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8月5日報導,美國空軍於5日晚間再次對中國進行了抵近偵察。此次美國派出了一架E-8C空地監視飛機抵近廣東海岸約100公裡的位置,這是近日以來,美軍首次對中國海岸進行夜間抵近偵察。
1.美軍頻派偵察機"偷窺"中國沿海
近些日子,美軍對中國周邊海域的偵察和挑釁力度不斷加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7月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今年1-6月,美國軍機在南海的活動超過2000次,僅7月15日至28日,美軍就已連續12天對南海進行了抵近偵察。
事實上,美軍這種高頻次的抵近偵察行為風險極大。這將直接導致南海地區局勢緊張狀況進一步加劇,破壞了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2.各色偵察機輪番上陣,究竟意欲何為?
7月5日,美軍一架P-8A在上午進入中國南海海域進行偵察,直到晚上才離開。7月6日,美軍一架RC-135U電子偵察機對廣州沿海進行了抵近偵察,一度飛臨僅距離汕頭60海裡處。7月26日,美軍E-8C"聯合星"飛機與EP-3E電子偵察機一同現身巴士海峽,向南海海域飛去。8月2日,解放軍在雷州半島進行大規模實彈演習之際,美軍一架P-3C反潛機、一架P-8A反潛機和一架KC-135T加油機現身南海。8月5日上午,一架P-8A反潛機向南海方向飛行後,晚間E-8C又現身廣東海岸附近。
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的信息,在過去的7個月中,累計已有7架次的E-8C"聯合星"空地監視飛機對廣東進行了抵近偵察。在7月13日、15日。17日、21日均有活動記錄。
美軍E-8C"聯合星"飛機是一款空地監視飛機。該型號飛機由波音707-300客機改裝而來,搭載了美國最先進的對地監視和關鍵目標搜索系統。在戰爭中,被譽為美軍空地一體化作戰的"中樞神經"。"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分析稱,該機前來偵察的目的是研判中國地面雷達系統,搜集相關數據,以便進行電磁壓制。
RC-135系列電子偵察機被看作美軍現役最重要的戰略偵察"利器"。RC-135U是由RC-135C大幅改良升級而來,目前美國空軍也就僅保有兩架RC-135U型偵察機而已。
E-8和EC-135都能偵察和記錄雷達電子信號,分析、辨別各種軍用頻段,甚至能跟蹤手機基站信號。伊拉克戰爭前,美軍就曾動用各種電子偵察機,記錄了大量電子情報,為戰時第一波飛彈打擊軍事指揮設施、雷達防空節點、通信基站等發射大量電子信號的目標提供數據支持。
P-8A是反潛主力偵察機。P-8"波塞冬"海上巡邏機以波音737-800客機作為開發基礎。很明顯,P-8A在南海高頻次的活動目的就是為了探尋中國潛艇的活動跡象,為美國航母在南海的演練進行準備。同樣地,P-8A也兼顧了一部分電子偵察的能力,可以臨時客串電子偵察機,幫助美軍突防作戰。。
3.中國實力不同以往,美軍才會緊張兮兮
美軍對中國如此高頻次的偵察,還幾乎派出了家裡所有能拿得出手的主力戰機,其背後還是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實力的恐懼。日本共同社發表評論稱,中國的預警體系在近些年來已經取得長足發展,中國已經具備完善的防禦系統,並且擁有迅速的反應能力,能夠在遭受攻擊之前,就對敵方進行猛烈的報復。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美軍對中國周邊空域和南海的挑釁行為就未曾停止。建國初期時,更是有侵犯我國內陸的事件發生。在蘇聯的援助下,自1951年開始,中國就嘗試對侵入內陸的美軍機反擊。只要美軍機敢飛進中國領空,中國空軍便會迅速應對。直到1956年,中國開始裝備高性能雷達薩姆-2飛彈之後,曾多次擊落美國及其走狗的U-2等多款偵察機,美國偵察機便再也沒敢侵犯大陸領空。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林虎曾透露,1949年至1969年間,人民空軍在擔負防空作戰任務中,共擊落敵機95架,擊傷敵機200架。
回顧2001年,美軍EP-3電子偵察機來犯,我軍飛行員即使駕駛著落後的殲-8B,也義無反顧地用生命捍衛祖國領空。如今殲-20、殲-16等戰機早已亮劍,美國千萬別再低估中國軍民的勇氣和信心。敢在中國領空外冒險"擦邊",就要付出代價。
中國外交部已經多次表明態度,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美軍機膽敢越線一步,就必定是有來無回。過去我們不怕,現在我們更不會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