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行星》:火星上一些特殊的沙丘可能是在10億年前形成的

2020-10-12 科普百分百

《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行星》:火星上一些特殊的沙丘可能是在10億年前形成的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BGR報導,來自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的圖像顯示,火星上存在一些特殊的沙丘,這些沙丘就像時間膠囊一樣。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沙丘很可能與大約10億年前的沙丘一樣。研究這些沙丘可以揭示出許多關於這個星球的氣候史。

據研究沙丘的科學家說,這些沙丘大約是在10億年前形成的。一篇關注沙丘的新論文剛剛發表在《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行星》上。顯然,像這樣的沙丘化石是相當罕見的,尤其是這種極端詳細的程度,使科學家們有機會研究過去10億年前火星的這一區域是什麼樣子的。

「我們發現並繪製了Marineris谷地峽谷中廣泛的沙丘場,這些沙丘場顯示出石化和埋藏的明確證據。由於持續的侵蝕和構造,這種程度的保存對於陸地沙丘來說是罕見的,」該研究的主要作者Matthew Chojnacki在一份聲明中說。「根據沙丘礦床與其他地質單位的關係和現代侵蝕速度,我們估計這些沙丘大約有10億年的歷史。由於沙丘的大小和空間排列,與現代等值物沒有太大區別,我們認為氣候和大氣壓力與當代火星相似。」

這些沙丘的不可思議之處在於,它們充當了一種穿越時間的窗口。根據它們的大小、形狀和其他特徵,科學家們可以了解更多有關它們形成的氣候和其他環境因素。

「不斷重塑地球表面的水和構造目前在火星上並不是一個因素,因此有機會從紅色星球的地質記錄中學習,」Chojnacki解釋說。「在Valles Marineris內發現的古老沙丘場,其複雜多樣的地貌形狀、保存程度和背景,揭示了區域地質學的豐富性。這些結果告訴我們,在火星近代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都發生了風驅動的沙子運輸、沉積和石化,並說明那裡的地貌演化與地球的地貌演化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相關焦點

  • 《JGR Planets》雜誌:火星Valles Marineris區域的沙丘有10億年歷史
    《JGR Planets》雜誌:火星Valles Marineris區域的沙丘有10億年歷史(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CNET報導,火星大約有一項關於古代沙丘的新研究指出了10億年前紅色星球上可能存在的情況。由行星科學研究所(PSI)研究科學家Matthew Chojnacki領導的一個團隊仔細觀察了Valles Marineris的風驅動沙丘領域,這是一個以其廣泛的峽谷而聞名的火星區域。這些沙丘似乎是通過石化作用而保存下來的,石化是一個將沉積物變成巖石的地質過程。
  • 火星巨型沙丘在移動
    這一發現打破了人們長期以來的看法,即這些巨型沙丘自數十萬年前形成以來就沒有移動過。這也是這顆紅色星球上的風力強於預期的證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據《科學》報導,未參與此項研究的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行星科學家Ralph Lorenz說,人類能探測到火星上的這些變化相當令人震驚。地球沙漠中可以找到巨型沙丘。
  • 科學家在火星發現了數百個「幽靈沙丘」,可能是生命的最好掩體
    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數百個新月形坑,這些坑數十億年前就在火星的U.S. Capitol 區域存在。根據《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中的一項新研究報告,這些古老沙丘印記的曲線記錄了紅色星球盛行風的方向,為人類探索火星過去的氣候提供了線索,可能證明古代生命的存在。
  • NASA火星探測器發現億萬年前的沙丘「時間膠囊」
    據外媒CNET報導,火星大約有45億年的歷史。多虧了機器人探索者,人們對它目前的氣候和大氣有了很好的認識。一項關於古代沙丘的新研究指出了10億年前紅色星球上可能存在的情況。由行星科學研究所(PSI)研究科學家Matthew Chojnacki領導的一個團隊仔細觀察了Valles Marineris的風驅動沙丘領域,這是一個以其廣泛的峽谷而聞名的火星區域
  • 早期的火星是一顆宜居行星
    大約40億年前,火星赤道上的蓋爾隕石坑曾發生過規模大到令人難以想像的洪水。根據NASA「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收集的數據,以及美國傑克遜州立大學、康奈爾大學、噴氣推進實驗室和夏威夷大學的科學家聯合進行的分析,這暗示了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這項名為《蓋爾隕石坑大洪水的沉積物及其對火星早期氣候的影響》的研究發表在日前的《科學報告》期刊上。
  • 火星地殼的形成比地球早1億年
    日前,丹麥等國的研究小組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稱,以覆蓋在行星表面的巖石來推論形成生命可能出現的地殼,較之地球,火星早形成了1億年以上,亦即比此前所了解到的更早的時候形成了地殼
  • 火星赤道上的蓋爾隕石坑40億年前曾發生過大規模的洪水
    大約40億年前,火星赤道上的蓋爾隕石坑曾發生過規模大到令人難以想像的洪水。根據NASA「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收集的數據,以及美國傑克遜州立大學、康奈爾大學、噴氣推進實驗室和夏威夷大學的科學家聯合進行的分析,這暗示了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這項名為《蓋爾隕石坑大洪水的沉積物及其對火星早期氣候的影響》的研究發表在日前的《科學報告》期刊上。這場特大洪水很可能是由一次大型隕石撞擊產生的熱量引發的。熱量釋放導致火星表面的冰融化,釋放出二氧化碳和甲烷。
  • 火星上巨型沙丘不斷移動,異星上物體移動有何機制?
    近日《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上的一篇研究論文引起了大家的熱議,科學家首次發現,火星上的巨型沙丘在不斷移動,這是已經確定的事實。按照一直以來的認知,科學家認為火星上的這些巨型沙丘在幾十萬年前形成之後就從未變化過,這一次的發現讓我們對火星有了更新的認識。
  • 40億年前火星遭遇一場特大洪水,為生命存在...
    高達78英尺深的洪水以每秒32英尺的速度在隕石坑上咆哮,留下巨大的漣漪,這些都是地球上科學家熟悉的結構。 論文作者之一Alberto G. Fairen說,根據地球上,有水就意味著「存在生命」的經驗,在40億年前的火星上,可能已經有微生物了。
  • 十億歲的火星沙丘揭示了火星的歷史
    2020年10月5日,一組科學家宣布在火星的Valles Marineris(長約3000公裡的水手峽谷)地區發現了一群具有十億年歷史的火星沙丘。也就是說,在過去的十億年中,火星的氣候,大氣壓力和景觀演變一直保持相對穩定。
  • 火星出現「異象」?首次發現巨型沙丘在移動,或顛覆人類的認知
    從我們此前的探索情況來看,在我們太陽系內,目前並沒有發現高級的外星文明,不過有一些星球可能會存在一些比較低級的生命。其中距離我們地球超過5500萬公裡遠的火星,就是我們的懷疑對象之一,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探索火星,其實也是希望能夠在火星上面找到外星生命的「突破口」。
  • 最新研究顯示:地球古磁場40億年前形成
    極光是由地球磁場和太陽風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圖片來源:NASA   最新研究顯示,地球至少在40億年前便形成了磁場,比此前認為的早了5億多年。   這項7月31日發表於《科學》雜誌的研究,在理解地球何時以及如何開始演化形成現代形式上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古磁場通過阻止強勁的太陽風暴去除大氣層,使這個有著5億年歷史的星球更加適宜於生命居住。
  • 火星蓋爾隕石坑大洪水暗示生命或曾存在 但是火星上到底有人居住嗎?
    大約40億年前,火星赤道上的蓋爾隕石坑曾發生過規模大到令人難以想像的洪水。根據NASA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收集的數據,以及美國傑克遜州立大學... 大約40億年前,火星赤道上的蓋爾隕石坑曾發生過規模大到令人難以想像的洪水。
  • 研究表明,火星上有水的時候,地球上生命還沒出現
    我們知道火星曾經比現在溼得多,但是水何時形成和蒸發掉的問題卻很難回答。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大約在44億年前,紅色星球上存在著水,比以前想像的要早得多。這些發現可能會將火星上預計的水形成日期推遲到大約7億年,而這是迄今為止37億年前的普遍共識。該研究還可以提供一些有關行星最初形成方式的見解。
  • 火星衛星上有關老火星衛星環的一些線索
    一項使用了狄莫斯的異常軌道傾斜新的研究暗示了火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可能都擁有一個明顯的環。 這項研究上在舉行的第236屆美國天文學會上發表,並被接受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他是這麼說的:「火星存在數十億年,許多衛星被火星的引力拉開,並在這顆紅色星球周圍形成了一個環,從中將產生一個新的衛星。「」研究人員發現,火衛一(Phobos)的軌道越來越靠近火星,並且由於火星的引力,它將很快達到這趟旅程的終點。換句話說,Deimos是火星地塊上的『新生衛星『』。
  • 奧林帕斯山、塔西斯火山、幽靈沙丘……未來火星一日遊8大景點!
    火星是一個有著巨大反差的星球——巨大的火山、深深的峽谷和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活水的隕石坑。一旦我們啟動第一個紅色星球殖民地,它將是未來遊客探索的一個神奇的地方。出於安全和實際原因,這些未來任務的著陸點可能需要是平坦的平原,但或許可以在一些更有趣的地質條件下著陸。以下為你送上一份未來火星一日遊的絕佳景點。
  • 火星有水添新證據!科學家稱40億年前發生過特大洪水
    火星作為類地行星和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一直是天文學家們研究的熱點,甚至有移民火星的想法。因此,尋找火星是上面的水源也成為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據外媒報導,雖然現在的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隕石遍布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但曾經它可能是一個適宜居住的星球,甚至還發生過特大洪水。
  • 發現火星存在磁場的時間,比之前預計的要早,45億年前就有了!
    研究的第一作者、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地球、海洋和大氣科學系博士後安娜·米特爾霍爾茨說:我們發現火星發電機運行時間分別在45億年前和37億年前。發電機是行星演化的很大一部分,新發現與到目前為止的想法非常不同,發電機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關於這顆行星的熱史,演化,以及是如何到今天的位置,這對地球、火星、金星和水星這四顆類地行星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關於行星磁性歷史的線索,存在於其表面及其下面的磁化巖石中。
  • 發現火星存在磁場的時間,比之前預計的要早,45億年前就有了!
    45億年前和37億年前。發電機是行星演化的很大一部分,新發現與到目前為止的想法非常不同,發電機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關於這顆行星的熱史,演化,以及是如何到今天的位置,這對地球、火星、金星和水星這四顆類地行星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關於行星磁性歷史的線索,存在於其表面及其下面的磁化巖石中。
  • 火星有水添新證據:科學家稱40億年前發生過特大洪水
    ▼ 火星作為類地行星和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一直是天文學家們研究的熱點,甚至有移民火星的想法。因此,尋找火星是上面的水源也成為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