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侏羅紀公園》?復活恐龍有多難?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

2020-08-19 科學狂想小調

看過《侏羅紀公園》?復活恐龍有多難?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

文/圓非日月

恐龍的滅絕是6500萬年前發生的事了,目前,人類的科學家誰也拿不出一個十足的證據來證明恐龍是否正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亡。不過,對於恐龍能在短期內紛紛死亡,走向它們的世界末日,科學家還是比較認可小行星撞地球這一說法。


在科學家們的描述中,恐龍因為天外小行星撞擊地球,從而導致地球上產生超級火山大爆發,恐龍們在這樣的災難下難以生存,紛紛走向死亡,這是科學界比較公認的說法,但是恐龍到底是如何走向滅亡的,卻無人能說出個所以然,目前我們人類對恐龍的了解也僅僅只是一些巨大的恐龍化石,以及恐龍蛋而已。

那麼這種6500萬年前的生物,我們人類的科學家能有望復活嗎?

破殼而出的恐龍


在《侏羅紀公園》中,關於恐龍的復活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那就是用最先進的高科技設備,從6500萬年以前的蚊子身上提取關於恐龍的DNA,因為6500萬年以前的蚊子,也經常吸食恐龍的血液,所以,科學家很容易就能從蚊子身上找到那些攜帶恐龍DNA的信息,這一切在導演的安排下似乎合情合理,但是電影畢竟只是電影,若是真想復活恐龍,對於科學家而言要面臨五個難題,接下來圓非日月就來和大家說一下這些難題。


第一個難題,DNA降解。當地球上的生物死亡時,DNA就開始降解的過程,至於原因則是因為身體的細胞和環境中的酶,以及來自太陽的紫外線輻射,它們會不斷的破壞生物的遺傳密碼,氧氣和水也會改變脫氧核糖核酸,使它變了模樣。雖然人類在某些恐龍蛋和恐龍化石中發現了一些珍貴的「軟組織」,但是關於恐龍DNA的信息卻是支離破碎。像是猛獁象可以通過現代大象的基因組作為腳手架,來解決這一部分的空白,但是恐龍又該如何解決呢?難道要用雞來充當嗎?


第二個難題,DNA汙染。DNA是十分脆弱的,它會經常遭受真菌,細菌,植物,動物,以及我們人類為研究的目的而造成的DNA汙染,這些汙染可能也會經常發生的恐龍破碎的DNA上,這就給科學家的研究進展帶來了困難,人們不知道哪些DNA是屬於動物的,哪些DNA是汙染造成的?尤其是恐龍這種沒有直系親屬的遠古時期動物,更是無法找到可以參考的DNA來作為它的DNA路線圖。

人體內細菌


第三個難題,恐龍菌群。當嬰兒離開母親的產道時,就會感染細菌,並且這一生中也會在不斷的感染新的細菌,體內的細菌,又可以被稱之為微生物群,它的作用很大,可以幫助你消化,又或者是影響你的健康,恐龍體內的微生物是未知的,雖然恐龍化石,恐龍蛋提供了線索,但是科學家若想在6500萬年前的化石上找到微生物存在的證據,恐怕比登天還困難,現代大象,為了改善小象的消化系統,就會讓小象吃它們的糞便,以此在小象的體內播下它們自己的微生物群,用這些細菌來加快分解它們所吃的纖維植物的速度,有可能當小恐龍破殼而出的那一刻,也要吃它母親的糞便,以此來達到加強消化系統的目的,額,畫面太美,簡直不敢想像。


第四個難題,環境挑戰,要知道,恐龍可是6500萬年前的生物了,恐龍在地球上消失的這段歲月,地球上的環境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氧氣下降了20%,恐龍在這樣的含氧量下,會不會就像我們中原人去西藏旅遊一樣,因為缺氧而產生高原反應呢?而且,新生恐龍是否能找到它們愛吃的食物呢?它們是否容易受到疾病,寄生蟲以及汙染物的影響呢?氣溫降水量的變化,他們是否能夠適應呢?


第五個難題,倫理問題,這可能是科學家討論最為激烈的問題了,要知道,滅絕的動物,尤其是遠古時期就已然滅絕的動物,我們人類把它們重新復活,這本身就是一件違反自然發展規律的事情。而且,恐龍若是真的復活了,我們人類科學家又是否把我們的時間資源花在維持,剛一出生,就瀕臨滅絕的恐龍身上呢?要知道,強行逆天而行,復活這種遠古巨獸,不可能有好的結果,恐龍遲早會重走滅絕之路,對於這樣的它們,我們人類還要負責多久?

相關焦點

  • 看過《侏羅紀公園》?復活恐龍有多難?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
    看過《侏羅紀公園》?復活恐龍有多難?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文/圓非日月恐龍的滅絕是6500萬年前發生的事了,目前,人類的科學家誰也拿不出一個十足的證據來證明恐龍是否正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亡。在《侏羅紀公園》中,關於恐龍的復活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那就是用最先進的高科技設備,從6500萬年以前的蚊子身上提取關於恐龍的DNA,因為6500萬年以前的蚊子,也經常吸食恐龍的血液,所以,科學家很容易就能從蚊子身上找到那些攜帶恐龍DNA的信息,這一切在導演的安排下似乎合情合理,但是電影畢竟只是電影,若是真想復活恐龍,對於科學家而言要面臨五個難題,接下來圓非日月就來和大家說一下這些難題
  • 恐龍能被復活嗎 侏羅紀公園能否成為現實 科學家表示不現實
    提到恐龍,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可能不是冷冰冰的化石,而是在螢屏上活靈活現的電影造型,其中又以侏羅紀公園為最,相信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不在少數,也有很多人都希望,真的會有那麼一天,像侏羅紀公園中的那些場景,能夠真實的出現在現在的地球上,畢竟科幻都是基於現實,說不定真的能有手段復活恐龍呢,普通人確實會這樣想
  • 人類能復活恐龍,建設"侏羅紀公園"嗎?科學家早已給出了答案
    想必大家都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電影中的科學家從琥珀裡的蚊子中提取了恐龍的DNA,復活了恐龍,從而建設了恐龍主題公園,遊客們可以駕車、乘船在公園裡遊玩,這個公園裡幾乎&34;了所有滅絕的恐龍。可以復活已經滅絕的恐龍嗎?
  • 《侏羅紀公園》裡的情景可以實現嗎?恐龍是否可以復活?
    相信大家都看過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在電影中科學家從從保存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體內提取了恐龍到了恐龍血液,獲得了基因片段,進而讓恐龍在滅絕了6500萬後再次復活。比如在凍土層中發掘的猛獁象化石,雖然距今只有1萬年左右,但是想提取其完整的DNA鏈都很困難,更別說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被泥沙包裹的恐龍化石了。《侏羅紀公園》中恐龍基因是在蚊子體內提起的,但是這個方法是行不通的,因為在地質時期,即使被保存在琥珀中,恐龍DNA也早就完全降解。
  • 科學家將培育真實「侏羅紀公園」微型恐龍-恐龍,生物,基因,侏羅紀...
    目前,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科學家詹姆斯-霍納指出,真實版的「侏羅紀公園」可能在未來10年實現!霍納表示,現代雞和所有鳥類都攜帶著大量恐龍DNA,雖然恐龍已滅絕消失,但是恐龍秘密代碼仍存在著,這些「恐龍DNA」數量可能多於恐龍化石記錄中的DNA。近期,霍納在他的蒙大拿州立大學實驗室對鳥類DNA進行了實驗修改。
  • 現實版《侏羅紀公園》?有科學家稱已提取恐龍基因,這是真的嗎?
    現實版《侏羅紀公園》?有科學家稱已提取恐龍基因,這是真的嗎?曾經有科學家提出,希望在發現的恐龍化石當中提取出恐龍的DNA序列,通過克隆的方式將恐龍復活,很多人都對這項技術充滿了希望,想看看這個滅絕的史前生物到底長什麼樣子,它們在歷史上到底是如何存活的?
  • 好萊塢大片背後的真實故事:復活恐龍真的可行?侏羅紀公園主角確有...
    不是惡意玩老梗,這不前兩天「那部電影」終於開機了嘛。其實我的意思是:一說到恐龍就想到侏羅紀公園,這部好萊塢經典之作科普票房兩開花。憑《侏羅紀公園》的大名,應該不再需要多介紹了吧,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這部電影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好的恐龍題材科幻作品,但即便如此也不會有人把裡面情節和設定當真。
  • 科學家提取出恐龍基因,侏羅紀公園即將再現,這是真的嗎?
    在2020年3月4日,「單調乏味」網發布了一則名為「震驚,《侏羅紀公園》即將變成現實,科學家從恐龍頭骨中提取到了恐龍DNA」的報導。在這則報導中,研究人員宣布,他們最近從一個鴨嘴龍的頭骨化石中提取出了真正的恐龍DNA。
  • 科學家提取出恐龍基因,侏羅紀公園即將再現,這是真的嗎?
    在2020年3月4日,「單調乏味」網發布了一則名為「震驚,《侏羅紀公園》即將變成現實,科學家從恐龍頭骨中提取到了恐龍DNA」的報導。在這則報導中,研究人員宣布,他們最近從一個鴨嘴龍的頭骨化石中提取出了真正的恐龍DNA。
  • 琥珀中的蚊子體內存在的恐龍血,能將恐龍復活?科學家卻這樣說!
    在我們平時沒事的時候都會看一些電影來放鬆,相信大家都看過侏羅紀公園。這是一部講述科學家利用基因把恐龍復活的科幻電影。電影中給我們帶來的視覺衝擊和音效,都使大家身臨其境。這些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常見到的,當然這話也只能放在以前,可以這樣說。
  • 好萊塢大片背後的真實故事:復活恐龍真的可行?侏羅紀公園主角確有其人?
    不是惡意玩老梗,這不前兩天「那部電影」終於開機了嘛。其實我的意思是:一說到恐龍就想到侏羅紀公園,這部好萊塢經典之作科普票房兩開花。 憑《侏羅紀公園》的大名,應該不再需要多介紹了吧,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這部電影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好的恐龍題材科幻作品,但即便如此也不會有人把裡面情節和設定當真。可實際上,這部作品中還真的有很多內容是有真實來源的,甚至連主角都有真實的原型。
  • 侏羅紀世界:我們真的可以復活恐龍嗎?
    這一譜系包括約2.4億年前恐龍和翼龍的出現,經歷了獸腳類恐龍(包括暴龍和迅猛龍),最後以鳥類結束。儘管科學家沒有提出任何關於提取了恐龍DNA的說法,但似乎大多數人掛在嘴邊上的問題都是「提取DNA會讓我們更接近真正的侏羅紀公園嗎?」答案是不會,原因如下。首先,琥珀中保存的吸血昆蟲中含有完整的恐龍DNA的想法不合乎情理。
  • 《侏羅紀公園》中國首上映 3D視覺恐龍栩栩如生
    《侏羅紀公園》中國首上映 3D視覺恐龍栩栩如生 這也是《侏羅紀公園》首次登陸中國大銀幕,20年前中國影迷無緣得見的這部奧斯卡熱門大作,這一次勢必不能再次錯過。20年不滅電影神話,首登中國銀幕    1993年首度公映的《侏羅紀公園》,已名列全球各種電影經典榜單20年之久,全球觀賞過這部影片的觀眾高達10億人,幾乎每6個人裡就有1個人看過《侏羅紀公園》,儼然是一個影史神話。
  • 《侏羅紀世界》:該不該救恐龍?
    我們再來看看它的地形圖和恐龍展示區域分布。有人投餵食物的情況下還好,但明明這個遊樂公園已經癱瘓了好幾次了,而且跨度已經快三十年了。裡面的恐龍居然都能一次次地生活良好,也真的算是不容易。我們姑且相信島上的植物資源豐富到能夠自然養活那麼多擁有具大飯量的植食性恐龍,並且相處愉快。那肉食性恐龍怎麼辦?即使植食性恐龍多到足夠包括老暴在內的這麼多種的大小型肉食恐龍吃N年。
  • 科學家為什麼不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恐龍復活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1993年,美國的一些科學家發現了一塊含有蚊子的琥珀化石。科學家發現琥珀中的蚊子化石的已經有1.5億年的歷史了。它是一隻生活在侏羅紀時期的蚊子。時間雖然過去了1.5億年,這隻蚊子完好地保存著琥珀中看上去依舊栩栩如生。
  • 真實版侏羅紀公園?De-Extinction 行動將讓24 種已滅絕物種復活!
    真實版侏羅紀公園?De-Extinction 行動將讓24 種已滅絕物種復活! 2013-04-11 14:18 侏羅紀公園
  • 復活恐龍需要幾步?《侏羅紀公園》:三步就夠
    我們能復活恐龍嗎?突然有一天人類突發奇想,要弄幾隻恐龍玩玩,能成功嗎?電影中恐龍的復活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故事當中,科學家們是通過復原恐龍的遺傳物質,也就是DNA來復活恐龍的。但不幸的是這隻蚊子比最後一隻恐龍晚出生了兩千多萬年。那我們發現過恐龍時代的蚊子嗎?發現過,有兩隻一公一母,公蚊子就不說了它是不吸血的,至於母蚊子,它好像沒咬過恐龍因此沒有發現相關的遺傳物質。
  • 《侏羅紀世界2》:用DNA復活恐龍?別逗了!
    《侏羅紀世界》的遊客中心和科研機構裡,也陳設著大量的琥珀,以示公園經營者「不忘初心」 。其實,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確實曾有很多人認為琥珀是完美的 「保鮮膜」,可以讓動物的遺傳物質跨越幾千萬年時光抵達現代主題公園,親眼看見不過讓你失望了,因為現代生命科學研究已經證明,DNA的半衰期為521年。也就是說,每過521年,脫氧核糖核苷酸之間的化學鍵就會斷裂一半。
  • 科學家利用DNA將野山羊復活,為什麼不能復活恐龍?區別在哪兒?
    克隆技術在1996年初步取得成功之後,就受到了很大的爭議,這項技術的出現讓科學界分為了兩大陣營,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克隆技術的出現,有助於人類復活地球上很多滅絕的物種,對瀕危動物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而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克隆技術的出現很有可能會導致如今社會的混亂,是有違倫理道德的一種表現。
  • 科學家能否復活恐龍?現實和電影裡的一樣嗎?
    科學家能否復活恐龍?現實和電影裡的一樣嗎?」的大門重新打開,巨大的招牌換成侏羅紀世界的時候,我們知道,科學家們又復活了全新的恐龍,把這群生活在億萬年前「恐怖的蜥蜴」重新帶回到了遊客身邊。《侏羅紀公園》中對恐龍的描述超出了以往的怪獸電影範疇,成為了被當時科學界所讚譽的經典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