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為什麼有波粒二象性?宇宙之外有光嗎?

2021-01-17 探索貓百家號

1905年3月,愛因斯坦在德國《物理年報》上發表了題為《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推測性觀點》的論文他認為對於時間的平均值,光表現為波動;對於時間的瞬間值,光表現為粒子性。 1921年,愛因斯坦因為"光的波粒二象性"這一成就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看到一個問題「光源沒有了,光還存在嗎?」其實所有的波,如果脫離了激發源,仍然可以前行,光量子也是一樣。現在如果我們假設真空是超流體的話,粘度為0,光量子不會損失能量的前行,直到無窮遠,甚至穿出宇宙,飛躍到宇宙之外,如果宇宙膨脹停止的話。

首先光量子組成的光波不同於水波,是多個帶有自旋性質的單一光量子組成的相干系統,所以才形成了一個局部區域的波(我隨意起個名字叫區塊波),只在局部區域的光波的形成的因為多個光量子相干,而不是像水波那樣四散。

另外光量子中核心組成是量子比特,量子比特的內部成分仍然是真空的一部分(超流體真空),而不是與真空不同的成分,這一點可以類比空氣中的龍捲風,或者水中的漩渦,其實渦旋本身只是液體的不同運動形態而已。電子也是如此,所有物質粒子都是如此,只不過有的是多個量子比特組成的一個集合,有封閉弦也有斷開弦。

光量子的粒子屬性,是因為自旋量子,即真空渦旋,多個量子比特組成的閉合弦的能量中心的聚集性,但並不代表分散到四周之處沒有能量,只是弱到可以無需計入。

宇宙之外是真空,仍然存在閉合弦,並且也經常會發生斷裂後再次閉合的狀態,再次閉合後就會激發形成兩個閉合弦的光量子,也就是說宇宙之外一樣會存在光量子,以光速行駛,或許有一天我們能接受到宇宙之外的光量子,那時我們就可以通過這種觀測來探索宇宙之外的情況。

本文由探索貓原創,版權所有。探索貓已籤約維權,版權所有,違權必糾。如轉載請私信 @探索貓微博。歡迎直接轉發。

相關焦點

  • 光的波粒二象性
    這種被稱為「波粒二像性」的概念,也適用於所有亞原子粒子,如電子、夸克甚至希格斯玻色子等。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學理論的基礎,諾貝爾獎獲得者理察•費曼「量子力學中一個真正的奧秘」。高中物理選修3-5:光的波粒二象性知識點一、黑體輻射規律
  • 遲到的科普:光的波粒二象性
    在之前講光速的測量的時候冷言曾經講到過光的波動性與光的粒子性,也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這個概念。那個時候主要講的是光速的測量關於光的波粒二象性沒有具體講,所以今天具體講一下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怎麼一回事?光的波粒二象性簡單的講就是:光具有波的特性又有粒子的特性。光的波特性主要是從光的幹涉和衍射上反映的。
  • 什麼是波粒二象性?
    光到底是波還是粒子呢?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定程度上是波,一定程度上是粒子。你可能對這個答案非常不滿意,但其實這就是答案!波粒二象性不是波粒「雙標」,可不是我想什麼時候把它當作波(粒子)就什麼時候把它當作波(粒子)。有一套確定的物理規則,告訴我們在什麼時候光看起來像經典的波,什麼時候看起來像經典的粒子。
  • 光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是波粒二象性?
    我們知道原子內部電子都有不同的能級,電子在吸收能量時,會向更高的能級躍遷,但是電子在高能級上並不穩定,總是自發的向低能級躍遷,這時就會把多餘的能量以光子形式釋放出去。光子的波長取決於多少能量被釋放出來,不同種類的原子釋放不同頻率的光子。
  • 《自然數波粒二象性與世界泛波粒二象性存在》論文4泛存
    二、世界泛波粒二象性存在(一)、非生命世界泛波粒二象性存在物理上很長時間一直對光的存在狀態,是粒子還是波的形態,發生著爭論。持粒子態證據是光的反射,符合彈性小球碰撞規律;持波的形態證據是,光能夠發生幹涉。
  • 光究竟是什麼?波粒二象性真的難以理解
    光究竟是什麼?波粒二象性真的難以理解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眾所周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也就是說,光既是粒子又是波。但在歷史上,光的粒子說和波動說曾經長期爭執不休。1637年,笛卡爾在他的《方法論》的附錄《折光學》中提出了兩個假說:一是光是類似於微粒的一種物質;二是光是一種以以太為媒質的壓力。這兩個假說實際上就是粒子說和波動說。
  • 五分鐘量子力學、(二)光的波粒二象性
    今天小編帶著各位小夥伴一起來學習一下五分鐘量子力學的第二章光的波粒二象性。我們今天不去探討波粒二象性帶來的哲學問題,這玩意一旦談起來不光是沒頭沒腦,更重要的是科學和神學各說各話無法得出爭論的結果,以後我會在專門的文章裡來跟大家探討。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光的波粒二象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光的波粒二象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光的波粒二象性:幹涉、衍射和偏振表明光是一種波;光電效應和康普頓效應又用無可辯駁的事實表明光是一種粒子;因此現代物理學認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 作為量子力學的基石,光的波粒二象性簡單又神秘
    量子力學的gong'che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分享光的波粒二象性,歷史上科學家一直在爭論光到底是一種波還是一種粒子,都想給它定個性,可波動性和粒子性都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誰也沒辦法說對方是錯的。20世紀初的時候,法國有這麼一個官二代,名叫德布羅意,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個傢伙的名字,這個人很有趣,以後為大家講這個傢伙。
  • 不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所有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這就是物質波
    他想到了愛因斯坦所提出的光的波粒二象性,愛因斯坦關於光的波粒二象性,簡言之就是說光既具有波的特性,又具有粒子的特性。它既是波也是粒子。無論說光是波,還是粒子,都有相關的實驗可以證明。而要證明光的粒子性,那麼就要依靠光電效應實驗了,讓光照射到一塊金屬板上,金屬板上的電子會被光子撞擊而出,這就體現出了光明顯的粒子性,而且實驗效果與光的動量和能量呈現正相關,也就是說光的動量越大,那麼粒子性就越明顯。愛因斯坦的光子理論為人類對光的認知掃清了迷霧,而且憑藉這一理論,愛因斯坦斬獲了他科學生涯之中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 光不僅具有波粒二象性,還具有物理和精神的兩面性
    光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為什麼和高端的物理科學有著扯不斷的關係?愛因斯坦在創造相對論前就曾經設想:一個人如果以光的速度前進,那麼他能看到什麼?也有的人問:當用手電照向夜空,關掉手電後,那束光還繼續向前行進嗎?我覺得光不僅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兩面性,還具有物理和精神的兩面性。
  • 光既非粒子亦非波,結束光的波粒二象性世紀之爭
    光是粒子還是波?這個問題爭了幾個世紀也沒有定論,到底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要從17世紀說起:1655年,格裡馬第發現了光的衍射,這是最早觀察到的光的波動性。1672年,牛頓在解釋光的色散時提出光是一種粒子……從此便開始了光是粒子還是波之爭。
  • 科學家首次「看」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這種被稱為「波粒二象性」的概念,也適用於所有的亞原子粒子,如電子、夸克甚至希格斯玻色子等。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學理論系統的基礎,諾貝爾獎獲得者理察·費曼將其稱為「量子力學中一個真正的奧秘」。據新浪科技報導,刊於《科學》雜誌上的兩組獨立研究利用不同的方法對光從波形態向粒子態的轉變進行了測定,以揭示光的本質面貌。
  •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那引力波呢?科學家給出解釋!
    引力波是否表現出波粒二象性呢?圖源:NASA目前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已經探測到了第一個引力波信號,正如愛因斯坦理論中的預測,構成太空的本身應當有波紋和波的部分已經得到了證實。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有趣的問題,包括從讀者(以及Patreon的支持者)來的問題,Joe Latone問:「引力波是否表現出波粒二象性呢,如果有的話,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的物理學家們是否也有方法證實呢,就像雙縫幹涉實驗那樣?」波粒二象性是我們從未揭開的量子力學中最奇怪的結果之一。
  • 探求宇宙奧秘,了解微觀粒子波粒二象性的本質
    光能源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啟發下,1924 年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提出一個假說,指出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觀粒子,包括電子和質子、中子,都有波粒二象性。之後, 科學家為驗證波粒二象性, 通過光的幹涉、 衍射、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以及湯姆孫的電子通過金的多晶薄膜的衍射和約恩遜的電子通過夾縫的衍射等實驗,證實光和電子存在波粒二象性。
  • 波粒二象性
    1、光的本性:光既具有波動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典型例題】在驗證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光子一個一個地通過單縫,如果時間足夠長,底片上會出現衍射圖樣B.單個光子通過單縫後,底片上會出現完整的衍射圖樣C.光子通過單縫的運動路線像水波一樣起伏D.單個光子通過單縫後打在底片的情況呈現出隨機性,大量光子通過單縫後打在底片上的情況呈現出規律性
  • 黑洞衍變與光的波粒二象性
    當這個「黑洞」再成長下去,隨著質量越來越大,體積越來越小,然後它就消失了……想起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 我國學者實現光的波粒二象性可控疊加
    我國學者實現光的波粒二象性可控疊加 2019-09-04 科技日報 金鳳 齊琦 【字體:  光究竟是粒子還是波的爭論經歷了幾個世紀。20世紀在量子物理的建立過程中,人們發現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即光既是粒子,也是波,處于波與粒子的疊加態。  那麼,是否可以找到某些控制手段,讓單個光子按照需要僅表現為粒子,或者僅表現為波?
  • 光是波還是粒子?量子力學如何闡釋波粒二象性
    用光子發射器對準雙縫發射光子,如果光是由粒子組成,那當它通過雙縫後,呈現在感光屏上的一定會是是兩道槓;反之,如果光是波,那麼感光屏上就會留下如斑馬線一樣的多道條紋。根據波動理論,當波動穿過縫隙時會形成兩個波源,兩道波各自震蕩幹涉,波峰與波峰之間強度疊加,波峰與波谷之間相互抵消,最終屏幕上會出現一道道幹涉條紋。總之,兩道槓,說明光具有粒子性;多條紋,說明光具有波動性。
  • 中國科學家實現對光的波粒二象性可控量子疊加
    新華社南京9月3日電(記者陳席元)我們都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能否實現對這種量子疊加狀態的操控?記者3日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院馬小松教授團隊首次演示了單光子波動性和粒子性的非局域可控疊加。相關成果2日發表在《自然-光子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