬電子計算機、第一家上市的大學企業、梁思成創建的中國第一個建築系。

第5屆索爾維會議

中山艦

1938年10月24日,「中山艦」在武漢保衛戰中被日軍擊沉於今天的武漢市江夏區金口水域。

中山艦,原名「永豐艦」,是1910年清政府向日本三菱長崎造船所訂購的,1913年完工返國,被編入北洋政府海軍。「中山」艦雖然噸位不大,但卻以它特有的歷史而成為名艦:1915-1916年,「永豐」艦響應孫中山先生的號召,參加了護國討袁運動,首創義舉,隨後它又經歷過「護法運動」、「東徵平叛」、「孫中山蒙難」、「中山艦事件」等重大歷史事件。

1997年1月28日,中山艦被打撈出水。

聯合國

聯合國(United Nations)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國際組織,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1945年10月24日,在美國舊金山籤訂生效的《聯合國憲章》,標誌著聯合國正式成立。1947年10月,聯合國大會把10月24日定為「聯合國日」。聯合國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及實現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現在共有193個成員國,總部設立在美國紐約。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成員國之一。

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當前由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擔任。聯合國內的五大常任理事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利堅合眾國、俄羅斯聯邦、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第一張地球照片

1946年10月24日,美國成功發射V2火箭。其發射至距離地球表面105公裡的高空,利用搭載的一臺35mm照相機,成功拍下了第一張地球照片。

V2火箭是納粹德國在二戰中製造的一種短程彈道飛彈。1945年,被美國從德國前線搶運回來。

尚比亞獨立

1964年10月24日,尚比亞正式宣布獨立。

尚比亞共和國是非洲中南部的一個內陸國家,大部分屬於高原地區。非洲中南部內陸國家,東接馬拉威、莫三比克,南接辛巴威、波札那和納米比亞,西鄰安哥拉,北靠剛果(金)及坦尚尼亞。

尚比亞因贊比西河而得名,別稱為銅礦之國。尚比亞是撒哈拉南部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國家,相比周圍各國,尚比亞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交通。

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報告中,尚比亞已發展成一個發展中國家。

節日

聯合國大會於1972年12月29日確定,每年的10月24日為「世界發展信息日」(Worl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Day)。

從2014年起,每年10月24日定義為程式設計師節。二進位計數是計算機的基本計量單位之一。1024是2的10次方。程式設計師是從事程序開發、維護的專業人員。程式設計師就像是一個個1024,以最低調、踏實、核心的功能模塊搭建起這個科技世界。

趙州橋

1991年10月24日,位於我國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被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定為最悠久的「國際歷史土木工程裡程碑」。

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對「國際歷史土木工程裡程碑」的評選標準極為嚴格,要求必須是世界歷史上最輝煌的土木工程範例。趙州橋是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定的第12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裡程碑」。在此之前被選定的有:英國的倫敦鐵橋、法國的巴黎艾菲爾鐵塔、巴拿馬運河、澳大利亞的雪梨灣大橋、荷蘭的須得海圍壩、蘇伊士運河、義大利比薩斜塔、埃及金字塔、英法隧道等。

趙州橋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約1500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趙州橋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結晶,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衝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中文維基百科

中文維基百科是維基百科協作計劃個中文版本,2002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由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運作。

目前國內無法直接訪問。

嫦娥一號

2007年10月24日,中國「嫦娥一號」繞月探測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於18:05:04發射升空。

嫦娥一號是我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該衛星的主要探測目標是: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立體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間環境。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預定地點。

2014年10月24日,「嫦娥五號」試驗器成功發射。「嫦五」是嫦娥三期工程「採樣返回」任務的中國首顆地月採樣往返探測器。

寇凖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閏九月初七]),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與白居易、張仁願並稱渭南「三賢」。北宋政治家﹑詩人。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改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歷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後兩度入相,一任樞密使,出為使相。乾興元年(1022年)數被貶謫,終雷州司戶參軍,天聖元年(1023年)九月,病逝於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諡「忠愍」,復爵「萊國公」,追贈中書令,仁宗親篆其首曰「旌忠」。故後人多稱「寇忠愍」或「寇萊公」。寇準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有《寇忠愍詩集》三卷傳世。

第谷·布拉赫

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年12月14日-1601年10月24日),丹麥天文學家和佔星學家。

1572年11月11日第谷發現仙后座中的一顆新星,後來受丹麥國王腓特烈二世的邀請,在汶島建造天堡觀象臺,經過20年的觀測,第谷發現了許多新的天文現象。第谷·布拉赫曾提出一種介於地心說和日心說之間的宇宙結構體系,十七世紀初傳入我國後曾一度被接受。第谷所做的觀測精度之高,是他同時代的人望塵莫及的。第谷編制的一部恆星表相當準確,至今仍然有價值。

安東尼·列文虎克

安東尼·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年10月24日-1723年8月26日),荷蘭顯微鏡學家、微生物學的開拓者。

由於勤奮及本人特有的天賦,他磨製的透鏡遠遠超過同時代人。他的放大透鏡以及簡單的顯微鏡形式很多,透鏡的材料有玻璃、寶石、鑽石等。其一生磨製了400多個透鏡,有一架簡單的透鏡,其放大率竟達270倍。

主要成就:首次發現微生物,最早紀錄肌纖維、發現精子、微血管中血流。

卡爾·狄特斯·馮·迪特斯多夫

卡爾·狄特斯·馮·迪特斯多夫(C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 1739年11月2日-1799年10月24日),奧地利小提琴家,器樂和輕歌劇作曲家,創立了歌唱劇(Singspiel,18世紀一種德語歌唱劇)的形式。

1760年代早期,他與利奧波德·霍夫曼(Leopold Hofmann)、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一道,成為維也納古典主義時期樂壇的主要人物。被認為在運用歌劇和交響樂形式方面是莫扎特的先驅。

1773年,瑪麗婭·特蕾莎女王在維也納賜給他貴族稱號。1780年似乎是迪特斯多夫的作曲生涯的頂峰時期,他創作了12首交響樂。1786年迪特斯多夫委任為伯格歌劇院(Burgtheater)寫一部德國歌劇,就是後來著名的《醫生與藥劑師》,被認為是第一部偉大的德國歌劇之一。

貝爾納多·奧希金斯·裡克爾梅

貝爾納多·奧希金斯·裡克爾梅(Bernardo O'Higgins Riquelme,1778年8月20日—1842年10月24日),智利政治家、軍事家、民族獨立運動領袖,獨立後第一任最高執政長官。

奧希金斯1778年出生於智利奇廉城,早年在奇廉、利馬等地就讀,後在倫敦接受高等教育,1798年參加秘密革命團體「勞塔羅社」,1801年返回智利經商,並積極投入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活動。1811年7月4日,智利第一屆國民議會開幕後成為激進派議員的領袖。1813年被任命為愛國軍總司令,1814年10月蘭卡瓜陷落後率愛國軍餘部退至阿根廷的門多薩城與聖馬丁相會合,1817年2月-1818年4月配合聖馬丁率軍殲滅殖民軍主力,1817年2月17日就任智利最高執政長官。

執政期間,實行發展文化教育、取消殖民統治時期的一些賦稅和廢除貴族爵位等改革,創建海軍,支援聖馬丁解放秘魯,1823年2月,因保守勢力反對而被迫辭去最高執政長官之職,後流亡秘魯,1842年在秘魯首都利馬逝世。

威廉·愛德華·韋伯

威廉·愛德華·韋伯(Wilhelm Eduard Weber,1804年10月24日-1891年6月23日),德國物理學家,19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之一。國際單位制中磁通量的單位「韋伯」(縮寫:Wb)是以威廉·韋伯的名字命名的。

1891年6月23日,韋伯在哥廷根去世,與馬克斯·普朗克和馬克斯·玻恩葬於同一墓地。

皮埃爾·皮維·德·夏凡納

皮埃爾·皮維·德·夏凡納(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1824年12月14日-1898年10月24日),法國19世紀後期的重要壁畫家。

1861年他的作品《戰爭》與《和平》出展沙龍時獲得成功。此後夏凡納主要從事壁畫創作。在壁畫創作中他大多採用象徵手法,以表達對生活的寓意。他為巴黎大學圓廳畫的《文學、科學和藝術》、為裡昂藝術宮畫的《文藝女神在聖林中》以及受法國政府委託在巴黎先賢寺畫的一系列壁畫,確立了他作為象徵主義大畫家的地位。

其壁畫和油畫深得學院派和前衛藝術家的讚賞。雖然他以古典學院派手法創作寓言和歷史題材的作品,但簡化了形狀並使用大塊色彩繪製裝飾性平面圖案。《窮漁夫》《聖林》和許多其他作品影響了保羅·高更、喬治·修拉和眾多象徵主義畫家。

恩斯特·巴拉赫

恩斯特·巴拉赫(Ernst Barlach 1870年1月2日-1938年10年24日),德國雕刻家、版畫家及文學家。

在巴拉赫的大型教堂雕塑中,以馬格德堡大教堂的木雕《戰爭紀念像》和居斯特羅大教堂的《飛翔的天使》最為著名。前者是圍繞著墓地的十字架安排的,主題是對戰爭的控訴。後者是一件青銅女像人體,懸掛在居斯特羅大教堂中,象徵著和平與幸福庇護著人類。天使的臉形與他的朋友、女版畫家和雕塑家凱綏·珂勒惠支很相像。巴拉赫和珂勒惠支都對當時開始猖獗的納粹勢力表示反感和抗議。他們也都受到納粹勢力的迫害。巴拉赫被法西斯政府列入「頹廢藝術家」的名單,他的381件作品被當局沒收。1935年更失去了人身自由。1937年,納粹黨毀掉了巴拉赫的許多代表作,他還被趕出柏林學院,被隔離在海克倫堡省的居斯特羅農村。

1938年10年24日在羅斯託克被迫害致死。

路易斯·雷諾

路易斯·雷諾(Louis Renault 1877年2月12日-1944年10月24日),法國汽車製造商、實業家,汽車工業先驅之一,雷諾汽車創始人之一。

1877年,路易·雷諾出生在巴黎一個富商家庭。少年時路易·雷諾就迷上了汽艇,為此他在家裡設計出一種高效蒸汽機,並申請到了專利。1898年,21歲的路易·雷諾將自己的拖鬥摩託車改裝成了當時還很少見的汽車,並開著它去巴黎艾爾德路參加一個朋友的聖誕夜聚會,從此雷諾作為汽車發明家名滿巴黎社交界。在兩個哥哥的幫助下,1899年,雷諾兄弟汽車廠在巴黎效外成立。

由於技術質量可靠,他們爭取到了軍方訂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軍隊購買大量的雷諾牌汽車作為軍車,使雷諾公司在規模、資金、技術等各方面都雄居法國汽車業的首位。

1919年6月,荷蘭軍火商安德烈·雪鐵龍以此同類產品便宜一半的價格,推出雪鐵龍A型車。從此,雷諾汽車公司失去了統治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佔領法國期間,雷諾為保住他的汽車公司,替德軍大量生產飛機、坦克和軍車,1944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快要結束的時候,路易·雷諾向法院自首。10月24日,雷諾汽車公司創立45周年之際,等候審判的路易·雷諾突然去世。1945年11月,雷諾汽車公司被收歸國有,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家國營汽車公司。

範旭東

範旭東(1883年10月24日[九月二十四]--1945年10月4日),湖南湘陰縣人,民國時期化工實業家。

1910年在京都帝國大學理科化學系畢業。1911年回國,後在北洋政府北京鑄幣廠負責化驗分析,不久,被派赴西歐考察英、法、德、比等國的製鹽及制鹼工業,回國後,1914年在天津塘沽創辦久大精鹽公司。在此基礎上,範旭東為實現實業救國和發展化學工業的願望,又著手制鹼工業,1917年開始創建永利鹼廠。1926年生產出優質純鹼。為了進一步發展鹽業,又先後在青島開辦永裕鹽業公司,在漢口開辦信孚鹽業運銷公司。1937年生產出中國第一批硫酸銨產品。抗戰期間,範旭東繼續在大後方創辦實業。1943年研究開發成功了聯合制鹼新工藝。

1945年10月4日因病去世。

宋美齡

宋美齡(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4日),廣東文昌(今屬海南)人。中國近現代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中國國民黨和中華民國的卓越領導人,蔣介石的第四任妻子,中華民國第一夫人。

宋美齡除了擁有傑出的英語功底外,還會說六國語言,在國畫方面的造詣也是相當可觀,並且還寫得一手好字。據說,宋美齡的鋼琴也是演奏的相當不錯的,所以宋美齡是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人,是蔣介石的外交助手。

宋美齡與宋藹齡、宋慶齡並稱為宋氏三姐妹,父親為富商宋嘉澍。憑藉孔、宋家族的強力支援與美國留學背景,活躍於政治、外交等領域,對近代中國歷史與中美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宋美齡晚年長期定居美國,於北京時間2003年10月24日(美國時間10月23日)在美國逝世,享年106歲。

伊迪絲·海德

伊迪絲·海德(Edith Head,1897年10月28日-1981年10月24日),美國好萊塢電影史上最重量級的服裝設計師。

1950-1970年代,憑藉《女繼承人》《霸王妖姬》《彗星美人》《郎心如鐵》《羅馬假日》《龍鳳配》《從心所原》《騙中騙》8次獲得奧斯卡獎-最佳服裝設計,另有27次提名奧斯卡獎-最佳服裝設計。1976年憑藉《霸王鐵金剛》提名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服裝設計。

伊迪絲·海德是獲奧斯卡獎最多的女性,在電影時裝史上的成績及榮耀,至今無人能及。幾乎所有我們常常談到的經典電影、時裝偶像(像格雷絲·凱莉、奧黛麗·赫本)的造型,都出自海德之手。由她任服裝指導的影片更高達1000多部,創下好萊塢電影史上最輝煌的紀錄。

彭德懷

彭德懷(1898年10月24日[九月初十]—1974年11月29日),出生於湖南湘潭。原名彭清宗,字懷歸,號得華。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事家。

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擔任中國工農紅軍師長、軍長、三軍團總指揮,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長徵後期擔任過以毛澤東同志為政治委員的陝甘支隊司令員;到達陝北以後,擔任過紅軍前敵總指揮。抗日戰爭時期,擔任八路軍副總司令,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解放戰爭時期,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擔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1965年,擔任建設大三線的副總指揮。他曾任黨的第六至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政治局委員。他還當選為第一屆和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彭德懷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之一;他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國防及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勳。

克裡斯汀·迪奧

克裡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 1905年1月21日-1957年10月24日),法國著名設計師。

迪奧出生在法國的格蘭維爾一個富有的商人家庭,父親從事肥料生意,母親瑪德林(Madeleine)是一個溫柔典雅、氣質高貴的婦人,母親美麗的形像一直是迪奧源源不斷創作靈感的源泉。

1937年,他成為「Pignet」公司的時裝設計師。1947年2月12日,迪奧開辦了他的第一個高級時裝展,他的設計風格轟動了巴黎乃至整個西方世界,使迪奧在時裝界名聲大噪。不久,迪奧在紐約的第七街紮下根。迪奧的設計同時也打破了戰前風靡一時的香奈兒(Chanel)式時裝。隨後短短的幾年中在世界各地建立了龐大的商業網絡。

1947年,以「Miss Dior」命名的第一瓶香水聞世,緊接著「Diorama」「Diorissimo」紛紛出名。

1955年,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加入迪奧公司,成為迪奧的先生的助手;1957年,迪奧先生不幸卒死於心臟病,伊夫聖羅蘭臨危受命,成為迪奧先生的繼承人,主管迪奧服裝的設計。

蕭克

蕭克(1907年7月14日—2008年10月24日),原名武毅,字子敬。乳名克忠,湖南嘉禾泮頭小街田村人,黃埔四期畢業。開國上將。

1925年投筆從戎,參加北伐戰爭、南昌起義、井岡山鬥爭和長徵,歷任連長、營長、團長、師長、軍長、紅六軍團長、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等職。抗戰時期任八路軍一二〇師副師長、冀熱察挺進軍司令、晉察冀軍區副司令。解放戰爭時期任冀察熱遼軍區司令、華北軍區副司令員,華北軍政大學副校長、第四野戰軍第一參謀長等職。

全國解放後,任軍訓部部長、訓練總監部部長、國防部副部長、軍政大學校長、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是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在中共第十二屆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約翰·圖佐·威爾遜

約翰·圖佐·威爾遜(John Tuzo Wilson,1908年10月24日-1993年4月15日),加拿大地球物理學家和地質學家,因對板塊構造論的貢獻而在全世界享有聲譽。

威爾遜指出,夏威夷群島的形成就和板塊運動有關。他還提出了轉換斷層的概念和威爾遜旋迴的假說,後來這個概念被進一步擴充為超大陸旋迴假說。

威爾遜是加拿大勳章獲得者,大英帝國勳章獲得者,英國王家協會會員,加拿大王家學會會員,愛丁堡王家學會會員。

加拿大地質聯合會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圖佐·威爾遜獎頒予在地球物理學界取得成就的學者。

江文也

江文也(1910年6月11日-1983年10月24日),原名江文彬,客家人,祖籍福建省永定縣,出生於臺灣淡水郡(今臺北)。臺灣作曲家。

1914年遷居廈門,1922年轉往日本就學。1929年至1932年入讀武藏野高工業學校電機科,課餘進修音樂。畢業後當排版學徒,工餘拜山田耕笮為師,學習聲樂及作曲。之後數年,他在日本內的比賽屢屢獲獎。1934年他創作了第一部作品管弦樂曲《臺灣舞曲》。該曲在1936年第十一屆奧林匹克國際音樂比賽中獲銀獎。此後他又連續4次在日本全國音樂比賽中獲作曲獎。1938年《鋼琴斷章小品集》在威尼斯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音樂節,榮獲作曲獎。此時,江文也的一些作品也分別在歐美各地演出。他成了國際性的作曲家。

1938年到北京教授音樂,同時研究中國民俗音樂。由於曾居於日本,跟許多日本組織都有交往,他多次受到逼害,1945年入獄,文革時被指是右派。

1983年10月24日逝世於北京。

傑基·羅賓森

傑基·羅賓森(Jackie Robinson,1919年1月31日-1972年10月24日),美國職棒大聯盟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國人(美國黑人)球員。

1947年4月15日,羅賓森穿上了他的第一件道奇隊制服,背號42號,以先發一壘手的身分登上大聯盟。傑基羅賓森踏上大聯盟舞臺的這段時日,被公認為近代美國民權運動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同年,羅賓森獲得了該年度的新人王,並於1949年獲得國家聯盟的最有價值球員獎,且於1955年,和隊友們一起打敗了死對頭紐約洋基隊,贏得世界大賽。

由於28歲才加入大聯盟,傑基·羅賓森待在大聯盟的時間並不長,一共只有9年,於1956年退休。

除了贏得新人王、MVP、世界大賽,傑基·羅賓森的生涯平均打擊率是優異的0.311,生涯保送數多於三振數。除了是名優秀的打者,也是絕佳的防守者,幾乎每個守備位置都能勝任愉快,此外他最膾炙人口的就是盜本壘絕技,生涯一共擁有多達十九次的盜本壘成功記錄。

吉恩·羅登貝瑞

吉恩·羅登貝瑞(Gene Roddenberry 1921年8月19日-1991年10月24日),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美國編劇、製片、導演、演員。

1960年創作《星際迷航》。1967年、1968年提名艾美獎劇情類劇集-劇情類最佳劇集獎。後獲得土星獎執行成就獎、終身事業獎、喬治·帕爾紀念獎等。經過近50年的不斷發展而逐步完善,《星際迷航》成為全世界最著名的科幻影視系列之一。

草嬰

草嬰(1923年3月24日-2015年10月24日),原名盛峻峰。浙江省寧波慈谿人。文學翻譯家。

南通農學院肄業。1960年參加《辭海》編輯工作,任《辭海》編委兼外國文學學科主編。中國譯協副會長,中國譯協名譽理事。2006年被俄羅斯作家協會吸收為名譽會員。

1950年代主要翻譯作品有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一個人的遭遇》、尼克拉耶娃的小說《拖拉機站站長和總農藝師》等。1960年起翻譯列夫·託爾斯泰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還譯有萊蒙託夫長篇小說《當代英雄》。20餘年,一人之力譯完《託爾斯泰小說全集》。這一壯舉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1987年,在莫斯科舉行的世界文學翻譯大會上,草嬰就被授予俄羅斯文學的最高獎——高爾基文學獎,成為迄今為止獲得該獎項惟一的中國人。後又被中國翻譯家協會授予終身成就獎。

約翰·麥卡錫

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 1927年9月4日-2011年10月24日),美國計算機科學家、認知科學家。「人工智慧之父」。

麥卡錫在1955年的達特矛斯會議上提出了「人工智慧」一詞,並將數學邏輯應用到了人工智慧的早期形成中。他發明了著名的α-β搜索法,使搜索能有效進行。他因在人工智慧領域的貢獻而在1971年獲得計算機界的最高獎項圖靈獎。

1958年麥卡錫到麻省理工學院(MIT)任職,與明斯基一起組建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慧實驗室,並第一個提出了將計算機的批處理方式改造成為能同時允許數十甚至上百用戶使用的分時方式的建議,並推動MIT成立組織開展研究。其結果就是實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分時系統——基於IBM 7094的CTSS和其後的MULTICS。

麥卡錫在1958年發明了LISP語言(該語言至今仍在人工智慧領域廣泛使用)並於1960年將其設計發表在《美國計算機學會通訊》上。

他在1991年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獎章,2003年獲得富蘭克林學院獎章。

羅伯特·蒙代爾

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A. Mundell,1932年10月24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美國經濟學家。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最優貨幣區理論」的奠基人,被譽為「歐元之父」。現任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蒙代爾畢業於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和華盛頓大學,後在倫敦經濟學院讀研究生,1956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1966至1971年,出任芝加哥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編輯。1974年,出任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2001年升任為大學講座教授。2009年9月,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

蒙代爾教授獲超過五十間大學頒授榮譽教授和榮譽博士銜,亦曾擔任多個國際機構及組織的顧問,包括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銀行、歐洲委員會、美國聯邦儲備局、美國財政部等。

皮埃爾-吉勒·德熱納

皮埃爾-吉勒·德熱納(Pierre-Gilles de Gennes 1932年10月24日-2007年5月18日),法國物理學家,199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涉及物理、化學以及生物學多個方面。他於1974年編著的《液晶物理學》一書至今仍是該領域的權威著作。德熱納的主要貢獻在於:為研究簡單系統中的有序現象而創造的方法,能夠推廣到研究較複雜的物質形態,特別是液晶和聚合物等物質。他因在研究超導體、液晶和聚合物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被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譽為「當代牛頓」。

渡邊淳一

渡邊淳一(Junichi Watanabe,1933年10月24日-2014年4月30日),日本醫家、小說家,被譽為日本情愛大師。

出生於日本北海道,畢業於札幌醫科大學,隨後任母校骨科講師。當了10年的骨科醫生後,他轉而從事專業文學創作,著有50餘部長篇小說及多部散文、隨筆集,目前已出版了130多部作品。作品引進中國後暢銷不衰,2010年曾榮登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發廣泛關注。

2014年4月30日在東京的自家住宅因前列腺癌去世,享年80歲。

代表作品《我永遠的家》《紅城堡》《失樂園》《女人的手》《無影燈》《光與影》《鈍感力》《遙遠的落日》

馬丁·坎貝爾

馬丁·坎貝爾(Martin Campbell,1943年10月24日-),出生於紐西蘭,電影電視導演。代表作品有《黑暗邊緣》《垂直極限》《佐羅的面具》。

五小時的BBC迷你劇集《黑暗邊緣》,讓他贏得了六項英國電視電影藝術學院獎。他導演的《佐羅的面具》,不僅獲得了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影片提名,還使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和凱薩琳·澤塔瓊斯成為了真正的國際巨星。接下來,當他拍攝《垂直極限》的時候,影片不僅贏得了影評家們的讚譽,還在全世界獲得了兩億美元的票房收入。此外,坎貝爾所導演的《黃金眼》也被認為是讓詹姆斯·邦德系列重獲新生的一作。

凱文·克萊恩

凱文·克萊恩(Kevin Kline,1947年10月24日-),出生在密蘇裡的聖路易斯,美國著名影星。

憑藉1978年的《二十世紀快車》和《潘贊斯的海盜》,他兩次獲得託尼獎。1982年克萊恩前往好萊塢拍攝了銀幕處女作《索菲的選擇》,提名美國金球獎和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新人。次年他出演的《山水又相逢》同樣大獲成功,此後被勞倫斯·卡斯丹(Lawrence Kasdan)相中入選《銀城大決鬥》陣容。1989年憑藉影片《一條名叫旺達的魚》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提名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男主角。1992、1994、1998年和2005年憑藉《肥皂盤》《霧水總統》《新郎兜錯彎》《小可愛》,4次提名美國金球獎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2009年憑藉《偉大的表演》提名艾美獎最佳男主角。2017年6月,獲得第71屆託尼獎話劇最佳男主角。

安東尼婭·博德

安東尼婭·博德(Antonia Bird 1951年5月27日-2013年10月24日),英國著名女導演。

1994年拍攝處女作《神父同志》,原為BBC而拍,但題材太過爭議沒有播出。導演重新剪輯成電影後發行。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泰迪獎-泰迪獎最佳長片、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人民選擇獎-最佳故事片獎;提名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亞歷山大·柯達獎最佳英國電影。

3次獲得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視獎-最佳電視電影。

王健林

王健林,1954年10月24日生於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1989年起擔任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70年入伍,1986年從部隊轉業,畢業於遼寧大學,7月進入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任辦公室主任,1989年起擔任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至今。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十一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兼任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

201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王健林以淨資產860億人民幣問鼎中國首富。2014年彭博億萬富翁指數中,王健林淨資產達到人民幣1543億元,亞洲第三。2015年福布斯發布全球富豪榜,王健林以242億美元財富成為中國內地首富,全球排名第29。2015年8月19日,胡潤發布2015年全球華人富豪榜,王健林以2600億財富首超李嘉誠成全球華人首富。2015年10月,美國財經雜誌《彭博市場》公布金融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王健林排在第37位。

《2017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發布,王健林以淨資產313億美元超過李嘉誠,成為亞洲首富。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36位。2019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第14位。

景海鵬

景海鵬,1966年10月24日出生,山西省運城人。航天員。

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司令部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20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

2008年9月,執行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獲得「英雄航天員」稱號。2012年3月,入選神舟九號任務飛行乘組。2012年6月,圓滿完成神舟九號任務。2016年10月17日執行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任指令長。

2017年7月28日,中央軍委授予景海鵬同志「八一勳章」。2017年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2018年1月25日,同其他11名航天員被中央宣傳部授予航天員群體「時代楷模」榮譽稱號。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景海鵬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三巡蒼穹的英雄航天員。

羅曼·阿布拉莫維奇

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1966年10月24日出生,俄羅斯寡頭。英格蘭球會切爾西足球俱樂部老闆。

他是俄羅斯當今大亨中唯一孤兒出身的人,同時,他是在石油和有色金屬兩個行業雙重獲利的人。

2008年3月,根據《福布斯》雜誌的統計,他的資產約有250億美元,是俄羅斯首富及全世界排名第15位的富豪。2019年3月,根據《福布斯》雜誌的統計,他的資產約有124億美元,是俄羅斯排名第10位富豪及全世界排名第107位的富豪。

愛瑪·多諾霍

愛瑪·多諾霍(Emma Donoghue),1969年10月24日出生於愛爾蘭的都柏林,愛爾蘭作家。

1990年,愛瑪·多諾霍獲得都柏林大學學院英語以及法語一等榮譽學位,後在劍橋大學獲得英語文學博士學位。1995年出版第一部小說《快炒》,1998年定居於加拿大。主要作品有《快炒》《頭巾》《親吻女巫》《房間》和《神跡》等。曾獲得2010年愛爾蘭年度小說大獎、2010年《紐約時報》最佳圖書獎等多個獎項。2016年,愛瑪·多諾霍出版小說《神跡》,該書入圍2016年傑克遜文學獎。

及川光博

及川光博(Mitsuhiro Oikawa),1969年10月24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日本演員、歌手。

是一位極具個人風格、做事特立獨行的藝人。他長相清秀,舉手投足間流露出嫵媚之態,打扮也常走華麗路線,是有名的中性風藝人。及川以其自戀性格和貴族氣質贏得了大量的擁躉。他一出道後就被譽為「王子」成為眾多少女的夢中情人。數年後,「王子」的頭銜讓給堂本光一之後,他仍不時以「原王子」自稱。同時,及川是演藝圈中出名的動漫迷,他是高達的粉絲,還喜歡穿著COSPLAY裝束去漫畫商店購物。

2019年10月,參演的TBS臺劇集《Grand Maison 東京》開播,在劇中扮演相澤瓶人。

金智秀

金智秀(Kim Ji-soo),1972年10月24日出生於韓國,演員,畢業於韓國漢城女子大學演藝班,慶熙大學戲劇電影學學士學位。

1992年,金智秀加入SBS電視臺,正式出道。1997年,憑藉《說不出的愛》獲得KBS演技大賞優秀演技賞。1998年因主演電視劇《看了又看》而成名,憑此片獲得MBC最高演技大賞。2000年,出演電視劇《乞丐王子》,該劇在在韓國的收視率突破了30%。2005年,金智秀憑藉在電影《女人貞慧》中飾演的貞慧一角獲得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第26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女新人獎等電影獎項。

2008年憑藉在《太陽的女人》飾演的申道英一角獲得KBS演技最優秀演技賞。2010年,主演KBS歷史劇《近肖古王》。2012年,主演電視劇《Love Again》。2013年出演電視劇《溫暖的一句話》。2015年,主演電影《江南1970》。2016年,主演電視劇《記憶》以及電影《宇宙的聖誕節》。2018年,主演電視劇《狐狸新娘星》。

劉力揚

劉力揚(Jeno Liu),1982年10月24日出生於北京市,中國內地流行樂女歌手、影視演員。

2006年,劉力揚因獲得超級女聲全國總決賽季軍而踏入歌壇。2007年,劉力揚憑藉首張個人EP《提線木偶》獲得新加坡金曲獎最受歡迎女歌手提名。2008年,劉力揚籤約華研國際並憑藉首張專輯《我就是這樣》獲得中國原創流行音樂榜最佳新人獎。2009年,劉力揚發行第二張EP《轉寄劉力揚》。2011年,劉力揚發行首張精選輯《旅途-心歌》。2013年,劉力揚主演了神話劇《搜神記》;同年,劉力揚還出演了個人銀幕處女作《情戰》。2014年,劉力揚發布了英文單曲《Set You Free》。2015年9月25日,劉力揚主演的《詭打牆》在全國公映。2016年10月28日,劉力揚主演的愛情喜劇片《越囧》在全國公映。2017年,劉力揚發行了第五張個人專輯《庫侖定律》。

木村KAELA

木村KAELA(Kaela Kimura),1984年10月24日出生。日本著名流行&搖滾樂歌手、作詞家、廣告女王、潮流話題人物。

正式出道於2004年。以可愛搞怪的風格、另類不失典雅的氣質,受到日化用品、影視動漫及幼教行業青睞,作品多作為相關歌曲或教材廣泛傳播,也因此被日經娛樂雜誌評選為最能吸金的「新世紀四小天后」之一。2009年,攜熱門配信歌曲《Butterfly》首次受邀參加NHK年底的金牌節目紅白歌會,並掀起該曲第2輪配信熱潮,毫無懸念的拿下次年(2010年)iTunes Store(亞洲)全年配信冠軍,正式躋身歌壇巨星行列。同年9月1日,與日劇男演員瑛太奉子成婚;10月28日,產下第一子。

韋恩·魯尼

韋恩·魯尼(Wayne Rooney),1985年10月24日出生於英格蘭利物浦市克羅克斯泰思,英格蘭足球運動員,場上位置司職前鋒,也可以勝任影鋒、邊鋒以及前腰,效力於英超曼徹斯特聯足球俱樂部。

魯尼出自埃弗頓青訓系統,16歲時被提拔進埃弗頓一線隊,未滿17歲即完成英超首秀並打入個人英超聯賽首球。2004年夏天魯尼以2700萬英鎊的身價由埃弗頓轉會至英超球會曼聯隊。2017年7月9日,英超曼聯俱樂部官方宣布韋恩·魯尼正式離隊,轉會加盟埃弗頓。魯尼結束在紅魔的13個賽季,重回埃弗頓並籤約兩年。2017年8月22日,魯尼在對曼城的英超聯賽中打進了個人在英超的第200粒進球,成為繼阿蘭·希勒之後的第二位打進英超200球的球員。

在國家隊方面,17歲的魯尼便入選國家隊,隨英格蘭國家隊參加過2004、2012兩屆歐洲杯以及2006、2010、2014三屆世界盃。

2008、2009年英格蘭年度最佳球員;2008-2009賽季世俱杯最佳球員;2009-2010賽季PFA年度最佳球員、英超官方年度最佳球員;2011年FIFAPro年度世界最佳陣容;2015年英格蘭最佳射手獎。

2017年8月23日,魯尼正式宣布從國家隊正式退役。

奧布瑞·德雷克·格瑞漢

奧布瑞·德雷克·格瑞漢(Aubrey Drake Graham),藝名德雷克(Drake),1986年10月24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說唱歌手、詞曲作者、演員、主持人、商人,擁有加拿大、美國雙國籍。

2001年,主演青少年電視劇《迪格拉絲中學的下一代》,從而開始演藝生涯。2006年,發布個人首張混音專輯《Room for Improvement》,從而開始說唱生涯。2009年,與Young Money娛樂公司籤約。2010年,發行個人首張錄音室專輯《Thank Me Later》;同年,與蕾哈娜合作的單曲《What's My Name?》取得美國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冠軍。2011年,推出第二張個人錄音室專輯《Take Care》,該專輯獲得了第55屆葛萊美獎最佳說唱專輯。2013年,第三張個人錄音室專輯《Nothing Was the Same》正式發行。

2015年,發行個人單曲《Hotline Bling》,該曲在第59屆葛萊美獎中獲得了兩個獎項。2016年,發行第四張個人錄音室專輯《Views》,該專輯在美國首周銷量破百萬張,專輯曲目《One Dance》在美國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取得連續十周冠軍。2018年,其演唱的單曲《God's Plan》《Nice for What》《In My Feelings》接連取得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冠;同年,推出第五張個人錄音室專輯《Scorpion》。2019年,歌曲《God's Plan》獲得第61屆葛萊美獎最佳說唱歌曲。

除了演藝事業外,德雷克還於2012年創立了個人音樂廠牌OVO Sound。2013年,他開始擔任NBA球隊多倫多猛龍隊的球隊全球形象大使。2016年,創辦威士忌品牌Virginia Black。

鄭秀晶

鄭秀晶(Chrystal Soo Jung),藝名:Krystal,1994年10月24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韓國女歌手、演員,女子演唱組合f(x)成員。

2000年,6歲的鄭秀晶被星探發掘。2006年,12歲的她正式進入SM公司成為旗下練習生。2009年9月5日,以女子團體f(x)成員名義正式出道。2010年,參演了家庭情景喜劇《越看越可愛》,這是其首次參演電視劇。

2011年,主演了情景喜劇《high kick 3》。2012年11月30日,擔任了2012Mnet亞洲音樂盛典的特別MC。2013年,主演了青春喜劇《繼承者們》。2014年,憑藉浪漫愛情勵志劇《對我而言,可愛的她》獲得了第51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類最佳人氣女演員獎。2015年,主演了浪漫愛情短片《聽見我的歌》。2016年,主演的網絡迷你愛情劇《曖昧日記》播出。2017年2月15日,與金俊元合作的單曲《I don't wanna love you》公開。7月3日,主演的奇幻浪漫喜劇《河伯的新娘2017》播出。2018年,主演電視劇《Player》。

易柏辰

易柏辰(lan),又名易恩,1996年10月24日出生於臺灣,中國臺灣影視男演員、流行樂歌手。

2014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麻辣教師GTO臺灣篇》,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2015年,加入臺灣流行樂男子組合SpeXial;同年,隨SpeXial推出組合首張EP專輯《Love Killah》。2016年,隨SpeXial獲得「第四屆音悅臺V榜年度盛典」港臺最具潛力藝人獎;同年,在古裝網絡劇《刺客列傳》中飾演齊之侃。2017年,主演古裝探案喜劇《開封奇談》;6月19日,其主演的科幻偶像劇《終極三國》首播。

原島大地

原島大地(Daichi Harashima),1997年10月24日出生於日本,中日混血影視演員。

2002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母親快樂》,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他也憑藉該片獲得了第2屆四川兒童電影周最受歡迎童星獎。2003年,其出演的劇情電影《忘不了》上映,並憑藉該片入圍第9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配角獎。2006年,其主演的喜劇電影《超班寶寶》上映;同年,出演個人首部古裝劇《大清風雲》。2009年,其主演的劇情電影《熊貓回家路》首映。2012年,其出演的驚悚懸疑電影《繡花鞋》上映。2016年,其參演的古裝武俠電影《三少爺的劍》上映。2017年,主演劇情電影《日月星》。

重大事件

2017年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閉幕。

2017年10月24日,羅伯特·吉爾勞姆(Robert Guillaume)逝世,美國演員、製片。艾美獎最佳男主角。

2017年10月24日,法茲·多米諾(Fats Domino)逝世,美國鋼琴家、創作型歌手。

2016年10月24日,韓總統樸槿惠親信幹政風波。

2016年10月24日,巴基斯坦警察學校遇襲,48人身亡。

2015年10月24日,瑪琳·奧哈拉(Maureen O'Hara)逝世,愛爾蘭女演員,2014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籤約,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2014年10月24日,瑪西亞·斯特拉斯曼(Marcia Strassman)逝世,美國女演員,提名土星獎-最佳女配角。

2014年10月24日,慕布萊尼·穆勞德茲(Mbulaeni Mulaudzi)逝世,南非跑步運動員。

2012年10月24日,溫嶺幼兒教師虐童事件曝光。

2012年10月24日,安妮塔·比約克(Anita Bjork)逝世,瑞典女演員。

2012年10月24日,瑪格麗特·奧斯本·杜邦(Margaret Osborne duPont)逝世,美國女子網球運動員,前世界女網第一。

2011年10月24日,《史蒂夫·賈伯斯傳》在全球發售,簡體中文版也同步上市。

2010年10月24日,荷蘭鹿特丹第42屆體操世錦賽,中國選手馮喆首奪男子雙槓冠軍。

2010年10月24日,全球生態旅遊小姐世界總決賽在南京落幕。

2010年10月24日,上海世博會第177天,累計入園人數超過7000萬人次,提前實現申博目標。

2010年10月24日,約瑟夫·斯坦因(Joseph Stein)逝世,美國作家和劇作家。

2010年10月24日,拉蒙·詹森(Lamont Johnson)逝世,美國演員、導演和製片人,艾美獎最佳導演。

2008年10月24日至25日,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在北京舉行。

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時15分許,在長江荊州段寶塔灣,為救兩名落水少年,長江大學十多名大學生手拉手結成人梯撲進江中營救,兩名男孩獲救,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名大學生不幸被江水吞沒,英勇獻身。

2007年10月24日,香港的now寬帶電視全資製作的now新聞臺正式啟播。

2005年10月24日,徐中約逝世,中國近代史研究權威學者。代表作《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鬥》。

2004年10月24日,香港九廣鐵路公司西鐵線尖東站於下午3時起正式啟用。

2003年10月24日,協和飛機執行了最後一次飛行。

2003年10月24日,維科·哈庫利寧(Veikko Hakulinen)逝世,芬蘭越野滑雪運動員,共獲得七枚奧運獎牌。

2001年10月24日,瑞士聖哥達隧道大火。

1997年10月24日,第八屆全運會在上海閉幕。

1996年10月24日,美國佛羅裡達州聖彼得斯堡發生嚴重騷亂事件。

1995年10月24日,亞洲部分地區出現日全食。

1994年10月24日,中國湖北省天門、仙桃、潛江三個城市實現省直管。

1994年10月24日,勞爾·朱力亞(Raul Julia)逝世,波多黎各裔美國演員。美國金球獎、艾美獎最佳男主角。

1992年10月24日,江澤[ze]民會見明仁天皇和皇后。

1991年10月24日,中國棋院成立。又稱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隸屬國家體育總局。作為中國圍棋、象棋和西洋棋的最高領導機構,陳祖德任首任院長。

1990年10月24日,佩頓·希瓦(Peyton Siva)出生,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1989年10月24日,江鎧同(Kiton)出生,中國內地女演員。

1989年10月24日,艾麗莎·泰勒-科特爾(Eliza Taylor-Cotter)出生,澳大利亞女演員。

1988年10月24日,日本中部城市岐阜地方法院開庭,對於1988年6月扯落岐阜縣府前的中國國旗一案進行了公開審判。4名被告均被判刑。

1987年10月24日,安東尼·范登·博雷(Anthony Vanden Borre)出生,比利時足球運動員。

1986年10月24日,約翰·拉迪(John Ruddy)出生,英格蘭足球運動員。

1985年10月24日,奧斯卡·溫特(Oscar Wendt)出生,瑞典職業足球運動員。

1984年10月24日,陳靚萱出生,新加坡女演員。

1983年10月24日,蔡鎦生逝世,物理化學家和教育家。中國催化動力學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光化學研究的先驅者。

1983年10月24日,艾德裡安妮·巴隆(Adrienne Bailon)出生,美國女演員。

1981年10月24日,黃少谷出生,臺灣強辯樂團主唱。曾獲1998年第12屆熱門流行音樂大賽創作佳作獎。

1981年10月24日,阿爾弗雷德·瓦爾加斯(Alfred Vargas)出生,菲律賓演員。

1980年10月24日,馬修·阿莫阿(Matthew Amoah)出生,加納足球運動員。

1980年10月24日,克裡斯蒂安·范德爾(Christian Vander)出生,德國足球運動員。

1980年10月24日,扎克·珀森(Zac Posen)出生,美國時裝設計師。

1980年10月24日,凱西·威爾遜(Casey Wilson)出生,美國女演員,提名青少年選擇獎-最佳搶戲TV女星。

1980年10月24日,義大利查獲一起轟動全國的重大石油走私案,贓款兩萬億裡拉(約22億美元),涉及不少政界人士,已有70多人被捕。

1980年10月24日,波蘭政府承認團結工聯的合法性。

1979年10月24日,卡爾·阿巴斯(Carlo Abarth)逝世,義大利著名的汽車、摩託車設計師。創建義大利阿巴斯股份有限公司。

1978年10月24日,香港政府發表調查報告,在流浮山出產的生蠔含鎘量超標。

1978年10月24日,卡洛斯·埃德沃茲(Carlos Edwards)出生,千里達及托巴哥足球運動員。

1977年10月24日,達夫·卡拉漢姆(David Callaham)出生,美國編劇、製片人。代表作《敢死隊》系列。

1977年10月24日,伊萬·卡維德斯(Ivan Kaviedes)出生,厄瓜多足球運動員。

1975年10月24日,胡安·帕布洛·安赫爾(Juan Pablo Angel)出生,哥倫比亞足球運動員。

1974年10月24日,喬金·奈特奎斯特(Joakim Natterqvist)出生,瑞典演員。

1974年10月24日,加博爾·巴博什(Gabor Babos)出生,匈牙利足球運動員。

1974年10月24日,大衛·奧依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逝世,烏克蘭小提琴家。

1973年10月24日,傑基·麥克納馬拉(Jackie McNamara)出生,蘇格蘭足球運動員。2004年蘇格蘭足球先生。

1973年10月24日,第四次中東戰爭正式結束。

1970年10月24日,馬克思主義者薩爾瓦多·阿連德當選智利總統(智利是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為該國首例。

1968年10月24日,馬克·沃爾頓(Mark Walton)出生,美國配音演員,提名安妮獎-最佳動畫電影配音。

1967年10月24日,傑奎琳·麥根斯(Jacqueline McKenzie)出生,澳大利亞女演員。

1964年10月24日,卡翁達當選尚比亞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統。

1964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出發《關於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奪權鬥爭問題的指示》,並轉發了天津市委關於小站地區奪權鬥爭的報告。

1964年10月24日,格蘭特·吉(Grant Gee)出生,英國電影製作人,導演。

1964年10月24日,道格·李(Doug Lee)出生,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1963年10月24日,李易出生,著名播音員、配音演員、語言藝術家,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1960年10月24日,蘇聯一枚飛彈爆炸。

1960年10月24日,蘇聯在準備發射第一枚洲際飛彈P—16時意外發生大火,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蘇聯戰略火箭部隊總司令米特羅凡·伊萬諾維奇·涅傑林(Mitrofan Ivanovich Nedelin),葬身火海。

1960年10月24日,黃榮亮出生,美籍華裔演員,提名艾美獎最佳客座男演員。

1959年10月24日,安東尼·威勒(Anthony Waller)出生,英國演員、導演、製片人和編劇。

1958年10月24日,朝鮮平壤市各界人民隆重集會,歡送即將離朝回國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官兵。

1957年10月24日,約翰·卡西爾(John Kassir)出生,美國演員。

1955年10月24日,凱倫·奧斯汀(Karen Austin)出生,美國女演員。

1954年10月24日,馬爾科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出生,澳大利亞政治家,澳大利亞第29任總理。

1954年10月24日,道格·戴維森(Doug Davidson)出生,美國演員。

1953年10月24日,克裡斯託夫·道姆(Christoph Daum)出生,德國足壇名帥。

1949年10月24日,基思·羅利(Keith Rowley)出生,千里達及托巴哥第七任總理。

1949年10月24日,第一次臺海危機。

1948年10月24日,傅作義偷襲中共中央未成。

1948年10月24日,弗朗茲·萊哈爾(Franz Lehar)逝世,奧地利輕歌劇作曲家。

1945年10月24日,國共兩軍邯鄲激戰,高樹勳率部起義。

1945年10月24日,兩名名聲顯赫的戰時納粹同謀者——法國的皮埃爾·賴伐爾(Pierre Laval)和挪威的維德孔·吉斯林(Vidkun Quisling)因為幫助德國佔領他們的國家而被處決。

1940年10月24日,合理勞動標準法生效,每周四十工時制在美國建立。

1939年10月24日,F·莫裡·亞伯拉罕(F. Murray Abraham)出生,美國演員。憑藉《莫扎特傳》獲得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

1936年10月24日,大衛·納爾遜(David Nelson)出生,美國演員、歌手、導演和製片。

1936年10月24日,比爾·懷曼(Bill Wyman)出生,英國歌手,「滾石」前成員之一。

1934年10月24日,賀龍、關向應、夏曦領導的紅三軍與任弼時、肖克、王震率領的紅六軍團在木黃勝利會師。

1932年10月24日,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出生,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代表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1932年10月24日,阿德裡安·米切爾(Adrian Mitchell)出生,英國作家、劇作家。

1931年10月24日,索非亞·古拜杜麗娜(Sofia Gubaidulina)出生,俄羅斯女作曲家。

1931年10月24日,宇津井健(Ken Utsui)出生,日本演員。

1931年10月24日,芝加哥犯罪大王卡彭入獄。

1929年10月24日,美國股市遭遇「黑色星期四」,股市崩潰,引發全球經濟大蕭條。

1929年10月24日,喬治·克拉姆(George Crumb)出生,美國傑出的先鋒派作曲家。

1929年10月24日,索斯·薩爾格相(Sos Sargsyan)出生,亞美尼亞演員。

1927年10月24日,讓-克洛德·帕斯卡(Jean-Claude Pascal)出生,法國演員、歌手。

1926年10月24日,上海首次工人武裝起義失敗。

1926年10月24日,拉斐爾·阿斯科納(Rafael Azcona)出生,西班牙作家和編劇。多次獲得西班牙戈雅獎-最佳改編劇本。

1925年10月24日,英薩利(Ieng Sary)出生,紅色高棉(柬埔寨共產黨)高層人物之一,被稱為政權的「三號人物」。

1925年10月24日,盧西亞諾·貝裡奧(Luciano Berio)出生,義大利作曲家。

1923年10月24日,丹妮斯·萊維託芙(Denise Levertov)出生,英國裔美國詩人。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毛澤東與楊開慧的長子。

1920年10月24日,朱德群出生,法籍華裔畫家,法蘭西學院第一位華裔院士。

1917年10月24日,詹姆斯·卡羅爾·貝克衛斯(James Carroll Beckwith)逝世,美國畫家。

1915年10月24日,鮑勃·凱恩(Bob Kane)出生,美國著名漫畫家、編劇,著名漫畫《蝙蝠俠》的原始作者之一。

1915年10月24日,瑪格哈妮塔·拉斯基(Marghanita Laski)出生,英國記者和作家、編劇。

1912年10月24日,默裡·戈爾登(Murray Golden)出生,美國電視導演。

1911年10月24日,桑尼·泰瑞(Sonny Terry)出生,美國歌手兼口琴演奏家。

1909年10月24日,義大利和俄國籤訂拉岡尼基協定,同意維持巴爾幹半島現狀。

1908年10月24日,臺灣西部縱貫鐵路全線通車。

1908年10月24日,蔣德麒出生,水土保持學家。為水土保持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04年10月24日,華興會長沙起義流產。

1904年10月24日,莫斯·哈特(Moss Hart)出生,美國著名戲劇家,提名奧斯卡獎-最佳劇本。

1901年10月24日,伊斯曼-柯達公司在新澤西的特倫頓聯合生產和銷售柯達像機及照像器材。

1901年10月24日,吉爾達·格雷(Gilda Gray)出生,美籍波蘭女演員、歌手。

1895年10月24日,傑克·華納(Jack Warner)出生,英國演員、歌手。

1894年10月24日,甲午戰爭:日軍進入中國境內。

1882年10月24日,西碧爾·索恩迪克(Sybil Thorndike)出生,英國女演員。

1877年10月24日,清軍左宗棠之劉錦棠部攻克阿古柏佔領的新疆重鎮阿克蘇。

1876年10月24日,日本發生了熊本士族反對維新政府的武裝叛亂。史稱「神風連之亂」或「敬神黨之亂」。

1875年10月24日,康斯坦丁·由安(Konstantin Yuon)出生,俄國畫家和布景設計師。

1868年10月24日,亞歷山大莉婭·大衛·妮爾(Alexandra David-Neel)出生,法國著名女東方學家、漢學家、探險家。

1860年10月24日,英國與清朝在北京籤訂了不平等條約《中英北京條約》。該條約與《中法北京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構成了《北京條約》的主體。

1852年10月24日,丹尼爾·韋伯斯特(Daniel Webster)逝世,美國著名的政治家、法學家和律師,曾三次擔任美國國務卿。

1844年10月24日,清朝與法國在廣州黃埔籤訂了不平等條約《黃埔條約》(又稱《五口貿易章程:海關稅則》),也是法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1811年10月24日,費迪南·希勒(Ferdinand Hiller)出生,德國作曲家。

1795年10月24日,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第三次瓜分波蘭,波蘭作為一個國家宣告消失。

1788年10月24日,薩拉·約瑟法·布爾·黑爾(Sarah Josepha Buell Hale)出生,美國女作家、著名編輯、社會活動家。

1725年10月24日,亞歷山德羅·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逝世,義大利著名作曲家。

1648年10月24日,法國、瑞典與德國新教同盟及德皇於在威斯特、伐利亞的兩個城市籤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標誌著三十年戰爭的結束。

1435年10月24日,安德烈亞·德拉·羅比亞(Andrea della Robbia)出生,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雕塑家。

1360年10月24日,英法百年戰爭:《布勒丁尼和約》生效,英國和法國暫時休戰。

1260年10月24日,拜巴爾一世刺殺埃及蘇丹忽禿斯,奪取埃及政權。

996年10月24日,雨果·卡佩(Hugues Capet)逝世,法蘭西卡佩王朝首位國王。

51年10月24日,圖密善(Titus Flavius Domitianus)出生,羅馬帝國皇帝、暴君。

相關焦點

  • 11ax:1024QAM
    然後就開始出現4QAM,16QAM,64QAM,256QAM,直至今天的1024QAM。看上去很複雜,其實挺簡單。把前面那個數字以2為底求對數,就是一個symbol所能夠表達的bit數。例如:256QAM:8bit1024QAM:10bit單個symbol所能表達的bit數越多,空口的帶寬(bps)越寬。
  • 科大訊飛1024開發者節開幕《1024計劃4.0》正式發布
    10月23日,2020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開幕式以"合肥市·雲上見"的形式在安徽廣播電視臺亞洲一號演播廳隆重開啟。 伴隨著AI的發展,我們已經可以用更細的顆粒度,洞察人們的生活習慣,進而看到不同的分層和圈層。
  • 1024程式設計師節持續引爆星城
    長沙2020年10月27日 /美通社/ -- 10月23日,「長沙·中國1024程式設計師節」在長沙盛大開幕。大會吸引到上千名開發者現場參加,500萬+程式設計師線上線下關注互動。會議上,與會專家共同感受到新的內外環境正在激發新一代作業系統的騰飛,為進一步拉動產學研協同,共同促進作業系統在國內發展,集體達成「面向市場,突破創新協作」的共識,並由CSDN和OS2ATC聯合發起成立「作業系統產學研促進會」,定期研討共同關注議題,落實相關促進事項。
  • 歷史上的今天:《海狗》
    《席德·梅爾的海盜》 在這一點上,俄國開發團隊 Akella 出品的《海狗》在野心上比之並不遜色,但在實際體驗上卻有一定距離。
  • 歷史上的10月24日發生哪些歷史事件
    不忘記歷史,強大祖國,每天分享更多歷史事件1. 2015年-每年10月24日定義為程式設計師節。1024是2的十次方,二進位計數的基本計量單位之一。程式設計師(英文Programmer)是從事程序開發、維護的專業人員。程式設計師就像是一個個1024,以最低調、踏實、核心的功能模塊搭建起這個科技世界。1GB=1024M,而1GB與1級諧音,也有一級棒的意思。 從2015年起,每年10月24日定義為程式設計師節。
  • ...科大訊飛|1024|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人工智慧|雲端|開發者節
    自從2017年科大訊飛首次開啟面向全球開發者的"1024開發者節"之後,似乎每年的10月24日都已經成為開發者們的共同朝聖的節日。今年也沒有例外,在本月23日,2020科大訊飛1024全球開發者大會開幕式,將在安徽廣播電視臺亞洲一號演播廳隆重進行。那麼,對於廣大A.I.開發者來說,今年的1024開發者節又有什麼樣的乾貨呢?
  • 歷史上的今天:《斑鳩》
    2003:《斑鳩》 彈幕射擊遊戲在今天來看雖然已經成為一個小眾遊戲類型,但這一類作品中卻誕生出很多經典。比如早年的《1943》《兵蜂》、彩京的《打擊者1945》、《武裝飛鳥》、Cave的《怒首領蜂》、《蟲姬》以及現在自成一派的東方系列,每一部作品都以極高的素質贏得了大量的圈內的粉絲。
  • 重慶雲陽:校園開闢「歷史上的今天」
    12月2日,重慶市雲陽縣彭詠梧小學,孩子們圍著校園內新開設的「歷史上的今天」專欄,聽老師講解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值得銘記的先賢們留下的故事。為了更好地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巖精神,開展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學校以黨史、國史為線索,結合少年兒童心理特點及教學規律,決定在校園開闢「歷史上的今天」師生共讀專欄,以此回答
  • 「歷史上的今天」11月28日
    歷史上有無數個今天,無數個今天凝聚成歷史。歷史上有無數個今天,無數個今天凝聚成歷史。歷史上有無數個今天,無數個今天凝聚成歷史。在黃石建市70年之際,黃石市檔案館深挖館藏資源,推出《歷史上的今天》,用檔案展示黃石建市以來的每個重要時刻,反映黃石轉型的艱辛歷程和7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為我市「五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檔案力量。歷史上有無數個今天,無數個今天凝聚成歷史。歷史上有無數個今天,無數個今天凝聚成歷史。歷史上有無數個今天,無數個今天凝聚成歷史。
  • 【歷史上的今天】3月19日大事件
    在40年前的今天,1980年3月19日(農曆1980年2月3日),鄧小平提出評價建國以來歷史問題的指導思想。1980年3月19日,鄧小平審閱《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提綱後,對起草《決議》稿提出三條指導思想。第一、確立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這是最核心的一條。
  • 歷史上的今天:《小小大星球》
    歷史一直向前進行,《小小大星球》終於在 2016 年停服,引來一片唏噓。 歷史上今天發行的其它遊戲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進化之地》正式發售
    二零一三年四月四日,《進化之地》正式發售於Windows與macOS上。《進化之地》雖然從世界上的第一款電子遊戲誕生至今不過短短數十年的時間,但是它的歷史卻足夠我們洋洋灑灑書寫上好一段時間,【遊戲歷史上的今天】這個欄目也是旨在通過回望那些過往將這段歷史從點滴處慢慢道來,而這些值得紀念的歷史自然不只會通過文字的形式被表達出來,除了音樂與影像之外,甚至於通過遊戲來表現遊戲歷史這一做法也被人實現了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最後的P.T.上線
    遊戲也有歷史,而我想和你分享。二零一四年八月十二日,P.T.上線PlayStation Network。自從Konami將P.T.從PSN中移除下載之後,無數的玩家除了在網絡上進行「Fuck Konami」以外,還不斷通過各種方式研究重新下載P.T.的方法與在PC端進行重製,雖然這些方法和重製大都在之後失效或者被Konami叫停,但仍舊可以看出玩家們對於P.T.的喜愛。
  • 在1024 特殊日子,怎麼能忘記香農及比特 bit
    昨天是10月24日,也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1024程式設計師節。其實,按道理來說,1024並不只屬於程式設計師,也同樣屬於我們通信汪。我們每天也沒少和1024打交道,不是麼?說到1024背後的含義,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1024等於2的10次方,而這個2,就是二進位。我們通常把每一位二進位數字,稱為1比特(bit)。那麼問題來了,「比特」這個單位是怎麼來的呢?
  • 歷史上的今天:《洛克人 3》
    封面上的洛克人有些……詭異 洛克人元祖系列的時間發生在 200X而 Wily 博士則堅決反對),於是故事就在這樣的基礎上展開。
  • 【字裡行間】歷史上的今天·發現新元素
    在門捷列夫返回實驗室之後,他先準備了許多像撲克牌一樣的卡片,並將當時化學界已經發現的63種元素的各項特點寫在卡片上。他用不同的方法對這些卡片進行元素分類實驗,最終發現所有已知的元素都可以按照原子量的遞增順序被排列起來,並且相似的元素會根據一定的間隔出現,門捷列夫將這個規律稱為元素周期律。
  • 歷史上的今天:《尼德霍格》(01-13)
    當年這個畫面看似簡陋的像素遊戲賣相上相對來說並不太好,但所有接觸過它的人都能深切地體會到這個遊戲的樂趣所在,所以遊戲銷量極高。標題名字中的尼德霍格原本是北歐神話中的一條黑龍。它一直在啃食世界樹的根部,啃穿之時,諸神之黃昏就會到來,而世界也將迎來毀滅。可惜本作並沒有這麼深刻的劇情,尼德霍格就是吃掉勝利者的那條肉色大蟲子,至於為什麼……誰知道呢。
  • 歷史上的今天:《洛克人 Zero 3》
    2004:《洛克人 Zero 3》 作為當時表現最佳的掌機平臺,GBA 無論在手感還是畫面表現上都相當出色。作為動作遊戲大廠的卡普空自然不會忽視把自家遊戲帶上 GBA 的機會,尤其是經典系列《洛克人》。所以《洛克人 Zero》就這樣成為了一個專屬 GBA 平臺的分支系列作品。
  • 絕對另類 耕昇8600GT/1GB顯卡測試報告_耕昇 8600GT-1024_顯卡評測...
    Gefoce  8600 GT區別較大,但在設計思路上並沒有盲目追求降低成本,寬裕的尺寸可6層板的使用都能夠看出注重性能的趨向,紅魔耕昇的慣用火紅色PCB塗裝也得到保留。G84雖然在著色器數量上大大削減,但著色器能夠支持G80不支持的Co-Issue特性,指令發射能力更強,此外G84內部還集成了G80不具備的新版Video Processor和H.264 BSP引擎,大大強化了高清視頻解碼能力。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皇家騎士團》在日本發售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二日,《皇家騎士團》在日本發售於SFC上。《皇家騎士團》松野泰己真的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遊戲製作人,從被譽為SFC時期三大日式戰棋遊戲之一的《皇家騎士團》到百萬級別銷量的《最終幻想戰略版》,從PlayStation平臺上《Fami通》給出唯一一個滿分的《放浪冒險譚》到拿下了系列正統作品第一個滿分的《最終幻想12》,他似乎從未讓我們失望,我曾經無數次的思考過,如果現在的松野泰己依舊活躍在遊戲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