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尺寸終於首度曝光:那些詬病其不及F22的都沉默了

2021-01-09 軍範

近日一張殲-20與殲-16戰機同框的照片在網絡上曝光,隨著這張照片的出現,殲-20的尺寸也首度以最精準的樣式亮相了。

中國五代戰機殲-20在尺寸方面的神秘面紗讓多少人心裡痒痒,之前美軍曾推測殲-20長度應該達22米,所以美曾一度認為殲-20空優能力絕對欠火候。

數據顯示美軍F22戰機長度為18.92米,所以美軍認為中國殲-20無法與美軍F-22在空優方面相提並論,但從殲-20與殲-16同框對比得出的預估數據為機長20.77米。

雖然殲-20機身相對於F-22來說略長,但如果對比重量的話不難發現,殲-20卻是更據優勢,雖然機身更長,但空重卻比F-22輕了4噸多。

有分析稱殲-20之所以自重輕是因為少了機炮設計,但不管怎樣,自重輕了自然裝載的武器數量也會更多,所以殲-20在武器攜帶方面是要優於F-22的,此外,在機動性方面殲-20自然也可以更上一層樓了。

而殲-20許多新興技術的應用這一優勢也是F22所不具備的,畢竟後發優勢很多都表現在科技實力上,而美國更是深諳科技之於武器裝備的重要性。

很多人都在噴中國的武器裝備落後,在各方面都遜於美國,因為實力在那擺著,就連張召忠這樣的評論家也坦誠地講中國海軍軍事實力與美國海軍至少有二三十年的差距。

也有很多人說中國武器近些年來突飛猛進,實力已經與美國基本持平了,中國人完全沒有必要再培養牧羊犬了,但事實上,中國軍事實力進步大大,這點大家有目共睹,進步到底有多大,中國軍方卻有義務點到即止,大家心領神會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殲20還有一點最被詬病?即便換裝渦扇-15也被看衰?
    要知道雖然說殲20已經量產,但是想要追趕美國五代戰機的數量顯然不是易事!畢竟當初殲20瞄準的是F-22,而殲31瞄準的確是F-35,但是殲31現在看來已經非常的尷尬,畢竟已經換了兩個版本,但是現在絲毫看不到轉正的跡象,大家也為殲31捏了一把汗,而對於殲20來說,能夠達到今天的高度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期待!
  • 亞洲現役第二強戰機將殲20尺寸全曝光了
    殲20與殲16最酷擺拍照片曝光此前曝光的殲20與殲16合影今天社交媒體熱傳一張照片,照片與之前空軍發布曝光的建軍90周年朱日和沙場大閱兵時空軍地勤人員與殲-20隱形戰鬥機和殲-16多功能戰鬥機在機場跑道上擺拍的畫面,畫風一致,可以判斷是同期攝影作品。
  • 殲20升力係數2.0,鴨翼為何蘊含如此黑科技?都怪F22太能吹
    殲20的外形,才是它真正的「黑科技」。鴨翼才是殲真正的黑科技據媒體報導,2020年7月15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的第21屆中國專利獎評審中,殲20的「升力體邊條翼鴨式布局」外觀設計專利,榮獲中國專利獎外觀設計金獎。對,就是被很多人所詬病的鴨翼和鴨式布局,它獲獎了。
  • 我國新型隱身材料終於曝光,殲20隱身能力將會再次增強
    ,很多國家的為了走在世界各國的前頭,都不惜耗費重金,把研製的科研技術成果都運用到研製武器上。五代機的戰鬥機是非常的強勁,一架五代機可以與20架四代機相對抗,足以說明五代機和四代機的差距。五代機戰鬥力如此之強,世界很多國家都想擁有五代機,到目前擁有五代機的國家卻只有三個。  五代機不是耗費重金就能夠研製出來的,需要的技術是很難攻克的,不然世界上也不是只有三個國家能夠建造五代機了。伊朗、日本、韓國、印度等國也相繼公布了自己五代戰機的一些資料,但是依然沒有進展。
  • 為什麼說殲20比F22強?只因殲20靠一項獨門絕技能輕鬆圍毆F22
    這樣的話,和體系脫節,就勢必沒法將其戰力最大程度上發揮出來,那麼我們的殲20會不會也有這個問題呢?其實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我們憑藉後發優勢,已經完美避免了這個問題,而美國做到這一點卻用了10年時間。我們知道,殲20的隱身性能是很強大的,強大到一旦進入隱身狀態,自己人都發現不了,所以在某些情況之下,比如航空指揮管制當中,反而需要殲20主動將自身的隱身性破壞掉,讓我方雷達能夠看到自己。
  • 國外網友狂歡殲20尺寸被蘇30「出賣」,結果卻是他們空歡喜一場
    其中,這張此前披露過的3架殲-20和3架殲-16戰機復牌同框圖高清版再度現身。高清大圖的效果就是不一般,每架殲-20所採用的割裂迷彩都不一樣。將這張俯拍圖略微放大,每架殲-20迷彩紋理的區別清晰可見,非常震撼。當然,很多國外網友看到也很「開心」。「單純」一點圖開心拼出這麼一張圖,地球上出現過的雙發重型第五代隱身戰機終於有同角度照片。
  • 陝飛曝光脈動生產線!殲20打破F35紀錄,實現年產量150架
    而在此前,好消息再度傳來,中航陝飛首次曝光「脈動生產線」項目。並已經將其用在殲20的製造上。這條生產線有何特別之處呢?此前,大家一直都只會關注殲20的研發問題,一味地詬病發動機和雷達方面問題。而在此前,好消息再度傳來,,我國在殲-20戰機的研製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使用上了更加先進的「脈動生產線」,,配合此前研製出的「自動鑽鉚機」,這使殲-20的生產效率提高了一個層次。美國第五代戰機F35年產量可達百餘架,其背後其實少不了脈動生產線的功勞。
  • 殲20戰機上「鴨翼」落後?直線提高戰機升力係數,只怪F22太能吹
    殲-20是一款出色的國產隱身戰鬥機,不過有很多人對戰機的鴨翼布局設計議論紛紛。主要的觀點認為,這對戰機的隱身外形有所影響,還讓飛控技術變得複雜。其實殲-20原獨特的鴨翼設計,恰恰是這款戰機出彩的地方。它大幅提升了飛機性能,殲-20的升力係數也達到了不小於2.1-2.2的級別,相當於世界第一。F-22的升力係數大約只有1.7或1.5,這與殲20的升力係數,幾乎差了一個量級。升力係數和飛機阻力成反比,升力係數越大的一般越好飛。為什麼兩種戰機的升力係數相差這麼多呢?
  • 萬沒想到殲20還有這一拿手絕活:連美軍F22戰機都沒有
    近期,殲-20戰機傳出開始配備國產矢量噴口發動機測試的喜訊,作為中國新一代隱形戰鬥機,該機在2011年首飛,經過多年的試飛和研發,終於在2017年正式交付部隊測試。在不久前的紀念建軍90周年沙場點兵上,殲-20三機編隊首次進行了飛行展示,有不少鏡頭甚至包含了殲-20戰機的座艙內部畫面,非常罕見。軍方表示,殲-20屬於中國的「新一代」戰鬥機,並沒有跟隨美國和俄羅斯的所謂「四代機」「五代機」的劃分,說明中國空軍對戰鬥機的劃代標準非常獨特。
  • 閱兵中殲20為何掛龍勃透鏡飛過全場?座艙一裝置讓彈射節省0.3秒!
    殲-20隱形戰機自去年珠海航展公開亮相後,首度於30日參與慶祝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值得注意的是,當天三機編隊飛行的殲-20都在機腹額外掛載龍勃透鏡,表明該機隱身性能高水準,必須刻意增大本機的雷達反射面積,才能在空中被航管雷達所發現和跟蹤,進而保證密集編隊飛行的安全問題。
  • 殲20靠啥實現隱身?電科突破RCS技術,隱身性能打破0.001㎡紀錄
    而在此前,央視曝光中國電科集團實現了時代性的突破。成功解鎖我國隱身機 RCS測量法,後期的調試運用便能使殲20隱身性能再度提升0.5倍達到領域頂峰。讓我們一同來解鎖這一陌生的跨時代概念吧! 首先,大夥可能會問,殲20戰鬥機究竟靠什麼本事,實現了隱身呢?
  • 5架陣風戰鬥機抵達後,印度全軍上下一片喜氣,戰力已超中國殲20
    根據參考消息報導,之前印度從法國採購的5架陣風已經抵達該國,印度全國上下一片歡迎,軍隊上下可以說是一片喜氣洋洋,印度媒體更是對這款戰機大肆吹捧,聲稱該戰機的戰力已經超越了中國的殲20。
  • 殲20戰機大動作曝光!換裝WS15發動機、新型頭盔,已具備夜戰能力
    殲20戰機自從去年被曝光已經交付中國空軍後,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據外媒報導稱,殲20戰機在去年疑似換裝了WS15矢量發動機開始試飛,未來將進入大規模批量生產階段,這一消息也獲得了軍方消息人士的默認。近日,殲20戰機的最新照片曝光,顯示這款戰機已經具備了夜戰能力,飛行員也開始裝備新型作戰頭盔。
  • 尺寸與殲7相當,暗劍無人機搭配殲20組合!空戰能力幾何倍數增長
    而對於未來戰爭中無人機的發展應用問題,我們中國有著自己的理念與想法,暗劍無人機便是我們中國對於未來無人機作戰的發展探索之一,這款被設計用來進行空戰的隱身無人機,很有可能會和殲20形成一對強力組合,在空炸能力上可以說是呈幾何倍數增長。
  • 帶「刀」亮相,殲-20隱身戰機彈艙有何奧秘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黃國志珠海航展最後一日,中國空軍派出4架殲-20隱身戰鬥機編隊亮相航展,以慶祝自己69歲生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2架殲-20隱身戰鬥機首次在公眾面前打開了全部的機腹彈艙和側彈艙,展示其內部掛載的2枚霹靂-10近距格鬥空空飛彈和4枚霹靂-15中遠距攔射空空飛彈。
  • 總師刊文:如果只比設計理念,殲20比F22先進了整整一代
    就憑超機動、超音速巡航、超級航電、超級隱身四個超S指標,然而,任何飛機的評價都是基於一定的時代背景的,F-22設計於80年代,30多年過去了,這款飛機早就不再稱得上全球領先了,最近,著名的殲-20總師楊偉院士在重磅期刊《航空學報》上刊文研討六代機設計標準時,對飛機代差的由來論述非常精闢,其觀點就可以被歸納為,殲-20的設計理念要比F-22整整先進一代。
  • 我國新型材料又有突破,性能比殲20的隱身材料還出色,業內點讚
    雖然此前我們一直和西方國家有很長一段距離,但現如今在很多領域我們都已經追趕上甚至超越了這些歐美國家。現如今研發的那些相關產品無一例外都要注重體積的問題,無論是民用領域還是軍用領域,小體積都是相當重要的。
  • 殲20掛載霹靂飛彈,讓F22的AIM都黯然失色,該國要開始研製新飛彈
    其中以中國和俄羅斯最為成功,憑藉殲-20和蘇-57躋身全球五代機研發國家之一,甚至俄羅斯認為蘇-57的機動能力堪稱全球最強。然而真正讓美國感到害怕的,並非是蘇-57而是中國的殲-20。尤其是在航空展覽會上,殲-20曾首次打開內置彈艙之後,展示掛載的霹靂系列空空飛彈,瞬間讓美國感到本國的AIM飛彈「不香了」。
  • 被譽為中國版蘇57,曾是沈飛集大成之作,殲14雪鴞為何惜敗殲20?
    我國目前一共有兩款公開露面的五代機,分別是成飛已經正式服役的殲20和沈飛試飛成功的FC31,但鮮為人知的是沈飛當年實際上還有一款胎死腹中的殲14雪鴞(xiao)。殲14是沈飛當年在競標五代機時所給出的方案,從整體上來看,它就像一架安裝了鴨翼的蘇57,但實際性能比飽受詬病的蘇57更差。
  • 蘇57「AC型」方案曝光!為何與殲20胞弟,沈飛「雪鴞」相似
    成飛最早製造單發殲-7戰鬥機時,沈飛製造雙發殲-8戰鬥機,兩架同樣發動機型號的戰機,成飛在90年代開始製造殲-10戰鬥機時,沈飛製造的殲-11戰鬥機,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發動機型號一樣,一個是單發,一個是雙發,進入新世紀,誰都想不到,形勢徹底改觀,成飛研製出雙發重型戰鬥機殲-20,沈飛卻走了偏門,搞了一款推力適中的FC-31突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