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全長6387公裡,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長江共有三個源頭,北源楚瑪爾河,西源沱沱河,南源當曲。沱沱河是長江的西源,蒙語意為「紅河」,位於中國青海省西南部,發源於唐古拉山脈主峰格拉丹東西南側姜根迪如冰川,冰川尾端海拔近五千五百米。
格拉丹東雪山
沱沱河的源頭有東西兩支,東支發源于格拉丹東雪山群西南側的姜根迪如冰川;西支發源於尕恰迪如崗雪山東南側。東支從格拉丹東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發源時,是一些冰川、冰鬥的融水匯成的小溪流,水面只有20釐米深3米寬,然後向北流過9公裡的距離,在巴冬山下與西支尕恰迪如崗雪山的冰川融水匯合,成為長江的源頭。東西支匯合後稱納欽曲,納欽曲沿著兩大雪山群之間的古冰川槽谷北流,谷地長15公裡、寬3公裡,兩側眾多冰川融水呈樹枝狀紛紛匯入,河水散流在寬1.5公裡的谷底礫石河床中。在這片谷地的出口,河谷突然下切,形成了一條長約5公裡的陡峭峽谷,高達20多米,峽谷內水流合一,形成急流,河寬30餘米。河水出峽谷後又成散流,曲折北流,與右岸的切蘇美曲匯合後才稱沱沱河。
沱沱河源頭
沱沱河自切蘇美曲河口繼續北流10公裡,阻江隴巴自右岸匯入,又經5公裡,拉日幹木章巴河由左岸匯入,此段沱沱河分叉較多,繼續北流約31公裡後槍木加哈河由左岸注入。沱沱河自拉日幹木章巴河口至槍木加哈河口,系流經唐古拉山與祖爾肯烏拉山之間的雀莫錯盆地,河谷開闊,河床寬約3公裡,左右岸有眾多支流匯入。沱沱河自槍木加哈河口處北流約34公裡在葫蘆湖附近急轉向東流去,在急彎處有波隴曲和半鹹河等支流自左岸匯入。波隴曲全長約81公裡,流域面積約1349平方公裡,流域內地勢平緩,平均海拔4866米,為沙質河床,水量豐沛,系沱沱河第三大支流。
沱沱河急轉約90°大彎,由南北向折向東南向流入沱沱河盆地,東流約36公裡後,保查曲自右岸注入。沱沱河納保查曲後繼續東流約30公裡至瑪章錯欽湖口,斜日貢尼曲穿湖北來匯入。斜日貢尼曲是沱沱河第二長支流,全長約118公裡,流域面積1668平方公裡。
沱沱河繼續東流約11公裡後折向東南流約28公裡後又再次改向東北流約26公裡後至扎木曲口,扎木曲攜旁倉尼亞曲自左岸匯入。扎木曲出自扎金日山東北,源頭分水嶺為多索崗日,全長約144公裡,流域面積3900平方公裡,年平均流量約9立方米/秒,系沱沱河第一大支流。
沱沱河主要支流
沱沱河納扎木曲後繼續東流約18公裡後至沱沱河沿與青藏公路相交,沱沱河沿是長江幹流上遊沿江第一個集鎮,為唐古拉山鎮政府駐地。萬裡長江第一橋長江源特大橋就飛架在沱沱河沿的河灘上,它是長324米、寬11米的鋼筋混凝土大橋。
長江源特大橋
沱沱河穿過青藏公路後曲折東流約4公裡後諾日巴根曲於右岸匯入,繼續東流再折向東南向流約21公裡後,諾日苟曲經雅西措北來匯入。沱沱河繼續東南向流約16公裡後轉東向流19公裡至囊極巴隴與長江南源當曲匯合,以下稱通天河。由於沱沱河與當曲流經地區泥沙含量及成分的差異,故兩河匯合處水色明顯不同,沱沱河水色棕紅,而當曲水色碧綠。
沱沱河與當曲匯合處
沱沱河流域內湖泊約有2000多個,總面積300多平方公裡。沿河湖泊較多,比較大的有瑪章錯欽湖、葫蘆湖、雀莫錯等10餘個,以雀莫錯最大,面積88平方公裡,瑪章錯欽湖次之,面積60平方公裡。這些湖泊多數連通沱沱河,有的湖泊距沱沱河很近,中間間隔高差不大的灘地。根據分析這些湖泊原系通江湖泊,由於當地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湖面日漸退縮,部分湖泊與沱沱河隔斷形內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