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師刊文:如果只比設計理念,殲20比F22先進了整整一代

2020-12-05 利刃號

說起世界第一的超級戰機,許多軍迷腦海裡首先蹦躂出來的就是F-22、F-35、殲-20,特別是F-22,雖然很多人嘴上不服,但大多數都會承認它還是現役戰機裡的NO.1,地位不可撼動,為什麼?就憑超機動、超音速巡航、超級航電、超級隱身四個超S指標,然而,任何飛機的評價都是基於一定的時代背景的,F-22設計於80年代,30多年過去了,這款飛機早就不再稱得上全球領先了,最近,著名的殲-20總師楊偉院士在重磅期刊《航空學報》上刊文研討六代機設計標準時,對飛機代差的由來論述非常精闢,其觀點就可以被歸納為,殲-20的設計理念要比F-22整整先進一代。

當然,這個結論並不是說殲-20是五代機,F-22是四代機,而是在設計理念上,殲-20是OODA循環理論2.0的產物,而F-22則是OODA循環理論1.0的產物。所謂OODA循環理論是美國著名軍事家和飛行員約翰博伊德發明的關於飛機設計和作戰活動組織的科學理論,博伊德基於自身豐富的飛機駕駛和戰鬥經驗以及對東西方兵法的研究總結得出,任何武器和軍事組織,如果能在作戰中先於敵人完成觀察-判斷-決策-攻擊四個階段循環,就能取得壓倒性優勢,實現以多打少,以快打慢,基於這種理論,他提出了當時三代機的設計原則,即飛機要以最敏捷的方式完成飛機勢能-動能之間的轉換,始終保持剩餘功率優勢,這一理論催生出了F-15/16傳奇飛機,對二代機形成了碾壓態勢,這種重視機動性的博伊德循環理論也被稱呼為OODA循環1.0理論。在F-22在研發時,由於距離博伊德時代不遠,因此設計師也大量實踐了該理論,為了實現超級機動性,F-22在隱身性能和巡航速度上做出了讓步,最終YF-23的方案被束之高閣,YF-22變為F-22。

然而自2000年以來,世界科技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偏科態勢,電子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日新月異,幾年就更新一代,而航空發動機技術和飛行控制技術進步幾乎呈現停滯狀態,發展緩慢,這就讓裝配了新航電的飛機能在性能上碾壓老式飛機,信息的重要性超過了機動性,成為決定空戰勝負的首要因素。2017年,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的研究員共同指出,OODA循環理論已經進入了2.0階段,這一階段信息為王,傳統能量機動理論裡的推力、加速度、升力等決定性參數變為了信息傳輸速率、信息熵、傳感器性能等一系列信息化指標,由此,飛機的設計應該更注重以配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光電瞄準系統、分布式孔徑系統等機載設備為主要標誌,顯然,按照這一標準,F-22已經落後於時代了。

說清了這一理論,讓我們再來觀察F-22,所謂超級航電是1995年左右的產品,放到現代早就已經變得不超級,F-22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無論在製造工藝還是信號控制、信號處理技術上和殲-20都差了整整一代,F-22的機載計算機晶片每秒計算約10億次浮點計算,連我們手裡的蘋果手機都不如,F-22的機載數據鏈傳輸速率只有可憐的84kb/s,就這網速,下個txt文檔都吃力更別說圖像數據了。在F-22最為驕傲的近距格鬥中,由於缺乏F-35那種分布式孔徑系統,它無法感知來自視野死角飛臨的敵機,更無法直接瞄準用飛彈攻擊它,形象的說,殲-20全身都是眼,具備看到哪裡就能直接發射飛彈打到哪裡的可能性,而F-22則需要先完成一系列的機動動作到達可以發射飛彈的陣位,當殲-20和F-22對決時,殲-20二話不說甩出數枚飛彈直襲F-22,F-22你的機動性強我惹不起,那就去和飛彈玩兒吧。

在F-22研發之初,OODA2.0循環理論還未成熟,也沒有地方去做作戰試驗,機載設備的性能也達不到今天的地步,因此搞成目前這種形態確實情有可原,我國在研發殲-20時,原本也是對標F-22的,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就發現了F-22的路子走不通,於是就堅定地往F-35的路子走了,到如今,我們可以很自信的說,殲-20面對F-22絕對不怕,甚至可以形成一邊倒的壓倒性優勢。

相關焦點

  • 殲20總師揭開謎底,國產六代戰機傳最新消息!外形可能像變形金剛
    本著裝備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戰鬥機研發原則,在殲-20隱身戰鬥機服役時,我國第六代戰鬥機的預研工作應該也在穩步推進中。在這方面,殲-20總師楊偉在近期《關於未來戰鬥機發展的若干討論》的公開文章中闡述了我國下一代戰鬥機的發展方向,指出「信息為王」和「智能為王」將是大勢所趨。
  • 霹靂10E成就殲20近距格鬥之王!總師讚不絕口
    霹靂10E【辰龍軍事第843期】隨著航展上殲20各種飛行中產生的渦流照片大量出現,這不但多少挽回了被殲10B搶去的風頭,其實很大程度而言,就如總師所言,殲10B是為提升機動能力,而殲20要做的首要目標是隱身,兩者側重不同,帶來的設計理念就千差萬別,其實按照筆者看來,殲20如今憑藉自身強大的氣動特性就已經展示出了非凡的機動能力,這從前面提到的各種渦流照片就能找到答案。
  • 殲20總師楊偉揭開神秘面紗,外形酷似變形金剛
    圖為中國六代機想像圖最近,期待已久的中國6代機真的要來了,殲20總師楊偉於近日揭開了6代機神秘面目,在採訪中,楊偉透露下代戰機外形像變形金剛,未來的中國6代機可以通過可變式機翼實現不同氣動布局的切換,除了外形酷似變形金剛外,中國的6代機還會擁有更強的信息化能力跟智能化能力,難道6代機真的要來了?
  • 殲-20總師楊偉的超級「學霸」之路:初中畢業就高考,15歲上大學
    說起學霸,我國殲-20隱形戰鬥機總設計師楊偉也是超級學霸一枚,而且在中學時期就霸氣側漏;本來高考是高中應屆生的獨木橋,而楊總師在初中畢業之後就通過了獨木橋,令人驚嘆。那麼,當年楊總師的初中畢業成績有多強悍呢?畢業考試需要考6門功課,其中5門功課楊總師全部考出了100滿分,另一門也是99分;這個成績即便是現在,也是傲視的存在。
  • 專家析殲-20氣動布局設計獨到之處:升力係數遠超F-22和F-35
    近日,中國空軍殲-20戰機雪後開展實戰化訓練(資料照片)。 殲-20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目前已經列裝空軍作戰部隊,向全面形成作戰能力邁出重要一步。(新華社發 李韶鵬 攝)3月20日上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前的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殲-20戰鬥機總設計師楊偉就殲-20的發展回答了記者提問。楊偉稱,殲-20採用中國獨創的設計,並且將系列化發展。這些話意味著什麼呢?
  • 殲20將換裝國產航發,性能匹敵美國F22,俄制發動機將成為歷史!
    中國正在不斷改進渦扇-15發動機,以期殲20裝備後性能可匹敵美國F-22猛禽戰鬥機的性能。然而,由於疫情的影響,研發進度已經落後,現在改進型渦扇-10C渦扇發動機的性能已經可以與俄羅斯AL-31F發動機媲美,殲20將換裝國產航發,不受俄羅斯發動機的限制。
  • 萬沒想到殲20還有這一拿手絕活:連美軍F22戰機都沒有
    近期,殲-20戰機傳出開始配備國產矢量噴口發動機測試的喜訊,作為中國新一代隱形戰鬥機,該機在2011年首飛,經過多年的試飛和研發,終於在2017年正式交付部隊測試。在不久前的紀念建軍90周年沙場點兵上,殲-20三機編隊首次進行了飛行展示,有不少鏡頭甚至包含了殲-20戰機的座艙內部畫面,非常罕見。軍方表示,殲-20屬於中國的「新一代」戰鬥機,並沒有跟隨美國和俄羅斯的所謂「四代機」「五代機」的劃分,說明中國空軍對戰鬥機的劃代標準非常獨特。
  • 中國殲20戰機到底多先進,為何力壓雪鴞號,到底有多麼先進?
    我國殲20戰機正是服役之前曾經和沈飛設計研發的雪鴞號同臺競爭過,為何最終雪鴞號敗北?事實上殲20戰機要不雪鴞號翼身融合程度更好,在同樣的機動能力之下殲20要比雪鴞號機體小,隱身能力更為突出。而沈飛的設計理念一直秉承的都是蘇軍的思想,雪鴞號可以被看作是非常接近俄制蘇57戰機的國產戰機,唯獨在翼身設計上要比殲20稍微遜色一點。
  • 事後復盤,殲20戰鬥機一飛沖天,不辱使命
    這些項目裡面,殲10戰鬥機和殲20戰鬥機最為引人注目,可謂是航空工業的明珠,殲10戰鬥機是一種具備高機動和先進武器的三代機,採用鴨式布局設計,原始設計要求能對抗美國F16戰鬥機和法國幻影2000戰鬥機,同時也能攔截美國B1B轟炸機和俄羅斯圖26和圖160轟炸機,實際上也確實做到了不辱使命。
  • 殲20大獎除了楊偉,還有一位「隱身」總師!美國想抄襲都不行
    據環球網7月18日報導,在第21屆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項目名單上,有一項獲獎的專利名稱很特別,是「升力體邊條鴨翼式氣動布局」,設計人分別是楊偉、鄭遂、桑建華等人。毫無疑問,這正是中國第一種隱身戰鬥機殲-20拿下了外觀專利大獎,總設計師楊偉及其團隊代表榜上有名。
  • 殲20總師楊偉一句話分量十足,六代機出場更加震撼
    近日,央視接連曝光了我國殲-20隱身戰機的各種「秘密」,從飛訓基地的戰機庫到攜掛霹靂-10A紅外成像空空飛彈,都讓軍迷從官方角度對殲-20有了很深的理解,而最耐人尋味的,要屬總設計師楊偉的一句話:殲-20隻是一個開端。
  • 為什麼說殲20比F22強?只因殲20靠一項獨門絕技能輕鬆圍毆F22
    我們知道,殲20的隱身性能是很強大的,強大到一旦進入隱身狀態,自己人都發現不了,所以在某些情況之下,比如航空指揮管制當中,反而需要殲20主動將自身的隱身性破壞掉,讓我方雷達能夠看到自己。殲20裝備龍勃透鏡,充分證明了殲20的隱身能力,足以和美軍的F22以及F35相媲美,當然,至於像俄國蘇57那種名不副實的第五代戰機,就基本上沒有安裝龍勃透鏡的必要了,不用裝大家也能看得見。
  • 鑄就殲-20超越基石,超級計算機立大功
    -57還晚了整整一年,然而該機從2011年年初首飛至2015年年底首架量產機下線只用了短短五年時間就完成了研製工作,並於次年正式進入人民空軍現役裝備序列,使得我國成為全球唯二擁有隱身戰鬥機的玩家,就試飛周期來看殲-20也是全球隱身戰機用時最短的機型。
  • 殲20總師談未來戰機什麼樣,信息為王
    最近我國殲-20總師楊偉關於六代機的討論在《航空學報》上發表了《關於未來戰鬥機發展的若干討論》一文,表述了總師對於國內外未來戰機的見解。首先我們能明確的就是楊偉總師並沒有可以提到第六代戰機,只是說未來戰機。
  • F22驚現脫漆掉皮,殲20如何應對這一現象?隱身塗層或許更先進
    如我們之前的文章所述,今年7月下旬,我軍正式公布了殲-20戰機已經成建制加入空軍作戰部隊的消息。這意味著殲-20已經完成各部分系統測試,終於形成戰鬥力,並具備了一定的裝備規模。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我軍已經開好了這個頭,但以該機為代表的先進空中戰鬥力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中一個難點就是後勤保障怎麼做?
  • 殲20總師楊偉回答讓人放心,中國這次或領先
    在爭奪制空權的問題上,美國最有發言權的就是對各種先進戰機的爭奪。美國作為世界公認的唯一超級大國,在新型武器裝備的研製和開發方面也始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特別是戰機製造,幾乎成為各國戰機製造的風向標,其技術在世界範圍內領先數十年。
  • 殲20渦扇15發動機重新設計再等7年?俄專家稱渦扇15將提前「交貨...
    僅相差不到半個月,前幾日有消息爆出搭載渦扇-10B發動機的殲-20換裝矢量噴管進行了首次試飛活動,從時間間隔來看,殲-10D戰機和殲20戰機的矢量噴管換裝是同時進行的,說明我國軍工對矢量技術應用信心十足。
  • 美F22戰鬥機升力係數1.5,中國殲20有2.3?巨大誤解!
    但是最近,F-22又遭到巨大質疑,原因是某些人聲稱此飛機最大升力係數只有1.5,但是中國殲-20戰鬥機有2.0甚至更高,某些論文提到的是2.3,當之無愧的世界之最,這就引起了輿論對於F-22戰鬥機的巨大貶低,真相究竟如何?
  • 殲20高速高機動隱身的核心設計,這樣學到F22的精髓
    和國內的一些觀點不同,F-22採用的融合化、多組渦流增升裝置複合的設計,是五代機兼顧高速飛行、高機動能力、隱身能力的核心技術,是人類飛行器設計史上的一次重要飛躍;這種思路被殲20所學習繼承,並成為其高機動性設計的核心源泉。
  • 5架陣風戰鬥機抵達後,印度全軍上下一片喜氣,戰力已超中國殲20
    根據參考消息報導,之前印度從法國採購的5架陣風已經抵達該國,印度全國上下一片歡迎,軍隊上下可以說是一片喜氣洋洋,印度媒體更是對這款戰機大肆吹捧,聲稱該戰機的戰力已經超越了中國的殲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