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公司
近兩年業績增長乏力的海立股份(600619)正發力拓展「第二主業」。
擬併購馬瑞利香港60%股權
9月6日晚間,海立股份發布公告,為進一步加快發展上市公司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努力將海立股份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市場競爭力與影響力的白色家電和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供應商,海立股份與Magneti Marelli CK Holdings Co., Ltd.(後更名為Marelli Holdings Co., Ltd.,以下簡稱馬瑞利控股)籤訂合作意向備忘錄,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其與汽車空調壓縮機和汽車空調系統相關的資產和業務。
海立股份、海立國際(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立香港)與馬瑞利控股、Marelli Corporation(以下簡稱馬瑞利)、Marelli (Hong Kong) Holdings Co., Limited(馬瑞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瑞利香港)經友好協商,各方於2020年9月4日籤訂《股份購買協議》,海立股份擬以全資子公司海立香港為收購主體,以現金方式收購馬瑞利香港60%的股權。此次交易金額最終不超過2.03億美元。
據披露,馬瑞利註冊於日本,主營業務範圍為提供汽車照明、座艙舒適性、電動動力總成、電子、綠色技術系統、內飾體驗、動力總成、乘坐動力學、熱解決方案、賽車運動和售後服務業務的綜合汽車解決方案。2019會計年度,馬瑞利經審計的母公司資產總額為2252.34億日元,營業收入為2171.52億日元。(因內部會計政策調整,馬瑞利2019會計年度為2019年4月至12月),馬瑞利持有海立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海立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25%的股權。
交易對方的股東為馬瑞利控股,持有馬瑞利100%的股份,為世界領先的獨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總部分別位於日本埼玉市和義大利科爾貝塔。2019年度,馬瑞利控股合併資產總額為17.05千億日元,營業收入為15.41千億日元。
馬瑞利香港由馬瑞利以其與汽車空調壓縮機和汽車空調系統相關的資產和業務剝離重組設立,其主要客戶包括日產-雷諾-三菱聯盟等,業務範圍覆蓋日本、中國、歐洲、美洲等世界領先汽車整車廠商,在全球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根據交易方案,馬瑞利首先將本次交易的目標資產和業務進行剝離重組,計劃按地區以現有及新設法人主體整合目標資產和業務,並設立馬瑞利香港作為整合目標資產和業務的主體,海立股份通過支付現金的方式取得馬瑞利香港60%的股權。
發展第二主業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海立股份早在1992年就已登陸上交所,此後攜手外資進軍空調壓縮機產業,並逐步向製冷關聯產業領域延伸。
如今,海立已成長為全球領先的空調壓縮機、電機及驅動控制、以及冷暖關聯產品研發製造商,形成了「壓縮機、電機、驅動控制、冷暖關聯」四大關聯產業板塊業務。
在2019年淨利潤同比出現下滑8.22%後,2020年上半年,海立股份淨利潤再度同比下滑達68.29%。
海立股份表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整體營業收入50.22億元,同比下降26.41%。因整體規模效應在產銷量下降的情況下未能得到體現,且期間費用中的固定費用未能和營業收入保持同步同速下降。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上半年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大幅下滑36.5%,海立股份密切關注行業動向危中尋機,積極調整市場策略搶抓訂單,及時做好客戶服務提升份額,報告期內整體市場份額同比逆勢上升約2個百分點。
其中,商用車壓縮機市場份額同比上升約3個百分點;乘用車壓縮機市場份額同比上升約1個百分點。海立股份表示,將利用今年行業調整的機會,繼續加大產品研發投入,招聘行業專家,進一步擴展產品線;同時,海立股份與更大規模車企合作的多個新能源乘用車項目也在按計劃有序推進,為更好地滿足未來客戶需求的增長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據9月6日晚間披露,為滿足上述收購事項的資金需求,海立股份擬以現金方式對海立香港增資7億元,上述收購事項剩餘資金需求由海立香港通過自籌方式解決。
據悉,雙方約定的業績承諾期為2021年-2023年,期間內每一年根據IFRS經審計且按照《股份購買協議》的約定調整後的馬瑞利香港的合併歸母淨利潤應不低於「公司最終實際支付對價÷60%×6%」的等值金額(以下簡稱保證利潤),合計業績補償上限為6591.96萬美元。
海立股份稱,通過此次交易,該上市公司將擁有全球布局的汽車壓縮機和空調系統業務以及全球一流的研發能力和客戶資源,一舉成為全球領先的汽車壓縮機和空調系統供應商;海立股份現有電動汽車空調壓縮機業務與汽車空調系統、熱泵模塊、壓縮機及其相關組件等業務形成協同效應,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完整的環境系統解決方案,推動海立股份在汽車零部件領域快速做大,形成海立股份「第二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