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併購手段的支持,在各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各產業的併購金額也是節節攀升,成功助力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雪松團隊對我國高新技術領域的併購產業進行了梳理分析,總結出六個特徵,對高新技術產業的併購展開畫像。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併購助力,高新技術企業在技術領先領域通過橫向縱向併購,整合產業鏈上下遊並享受規模經濟的紅利;在技術落後領域則利用資金優勢廣泛開展跨境併購,藉助專利和技術轉移等形式實現產業跨越式升級,不斷增強技術實力和國際化競爭力。近年來,伴隨著產業升級,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併購熱點也逐漸由製造業向電子信息業、生物醫藥業等具有服務性質的行業轉移,誕生了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領軍企業。具體而言,我國高新技術領域併購產業呈現如下特徵:
01
電子信息產業併購持續活躍
2014-2018年,電子信息產業逐漸發展成為我國高新技術領域併購最熱門的產業,年併購金額在整個高新技術領域併購金額中的佔比分別為22%、45%、40%、63%、55%,金額絕對值增長接近2.5倍。其中,2017年電子信息產業併購達到頂峰,金額高達1399億美金。
電子信息產業屬於技術密集、資本密集、人才密集型產業,需要藉助併購重組保持產業領先性,推動行業發展。目前電子信息產業正處於結構性調整和技術升級換擋的關鍵時期。一方面,傳統的消費電子市場如手機、計算機在保持規模優勢的同時,迫切需要通過內生發展或者外延併購獲得創新勢能。另一方面,5G、人工智慧、超高清視頻等前沿技術研發和商用速度不斷加快,產品逐漸走向高端化與智能化,智慧型手機、智能電視機等行業滲透率已超過80%,電子信息產業企業需要藉助併購不斷豐富產品線、提升客戶滿意度。併購始終是電子信息產業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深化產業鏈布局的重要途徑。
例如,2018年韋爾股份收購北京豪威。豪威主營業務是CMOS圖像傳感器的研發與銷售,韋爾和豪威的主要客戶都集中在移動通信、平板電腦、汽車電子等領域,終端客戶重合度高,此次併購交易不僅可以帶動公司半導體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還可以給公司帶來智慧型手機、安防、汽車等領域的客戶資源,最終助力公司實現協同創新和產業融合。
面向未來,電子信息產業仍然是各國搶佔的戰略制高點,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快速演進,並引發電子信息產業新一輪變革。電子信息產業將長期成為我國實現信息技術強國的關鍵力量之一,電子信息產業併購將持續活躍。
02
先進位造與自動化產業併購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
2014年我國先進位造與自動化產業對高新技術領域併購的貢獻最為突出,併購金額佔比升至52.3%,超過電子信息成為當年併購規模最大的產業;此後三年,產業併購增速放慢,在高新技術領域併購總金額中的比例穩定在10%左右。2018年,在政府脫虛向實的政策決心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驅動下,我國先進位造與自動化併購迎來一小波併購浪潮,併購金額較2017年增加56%至362億美金。
我國製造業在併購的助推下,轉型升級卓有成效。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上升到25%,較十年前提高了10個百分點以上。但是我國製造業距離製造強國還有一段距離。當前我國半導體設備和3C自動化設備等製造業仍然處於進口替代的初期,加大國產化比率迫在眉睫,市場替代空間很大,因此需要藉助併購不斷提升核心技術實力。此外,在工業4.0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服裝、家電、儀表等傳統製造業面臨的轉型升級極為迫切,需要不斷圍繞產業鏈上下遊展開智能製造併購,以加強關鍵技術實力,順應時代發展。
例如,傑克股份收購義大利VBM公司,後者是服裝自動化設備全球領先企業,擁有高端自動化服裝設備生產的先進技術,而傑克股份是中國縫紉機銷量全球第一的公司,該收購有助於公司由傳統的「縫製設備製造商」向「智能製造成套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升級。
製造業是國家經濟的血液,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製造業已經發展到「由大變強」的歷史新起點,未來我國還需要通過併購持續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先進位造與自動化併購的活力將持續提升。
03
新能源與節能產業併購潛力巨大
2014-2018年,能源結構性調整使新能源與節能產業成為眾多新興企業聚焦的產業。在國家政策扶持下,風電、水電、光伏等行業迅速擴張,年併購金額在2015年達到頂峰,為224億美元。此後由於新能源補貼政策趨嚴、產業內部分化淘汰及競爭加劇等因素逐漸得到釋放,2016年新能源與節能產業的併購金額回到2014年48億美金的水平。在企業的持續理性下,新能源與環保產業併購熱度繼續減緩,2018年併購金額下降到26億美金,在高新技術領域併購總金額中的佔比為1.5%。
新能源與節能產業因高科技、高效能、可持續發展的特點,成為推動我國能源轉型發展的主要力量。我國新能源領域在近年來已形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完整產業鏈,但目前新能源正處於由補充能源上升為替代能源乃至主導能源的過渡期,前期快速發展中出現一些產能過剩等問題,新能源與節能產業需要通過併購重組實現先進技術的快速獲取、以及替代能源的有效開發,最終平穩過渡到主導能源階段。
例如,2018年華潤電力收購英國海上風電場Dudgeon,就是看中了Dudgeon作為全球第六大海上風電場的市場渠道和先進風電技術。華潤電力作為傳統的火電巨頭,可藉助此項目切入英國市場,並加強自身在風電領域的核心技術,擴大整體的產業布局。
立足全球能源變革發展趨勢和我國產業綠色轉型發展要求,著眼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新能源與節能產業將成為我國綠色低碳產業的支柱產業。新能源與節能產業還將爆發出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增量,產業併購潛力巨大。
04
技術產業融合將持續推動高技術服務產業併購發展
我國高技術服務業尚處於發展初期,存在創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等問題,因此近年來高技術服務企業不斷通過併購的方式推進高技術服務業的快速健康發展。2015年高技術服務產業併購達到頂峰,金額為237億美金,接近2014年的3倍;雖然2016-2017年交易金額有所回落,但仍然是2014年的1.4倍。2018年受國內外複雜經濟形勢的影響,高技術服務併購金額下降到47億美金,在高新技術領域併購中的佔比約為3%。
高技術服務行業是以技術為基礎的智力密集型行業,對於推動傳統產業轉型發展、催生新型消費、變革社會生產方式等均有重要意義。伴隨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領域的發展,高新技術服務業所需的關鍵技術,如軟體與信息技術、電商技術等都將得到進一步加強。此外高新技術服務業還可藉助外延併購實現「技術與產業」的有效融合,進而推動行業發展。
例如,2018年騰訊和吉利聯合收購動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為了通過併購實現「產業+服務」的進一步融合。動車科技的主要業務是為中國高鐵乘客提供無線寬帶服務,騰訊和吉利收購後,有望藉助動車科技的網絡業務布局和技術優勢,有效切入高鐵WiFi市場,與其原有的5G智慧協同網絡專利技術實現整合優化,落實在軌道交通領域「大數據+網際網路」的戰略構想,最終實現技術與產業服務的有效疊加。
未來,5G、大數據、區塊鏈等關鍵技術的商用進程將持續加速,疊加國家「十三五規劃」及製造強國戰略,高技術服務產業併購在促進技術與產業融合的角色將會愈發突出,高技術服務產業併購市場前景廣闊。
05
生態建設疊加供給側改革,新材料併購需求上升
2014-2015年,新材料併購金額維持在100億美金左右。2016年新材料產業併購達到歷史最高的609億美金,大幅領先同期的其他高新技術產業,佔高新技術領域併購總金額的比例超過四分之一,高達27%。隨後受下遊行業供需動蕩的影響,新材料產業併購金額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2018年併購金額回落至126億美金,但較2014年仍然提高了8個百分點。
新材料行業是我國整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產業基礎。在國家環保政策和下遊市場的雙重驅動下,鋰電材料、半導體材料和石墨烯材料等細分領域保持了快速的增長趨勢。一方面,新材料企業通過跨境併購引入先進技術從而實現進口替代、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新材料企業的境內併購也實現了資源整合,推進產業上下遊的協同作用。
例如,2018年楚江新材10.6億元收購江蘇天鳥,為新材料產業轉型邁出重要的一步。楚江新材是國內先進的銅基材料和銅合金製造商,江蘇天鳥是碳纖維複合材料領域的領先企業。通過此次收購,楚江新材成功切入高端碳纖維領域,並以自身優勢彌補浙江天鳥資金實力不足、下遊市場開拓能力不強等瓶頸,兩者形成良好互補。
生態環保建設與供給側改革的深化,將不斷推動新材料成為產業升級的關鍵;物聯網、3D列印、人工智慧以及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發展也將促進新材料更為廣泛的開發和應用。面向未來,新材料行業將向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綠色化發展,為推動新材料品種進入全球供應鏈、實現重大關鍵材料自給率達到70%以上,我國的新材料併購需求還將持續上升。
06
生物與新醫藥產業併購規模不斷擴張
2014-2018年,我國生物與新醫藥產業併購的年複合增速為35%,在高新技術領域中排名第一,比增速排名第二的電子信息產業高出12個百分點。近五年來,生物與新醫藥產業併購規模不斷擴張,併購金額從95億美金提高至248億美金,漲幅超過2.6倍。此外,生物與新醫藥產業併購金額在整個高新技術領域併購總金額中的佔比也從2014年的5%上升到2018年的17%,生物與新醫藥產業併購市場熱度不斷提升。
目前,我國生物與新醫藥技術發展還存在自主原創性成果少、關鍵核心技術仍受制於人的問題,生物與新醫藥產業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從生物與新醫藥公司的專利藥產品銷量看,美國是絕對龍頭,其開發的專利藥產品和銷售額佔全球70%以上,我國佔比則不足5%。但我國又面臨社會老齡化加劇、國民健康需求持續增長的壓力,因此,生物與新醫藥產業需要切入發展快車道,生物與新醫藥公司會大量藉助併購重組不斷加強專利藥研發和銷售實力,加速縮小我國與全球領先國家的差距。
例如,鼎暉投資以及H股上市企業遠大醫藥,從競購報價到獲批前後只用了兩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對澳洲肝癌治療器械生產商Sirtex Medical的聯合收購,以獲取Sirtex Medical的腫瘤介入治療產品和全球肝癌治療器械銷售網絡。
未來,我國生物與新醫藥企業還將通過持續併購不斷獲取原創技術、整合產業鏈上下遊資源、構建企業競爭壁壘,最終形成一批在國際上具備核心競爭能力的生物與新醫藥領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