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軍事3月17日報導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俄羅斯間諜船再次出現在美國東海岸!」美國媒體15日發出驚呼。這艘名為「維克託·列昂諾夫」號的間諜船距離美國海岸最近時只有20英裡,並靠攏美國最重要的核潛艇基地之一。不過,美軍對俄間諜船並不陌生,蘇聯曾是世界上間諜船最多的國家,曾幾何時,蘇聯/俄羅斯間諜船偽裝成拖網漁輪遍布各大洋,幾乎有美國海軍的地方就有蘇聯/俄羅斯間諜船。
俄間諜船現身美國東海岸
美國CBS新聞網15日稱,「維克託·列昂諾夫」號在位於喬治亞州的美國海軍國王灣潛艇基地以南20英裡處航行。報導稱,該間諜船計劃於4月中旬到牙買加港口進行訪問,美國官員認為,它在訪問牙買加之前,還將沿著美國東海岸往返航行至少一次。
這已經不是「維克託·列昂諾夫」號今年第一次拜訪美國東海岸了。2月期間,它也曾進行過類似的巡航,試圖靠近維吉尼亞州的美國海軍基地和康乃狄克州的潛艇基地,那裡被美海軍稱為「潛艇部隊之家」。在2月東海岸巡邏期間,這艘俄羅斯間諜船距離岸邊最近時只有17英裡,不過「仍然在國際水域」。
報導稱,「維克託·列昂諾夫」號2月靠近美國海岸時, 美國記者曾在白宮的新聞發布會上向美國總統川普詢問這些事件,川普稱「他們(指俄間諜船)這樣做『不好』」,但不認為這是俄總統普京發出的挑釁性行為。川普還說:「對於那艘距離海岸30英裡的船,我們能做的最多也就是拍攝」,他拒絕討論「任何對俄羅斯挑釁的反應。」
只是上世紀建造的「老船」?
不過在美國媒體眼中,這艘俄羅斯間諜船可沒那麼簡單。報導稱,該船專門為間諜任務而建造,俄羅斯海事研究所所長麥可·彼得森認為,這艘船在美國軍事基地等敏感區域附近航行時,可以得到很多重要信息。2014和2015年,「維克託·列昂諾夫」號頻繁在大西洋海岸執行任務。它還曾在2015年停靠哈瓦那,當時首個高級別美國代表團正在對古巴進行歷史性訪問。
讓美國人沒脾氣的這艘偵察船其實是一艘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老船。據專家介紹,「維克多·列昂諾夫」號屬於「維什尼亞」級情報收集船,是蘇聯海軍於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一系列情報收集船之一,後被俄羅斯海軍接收。該船工程代號為864型,主要用於進行信號情報收集。為掩人耳目,舷號以CCB開頭(對應英文為SSV,意為通信船),滿載排水量3470噸,續航力7000海裡,艦員146-220人。該船裝備兩部AK-630近防炮和SA-N-8防空飛彈發射架,具備有限的自衛能力。
該船最明顯特徵是兩個大型天線罩,內裝衛星天線,可通過衛星將收集到的數據傳輸到岸上。該船各種偵察設備可進行通信情報和雷達情報收集,重點是艦艇和飛機之間的無線電通信。此外該船還裝備大型聲吶,可在很遠距離探測到潛艇。
新一代情報收集船即將服役
專家介紹說,由於情報收集船的續航裡程遠、裝載設備多,多國海軍都很重視相關艦船的建造和使用。而蘇聯/俄羅斯大概是其中最熱衷的一個。
蘇聯共建造了三代情報收集船。第一代包括「第聶伯河」級、「海洋」級、「倫特拉」級等,它們通常偽裝成拖網漁船、商船以及科學考察船在大洋上從事偵察活動,西方媒體乾脆用「拖網漁船」作為蘇聯間諜船的代名詞。第二代情報收集船的噸位稍大,外形類似捕鯨船或大型拖網漁船,包括「燈塔」級、「和平」級、「祖博夫」級等。第三代情報收集船包括「海濱」級、「登山運動員」級、「巴爾扎姆」級和這次執行任務的「維什尼亞」級。
蘇聯解體後,俄海軍繼承了4個級別的14艘間諜船,其中7艘「維什尼亞」級佔了「半壁江山」。冷戰後,北約參與重大軍事行動時,經常能在附近海域看到俄間諜船的身影,它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收集和分析北約使用的各種電子設備。按照計劃,到2020年前,「維什尼亞」級將被18280型情報收集船代替。後者排水量達4000噸,採用普通商船的外觀設計,並借鑑了破冰船的部分設計思想,船體寬大,配備全新的電子、紅外偵察設備、拖曳式聲吶和相控陣雷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