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併購勢頭仍然兇猛 泉州服裝品牌併購的得與失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產業趨勢


  2017年被稱為併購大年,各行各業都在大筆對外投資及擴張,服裝行業也不例外。2017年,行業併購勢頭仍然兇猛,但併購的對象已發生變化:跨界收購變少,服裝企業收購新品牌的案例多了起來;同時,「品牌成熟度高」、「預計盈利能力強」、「高端或輕奢」,正在成為泉州鞋服企業新的併購標籤。

  2017年被業界稱為「童裝市場爆發元年」,服裝企業對嬰幼兒服飾的關注,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泉企也不例外。

  吸收優質資產,盤活品牌資源,也是泉企收購瀕危企業的重要訴求。2017年12月25日,匹克控股的泉州市達發置業投資有限公司以97911882元的價格獲得旗牌王(中國)紡織服飾有限公司、泉州市寶龍製衣發展有限公司的100%股權,標誌著旗牌王系公司重整案取得實質性成功,這也是泉州市首例經由司法途徑市場化處理的破產重整案。匹克集團董事長許景南表示,參與競拍出於公司自身發展考慮,並稱價格合理,「土地、廠房等固定資產皆為公司未來發展需要的儲備。」

  匹克未來是否走多品牌並行的道路,引起業內猜想。匹克體育CEO許志華此前曾表示,「多品牌戰略是我們的選項之一,匹克未來肯定會變成一個集團,一個多元的,這裡面當然從品牌層面不一定只是匹克,可能還會有其他變化,會更細分。匹克的定義是針對不同人群,未來可能會有不同品牌的需求,而且未來A股、資本這邊包括上市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資本併購,未來會有些機會在裡面。」

  併購敗局:貴人鳥夢斷威康健身

  為了促成以27億元的高價收購威康健身100%股權的重磅收購案,貴人鳥放棄了自己在體育產業鏈上另外兩筆投資:2016年12月22日,貴人鳥公告擬以1億元轉讓星友科技45%的股權;2016年12月30日,其公司董事會通過註銷控股子公司享安保險

  貴人鳥是老牌晉江系運動鞋服品牌,在近年單一品牌陷入增長乏力的困境之後,正在試圖通過資本市場的一系列併購來尋求突破。對名鞋庫和傑之行的收購,雖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終端渠道上的短板,帶來營收提升,但是盈利能力的不斷下滑,暗示著這條通過「資本投資」來實現轉型的道路,遠比想像中要艱難。

  從2014年開始,貴人鳥開始轉型升級,提出「以體育服飾用品製造為基礎,多種體育產業形態協調發展的體育產業化集團」的目標。

  兩年多來,這家身處第三梯隊的老牌運動鞋服公司通過一系列併購案引起了行業的關注。2015年1月貴人鳥以2.4億元人民幣入股老牌體育門戶虎撲體育,同年7月,又聯合虎撲體育和景林資本成立了動域資本,規模達到20億元,據稱是「中國最大規模體育產業基金」,貴人鳥出資10億元,並先後投資了多個體育項目。2015年7月通過香港子公司2000萬歐元投資西班牙足球經紀公司The Best Of Your Sp3orts.S.A。2016年6月和8月貴人鳥又收購傑之行和名鞋庫。

  2017年貴人鳥一起併購案引發業界震動。2017年3月份,貴人鳥宣布擬以27億元的高價收購威康健身(威爾斯健身母公司)100%股權,不過2017年9月初該交易以失敗告終。業內人士認為,27億的交易價,超過了貴人鳥2016年的營業額,以貴人鳥如今的業績,在其主營業務下降、此前投資還無法在短期內實現回報的情況下,是否能夠承擔收購威康健身帶來的資金壓力以及隨後的運營風險,也會被投資者打上問號。果然,對於終止收購的原因,貴人鳥在公告中稱「交易雙方在交易對價和支付方式等關鍵條款上無法達成一致」。

  有分析認為,為了促成這筆重磅收購案,貴人鳥放棄了自己在體育產業鏈上另外兩筆投資:2016年12月22日,貴人鳥公告擬以1億元轉讓星友科技45%的股權,後者在貴人鳥的布局中,曾被委以「網際網路體育遊戲精品內容提供商」的重任;2016年12月30日,上市公司董事會通過註銷控股子公司享安保險,此時距離後者成立僅8個月時間,貴人鳥在體育保險領域的第一次嘗試隨之夭折。

  這些收購看起來有些漫無目的併購,展現了這家傳統運動品牌想要在整個體育產業鏈上尋求突破的渴望。但在主業亟待提振的情況下,貿然進入此前毫無經驗、投資回報周期又相對較長的體育經紀、賽事主辦、體育保險、體育遊戲、體育健身等各個領域,對於這家在轉型路上頗為掙扎的企業來說,並非安全的信號。

  除了這些冒險的跨界併購之外,貴人鳥也通過兩起收購對現有的運動品牌矩陣進行了拓展——分別於2016年10月和2017年9月收購籃球裝備品牌AND1和老牌美國網球運動用品公司PRINCE Sports,LLC。

  這樣的收購行為,也是目前各大國產體育用品供應商的主要戰略,其中安踏的運作相對成熟。李寧也較早地在多品牌商有所布局,但效果遠不及預期。

  而相比之下,貴人鳥在體育裝備領域的拓展則顯示空間狹窄——AND1和PRINCE都屬於相對「小眾」的領域,

  AND1此前在大中華區沒有官方授權的品牌運營商,終端市場上銷售的產品良莠不齊,對於缺乏國際品牌運營經驗的貴人鳥來說,存在不小的風險。更何況相比鼎盛時期,AND1如今早已經不是耐克、阿迪達斯的對手了,品牌價值、市場份額都無法與巨頭相抗衡。

  此外,標榜中產階層生活方式的網球運動在中國也屬於小眾,對於PRINCE的這筆投資,能否收到預期效益,目前似乎難以看到積極因素。

  併購成功:服企併購兇猛

  泉企安踏體育收購小笑牛、匹克牽頭重組嗒嘀嗒、七匹狼收購老佛爺;國內服企海瀾之家成為英氏嬰童的第二大股東,朗姿股份、江南布衣等女裝品牌紛紛發力童裝板塊

  2017年10月20日,安踏體育在官網宣布旗下一家全資附屬公司已完成收購小笑牛(KingKow)業務之100%權益,包括有關商標。據悉,KingKow成立於1998年,是一個定位於中高端的童裝品牌,專門設計和銷售0—14歲嬰童服飾,截至2017年9月底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及美國共有81家門店。安踏體育主席兼執行長丁世忠表示,「中國政府宣布實施『二孩政策』後,外界普遍預期兒童鞋服市場的增長將會加速,所以我們看好兒童服飾的發展潛力」。目前,安踏童裝逐漸成長為安踏集團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試水成功後,安踏加大力度開拓嬰童中高端市場。2015年,安踏推出了定位於高端市場的兒童服飾品牌FILA KIDS。根據安踏財報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安踏兒童產品零售額增幅逾30%。截至2017年6月,安踏獨立的童裝門店增長到2100多家,相較於2009年的228家,番了近10倍。業內人士認為,安踏將童裝品牌小笑牛收入囊中,將加強中高端童裝的業務能力,不斷完善兒童服飾的細分市場。

  無獨有偶,在2017年12月24日,由匹克牽頭成立的泉州縱鑫投資有限公司以6450萬人民幣拍得格林集團東海濱城二期工業園不動產、動產及「嗒嘀嗒」商標使用權。格林集團作為豐澤區童裝協會的龍頭企業,由於未能成功上市、近幾年宏觀經濟環境較差等因素,連年陷入經營困境經過兩個多月的多方努力,由豐澤區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福建匹克集團總經理許志達牽頭,組建了由工商聯及童裝協會的企業家聯合組成的戰略投資人——泉州縱鑫投資有限公司。商報記者查詢企業信用信息系統發現,縱鑫投資註冊資本為1億元,由2家公司股東和5位個人股東共同出資,其中陳佑民和福建匹克集團有限公司出資比例最大,均為20%。泉州縱鑫投資有限公司將本著保護豐澤區童裝企業、保護「嗒嘀嗒」品牌的初衷,努力幫助格林集團徹底走出經營困境,預計重組金額總規模累積或達1.4億元人民幣。

  近年來,童裝市場已經成為一個誘人的蛋糕。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近幾年我國童裝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6年我國童裝銷售額約為1450億元。預計2017年全年,童裝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600億元,增速將進一步提升。放眼國內,男裝品牌海瀾之家不再滿足於做「男人的衣櫃」,把目光轉向了嬰幼兒服飾領域,成為英氏嬰童的第二大股東,朗姿股份、江南布衣等女裝品牌紛紛發力童裝板塊。

  2017年服裝行業的另一個態勢是:輕奢品牌發展勢頭持續向上,這讓老牌的品牌服裝上市企業坐不住了。例如泉州老牌男裝七匹狼2017年8月曾公告稱,將以約3.2億元的代價,投資KarlLagerfeldGreaterChinaHoldingsLimited(以下簡稱KLGC)80.1%的股權及對應的股東貸款,並在股權轉讓完成後對其境內運營主體進行增資。KLGC的核心資產是KARLLAGERFELD在大中華地區商標的永久的、不可撤銷的、排他性、可再分發的商標使用權。該品牌是來源於法國巴黎的輕奢品牌,其創立者被尊稱為時尚界「老佛爺」。

  七匹狼收購的原因是,輕奢類設計師品牌在國內發展潛力大。七匹狼表示,KARLLAGERFELD為時尚界最強IP之一,品牌定位時尚輕奢市場,具有完整的產品線以及良好的品牌延展性,且目前在海外處於黃金擴張期,複合增長率達30%,在全球不斷上升的熱度可以進一步促進大中華區業務的發展。

  在服裝企業大手筆「買買買」的背後,是行業的復甦,以及企業在併購方面的逐漸成熟。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服裝行業呈現明顯復甦趨勢,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收入11495.84億元,同比增長7.97%;利潤總額654.5億元,同比增長11.95%。在「普漲」的同時,有一些企業表現更佳,如頻頻出手併購的安踏2017年的市值突破1000億港元。

  「服裝企業的併購多集中在成熟品牌,說明企業開始成熟起來了,不再盲目了,畢竟培育新品牌的風險較大,培育期太長,失敗率太高。」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說。收購一個相對自身更高端的品牌,會對公司自身形象和產品結構有一個提升。「中國服裝行業的併購還談不上很成熟,但確實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相關焦點

  • 《2019中國併購指數》發布 房地產併購交易連續三年下降
    中證網訊(記者 傅蘇穎)11月16日,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系教授、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平在2020中關村科創金融論壇上發布《2019中國併購指數》稱,2019年中國的併購市場共完成了交易2500多筆,金額達到了1300億美元。
  • 研究| 券商行業專長水平如何影響併購績效?
    文章通過將併購企業(Acquirer)的股東回報與其所聘用的服務中介機構—券商—在標的公司所在行業(Target industry)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相關聯,研究了券商作為中介機構所具備的行業專業知識和經驗對於併購績效的影響機制。
  • Z-Park學研|我國高新技術領域併購產業特徵分析
    近年來,伴隨著產業升級,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併購熱點也逐漸由製造業向電子信息業、生物醫藥業等具有服務性質的行業轉移,誕生了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領軍企業。當前我國半導體設備和3C自動化設備等製造業仍然處於進口替代的初期,加大國產化比率迫在眉睫,市場替代空間很大,因此需要藉助併購不斷提升核心技術實力。此外,在工業4.0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服裝、家電、儀表等傳統製造業面臨的轉型升級極為迫切,需要不斷圍繞產業鏈上下遊展開智能製造併購,以加強關鍵技術實力,順應時代發展。
  • 全球併購交易復甦乍暖還寒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經濟參考報》21日發表周武英撰寫的報導《全球併購交易復甦乍暖還寒》。文章摘要如下: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併購交易規模與去年同期相比嚴重下滑。近兩個月,大型併購交易重新萌芽,不過整體而言,這一領域仍然「乍暖還寒」。
  • 美的併購小天鵝的優勢與風險
    為何美的願意花十年時間去併購小天鵝,併購小天鵝對美的的產業布局有什麼優勢呢?   白色家電行業是當今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競爭最激烈的行業。通過併購,美的的渠道和小天鵝的技術形成互補。小天鵝由此在中國洗衣機市場上迅速成長為第二大品牌,美的洗衣機也緊跟其次,佔據了三強的地位。實際上,小天鵝無論是在產品還是品牌上,都與美的集團其他業務線存在重合。如美的所收購的東芝就有洗衣機業務,而小天鵝旗下的比佛利品牌美的熱水器部門也可用到。
  • 二疊紀整合升溫,行業併購進行時
    Anadarko(安納達科石油公司)競價反映了經濟衰退階段的重大併購主題。
  • 全球企業併購乍暖還寒
    這些規模超百億美元的交易中,既有跨行業的併購,也有同行業的整合。此外他說,在較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打擊的亞洲和歐洲,併購比美國「反彈得更快」。路孚特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和7月的併購交易總規模分別超過了3000億美元,而今年4月和5月兩個月的併購交易分別僅為1000億美元和1300億美元。7月亞太地區籤署的交易超過1000筆,而美國和歐洲分別為850筆和816筆。
  • 2017環保行業七大跨境併購大事件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隨著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大量資本的湧入,跨境併購成為國內龍頭企業的重要戰略方向,以期開拓全新產業鏈。回顧2017年,環保行業跨境併購案件不斷,本文將為你整理如下。 2017環保行業七大跨境併購大事件   2017年中國環保產業快速崛起,在不少海外企業欲於中國市場分一杯羹的同時,中國環保企業也不甘示弱,紛紛將目光瞄準了海外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市場,而跨境併購就成為國內龍頭企業的重要戰略方向。
  • 半導體設備龍頭的併購史
    如今的半導體設備行業已經是高度集中的市場格局,應用材料、阿斯麥(ASML.US)、東京電子、泛林半導體、科磊半導體2019年牢牢佔據了全球前五的位置。而這些廠商正是在前一輪的積極併購後慢慢定型,成為了業內的標杆企業。
  • 溢價3000萬收購小天鵝 為啥美的熱衷併購?
    但這樣的發展步伐並不能讓企業得以快速發展,而併購則能夠讓企業在一定程度下提速。為什麼美的電器這麼熱衷的做各種併購?原因很簡單,因為在現代人常接觸的家電領域已發展的日趨成熟,它並不是新興市場。美的電器收購有技術的家電品牌,能不斷的更新技術,讓自家的產品與時俱進。不過,這並不能保證研發的新品一定能成為市場爆款。
  • 面板行業併購重組 全球LCD產能進一步向中國集中
    隨著TCL科技和京東方完成併購交易,LCD行業整合帶動全球LCD產能進一步向中國集中,全球兩強的行業地位得到鞏固。  自2018年開始,面板價格一路下行,業內企業逐步陷入虧損。外部環境的不容樂觀,令整個行業,在秋風漸起中,略顯蕭瑟。韓企陸續宣布將退出LCD市場,中國面板廠商優勢,在相互競爭中,反而得以凸顯,這成為一道道亮光,推動著全球面板併購重組,優勝劣汰。
  • 【梅花網MICE】2016年全球化工行業重大併購事件盤點
    除陶氏化學和杜邦公司的併購案,以及中化集團和先正達的併購案因監管審查趨嚴而推遲至2017年外,宣偉公司和威士伯、加拿大鉀肥公司和加陽公司、拜耳和孟山都的併購交易也已計劃2017年完成。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從對手最終成為合作夥伴,抱團取暖似乎成了各行業的一種趨勢。
  • 經典併購回顧:吉利與沃爾沃的「蛇吞象」故事
    從企查查獲悉,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控股集團」)始建於1986年,1997年進入汽車行業 ,一直專注實業,專注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不斷打基礎練內功,堅定不移地推動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現資產總值超過2000億元,員工總數超過12萬多人,連續七年進入世界500強。
  • 那些向服裝時尚行業轉型的上市公司,這兩年在忙著買些什麼資產?
    這幾年來,服裝上市企業跨界多元化轉型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有些服裝企業轉著轉著服裝業務就退居其次了,或者消失不見了。但同時,也有一些上市企業出於種種原因,選擇了進軍服裝時尚消費行業,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併購動作,來彰顯它們的業務發展方向。
  • 海信等國產家電企業通過併購進軍海外市場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逐漸成長起了眾多知名的品牌,如今這些品牌企業開始將目光放向國際市場,海信無疑是其中之一,它正通過連續併購的方式進軍海外市場,這值得其他中國企業借鑑。海信是國產電視企業的佼佼者,其曾躋身全球電視市場份額第三名,不過目前已被TCL所取代,去年由於夏普電視以價格戰猛烈進攻上半年海信更一度跌出全球電視行業前五,不過去年下半年其迅速反彈最終奪回全球電視市場份額第四名
  • 傳捷豹路虎意欲併購其他豪華品牌,瑪莎拉蒂或為意向對象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捷豹路虎正在考慮收購其他豪華品牌和技術公司,用以夯實其產品陣容和技術儲備。彭博社的一篇報導稱,知情人士透露,捷豹路虎正在尋求通過併購其他品牌提升其全球競爭力。該篇文章指出,捷豹路虎已經開展了關於併購其他品牌的內部討論,這其中就包括意向併購另外一家豪華品牌或者技術公司,用於豐富其目前的產品陣容和夯實技術儲備(包括電氣化和新能源技術、自動駕駛技術等)。但該名知情人士並沒有透露具體的意向品牌或者技術公司。
  • 河南上市公司熱衷設立併購基金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陳玉堯    2018年以來,多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發起設立併購基金。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9日,今年已有4家河南上市公司新設立或擬設立或完成設立併購基金,總規模達40多億元。併購基金有什麼優勢?為何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熱衷於設立併購基金?
  • 瞄準行業整合機會 奧瑞德投資設立產業併購基金
    瞄準行業整合機會  奧瑞德(600666,股吧)投資設立產業併購基金  奧瑞德3月10日晚間公布了借殼上市後首份年度成績單,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51億元,同比增長85.77%;實現淨利潤3
  • 銀億股份轉型:壕分紅28億,百億併購突破高端製造業「結界」
    這要從兩起震驚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大併購說起。轉型上半場:百億大併購 進軍汽車核心零部件 2017年,銀億股份的汽車零部件業務主要為無級變速器和汽車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兩個板塊,分別佔比總營收的47.06%和16.49%。
  • 商界名人談跨國併購:企業成長的必由之路
    併購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讓索尼成功登陸美國,它的產品也開始全面搶佔美國市場,在美國最大的電器連鎖商場百思買,索尼產品獨領風騷。但從2011年開始,這裡增加了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LENOVO。它的背後是另一場轟動全球的跨國併購——中國的聯想併購美國IT行業巨頭IBM的個人電腦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