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人類也是地球眾多生物中的一份子,我們共同遭受著大自然母親嚴酷對鞭打,自然災害、捕食者的威脅,時刻都會讓人類感覺到生存的艱辛。
可能人類比較幸運或者是我們比較爭氣吧!同樣是喝著地球水、呼吸著地球空氣,但現在的人類可不是當年那個茹毛飲血、居無定所、在寒夜裡圍著火堆瑟瑟發抖的小可憐了。
我們進化出了最複雜的大腦,靈活的手制、擁有了反問為什麼的自主意識,我們從經驗中總結規律,從表象規律中尋找背後的真理,於是人類就擁有了一個強大的武器和生產力:科學。
有著科學這把利器,人類一路逆襲,趕走了曾經威脅我們的所有天敵,走上了食物鏈的頂端。我們還用科學徵服大自然,創造自然界中本不存在的東西。
我們掌握了獲取能源的能力,從燃料中提取化學能,甚至到了20世紀我們從燃料中發現了核能。人類從此掌握了最為可怕的武器,以及最為高效、清潔的能源供應方式:可控核裂變。
核電站正是利用這樣的技術產生熱能,推動汽輪機運轉,進而帶動發電機轉動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電能。
但是核能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造福人類,也能影響生態環境,甚至是毀滅人類。在人類發展核能的歷史上,我們不僅親眼目睹過核武器爆炸的威力給人類帶來的傷痛;
也因為嚴重的核洩露事件造成的生態環境汙染問題,現在一直影響著地球,影響著其他生物的生存與進化,甚至未來這種效應還會影響到人類自身。
歷史上最為嚴重和慘痛的核事故就是我們熟知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的爆炸。這件事發生在1986年,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40年。
但現在依然被我們經常提起,原因是它產生的影響一直在持續。
由於車諾比所使用的反應原料非常多、生成的放射性元素的量也非常大、且爆炸時發生在地面,所以它比一顆原子彈爆炸所帶來的放射性汙染要強數百倍。
不僅有大量的放射性塵埃被拋灑到了空氣中,而且很多的放射性物質都進入了土壤,直接導致了以爆炸點為中心方圓50公裡的範圍被汙染。
這也是為什麼當年被原子彈炸過的廣島和長崎現在能夠居住,而車諾比現在依然無人區。因為輻射水平已經居高不下,人類不會再冒險返回這個地方。
但是可悲的是,人類知道發生了什麼,能夠迅速撤離這個地方,而當地大量的動物卻被動的承受著人類的惡果。
它們一直生活在輻射劑量嚴重超標的區域,在爆炸發生以後的半年時間內,這個地區的大量生物死亡,直到半年以後生物數量才逐漸的穩定了下來,甚至是出現了微小的反彈跡象。
這一點讓人類大為吃驚,這說明生物在面對核輻射的時候要比我們想像的要堅強許多,因為我們知道放射性元素會釋放出例如阿爾法、貝塔、伽馬這些粒子,它們具有一定的穿透性,以伽馬射線最甚。
這些粒子穿透生物體的時候會造成化學分子鍵被打斷電離,從而影響到蛋白質、以及生物體的基因。如果短時間內接受的輻射劑量超標,就會導致細胞凋亡、甚至是生物體死亡。
而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沒有在短時間內死亡,也會因為基因變異患上各種疾病,甚至是因為基因突變改變一個生物體的性狀。
而人類通過對該地區生物的跟蹤觀察發現,生物體要比我們想像的頑強很多,至少不是我們認為的全部滅絕。
雖然也有大量的生物短時間死亡,以及新生個體出現了各種基因變異的情況,例如新出生的幼崽畸形、體型和顏色發生了改變。
但自然界貌似有自我恢復的能力,首先在這個區域內植物最先開始復甦,接下來是各種動物慢慢的適應了這裡的環境。
時至今日,車諾比隔離區內生物不管是從物種多樣性上,還是單個物種的數量上都已經開始反彈,眾多的生物又重新佔領了這個地方。
我們可以在這裡找到齧齒動物、鳥類、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但是那些喜歡在土壤裡產卵生存的生物卻很少見,科學家估計是土壤裡過量的放射性元素導致的。
但是就算其他動物可以在這裡生活,它們體內現在已經吃進去了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基因已經出現了突變。
更加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生物貌似能夠適應核輻射,但適應不了人類的擴張、捕殺和威脅,因為在輻射區內,有一些生物的數量不僅大幅的反彈,而且超出了輻射區以外同種生物的數量。
例如輻射區內的灰狼數量,比緊挨輻射區的地方數量高出了7倍還要多。
因此輻射區的灰狼就成為了科學家的研究對象,在2015年的時候科學家為了掌握輻射區內灰狼數量的變化情況,給這個地區內年齡在1到2歲的灰狼帶上了定位項圈。
進行持續的跟蹤,在兩年後,科學家發現了有一部分灰狼發生遷移,離開種群走出了輻射區,遷徙了將近369公裡,進入了俄羅斯。
這也是科學家首次發現這個地方的生物離開輻射區,進入了外面的生態環境中,但不能排除在灰狼之前已經有很多的生物向外遷徙。
生物外出遷徙,這對輻射區來說是件好事,說明這個地方的生物數量增多,生存空間在減小,生物遷徙以尋找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但是這對外面的生物、甚至生態環境來說,可能會帶來災難。因為輻射區的生物基因已經發生了突變,這個地方基因突變的概率比外面高了20倍。
而這些生物走出去以後,肯定會與外界的生物發生基因交流,勢必會汙染外界生物的基因。可能會造成生態環境被破壞。
科學家認為,輻射區的生物走出去以後到底能對外界生物產生哪些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查研究。但是根據估計,就算汙染了外面的生物基因,也不會帶來比較大的風險。
因為在進化論上,基因突變以後,並不一定突變的基因能夠被保留下來,還要經過自然的選擇,如果是那些好的基因,更加有利於生物生存的基因就會被保留擴散開來;
但如果輻射區的生物把不適合生存的基因帶出去,最終也過不過環境選擇這一關。
但仔細想一想,就算是好的、適應環境的基因被保留了下來,也會造成外界生物的性狀和行為發生改變,這種改變會對地球生態造成哪些影響,現在誰也說不清楚。
總的來說,這又是人類改變地球生物進化的一次實例,我們活的越來越像上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