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失敗,就是不會扯淡

2020-12-05 北遊獨立評論

文 / 北遊

01

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是人類最本質的追問。

面對這個本質的追問,人類自身有諸多解釋。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些解釋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上諸多宗教的來源。

我曾經說過:

所謂科學,就是對現實世界的解釋系統;

所謂宗教,就是對未知世界的解釋系統。

現實世界我們看得見、摸得著,在這個世界裡,科學說了算,如果有人吹牛逼說,他能隔山打牛,那你讓他打個看看;

未知世界就不同了,你又沒死過,咋知道會不會見鬼呢?

天堂、地獄、上帝、佛祖、神仙、六道輪迴......,這都源於我們對於未知世界的想像。我們既不能說神仙存在,也不能說神仙不存在,神仙之所以是神仙,是因為神仙本身就只活在我們對自身死亡後的想像中。

SO,問題就來了:我們該不該信賴一個我們想像出來的未知世界?

02

如果你認為神仙並不存在,都是人類虛構出來的騙局。

那麼接下來你會細思極恐,因為你會發現,其實人類世界上一切人文的東西無一例外都是虛構出來的。

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極為敏銳的洞察到,無論是現代國家、中世紀的教堂、古老的城市、或者古老的部落,任何大規模人類合作的根基,都在於某種只存在於想像中的虛構故事。

他說,不但宗教的根基在於宗教講訴的故事,所謂的國家,也是立基於國家故事。

他舉例說,兩個互不相識的塞爾維亞人,只要都相信塞爾維亞國家主體、國土、國旗確實存在,就可能冒著生命危險拯救彼此。兩個素不相識的律師,可以共同為另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辯護,除了律師費,還因為他們都相信法律、人權、正義這些觀念的存在。

社會學研究指出,一個人類團體只要在150人以下,僅靠人際關係就能運作正常,但只要超過150人,就會亂套。而要保證動輒幾千萬、上億人的國家的社會秩序和相互信任,就需要這個國家的國民普遍相信一個關於這個國家的故事。

我再直白的翻譯一下,赫拉利說這麼多的意思就是一個:這麼多人要團結在一起進行大規模的合作,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們會建構一個共同相信的故事。

維繫佛教徒的不是少林寺的釋永信,而是佛教的故事;

維繫基督教的不是基督教會,而是《聖經》;

維繫一個國家的,也不是強權,而是對於國家的共同信念;

維繫一個跨國公司的,也不是高昂的工資,而是關於這個企業的文化。

我們對於虛構故事的依賴充斥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雖然很少人會意識到這一點。

03

久而久之,你會知道,科學並不能解決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問題。

科學不能讓你在股市掙錢;

科學不能讓你更好的撩妹撩漢;

科學不能預測未來;

科學不能讓你不怕死;

科學也無法讓你知道死後,去哪兒?

科學只能解決科學自己能夠解決問題,而科學能解決的問題大多數和人的靈魂離得很遠。

人的靈魂需要拯救,需要意義,這個是科學沒法給予的,那些試圖用科學證明神仙不存在的人,是把人看成沒有靈魂的動物了。

康德說,道德必然會導致宗教,是因為如果沒有神,人的道德就沒有意義。試想,如果人的靈魂沒有歸處,你保持良善、做一個好人,目的是什麼呢?因為,現實的生活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好人不一定有好報,壞人卻往往富貴長壽,如果一個人死後一了百了了,那你何不享盡榮華富貴,做個壞人呢?

然而,大多數有著信仰的人看來,人的肉身消失後,靈魂不滅。

當我們在面對一個至高無上的存在並接受審判,決定我們的靈魂進入永恆的快樂還是永恆的痛苦時,我們今生的作為、信賴的程度是我們唯一可以交出的籌碼,這個時候,你再多的金錢和再高的地位,都將無足輕重。

這或許會帶給人類一些許安慰,在面對死亡的時候,稍微不那麼難受。

當然,這些虛構的故事,對於篤信科學的人來說會嗤之以鼻,覺得不過是扯淡,他們唯一需要面對的詰問是:人活著是為了啥?

人類之所以是人類,就是因為人類會扯淡。豬倒是不扯淡,除了吃就是睡,這麼實在、完美的豬生卻肯定不是成功的人生。

作者:北遊,自2004年起堅持網際網路寫作至今,筆耕不輟,長期專注哲學和政治哲學領域,對社會熱點和公共事務見解獨到,文章在凱迪、天涯、搜狐等全國知名BBS被閱讀數千萬,屢屢成就現象級文章。現為「北遊說事兒」和「北遊說康德」公號主。

相關焦點

  • 人生不會因失敗而終止,卻會因為放棄而結束
    然而,什麼樣的處境才能稱得上絕境,人生真的有絕境麼?絕境只不過是人們拿來敷衍自己的一個幌子,這樣一來,他們可以心安理得不用再努力,失敗時也會對人說是自己陷入了絕境,不是不努力,只是無能為了罷了。人生不會因為失敗而終止,卻會因為放棄而結束。失敗是成功的基石,失敗本身不可怕,害怕失敗才可怕,有些人不會失敗,因為最開始他們已經失敗了。失敗的事每天都在上演,成功的事也不斷發生,我們要做的是在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求希望。
  •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無法認清自己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無法認清自己。不高估自己,是一種境界蕭伯納說:「人類老是高估了自己所沒有的東西之價值。」做人最大的愚蠢,就是太過高估自己。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曾提出過一個15分鐘定律:「在未來社會,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和5G時代的來臨,這個預言正在成為現實。
  • 人生最大的危機,就是沒有危機感!
    說實在的,以前我也沒想過這個問題,我覺得自己不會遇到這樣的處境,但是現在,我必須好好想想這個問題了,因為我們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真的,意外不可怕,危機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危機感,因為人生最大的危機,就是沒有危機感,這一點,我們都要深刻地明白。
  • 夢想+失敗+堅持=成功:人生與失敗比鄰而居,不要讓你的精神破產
    那些成功者並不是一直順順利利,他們也是經過無數次失敗和挑戰,通過總結失敗經驗作為自己制勝法寶,頑強地堅持,一次次站立起來,最中獲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功。面對失敗千萬不能沮喪消沉,更不能長時間停止在失敗的悲痛之中,否則,距離理想和目標就會越來越遠,靜止不動就是退步投降。
  • 英國人有多愛扯淡,看這部 BBC 紀錄片就知道了
    把學術研究視作人生歸宿的他們被主持人搞得眼神失去高光,愁得面紅耳赤。 要弄清楚羅馬人離開不列顛,進入中世紀的英國經歷了什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機智的主持人短短說了幾句之後,就走向一位牛津大學中世紀文學教授,讓教授替她梳理這段歷史。主持人的問題是:「亞瑟王高潮射很多嗎?」。
  • 痛苦是財富,扯淡
    你反抗了,他們會說:"你們年輕人,就是吃不了苦。"…………我是什麼時候懷疑這句話的呢?從看到了陳虻的這句話開始:"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這是一個關於受虐心理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自我感動的故事——做人的最大悲哀之一,就是大多數人並非在苦難中創造價值,而是喜歡創造苦難,
  • 創傷心理學:創業失敗,人生黯淡,該怎麼辦?
    但是後來老人通過獎勵,讓孩子們覺得我來這玩居然有利可圖,當獎勵減少甚至沒有的時候,他們可能就選擇離開了,這就是成功的轉化成了外在因素去影響自身的行為。那麼放在創業裡來講,一旦受到內在因素驅使創業,並且長期堅持,會很容易就成功了。但是如果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那麼就很容易失敗了。2.創業失敗的原因外在因素很容易影響我們的內在因素。
  • 失敗不可怕,以失敗者自居才是可怕的人生
    人生,是悲喜交織的旅途,生活時常會有不如意,實現自己不一定有多難,有時它需要的,僅僅是多一點珍惜,多一點清醒,多一點堅持。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有夢才會有遠方,趁著還能啟程,此生總要執著追一次,勇敢闖一闖。只要你足夠努力,一切都還來得及,只要你不放棄,未來一定很美麗。人生旅途中,我們往往都是先遭遇失敗,然後才走向成功。
  • 拿破崙一生最大的失敗
    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經歷苦痛折磨,生活工作中的責備的眼神,苛責的言語,突然的變故,都會令脆弱敏感的你皺起眉頭,剛剛在心頭萌芽的希望的種子,也會失去光彩。遺憾的是,拿破崙並沒有發現這張地圖,惘廢了他朋友的良苦用心,這是拿破崙一生最大的失敗。拿破崙與生俱來的強大的力量與自信,不可阻擋,令人可嘆的是,滑鐵盧一戰被流放到孤島,他卻以捏弄棋子打發他的餘生,之前他種種絕處逢生的化險為夷的傳奇便不再發生。如果身處逆境而丟掉了希望,就不會打開一條活路。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輩子
    著名的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等。讀了《月亮與六便士》我感受頗深,這部小說耐人尋味,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月亮」代表著理想與遠方,「六便士」意味著世俗與當下!作者將它們結合一起,代表著不同的人生觀,以及不同的人生選擇!
  • 從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搞科研「八字」經驗,談人生的成功與失敗
    不要怕失敗,要善於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他體會最深的經驗是「八個字」:知識、汗水、靈感、機遇。袁老先生這話講的非常有道理的。人生做什麼事情,都是從失敗走向成功的。人小時候學走路,不是一開始就會走的,而是經過跌了幾次跤,才學會走路的。做事情也是如此。失敗了不要緊,可以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從頭再來。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四次,總有一天會成功的。常言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 很霸氣的人生勵志語錄,簡潔精闢,讓你自強不息!
    四、人生是很累的,你現在不累,以後就會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現在不苦,以後就會更苦。唯累過,方得閒。唯苦過,方知甜。五、你要讓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虛榮,讓你的優秀配得上你的自尊,讓你的視野配得上你的驕傲。六、想要過上理想的輕鬆人生,需要很拼命才行。畢竟沒有誰的日子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你想要的任何一點美好,都得踮腳去摘。
  • 成年人的失敗,有時發生一次就是致命的,讓人追悔莫及
    成年人的失敗,有時發生一次就是致命的,讓人追悔莫及。因為有人生成功與失敗的百感交集,劉備離世前告訴劉禪人生的要點,就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初看起來,是道德訓誡,其實也是劉備對人生的總結感嘆,如果不能謹慎小心地做人,忽視局部小事,可能下一步就邁入無底深淵。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劉備想把心中最重要的叮囑告訴給自己兒子,避免犯一些致命的錯誤。成年人,如果一味衝動,就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
  • 修仙都是扯淡?事實並非如此 科學家表示這還真的有點道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小說的愛好,現在喜歡看書的人是越來越少,大家都傾向於電子閱讀,而一旦使用了電子閱讀,網上那些花裡胡哨的小說,就會佔據你很大一部分視線,而在這些花裡胡哨的小說中,修仙黨自成一派,成為了頗受歡迎的一種小說題材,修仙這個東西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追捧,平日裡開開玩笑,修仙也成為了熬夜等活動的代名詞,不過大家都還是抱著玩笑的心態,真要說修仙,這不是扯淡麼
  • 不要高考失敗就否定人生,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努力仍會乘風破浪
    除了同學自身不夠努力,還有哪些原因會造成高考失敗? 很多人覺得,高考失敗了,是不是整個人生也就失敗了,因此自卑自棄,其實只要你努力了失敗就並不可怕,好運只會延遲,但不會缺席,在關上一扇門的同學一定會開啟一扇窗。
  • 一個家最大的失敗,是發生了這2件事,日子往往過不好
    人生這條路,無論你走到哪裡,身後有人追趕你,遠方有人回頭找你,已是最大的福分。自古以來,中國人對祖國和國家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國人眼裡,國家是一個大家庭,而大家庭是由一個小家庭組成的,如果沒有一個小家庭,大家庭就不會存在。然而,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必須共同努力,共同經營家庭,如果在家裡發生什麼事,這些成員將會連著一起遭殃。
  • 三體中的降維打擊本身就是扯淡,難道我們非要神化那些高級文明嗎
    宇宙就是一個泡泡,太陽系被二維化之後,旁邊的空間,能量難道不會擠壓出來嗎? 二維化的太陽系,這不就是《三體》中的降維打擊嗎?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很明顯,黑洞的存在是因其質量的問題而壓縮了其周邊的時空,理論上沒有物質就沒有空間,而空間的本身是與質量可產生極其緊密的關聯的,因此這可以理解為被二維化後的太陽系的空間所呈現的必然就是扁平化的。 好了,淡就扯那麼多,那麼太陽系的二維化真的有可能會發生嗎?甚至所謂的降維打擊真的有可能會存在嗎?
  • 夜闌心語|人生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人生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面對未知的苦難,我們都會本能地想逃。逃開那些不確定,逃避可能的麻煩,逃避所有的艱難,自以為聰明地繞開了最根本的問題。但「困難」總是欺軟怕硬,一味逃避,最後只能是逃無可逃,你躲避的,最終都會讓你加倍償還。狹路相逢勇者勝,生活中的困難沒有想像的大,也不會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 人生最大的風險是什麼?答案讓人很不平靜!
    美國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說過一句話,來源於他的親身經歷:「人生唯一的安全感,來自於充分體驗人生的不安全感。」你感到不安全,沒有關係,只要沒有客觀上的危險(比如孤身一人半夜外出),那就勇敢地面對它。大多數同學,如果發現你在臺上十分尷尬,嘴上還有米粒兒,他們會產生「共情」,就是把自己想像成臺上的你,替你尷尬、難過。這是一種同情的情緒,不是諷刺;從內心裡,他們真心想幫你,希望你下一次變得更好,流暢自如,成為自己崇拜的對象。
  • 關於人生|精選100句激發潛能的人生格言勵志警句大全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字就是「變」字。4、寧可渴死也不賒鄰居的酒來喝,儘管天氣寒冷也不借別人的衣服穿。5、希望是支撐著世界的柱子。希望是一個醒著的人的美夢。我們必須經常保持舊的記憶和新的希望。死亡是最大的禍害,因為它斷絕了希望。忍耐是湧起希望的技能。6、我TM竟然以為我竭盡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